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

相比於比較正統古板的殷文圭,沈文昌就顯得變通多了。

他知道田覠此時已經下定了決心要起兵,旁人即便勸阻也難以改變他的決定,於是他開口說道:“不然,江淮之地向來都是我大唐的財帛貢賦所處之地,我大唐歷經劫難之所以能始終屹立不倒,所依靠的就是淮南的財帛貢賦;但自從當今吳王當上淮南節度使後,江淮的財物就沒有向朝廷進貢過哪怕一文錢,這便是對皇上的不忠不義!節帥大可以此爲理由起兵,怎麼能說出師無名呢?”

田覠心中一喜道:“沈先生此言極好,甚合我意!”

一旁殷文圭見了田覠的神色知道難以勸阻,只得嘆息作罷,不再出言。

“若是節帥不嫌在下才疏學淺,在下願爲節帥草書起兵檄文!”沈文昌肅然請命。

田覠欣然笑道:“沈先生文采斐然,願爲本帥作檄文自然最好!”

當即命沈文昌作起兵檄文,又下令將康儒全家收監,準備三天之後殺了祭旗!同時派使者前去潤州和壽州兩地向安仁義二人通報起兵的決定,讓他們立即起兵響應。

三日後,田覠在宣州起兵,將康儒全家族滅以祭戰旗;而康儒在臨死前,心中一片冰涼,口中狂呼着“我死了,田使君你也活不了幾天”的話。

田覠哂笑不已,下令立即行刑祭旗,又當場祭拜天地,宣讀沈文昌作的檄文,其文字慷慨激昂,將楊行密罵得聲文並茂,神工巧鑄,不僅歷數楊行密在江淮割據一方,對天子不忠不義,又列舉楊行密各種罪行數十條,讓在場衆將聽了激動不已,一時軍心大振。

天覆三年二月初三,寧國節度使、宣州刺史田覠率軍在宣州起兵造反,一場席捲淮南的巨大考驗迅速降臨。

正當田覠在宣州發檄文起兵造反時,廣陵節度使府的楊行密也收到了田覠起兵的消息。

倒不是說他的消息這麼靈通,而是田覠派往壽州聯絡朱延壽一同起兵的使者在經過廣陵時被尚公乃的手下士兵截獲了。

田覠的使者共有兩人,當時他們化妝成商人想要過境,不想最近幾日淮南已經加強了南北通道上的巡邏力度,尚公乃正親自率領士兵在附近巡查,看到兩個使者時見他們神色有異於是上前盤問。

使者心中畏懼想要逃走,結果被當場殺死一人,並且從他身上搜到了田覠寫給朱延壽的親筆信,而另一人也交代了他們此行的任務。

“終於來了!”

這個消息迅速上報到了楊行密那裡,楊行密深吸一口氣,知道最關鍵的時候已經來了。他縱橫江淮已經有二十年,自從清口大戰一舉挫敗朱全忠南下的步伐後就從沒遇到過這麼重大的危機了。

整個淮南總共才二十萬大軍,其中捲入了這場造反的就有近十萬。好在此時朱全忠的主要精力都還放在朝中,一心想要儘快掌控朝局;而留在中原的大軍此時也在葛從周、朱友寧的率領下正與王師範激烈大戰着。

沒有了朱全忠的干涉後,楊行密就能集中全力去應對內部叛亂!

他擡頭看了看下面站着的嚴可求、高勖、周隱等人,見他們都紛紛鬆了口氣,知道他們心中也有一種“終於來了”的感慨。

“高書記,給李神福將軍傳令讓他撤軍回來平叛!”

李神福在一個月前率領升州水軍沿着長江逆流而上進攻叛將武昌節度使杜洪,前些天剛剛與杜洪的軍隊交戰,但沒想到田覠這麼快就反了。

雖然臨陣撤軍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但楊行密相信足智多謀的李神福一定能安然完成任務的。

下達完讓李神福撤軍的命令後,楊行密又下令讓已經秘密潛伏到壽州城外的李承嗣立即展開行動。

這也是事關這場戰爭成敗的最重要一環,同時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一環。

無論是李承嗣的三千沙坨騎兵被朱延壽提前發現了,還是在李承嗣發起突襲時壽州城中負責接應的人沒有及時打開城門,再或者崔太初、李厚、呂師週三人中有誰出了變故,這些都有可能導致整個突襲行動的失敗。

而一旦李承嗣不能迅速掌控壽州,逮捕或者殺死朱延壽,那麼接下來北方戰線都有可能陷入危局。

畢竟崔太初三人掌控的軍隊只是壽州軍隊中的小部分,若是等反應過來的朱延壽帶領剩下的士兵造反,甚至直接投降朱全忠,然後引朱全忠大軍南下,到時候整個淮南北方防線都有可能陷入一場災難。

好在一直到現在從北方傳來的都是好消息,李承嗣那邊沒有出任何差錯就潛伏到了壽州城外;而壽州城中的情況都是戴友規在暗中負責,據他傳來的消息,如今壽州城中沒有任何異動,這一點得到了崔太初三人的分別確認。

這三人都是由戴友規單線聯繫,彼此並不知道對方的情況,所以由三人一致確認的消息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傳令立即着手封鎖南北往來,在得到壽州的最終消息前禁止任何人前往壽州!”

在幾天前楊行密便下達過命令嚴查往壽州去的行人,結果果然抓住了田覠派出的使者。而如今楊行密更是進一步下令禁止行人北上壽州,這卻是爲了防止還有漏網之魚提前返回壽州給朱延壽報信使得他有了警覺。

“傳令給世子,讓他迅速率軍前往壽州,若是壽州局勢不妙就命他務必迅速拿下壽州;若是李承嗣將軍的行動成功的話,就命李將軍爲壽州刺史鎮守北方,其餘大軍以世子爲主帥南下參與平叛!”

楊渥率領兩萬五千大軍北上後,李承嗣中途率領騎兵秘密前往壽州,其餘大軍一直停留在海州,作出一副隨時準備進攻密州的樣子。

他們的本來目的就是爲了給田覠他們造成廣陵兵力空虛的假象,如今既然田覠已經造反了他們自然也要迅速行動起來。

“再傳令給臺濛將軍,讓他率軍一萬隨同世子一同行動!”

臺濛雖然爲人有些貪財,但打仗卻是一把好手,手下士兵也是征戰多年的精銳,加上他與田覠素來有仇怨,用他去對付田覠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三百零四章 郭崇韜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二百六十一章 保守與激進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四十三章 功成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九十章 夜戰(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七百章伐蜀(上)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一百二十六章 宣州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四十九章 撤軍
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三百零四章 郭崇韜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二百六十一章 保守與激進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四十三章 功成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九十章 夜戰(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七百章伐蜀(上)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一百二十六章 宣州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四十九章 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