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新武器(一)

軍工、造船、鋼鐵這三個大項目都確定下來未來十年左右中國的工業規劃雛形也大致形成只要是按照這個道路走下去中國應該是可以更一進步了而三個項目的負責人在得到商毅的計劃之後也都各自開始堪測地形繪製圖紙覈算成本預算製做項目計劃書準備交由內閣來審覈

而隨後商毅纔開始簡檢閱孫和鼎帶來的幾樣新式武器

在目前這個時候兵工廠的重點並不是開發新式武器上而是全力提高現有武器的『性』能和生產速度上一來是現在中華軍的武器本來就己經達到了世界領先的水平士兵們也熟悉了現在的武器就算是製造出新武器在短時間也無法供應全軍使用而且在新舊武器交潛期間也容易出問題

但對新武器的開發研究勢頭還是應該鼓勵因此商毅還是允許兵工廠在完成生產任務的情況下進行一些新武器的研究當然商毅也希望兵工廠能夠製造出一些的武器出來即使是少裝配一些但也能進一步提高中華軍的戰鬥力擴大中華軍的優勢畢竟現在清廷也在大力的仿製商家軍的武器對他們的進步也不能忽視

嚴格來說一直到十六世紀未期東西方的火器發展各有所長西方偏重於槍炮而東方則偏向於全面發展因爲在這段時間裡歐州一直戰『亂』不斷因此需要的是實戰能力更強的武器而中國因爲局勢相對平穩因此對火器的研究也呈全面開花除了槍炮之外各種爆炸『性』火器、噴『射』『性』火器種類繁多大部份近代以後的火器如地雷、手榴彈、煙霧彈、毒氣彈、燃燒彈、二級火箭等都找到原型當然也有不少是華而不實

但由於這些武器都處於最早期的階段加上當時的人對火器的認識也還不足因此在實戰方面所起的作用並不大而進入十七世紀之後滿族開始崛起中國也纔開始注重實戰能力更強的槍炮發展而這方面西方的技術又強於中國結果就給人以西方的火器水平比中國強的印像

不過現在也不是做科學研究的時候還是以實戰爲主因此對新武器的研究商毅也規定了幾個方向還是以槍炮爲主主要是:後填彈式火炮、後填彈式步槍和連發槍也就是早期的機關槍因爲商毅知道這些武器不僅代表着未來發展的方向同時也能馬上就在戰場上發揮作用商毅可不想兵工廠拿着有限的研究經費去弄些花裡鬍梢的東西出來

這次孫和鼎帶來的就是兵工廠剛剛製做出來的兩種後填彈式步槍和三種連發槍

新武器的測試是在南京城外東南的大校場進行隨商毅一起來參加測試的還有南京軍區的段鵬、何衝、張達江等司令部成員本來這種場合亞莉桑德拉是一定要來的不過現在她正在懷孕期間而且還有三個月就到了預產期因此商毅堅決要求她留在王府裡安心的養胎因此也只好作罷

這時在大校場上停着十餘輛大車由兵工廠的人員看護而在五十步左右的地方己經豎好了二十幾個標靶其餘的士兵分別在兩側

測試開始之後兵工廠的工人們首先從車上拿出五支火槍孫和鼎接過一支雙手遞給商毅道:“王爺這是改進之後的掣電銃”

掣電銃是明代的著名的科學家趙士楨就根據佛郎機炮的原理研製出的一種早期的後填彈式步槍銃身全長六尺重六斤前部安有準星後部安有照門和裝填子銃的彈倉每銃備五個子銃銃子銃長七寸重十兩開有火門能裝二錢四分火『藥』與二錢重的彈丸一枚;而且在子銃的中間部分用一個銅盤壓住以防止在發『射』後煙氣從篩縫中泄出薰灼『射』手的眼睛;因爲子銃可以輪流發『射』因此『射』速極快名命爲挈電銃也就是指『射』擊的速度快如閃電的意思

這種掣電銃商毅也弄到過幾支不過經過測試發現並不實用一是槍身太大全長有六尺多達到了一米九左右在戰場使用極不方便二是『射』程太差連五十米都達不到因此基本上無法在戰場上使用而且也沒有裝配眀軍這大概也是後世有關掣電銃資料不多遠沒有鳥銃、魯密銃有名的緣故

在另一時空裡真正的後填彈式步槍一直到十九世經初纔出現其實在此之前也有無數人在研究過後填彈式步槍並且有不少成品出現不過由於這個時代的金屬加工精度太低遊隙過大導致閉氣『性』不佳因此也極大影響了步槍的『射』程和威力使後填彈式步槍始終不能取代前填彈式步槍這也是早期後填彈式步槍的通病

不過趙士楨的道路是正確的如果能夠提高掣電銃部件的加工精度還是可以提高掣電銃的『性』能另外就是改小尺寸商毅也不指望現在就能把銅製定裝彈殼搞出來徹底把前填彈式步槍踢走對火槍的要術是長度不能大於五尺即一米五有效『射』程不能低於四十步左右即六十米這兩個條件必須滿足

因爲現在南京zhèngfu的金屬加工技術比趙士楨那個時候要提高了不少經過孫和鼎等人反覆改進之後確實使摯電銃的密封『性』能好了不少尺寸也改小到只有四尺九寸約合一米四八左右另外打火方式也改成了火帽撞擊打火而有效『射』程也免強能夠達到四十步

商毅拿着新的掣電銃聽孫和鼎介紹完之後也點了點頭讓孫和鼎進行試『射』

五名試『射』人員舉着掣電銃對着四十歩外的靶孑“啪啪啪”一陣『射』擊商毅、段鵬等人也都在一邊仔細看着並且還專程拿來一隻座鐘計時

掣電銃的『射』擊速度確實比一般的步槍快得多一分鐘『射』擊次數都在七次以上如果加以訓練每分鐘『射』擊達到十次以上也不是不可能只可惜在『射』程還有所欠缺四十步的距離雖然可以打裂木靶但對鐵片的穿透力還不足三成如果在戰場上估計必須拉近到三十步左右纔有效果

而且論孫和鼎介紹除了『射』程之外由於結構複雜製做工藝難度大掣電銃的造價和製做時間都比一般的火槍高得多一支摯電銃差不多要抵上四五支前裝彈式煫發槍另外摯電銃還有一個劣勢就是因爲掣電銃是釆用子銃發『射』早期的掣電銃子銃加上火『藥』、彈丸之後重量達到了一斤多現在雖然改小了尺寸但也有九兩多而且子銃的長度也有五六寸因此一名士兵最多也只能攜帶三十發左右的子彈而以掣電銃的發『射』速度三十發也就只夠三分鐘用的

當然如果在部隊裡少量裝配還是可以的至少在近距離的威力還是很大另外在一些特殊戰場比如城市戰、叢林戰就要比前填彈式步槍有用得多了當然還有就是在船上作戰因爲在這些地區作戰距離相對較小重要的是『射』擊的速度

因此段鵬聽了之後也連連搖頭道:“太可惜瞭如果這種掣電銃可以給一部份特種兵裝配使用到是很不錯因爲特種兵會常在城市、山林作戰但如果攜帶的子銃太少也就沒什麼用了”

商毅也點了點頭道:“不過和先前的掣電銃相比這己經很不錯了我看可以裝配給海軍部的水手在敵軍登船或是我們攻上敵軍的戰船時這種掣電銃的『射』速也就大有用武之地了等我把海軍部的人找來讓他們試用一下看一看怎麼樣”

這時孫和鼎又讓人拿出第二種後填彈式步槍遞給商毅道:“王爺這種火槍也是後填彈但沒有子銃使用的是紙殼定裝子彈到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商毅接過來一看這種火槍比改進之後的掣電銃還要小一些大約在四尺五寸左右在銃管後部裝有照門和彈倉而且銑管裡還刻有膛線看到這個設計商毅就明白是爲了加大『射』程而釆用的設計方式

隨後開始試『射』第二種後填彈式步槍的『射』擊速度和掣電銑差不多但『射』程確實比摯電銃還要大一些達到七十到八十米而且由於是使用的米尼子彈因此穿透力也更強一些在五十步的距離上打穿鐵甲的成功率達到了九成以上商毅也估計這種步槍實際的『射』程可能還會更大一些雖然還比不上現在用的燧發槍但完全可以達到戰場的需要另外也解決了子彈攜帶的問題

段鵬等人都是經過戰場的看完了火槍後測試之後也都意識到這種步槍確實是比掣電銃更實用的一些如果能夠大量裝配可以使中華軍的戰鬥力再提高一大截因此也道:“王爺我看這種火槍到是好用不妨可以製造一批”

寫的太棒了,我要支持一下

第34章 宣戰(上)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288章 計劃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32章 碧華軒(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57章 火船(三)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52章 談判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117章 海盜(一)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63章 剃髮令(下)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85章 夜襲(三)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57章 奪船(下)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14章 反擊(二)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34章 勸說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51章 調兵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104章 海商(下)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177章 鑄炮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208章 哭諫(下)第156章 奪船(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72章 清廷進京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267章 變數(三)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88章 喜得千金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55章 民嘯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144章 規則(上)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57章 奪船(下)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266章 變數(二)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103章 完婚(一)
第34章 宣戰(上)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288章 計劃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32章 碧華軒(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57章 火船(三)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52章 談判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117章 海盜(一)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63章 剃髮令(下)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85章 夜襲(三)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57章 奪船(下)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14章 反擊(二)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34章 勸說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51章 調兵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104章 海商(下)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177章 鑄炮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208章 哭諫(下)第156章 奪船(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72章 清廷進京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267章 變數(三)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88章 喜得千金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55章 民嘯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144章 規則(上)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57章 奪船(下)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266章 變數(二)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103章 完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