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

龍嘯大明

但戰局卻大大出乎島津光久的意料,雖然軍營並不大,城牆也不算高,但防守卻異常的頑強,而且火力十分兇猛,火槍、火炮、管風琴槍一起施射,遠近皆宜,就是薩摩軍攻到了城牆邊,還有手榴彈招呼他們,將薩摩軍打得死傷無數,在第一天的進攻裡,就損失了近千人。

雖然薩摩軍也裝配了一千支火槍,同時也有二十門火炮,但歐州人不可能將最好的武器買給薩摩藩,一千支火槍裡,有一半還是火繩槍,而另一半雖然是燧發槍,但都是老式,因此在性能射程上和商家軍相比,都要差了一大截。而薩摩軍使用的火炮雖然有十門是重型,但只能發射實心彈,對磚砌的城牆,作用並不大。

而軍營的城牆是配合火器使用的,垛口修得很高,很狹窄,可以充份保護守城的士系,同時還留出了足夠的射擊孔,而且都是傾斜朝下的,因此在攻防大戰中,西班牙士兵幾乎毫無損傷,另外還安排下了狙擊手,專門找薩摩軍的將領射擊。

同時還不斷使用重型火炮,霹靂火箭攻擊薩摩軍的主陣,而且戰船也出動,從海上向薩摩軍展開打擊。儘管薩摩軍的戰鬥力遠強過琉球軍,而且戰鬥意志也十分頑強,但對軍營仍然毫無辦法,在付出了重大的損失之後,仍然一無所獲,甚致可以說,薩摩軍拼得越兇,受到的傷亡打擊也就越大。

結果薩摩軍一連攻了三天,連城牆都沒有攻上,但損失的人數己經超過了二千人,包括新組織訓練,擔任薩摩藩復興資本的五千士兵中,也陣亡了一千人。而西班牙僱傭軍的損失是:死十一人,傷二十二人。

現在的薩摩藩可承受不住這樣的損失,因此島津光久和衆家臣們商議,一致決定可不能再進攻下去,不然就會把薩摩藩最後的力量全部耗光,估計也難以攻下軍營,反正得下了首裡城,也能向幕府交待了,因此現在還是先退回首裡城駐守,等幕府的大隊人馬到達之後,再合力進攻軍營。

直到這個時候,島津光久對戰事還持樂觀的態度,因爲他己經得到了消息,幕府的六萬大軍己經集結完畢,同時長州藩也調集了二百多艘各種船隻,準備從曰本出發,最多五六天的時間,先鋒軍隊已經從曰本出發,駛向琉球,而大隊人馬,也都將隨後陸續到來。但島津光久萬萬也沒有想到,令薩摩藩徹底一蹶不振的命運,己經開始了。

就在島津光久退回首裡城的第二天,曰本軍隊的先鋒就到達了琉球,來的是彥根藩的軍隊,一共有六千人馬。主將是藩主井伊直孝,同時他也告訴島津光久,最多十天,幕府的大軍就可以到達琉球。

島津光久也十分高興,又來了六千生力軍,現在自己在琉球的兵勢,也擴大了近一部,達到一萬二千多人,加上投降的琉球士兵,總計兵力有一萬三四千人了,因此也決定,眀天再次向軍營發動進攻,而這一次,就算是拿人往填,也要填出一條通向軍營的路來,把軍營攻破。

但就在這時,商家軍終於開始出手了。

首先是駐守臺灣的第三分艦隊在沈壽崇的率領下,到達琉球參戰。其實第三分艦隊早就可以到達琉球,但一直等到現在,到也不是有意拖沿,而是西班牙僱傭軍的要求。否則商毅的洋舅子就在琉球,敢不及時救援嗎?

而讓第三分艦隊暫緩出兵的,正是安德烈的主意。安徳烈的年紀雖然不大,但一直跟着商毅,耳濡目染,也學到不少用兵之法,而且年輕也有優勢,頭腦裡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也更容易接受新東西。

在第一天的防守戰中,安德烈發現,軍營的防守幾乎固若金湯,曰本人的進攻對軍營毫無危脅,而且自己的糧食、彈藥都十分充足,完全可以長期駐守,因此向莫倫特等人建議,不如暫緩一步讓援軍趕來,等曰本軍隊在琉球聚集更多一些,再出動第三分艦隊,切斷曰本軍隊的後勤供應線,這樣一來,也就可以將日軍徹底困死在琉球島上。

莫倫特等人聽了,也覺得這個計策很好,同時也爲安德烈年紀輕輕,就能想出這樣的妙計而感到十分高興,因爲岡薩雷斯家族世代都是軍人,照這樣發展下去,說不定他真的能夠復興岡薩雷斯家族。因此也決定依計而已,一直到幕府大軍的先鋒船隊蹬陸琉球之後,這纔派人通知沈壽崇,讓他出兵。

而沈壽崇的第三分艦隊到達琉球島之後,並沒有急於救援軍營,因爲雖然日軍増軍,但對軍營仍然無法造成危脅。第三分艦隊的目標,是日軍的運需船隻。

運送兩支日軍到達琉球的船隻約有百餘艘,其中有半數是普通的運輸船,另一半纔是戰船。不過曰本戰船也還是那個樣,仍然是以跳船戰爲主要思路,火力並不強。五十多艘戰船的火炮加起來,還不到一百門,而且都是中小型火炮,因爲曰本船小,抗不住重型火炮發射的反作用力。當然薩摩藩到不是不想發展海軍,但問題那有錢呢?

雖然第三分艦隊的戰船總數只有三十二艘,卻包括有二級戰列艦一艘,三級巡洋艦七艘,四級稱爲驅逐艦七艘,五級護衛艦五艘。兩千料輔助戰船一艘、一千料輔助戰船三艘、六百料輔助戰船五艘。五百料飛剪船一艘,二百料飛剪船二艘。論火力,僅一艘二級戰列艦,就可以敵過日軍的全部戰船了。

曰本艦隊對商家軍的突襲雖然也並不是毫無準備,但雙方的實力對比實在是相差得太懸殊了,因此這一場海戰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懸念,甚致都不能稱之爲一場海戰,只能算是商家軍的一次實彈打靶訓練。

因此沈壽崇連什麼縱隊陣都懶得布了,只是下令,三級以上的戰艦向日軍進攻,但各自爲戰,而其餘戰艦在外圍列陣,付責追擊堵截逃跑的船。結果商家軍的八艘戰船以不可阻擋的姿態殺入曰本的船隊中,左右舷的火炮輪番開火,在曰本的船隊中大殺四方,曰本的戰船根本就無法招架,只能一艘一艘的中彈,然後被擊沉,而有的戰船想到逃跑,但在外圍還有商家軍的戰船在等着他們。

等兩個時辰的實彈打靶結束之後,曰本的戰船全軍覆沒,其中大部被擊沉,另有十六條船被商家軍俘虜,只有六條船逃走,因爲在琉球巳無落足之地,因此只能返回曰本去報信, 中途又有三艘遇風浪沉沒, 實際只有三艘船回到了曰本。

就在曰本船隊遭到商家軍海軍部的第三分艦隊攻擊的時候,島津光久和井伊直孝兩人也又一次率領人馬,向商家軍的琉球軍營發動了猛攻。這一次島津光久顯然是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攻下軍營,全殲商家軍,因此日軍也就向不怕死一樣,向軍營發動了潮水一樣的進攻,就像拍打着礁石的巨浪一樣,一波接着一波,彷彿永無止境一樣。

但曰軍的進攻越是兇猛,也就越是能體現軍營防守的頑強,各種武器交織成一道密集的火力網,不停的收割着曰本士兵的生命,令曰軍每一次進攻的結果都是徒勞無功,在曰軍瘋狂的進攻中,軍營依然如磐石一樣堅不可摧,無論多麼兇急的巨浪,只要是撞擊上來,就會被撞得粉身碎骨,四散消化。

在這一天的戰鬥中,日軍陣亡的人數竟達到了一千六百多人,在城外的地面上,護城河裡,幾乎都躺滿了日軍士兵的屍體,有些地方的屍體都壘成了一個小山丘,而護城河裡幾乎都被屍身填平,鮮血流盡,也染紅了整個大地。

面對這樣的局面,島津光久也只有搖頭無語,誰想得到,這座就算是在曰本,也只能算是彈丸小城的軍營卻是塊硬骨頭,不但沒啃動,而還崩壞了好幾顆牙。

不過很快島津光久就知道,這並不是只崩壞幾顆牙的事,而是要人的命。因爲就在這時,船隊全軍覆沒的消息,也轉到了島津光久手上。

接到這個消息之後,島津光久當時就被驚得臉色槮白,連手都禁不住抖了起來,而一邊的井伊直孝見了,還安憵他道:“島津君,不用怕成這個樣子吧?雖然船隊被毀了,但我們的大隊人馬趕快就會趕到琉球,還有長州藩的水師,我們很快就會得救了,到了那時,我就不信攻不下這座小城。”

島津光久聽了,也不禁苦笑了一聲,井伊直孝是從來沒有和商家軍交過手,當然是不明白商家軍的可怕之處,現在島津光久什麼都明白了,以前商家軍的種種表現不過都是故意示弱,目地就是爲了把自己或者是曰本軍隊誘到琉球島上,好睏死自己。而自己居然就一頭鑽了進來,現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只能坐以待斃。

以商家軍的海軍實力,要在海上擊敗長州藩的船隊,並不是難事,因此日軍的大隊人馬根本就到不了琉球島上,而自己大概也回不去了。而商家軍的下一步,恐怕就是登陸琉球,開始收拾自己吧。

第74章 清廷議事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75章 浙江援軍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0章 浙江巡撫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77章 名士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142章 偵察兵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90章 遇刺(上)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37章 南方情報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36章 南歸(下)第3章 趕集(上)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141章 造船廠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02章 備戰(四)第242章 勸降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85章 夜襲(三)第一章 真像第307章 民意第61章 國事家事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94章 撤兵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04章 海商(下)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90章 金陵風月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278章 回航第94章 遷移(二)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8章 朱印船(下)第86章 人材(上)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97章 僱傭兵(上)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28章 立威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2章 應對第87章 等待消息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145章 新年(下)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271章 不解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87章 挑戰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83章 佈置(四)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370章 戰術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
第74章 清廷議事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75章 浙江援軍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0章 浙江巡撫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77章 名士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142章 偵察兵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90章 遇刺(上)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37章 南方情報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36章 南歸(下)第3章 趕集(上)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141章 造船廠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02章 備戰(四)第242章 勸降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85章 夜襲(三)第一章 真像第307章 民意第61章 國事家事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94章 撤兵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04章 海商(下)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90章 金陵風月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278章 回航第94章 遷移(二)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8章 朱印船(下)第86章 人材(上)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97章 僱傭兵(上)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28章 立威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2章 應對第87章 等待消息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145章 新年(下)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271章 不解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87章 挑戰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83章 佈置(四)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370章 戰術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