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

酒過三巡之後,商毅才道:“鄭總兵,剛纔在海邊我所說的話都是實情,鄭總兵也不必否認,不過我必會對鄭總兵有所交待。”

其實在進城的一路上,鄭芝龍都在想着商毅這番話的意思,他畢竟也是聰明人,這時也想眀白了,別看商毅說的直接,但其實並無與自己對抗之意,大概是想和自己談判。

而且剛纔下了棧橋之後,鄭芝龍也見到商毅帶來的商家軍的軍容軍貌,確實令鄭芝龍大爲驚訝,因爲他是瞭解海外世界的人,知道只有歐州諸國纔是這樣以火槍爲主要武器的軍隊。如果說比海軍自己還有六成把握的話,比起陸軍來,自己手下的軍隊萬萬不是商家軍的對手,看來以前商毅取得的戰績並不是誇大其辭。因此真的和商毅翻了臉,自巳也未心討得了好去。同時從商毅到了浙江以後的行事作風來看,頗有些商人的風骨。不過這到也比較對鄭芝龍的胃口,因爲鄭芝龍在本質上,其實也是商人。

因此鄭芝龍也笑了一笑,道:“商總兵請說,在下洗耳恭聽。”

商毅道:“鄭總兵是見識過海外天地的人,自然知道四海之闊,又豈在這區區近隅一線,遠的不說,就是南洋之內,也有菲律賓、呂宋、勃泥、巴達維亞、暹羅、占城、交趾、三佛齊、馬六甲之地,也有數萬裡彊域,不用說在南洋以外,還有果阿、天竺、古裡、錫蘭之地,不知幾千幾萬裡,更不用說更遠的地方還有泰西諸國,難到還不夠你們縱橫馳騁的嗎?即是大好男兒,又何必爲這區區小利,爭個你死我活,反而讓外人得益。還有何況我們都是炎黃華夏一脈,若是能夠攜手齊心,又何懼佛朗機、幹糸臘、尼徳蘭諸國之人。假以時曰,南洋萬里海疆,皆是中華海舶航行。使海內歸服,四夷來朝,假以時日,絕不輸於昔日三寶太監下西洋之壯舉。”

聽完了商毅的這一番話,鄭芝龍也大大吃了一驚,而且這一次的驚異,比此前的任何一次都要大得多,鄭芝龍沒有想到商毅會對海外的世界有這麼瞭解,而且更沒有想到,商毅會有這樣大的氣魄。自從受了明朝招安之後,鄭芝龍可沒少和明朝的官員打交道,其中絕大部份人在鄭芝龍眼裡都是鼠目寸光、葉郎自犬之輩,不知海外的世界有多麼廣擴,卻偏偏爲一些蠅頭小利爭執不休。夜郎自大。

但和商毅一比,鄭芝龍這才發現,自己和那些人相比,原來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自己年輕的時候,繼統顏思齊的遺業,樹旗招兵,開拓臺灣、縱橫海上。接受了明朝招安之後,初時還以剪除夷寇、剿平諸盜爲任,逐劉香、敗李奇魁、亡鍾斌,屢戰荷蘭,爭雄海疆,到也是幹得轟轟烈烈。但自從掃平了諸盜、與荷蘭議和之後,不覺就有了功成自滿之意,只想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而現在被商毅這一番話,也讓鄭芝龍覺得熱血上涌,豪氣重生,他畢竟也才四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因此“啪”的一掌拍在桌子上,道:“說得好,想不到商總兵竟有如此雄心壯志,我鄭芝龍也不會落於人後。四海之內,皆是你我可以縱橫馳騁之地,我鄭芝龍今日方知,何爲大好男兒。商總兵,你儘管放心,只管出海貿易便是,何必爲了一隅寸土,爭鬥不休。”

商毅微微一笑,在另一時空裡,鄭芝龍有足夠的實力,也有足夠的才能,完全可以站足東南沿海,在海外闖出一大片天地來,只可惜鄭芝龍雖然不乏魄力和勇氣、但目光短淺,兼又私心太重,因此雖然在早期開創出一個大好局面,卻沒有繼續發揚擴展下去,走向海洋,依然繞不出那個小圈子,在後來甚致幻想和清軍達成割據兩廣的協議,最後落得一個悲慘的結果。

而在目光短淺和私心太重方面,鄭成功和鄭芝龍也頗爲相似,但鄭成功在民族大義上的堅定立場,要鄭芝龍強得多,因此才能在後世留下英名,但在清軍攻入臺灣,鄭氏集團徹底亡滅之後,中國也就再也沒有揚威於海上的集團,徹底走上了閉關鎖國的道路。

商毅希望通過自已這一番話,能夠引導鄭芝龍,把目光放得遠大廣闊一些,而從鄭芝龍的反應來看,也確實達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商毅也知道,鄭芝龍畢竟是一個成年人,不是自己靠幾句話就能忽悠得了的,現在不過是一時上來了情緒,等他冷靜下來之後,絕不會輕易的讓出海外貿易權。商毅也早有準備,因此輕輕一拍手。只見從宴會廳外,進來一隊從人,而在最前面的,是由四名從人擡着一個大門板樣的物品,但用一塊大布蒙蓋,其他人手裡的物品也用布匹蒙着,不知上面放的是什麼東西。

鄭芝龍也不禁好奇,道:“商總兵,這是什麼?”

商毅微微一笑,又輕輕一揮手,只見一個從人扯下大布,將門板豎了起來。鄭芝龍也不“禁”啊了一聲,忍不住站起身來。不由得起身走了過去,仔細看着,目不轉睛。

出現在鄭芝龍面前的,原來是一塊高可過人的大玻璃鏡,其實這面玻璃鏡的實際尺寸是四尺三寸高,一尺五寸寬,不過外用木雕刻花包邊,因此看起來比一人還高。這是目前精益玻璃廠裡能夠生產出的最大尺寸鏡子。不要說是在亞州,就是放眼這時的全世界,恐怕也是數一數二的大玻璃鏡了。

商毅笑道:“鄭總兵,些許薄禮,不誠敬意,還請鄭總兵笑納。”

鄭芝龍當然知道玻璃鏡的價格,像這樣大的一面玻璃鏡,價格至少在萬兩白銀以上,如果被某個富貴之家看中,就是買到三四萬兩白銀,也不是不可能的。商毅從那裡弄來這樣的好貨,居然一揮手就送給自己了,因此鄭芝龍也不禁道:“商總兵,這禮實在太厚了,芝龍受之有愧。”

商毅搖了搖頭,笑道:“鄭總兵只管放心收下,這樣的鏡子,其實十分便宜,是我們杭州自己製造出來的,鄭總兵如果有興趣,要多少有多少,價格好商量。”

雖然鄭芝龍自覺得對商毅出人意料的地方己經有了免疫力,但聽了這話之後,還是禁不住又吃了一驚,心中大跳,道:“這真是商總兵自己製造出來的嗎?”

商毅笑着點了點頭,同時又揮了揮手,其他人也都將蒙布揭開,只見全是各種尺寸的鏡孑,一共有十餘面,其中最小的也有一尺見方。另外還有十餘個造型各異的玻璃器皿。

也看得鄭芝龍眼花繚亂,又仔細觀看,確定製做水平決不輸於歐州的產品,心裡也完全相信,商毅確實是掌握了製做玻璃、鏡子的方法,同時也明白,啇毅是想用鏡子和自己交換海上的通商權。但對鄭芝龍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收穫,他當然知道玻璃器皿在任何地方都是搶手貨,根本不愁銷路,如果商毅能給自己提供充足的貨源,那麼海外貿易分一部份給他,也不算吃虧。

商毅爲了對付鄭芝龍,可是做了精心的準備,像他展示軍威是第一步,而用言語相激是第二步,當然僅靠這兩點就能說服鄭芝龍讓出海外貿易權當然是不可能的,還必須讓鄭芝龍得到充份的利益。而玻璃器皿無疑就是能夠打動鄭芝龍的最好東西。

雙方各有所需,又能各取所得,那麼接下來的事實就好辦多了,因此兩人很快就達成了協議:商毅取得通航馬尼拉的海上貿易權,當然和馬尼拉的貿易關糸,由商毅自己去打通;而通往巴達維亞的海上貿易,鄭芝龍也不加干涉,甴商毅去和荷蘭人協商。但通向日本的海上貿易權,商毅必需和別商船一樣,要向鄭芝龍交納通航費,插鄭氏的旗號。當然在費用上鄭芝龍保證,比其他商船低三成。同時也允許日本商船停靠浙江進行貿易。

而鄭芝龍取得的利益是,商毅每個月向鄭芝龍提供六十面玻璃鏡,其中至少要有一面像剛纔鄭芝龍所見大小尺寸的玻璃鏡,另外還有五百件玻璃器皿,價格保證只有市價的一半。當然這些玻璃器物,鄭芝龍只能銷到日本,而不能銷到其他地方。而商毅自己,不得向日本出銷玻璃器物。至於鄭芝龍想向其他地方銷售玻璃器物,就必須按市價向商毅購買,另外商毅允許鄭芝龍在浙江釆購自己所需的商品,並對其實行關稅減半的優惠價格。

同時雙方還達成同共協議,對外保特一致口徑和態度,一但發生戰爭,互相都有義務支援對方作戰。

對商毅來說,打通了荷蘭和鄭芝龍兩個關節,在不用和他們發生沖突的情況下,取得了海外貿易權,也是一個巨大的突破,現在終於可以正式開通海上貿易了。

而鄭芝龍的收穫也不小,不僅可以在浙江釆購商品,而且還取得了玻璃製品在日本的代理權,而且還是獨一無二的獨家經營,因此價格也是由鄭芝龍說算,一口價絕不還。

協議談好了,氣氛也就更爲融洽,這個接風宴也是盡歡而散。

第二天,鄭芝龍也向商毅告辭,商毅一直把鄭芝龍送到棧橋上,而鄭芝龍的部將也在岸邊等候迎接。

這時鄭芝龍從迎接他的人羣中,叫出來一個年輕人,吳道:“森兒,快來見過商總兵。”

那年輕人上前兩步,抱拳拱手,道:“見過商總兵。”

商毅見這年輕人大約二十上下年紀,彎眉細目,頗爲文雅,與鄭芝龍有六七分相似,心中一動,也立刻明白他的身份,果然又聽鄭芝龍笑道:“商總兵,這是犬子鄭森,年方二十,生性愚鈍,日後只怕是難成大器,到是叫教商總兵見笑了。”

商毅點點頭,自己猜的果然沒錯,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鄭成功。因此也笑道:“鄭總兵說那裡話,我看令郎氣度不俗,絕非池中之物,日後雛鳳清於老鳳聲,也未必可知啊。”

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176章 鹽場(下)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144章 新年(上)第278章 回航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279章 大不敬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278章 回航第1章 安撫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404章 新年(下)第177章 鹽場(下)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72章 勸進(上)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38章 家事第165章 出兵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138章 軍歌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119章 海盜(三)第94章 遷移(二)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141章 造船廠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271章 妙手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56章 奪船(上)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196章 軍校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90章 遇刺(上)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280章 辭職(上)第309章 宣戰(下)第86章 人材(上)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403章 新年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83章 下獄(下)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42章 海警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
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176章 鹽場(下)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144章 新年(上)第278章 回航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279章 大不敬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278章 回航第1章 安撫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404章 新年(下)第177章 鹽場(下)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72章 勸進(上)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38章 家事第165章 出兵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138章 軍歌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119章 海盜(三)第94章 遷移(二)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141章 造船廠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271章 妙手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56章 奪船(上)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196章 軍校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90章 遇刺(上)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280章 辭職(上)第309章 宣戰(下)第86章 人材(上)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403章 新年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83章 下獄(下)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42章 海警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