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廷議(上)

就在商毅和湯若望達成秘密協議的時候,而幾位內閣大臣也在朝堂上,將對這次商毅的護架之功,擬定的嘉獎向崇禎彙報。

崇禎皺了皺眉,道:“升授定國將軍、加特勳護軍。誥封其妻葉氏爲三品淑人?救架之功,但只得到這樣的封賞,是不是太少了一點。”

定國將軍屬明朝武散階,從二品武官,從二品武散階分三等,爲初授鎮國將軍,升授定國將軍,加授奉國將軍。商毅現在是都司指揮同知,就自動取得了鎮國將軍的散階,升授定國將軍,相當於加了一級。護軍是屬“勳”類,一般只有少數立下特功的文武官員纔會有勳級,從二品對應的勳級就是護軍。而對一般官員的妻子的誥命分爲九級,一二品都稱夫人,三品稱淑人。

雖然這些都是非常榮耀的官位稱號,但商毅的實際職位卻沒有得到一點提升,崇禎對此也頗爲不滿。崇禎用人一向都是跟着感覺走。只要是感覺對了,咋說咋好,不僅升官晉級不在話下,而且是要條求給條件,要政策給政策。袁崇煥、楊嗣昌當初都受過這種待遇。而現在崇禎對商毅也來了感覺,因此崇禎認爲商毅的正式官職,至少也該升到副總兵武是都司指揮使纔對。

陳演道:“回稟皇上,臣等之意,其實也是爲我大明保護忠勇良將,保全商毅的一片好意。”

崇禎怔了一怔,道:“這話怎麼講?”

魏藻德接言道:“皇上,雖然商將軍立功甚多,然而畢境太過年輕,資歷尚缺,驟得高位,不僅難以服從,而且也易遭人嫉妒中傷,因此不若讓其繼續歷練,以觀後效。而且商毅還尚年輕,我大明又正是多事之秋,曰後還怕得不到晉升的機會嗎?還望陛下三思。”

聽魏藻德這麼一說,崇禎也猛然醒悟,商毅今年才二十四歲,就以經是從二品武將了,以目前明朝的局勢,需要打仗的地方還多的是,他以後再立功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這不馬上就要去繳滅流寇了嗎?因此拜將封候,也是指曰可待的事情,如果到了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的時候該怎麼辦?

而且現在看起來,商毅對自己確實是十分忠心,那天在皇宮裡捨命保駕就是證明,但等到商毅升到更高的位置,掌握了更大的權力之後,還會不會對朝廷保持忠心呢?而且就算商毅沒有野心,那麼誰又能保證他的部下沒有個立從龍之功,做開國元勳的想法,等到黃袍披到商毅身上的那一天,只怕就由不得商毅自己了。想到了這裡,崇禎心裡也不禁一顫,忽然覺得一點把握也沒有了。

其他三名內閣大臣都不說話,靜候皇帝的指示。崇禎沉默了良久,才道:“商毅好像沒有表字吧?”

幾位內閣大臣都怔了一怔,不明白皇帝爲什麼問起商毅的表字來。吳甡道:“回稟皇上,居臣所知,確實沒有。”

崇禎點了點頭,道:“‘毅’者,持之以恆也,朕贈表字爲‘以恆’,卿等以爲如何?”

幾位內閣大臣這明白崇禎的意思,忙一起跪倒,齊聲道:“皇上英明。”

賜字,賜府邸

崇禎又道:“傳朕旨意,可加封商毅爲奉國將軍,加特勳護軍。加爵臨邑伯,誥封其妻葉氏爲二品伯爵夫人。追贈其父爲博平伯,其母爲二品伯爵太夫人。在京師賜府邸一座。”

皇帝贈表字,在這個付時代是十分榮耀的事情,而且按崇禎的封賞,將商毅的散階又升了一級,達到了從二品加授奉國將軍,並且還被加封了一個臨邑伯的爵位,不僅有了勳級,還有了爵位,並且又把葉瑤瑱的誥封加了一級,因爲商毅有伯爵的爵位,這樣葉瑤瑱也可以被稱爲伯爵夫人。同時又將商毅的父母進行追贈,顯然是希望利用這許多榮謄虛銜來彌補商毅未得實質晉升的遺憾。

等三位內閣大臣一番歌功頌德完畢之後,崇禎才道:“吳愛卿,你與商愛卿議論南下平亂之事,進行如何了?”

吳甡忙道:“回稟皇上,商將軍以經答應,將出兵一萬,隨臣南下平亂。而且隨後還有五千人馬爲被用之選。”

一下子有了一萬五千人馬,崇禎也頗爲滿意,又道:“商愛卿有沒有說,他怎麼時候可以出兵呢?”

吳甡道:“商將軍言,此次轉回山東,還要安士兵家屬,籌備糧草軍需,尚需時日,兩個月之後,方纔可以出兵南下。同時希望皇上恩准,將士兵轉爲軍籍,家屬全都轉爲軍戶。”

儘管崇禎恨不得商毅馬上就出兵,但也知道,商毅說的也是實情,發動大軍確定需要時間來籌備,而且他還要走馬上任,交接公事,同時從山東到湖北,也要二十多天的路程,需要兩個月來準備,到真不算多。而將士兵轉爲軍籍,家屬轉爲軍戶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讓士兵安下心來,也好打仗。說不定商毅想從這些軍戶身上撈一筆,現在的衛所大都如此,因此崇禎想了一想,道:“就依商愛卿所言,但責成山東總督曾化龍,命他盡力配合商毅調度,好讓商毅儘早出兵。”

吳甡趕忙又說了一聲“皇上聖明”,又道:“商將軍還言,湖廣之地離山東有千里之遙,因此要在湖廣一帶選一地爲臨時據點,以供人馬駐紮,屯集糧草物資,另外大軍的錢糧供應,還望朝廷拔下。”

他剛一說完,陳演就皺了皺眉頭,有些不悅道:“他收復濟南,不是得了不少酋奴的糧草物資嗎?爲何還要向朝廷要錢,如今朝廷那裡還拿得出錢來。”

吳甡道:“商將軍收復濟南,確實得了一些糧草物資,然而爲安置難民,憮恤戰歿損傷將士,全是從中支付,未用朝廷一分銀子,也用得差不多了。如今朝廷要調他的穆陵軍南下平寇,自然將發錢糧供應。”

現在崇禎就怕大臣伸手找自已要錢,但要士兵打仗,則不說餉銀,就是人吃馬喂,也是一定要用錢的,沉吟片刻之後,才道:“軍前設據點,理所應當,朕將授權於卿,便宜行事也就是了,至於大軍的錢糧供應……如今朝廷的庫房空虛,存銀糧米頗爲不足,如之奈何?”

吳甡一見皇帝有些鬆口,忙道:“皇上,銀糧之事,朝廷可盡力而爲,如有缺口,當在湖廣、江西、南直隸一帶就地徵集,江南一帶富庶,想必能夠供應得上。”

崇禎聽了,也苦笑了一聲,不過馬上又想到商毅是不是打算在江南也撈一筆,心裡到有些釋然,崇禎到不怕商毅貪財,相反如果商毅不貪財,到讓人不放心了,最好商毅在江南大撈一筆,弄得天怨人怒纔好,於是道:“也只能如此了,可責成戶部發銀五萬,朕再發內幣五萬,以充軍資。餘額不足就在當地自行徵集,可南京戶部協協助辦理,還有什麼事情?”

吳甡道:“商將軍還說,穆陵軍善用火器,此番出兵平亂,還望朝廷能夠拔調一些火器,需用鳥銃三千杆,魯密銃一千杆,兩千斤一千斤紅夷大炮各十門,一二號佛朗機炮各十門、木碳一萬斤,硝五千斤,硫磺五千斤,另請調軍器局,兵仗局相關鑄炮、火藥技師兩百人。”

崇楨還沒有說話,陳演以驚呼道:“要這麼多,這豈不是要把京裡的火炮火銃全都搬光了嗎?若京師再遇兇險,又當如何御之呢?何況火器乃軍國利器,鑄炮技師不可拔給邊鎮,仍爲我大明之慣例,此事萬萬不可,還請皇上三思。”

吳甡心裡頗不以爲,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因爲這次出京督師的是他,自然希望崇禎能夠完全滿足商毅的要求,錢糧充足,軍器齊備,讓商毅的軍隊能夠發揮出完全的戰鬥力。再說現在清軍退了,流寇都在湖廣鬧騰,京師根本就平安無事,能有什麼危險的。而且就算是鑄炮技師不可拔給邊鎮,但調一些火藥工匠隨軍出行還是可以的,火藥都是消耗之物,總不能讓士兵等着從京師向湖廣運送火藥吧。以京師拖沓的辦事速度,就是拖上一年,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過吳甡也是久歷官場,對陳演的心理也能揣摩個**不離十,現在周延儒倒臺在即,最有資格頂替他出任內閣首輔的人自然是次輔陳演,不過一但這一次吳甡出京督師,立下大功回來,勢必將成爲內閣首輔的有力競爭者。就算自己坐上內閣首輔的位置,也不安穩,因此陳演心裡可是不希望吳甡這次督師可以獲勝而回,想盡辦法也想拖一拖吳甡的後腿。

吳甡心裡明白這一點,但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好在心裡罵陳演只知道爭權奪利,全然不顧大局。

崇禎又沉思了良久,才緩緩道:“可着軍器局調集鳥銃二千支,魯密銃五百支,紅夷大炮,大將軍炮各六門,一二號佛朗機炮各八門,木炭五千斤,硝三千斤,硫磺三千斤下拔到商將軍軍中。致於鑄炮、火藥技師,關係重大,再容妥善議決,容後再論。”

在商毅索要的軍器基礎上,崇禎給攔腰一砍,相當於打了一個六拆,不過吳甡也知道,這差不是朝廷能夠承受的極限了,其實開這個單子的時候,商毅就明確告訴吳甡,能夠下拔一半就夠了,現在朝廷能夠拔下來六七成,商毅也該滿足了。同時也對得起商毅送給自己五千兩白銀的活動費用。

第47章 金殿廷議第177章 鑄炮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48章 皇太極(上)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63章 剃髮令(下)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84章 開戰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山東戰役二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39章 吳甡督戰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6章 皇室私密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43章 拿人墊吧第35章 超級戰艦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264章 調兵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404章 新年(下)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35章 追擊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84章 夜襲(二)第36章 投靠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6章 皇室私密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37章 新武器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37章 新武器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141章 造船廠第332章 對持(二)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78章 力挽狂瀾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242章 勸降第268章 重逢(下)第288章 計劃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86章 人材(上)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85章 襲擊(下)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6章 進攻北京(三)
第47章 金殿廷議第177章 鑄炮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48章 皇太極(上)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63章 剃髮令(下)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84章 開戰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山東戰役二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39章 吳甡督戰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6章 皇室私密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43章 拿人墊吧第35章 超級戰艦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264章 調兵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404章 新年(下)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35章 追擊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84章 夜襲(二)第36章 投靠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6章 皇室私密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37章 新武器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37章 新武器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141章 造船廠第332章 對持(二)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78章 力挽狂瀾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242章 勸降第268章 重逢(下)第288章 計劃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86章 人材(上)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85章 襲擊(下)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6章 進攻北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