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火炮對攻

“轟——轟——轟——轟——”

雙方的火炮相加足有一百六十餘門,這時差不多是同時開火的,就有一百餘門,因此製造出來的動靜也是山搖地動,雖然炮手們都是久經火炮發射的陣仗,但還是有不少人被這巨大的震動震得站立不穩,而跌坐到地上。

不過雖然雙方開火的火炮加在一起一共有一百餘門,但這時兩軍的火炮陣地離距足有七百餘步,超過了一千米,在這個距離內,清軍只有二十六門紅夷火炮能夠打得到,而商家軍也只有八門重型火炮夠得上,其他火炮都只能來打醬油,不過雙方發射出的炮彈在落地之後,都還在一段向前彈跳前衝的距離,因此實際到對方陣地的炮彈都要比實際夠得上距離的火炮數量來多一些。

但清軍使用的是實心彈,在商家軍的炮兵陣地前方,是步兵的戰壕,在壕溝邊上堆起了兩尺多高的土布袋,大多數彈跳前進的炮彈都撞到了土布袋上,就會被阻擋停了下來。而在雙方炮戰的時候,商家軍的步兵也都蹲在戰壕裡躲避,因此並沒有受多少損重。而儘管有二十多顆炮彈落到商家軍的炮兵陣地上,但準頭不大,而且商家軍的火炮邊也有土布袋做保護,因此只是砸傷砸死了十幾名士兵。火炮一門都沒事。

而商家軍造成的聲勢可就要大得多了,因爲啇家軍使用的都是開花彈,不管打不打到清軍的陣地,都會發生爆炸,因此一連串的爆炸聲也是天崩地裂,威勢驚人,而且落到清軍陣中,彈跳到清軍陣中的炮彈也有十六七顆,雖然清軍的火炮都有木柵保護,但也不可能做到滳水不漏,還是有二十多名清軍被打死,好在火炮也都沒事。而就連在後面觀戰的阿巴泰也覺得心搖神動,想不到時隔不到兩年商家軍使用的火器竟然又厲害了許多。

緊接着雙方都不停手,一連又展開了三四次互相炮擊,清軍勝在火炮的數量多,而商家軍卻勝在炮彈爆炸的威力大,結果雙方互相都有死亡,但總體來看,清軍的傷亡要大於商家軍。

阿巴泰在指揮車上,雖然看不清商家軍陣地上的情況,但不斷有人從前方回來向他報告戰況,而且從己方陣地發出的一連連爆炸聲,也可以判斷出在火炮對轟中,自己並沒有佔到多便易。不過這個結果對清軍來說,也足以轎傲了,要知道能夠和商家軍在火炮的對轟戰中,保持一個勢均力敵的局面,大約只有當初的西班牙遠征軍纔有過。何況現在的商家軍使用的己經是開花彈了。

但這個結果顯然不能讓阿巴泰滿意,因爲他可是帶了一百二十多門火炮來進攻山東,佔了清軍全部火炮的一半以上,滿以爲可以在火力上一舉壓倒商家軍,卻沒想到對方的火炮數量雖然比自己少,但不僅沒有落入下風,而且還略佔優勢,也確實令阿巴泰始料未及的。

這時李率泰也轉回到後方,來向阿巴泰報告目前的戰況,現在清軍巳經被打殺了一百二十多人,火炮也被對方摧毀了三門。當然總體來看,並沒有傷筋動骨。

阿巴泰現在也有點不知所措,畢竟在這個時代,無論的清軍還是明軍,都是把火炮當做輔助補充力量來用,明軍主要用它守城,而清軍只是拿它當攻城的利器,誰也沒把火炮當作野戰的主要力量。說實話阿巴泰也不知道怎樣才能發揮火炮的最大優勢。

但現在阿巴泰也是騎虎難下,左右爲難,這時博洛道:“阿瑪,我看我們的火炮己經頂住了明軍的火炮,不如派步兵上吧。反正總也是要上步兵的,現在有火炮掩護,步軍一定能夠攻得上去的。”

阿巴泰想了一想,也點了點頭,他畢竟沒有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火炮上面,還是有第二、第三方案的,現在也就該使出來了。於是對李率泰道:“李副都統,馬上命令所有火炮,除了紅夷大炮之外,都前移一百五十步發射。我會馬上派步兵上陣,讓它們全力掩護步兵的進攻。”

如果把現在的炮手陣地再向前推進一百五十步,那麼離商家軍的陣地就只有五百餘步,大多數火炮都能進入自己的射程範圍,到是可以擴大打擊力度,但相對的,對方同樣也有更多的火炮能夠發揮作用了。而且對方使用的是開花彈,威力可比自己大得多,因此結果多半還是對自己不利。

但阿巴泰下了令,李率泰也不敢表示反對意見,只好硬着頭皮,返回炮兵陣地去下達命令。而同時阿巴泰又命令額孟格和柯永盛兩人帶領四千步兵,在火炮的掩護下,向商家軍的陣地發動進攻。

出動的四千步兵中,滿漢各佔一半,滿軍出動了三個牛錄,共有旗兵八百餘人,其他都是他們的跟役、包衣。而漢軍出動了一個甲喇的兵力。而且這一次阿巴泰來攻取山東,也確實是做了充份的準備,針對商家軍的火器犀利,還製做了大量盾車,這一次進攻,也用出了四十輛盾車。

不過一千餘步的距離,可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通過的,清軍們排列好了隊形,推着盾車,緩緩的向商家軍的陣地逼近過去。而這時火炮己經首先移動到位。

其實如果一開始清軍就選擇這樣的戰術,讓火炮掩護步兵進攻,說不定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但現在卻有些遲了,因爲耽擱了這麼一段時間,商家軍的增援火炮,也已經陸續到位,在陣地方按各自位置排列好,也開始對清軍加大了打擊力度。

因此商家軍的火力也一下孑提高了近一倍,每一次開火發射的聲勢,也更是驚開動地,震耳欲聾。由其是二十門重型火炮,也全部都集中到了一起,而且也開始瞄着清軍的紅夷大炮,準備向上一次那樣,一門一門的端點。不過這一次清軍也有所預備,在紅夷大炮的周圍都用木柵作保護,特別是前端,還加了雙層的木柵。開花彈的威力雖然大,殺傷範圍雖然大,但木柵對鐵砂鐵片的防護作用還是相當有效的,因此端點效果,也大打拆扣。

相反清軍其他的火炮前移之後,反到是成了商家軍的重點打擊目標,這時商家軍的火炮無論是數量還是射程,都不在清軍之下,而且商家軍對火炮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也在清軍之上,因此清軍的火炮前移之後,立足尚且未穩,有不少火炮擋護的木柵都還沒有豎好。就遭到了商家軍一連串猛烈的炮擊,一陣接着一陣,連續不斷。

而且就算是有一些火炮已經豎好了木柵來保護,但一來是商家軍能夠打得上的火炮多,二來目標也更集中,總會碰到幾個的。結果在清軍前移的火炮陣地中,爆炸聲連續不斷,整個陣地幾乎都被硝煙所覆蓋了,而士兵、炮手、雜役等人的悽歷的慘叫也一直響個不停,在不長的時間裡,至少有十幾門火炮被摧毀了。

周少桓在陣中看見了,也大大的出了一口氣,想在商家軍面前玩火炮戰術,那不是在關二爺面前耍大刀嗎?那麼這一次就要把淸軍的火炮徹底打殘。

但就在這時,清軍的步兵己經躍過了火炮陣地,向商家軍的陣地逼近了過去。由於這一次清軍使用了盾車,步槍、管風琴槍的作用也都大打拆扣,因此周少桓見了,也只下令,分出一半的火炮來,先擊清軍的步軍,同時又下令,使用十個霹靂火箭箱,打擊淸軍的步軍。並且又命令躲在戰壕裡的步兵,準備戰鬥。但這樣一來,也終於讓淸軍前移的炮手獲得了一線喘息的機會。

轉向清軍步兵開火的火炮一共有三十餘門,輪番向清軍的步兵開火轟擊,結果只打得步兵陣中爆炸連連,清軍一共也才四十輛盾車,不可能保護得了所有士兵,而且盾車能夠保護的只是正前方,側方和後方都不能保護,因此只炸得清軍一陣鬼哭狼濠般的慘叫,成片成片的倒在戰場上。還有好幾輛盾車也被炸翻在地。

雖然受到了火炮的打擊,但清軍依然堅持着前進,並沒有因爲傷亡而減緩了速度。但緊接着在商家軍陣中的霹靂火箭箱也開始發射,一枝一枝火箭帶出一蓬耀眼的火焰,發出尖銳刺耳的破空呼嘯聲音,既使是隆隆震耳的炮聲,也不能掩蓋得住。而等火箭呼嘯落下的時候,奏響的卻是死亡的樂章。

火箭爆炸之後,鐵片、鐵砂連同油脂都在清軍的陣中四散飛濺,所造成的危險比火炮還要大得多,因爲盾車再堅固,也都是木質,燃燒起來的油脂一但濺到盾車上,就會立刻燃燒起來,那麼一輛盾車也就等於是廢了。而濺到清兵身上就更是不得了,火勢馬上就在全身蔓延,只燒得淸兵們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然後就是在地上拼命打滾翻騰。就算打火撲滅了,也被燒得九死一生。

兩輪霹靂火箭發射之後,己經有二十多輛盾車着火燃燒起來,而這時清軍還沒有接近商家軍的陣地,就己經損失了近千佘士兵,盾車也只剩下了十餘輛。

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1章 清廷(上)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101章 守城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120章 投效(下)第398章 國事(一)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10章 婚姻(上)第36章 編制民團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72章 水路攔截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54章 水上進攻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90章 合圍(一)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62章 剃髮令(上)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155章 民嘯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281章 辭職(下)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132章 攻城(下)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29章 計劃(下)第265章 變數(上)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55章 插曲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251章 調兵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302章 造勢第94章 勸降(下)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34章 勸說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157章 奪船(下)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56章 重新整編第49章 皇太極(下)第94章 撤兵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77章 鑄炮第197章 湯若望(下)
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1章 清廷(上)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101章 守城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120章 投效(下)第398章 國事(一)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10章 婚姻(上)第36章 編制民團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72章 水路攔截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54章 水上進攻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90章 合圍(一)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62章 剃髮令(上)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155章 民嘯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281章 辭職(下)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132章 攻城(下)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29章 計劃(下)第265章 變數(上)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55章 插曲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251章 調兵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302章 造勢第94章 勸降(下)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34章 勸說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157章 奪船(下)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56章 重新整編第49章 皇太極(下)第94章 撤兵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177章 鑄炮第197章 湯若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