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

到了第二天,商毅將原來杭州府的推官蘭秉浩、經歷楊堪、知事萬紹華三人找來。

他們本來都是杭州府的中下級官員,官級品位雖然不高,但掌握着收稅、徵役、納糧、出丁等地方的基層實際權力,但商毅進入杭州以後,他們雖然還是各任原職,但實際上以經被邊緣化了。手裡掌握的權力大部份都被商毅的幕僚班子接管,儘管也剩一些,但都不是什麼有肥水可撈的重要職務。這些人雖然也都不甘心,私下裡也聚在一起商議,但也知道現在是形勢比人強,在新任知府沒有到任之前,必須忍着。因此心裡也都盼望看朝廷快派來新知府,好重新掌握自己的權力。

今天被商毅招來,幾個人也不知是有什麼事情,因此心裡也有些忐忑。

見禮己畢之後,商毅也不多客氣,直接了當問道:“你們三位知道杭州府和嘉興府交界地方海鹽縣的馬家寨嗎?”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馬家寨雖然屬嘉興府管,但在杭州府地界內還是有一號的,三人自然都知道,只是不知道商毅忽然問起來,是什麼意思。蘭秉浩答道:“回稟大人,小人們都知道,馬家寨的寨主馬賀強是本地頗有名望的鄉紳,是海鹽縣的團練,他有三個兒子馬猛、馬勇、馬勝。馬猛、馬勇都是武舉,而馬勝有秀才的功名。”

商毅點點頭,武舉在評書裡聽起來好像很牛皮,實際上並不值錢,一般的大戶子弟花兩個錢都可以給自己弄一個武舉的身份,以壯門面。到是秀才看似不起眼,但卻是實打實功名,可以享受不少優待條件。又問道:“我聽說馬賀強私佔了海鹽縣,自任知縣,也未免太大膽了吧。”

楊堪道:“回稟大人,在混亂的時候,甴當地鄉紳出面來管理地方事務,也是常有的事情,因此照小人所想,應該是如此吧。”

щщщ¤тt kдn¤C〇

商毅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叛亂平定以經有兩個多月了,就算當時馬賀強是出面管理地方,也該派人報於杭州府裡,爲什麼至今沒有人來通報嗎?我也聽說馬家寨是當地一霸,平素也幹過不少危害鄉里的事情,是嗎?”

萬紹華忙道:“這些事情我等也略有耳聞,但也聽有人說馬家寨樂善好施,濟危扶困,不過都是道聽途說,也不知是真是假。但有少數刁頑之輩,挾私報復,污告不實,也是有的。”

商毅又看了看他們,笑道:“看來馬賀強和你們頗有些交情,讓你們這麼幫他說話。”

三人嚇了一跳,趕忙分辯道:“大人,我等萬萬不敢。”

其實蘭秉浩、楊堪、萬紹華雖然官不大,但卻個個都是人精,馬賀強佔了海鹽縣的事情,他們也都知道,不過事不關己,當然誰也沒有在意,而商毅這麼一說,誰都知道,商毅這是要找老馬家的茬。只是不知道商毅打算把馬家怎麼樣?是敲些好處還是要徹底把馬家收拾。

馬家寨在杭州並沒有什麼好名氣,不過這也不奇怪,因爲地方豪強有一多半的名聲都不怎麼,同時馬賀強和他們三人也沒有什麼交情,不過現在三人對商毅都有些不滿,因此對馬家寨也生出一些同仇敵愾之心,在言語之間,對馬家寨也頗爲開脫。

商毅也不置可否,又道:“馬賀強敢如此妄爲,他還有什麼關係沒有?”

三個人互相又看了看,神色之間也頗有些躊躇,也不知該不該向商毅說。

商毅見了又笑道:“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難到還有什麼猶豫不決的嗎?莫非馬家是皇親國戚不成。”

蘭秉浩聽了,又向商毅施了一禮,道:“大人,下官到是聽說過一些事情,但也不知是真是假,說出來只是供大人蔘詳。算不得數吧。”

商毅笑道:“儘管說吧。”

蘭秉浩道:“下官聽說,馬賀強原籍是貴州,與現任鳳陽總督馬士英是同族,居說以族譜排列,他還是馬士英的子侄一輩,因此在三四年前與馬士英認了叔侄之親。不過不知是真是假。”

楊堪、萬紹華也道:“這件事情下官也都聽聞過,但不知真假,只供大人蔘詳。”

商毅聽了,微微點頭,笑道:“原來是馬士英。好吧,我以經知道了,你們退下吧。”

三人又互相看了看,也摸不清楚商毅倒底是做何打算,但又不敢多問,只好施了一禮,然後退了下去。

馬家寨肯定是要打的,商毅招三人來詢問也只不過是要事先弄清楚,自己以後有可能和誰對敵,好事先預防。他當然不會顧忌馬士英。這一方面是因爲明年肯定要進行土地淸丈和重新分配,現在拿馬家寨當嚇猴的雞,震懾一下浙江的地方豪強,讓他們都知道現在的浙江,是由商家軍說了算,想滅誰就滅誰,想要過好日孑,就不要和商家軍做對,老老實實聽話。

另一方面,雖然在山東的士兵家屬還沒有搬到浙江來,但商家軍南下以後,也招募近萬士兵,這些士兵的家屬正在陸陸續續近移過來,他們不僅需要地方安置,而且開年之後馬上就需要分配土地,以兌現商家軍的承諾,這段時間周世奇的工作重點就是清理浙江境內參與了叛亂的衛所土地,就是爲給士兵分配準備。現在正好又拿馬家寨來當第一個開刀。

不過區區一個馬家寨,還不值得商毅親自出馬,他只是下令,這一次由羅遠斌出任主將,率領五團和六團,進攻海鹽縣,並攻取馬家寨。

出動兩個團的兵力來攻打一個縣城一個小寨,確實有些用牛刀殺雞,但在南下以後,五團參加的戰鬥比二團、二團都要少得多,而六團又是剛剛組建,這兩個團都需要戰鬥來錘鍊,在與西班牙軍的戰鬥中,就是由這兩個團擔當主力,結果都表現得不錯,現在也借平滅馬家寨,再讓他們煅煉一下,同時也讓羅遠斌有獨當一面的機會,畢竟以後這種煅煉的機會不多了,很可能會直接面對清軍的鐵騎。

羅遠斌帶隊出發之後,沈壽崇也帶着整頓好了昌國衛的人馬,來到了杭州向商毅報到,算是正式加入了商家軍。

昌國衛本來有人馬四千二百多人,聽了沈壽崇的勸話,同時也因爲在商家軍當兵可以正式分到田地,這一點對士兵們的吸引力非常大,雖然現在他們在昌囯衛都田種,但衛所的田產從理論上說,都是屬於朝廷而非個人。因此絕大多數士兵都願意加入商家軍,只有百餘人因爲其他各種原因不幹。

沈壽崇也尊照商毅的吩咐,決不免強,於是帶着願意的士兵來到杭州,同行的還有沈壽崇的兄弟沈壽嶢和沈壽嶽兩人,接受商毅的考覈和整編。

商毅對沈壽崇兄弟的到來也表示了熱情的歡迎,並且立刻組織人手,對沈壽崇的士兵進行考覈測試。而沈壽崇對士兵平時的嚴格訓練還是很有成效的,普遍的基礎都很不錯,經過測試之後,四千多人中,有三千七百多人都通過了考覈。這個成績也是相當理想。

商毅首先從通過考覈的士兵中編了兩個營,連同之前商家軍多出的兩個營一起,編組成商家軍的第七團,由沈壽崇出任團長,沈壽嶢任副團長、沈壽嶽任團參謀長。

沈壽崇知道,團長是目前商家軍的最大軍隊編制軍官,幾名團長都是掛遊擊將軍銜的,而自己兄弟一投奔過來,就被商毅委以這樣的重任,心裡自然也十分高興。

因爲儘管沈壽崇是剛剛加入商家軍,但他並非投降而是投奔,同時還帶來了四千多人馬,而且沈壽崇本身,也有比較豐富的帶兵打仗經驗,完全有能力擔任團長的職位,同時沈壽崇原來的官職是衛指揮使,這是一個正三品的官職,本身就不在遊擊將軍之下。因此直接委任他爲團長,也說得過去。

而沈壽崇帶來的其餘士兵,則全部都編入海軍當中。一來是因爲沈壽崇的士兵都有海軍的經驗,二來也是不能把七團變成沈壽崇的私家兵團,因此只給他保留一半的原班人馬,保證商毅對全軍的絕對指揮權。畢竟防人之心是不可無的,沈壽崇還不算是商毅從山東帶出來的嫡系部隊。

這樣一來,商家軍目前有七個正式團,兩個特種營,正規兵力在二萬五千左右。

不過七團雖然組建起來,但還並不具備戰鬥力,由其是沈壽崇的士兵,還要學習商家軍的戰術,雖然從西班牙軍那裡繳獲了大量的槍炮,但火炮全部都留給戰船使用,因此只能先將七團的兩個火槍營裝配起來。又從其他團調過來二十門火炮,開始對他們進行火器使用和戰術的訓練。

最後商毅對繳獲的一百八十七匹西班牙安達盧西亞馬進行了處理分配,首先分配給騎兵營一百零四匹,可以裝配兩個騎兵排。同時又對團級軍官,特種營級軍官每人分配一匹。還剩下的六十三匹中,又給偵察營分配了三十匹。還餘下的三十三匹馬,則暫時全部保留下來,做爲以後給有功人員的獎勵,或者是結交其他權貴人員的禮物。畢竟這樣的駿馬,在這個時代的中國,是有銀子也沒地方買去。

戰馬的分配方案出來之後,各團級、特種營級軍官經過抽籤排序,進行自由挑選。武將自然是個個都歡喜戰馬,結果當然是個個歡喜無比。而商毅也選了一匹淺棕色毛皮的高頭大馬,做爲自己的坐騎。

第31章 山東大捷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177章 鹽場(下)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34章 勸說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205章 北上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15章 反擊(三)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43章 提案(下)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38章 家事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49章 新政(三)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206章 接頭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142章 海警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135章 天命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86章 人材(上)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52章 派遣內應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90章 合圍(一)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143章 提案(下)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8章 朱印船(下)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236章 隱密第19章 保衛家園(三)
第31章 山東大捷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177章 鹽場(下)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34章 勸說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205章 北上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15章 反擊(三)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43章 提案(下)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38章 家事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49章 新政(三)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206章 接頭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142章 海警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135章 天命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86章 人材(上)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52章 派遣內應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90章 合圍(一)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143章 提案(下)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8章 朱印船(下)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236章 隱密第19章 保衛家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