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保守與激進

庭院裡,整整一宿未睡的錢鏐感受着初夏陽光照耀的溫暖,不由長長嘆息。

昨日一戰從取得的戰果上來看,兩浙軍一方毫無疑問是勝利的一方;但如果從整個戰局的角度來看的話,錢鏐的主要目的卻沒能達成,杭州之圍依舊沒能解除。所以兩浙軍可以說是不敗而敗。

更讓錢鏐難以接受的是,前些天一直大雨,使得他遲遲不能按照計劃發動突襲,而到了今天,一切都已經結束了,天色卻晴朗了。這是不是說,連老天也不願看到他取勝呢?

此外,昨日一戰,雖然有天氣的因素,使得兩浙軍遲遲無法將陷入包圍圈的淮南軍消滅掉,但反過來,若是兩浙軍陷入了敵軍的包圍,只怕早就徹底崩潰了吧?

那在敵軍圍困之中依舊竭力抵抗的百戰精銳,纔是他對淮南軍最爲恐懼的地方。若是淮南軍都像昨日那支軍隊一樣,那麼他還有什麼希望取得勝利?

“羅老,你還是去勸勸父親吧,昨天他一晚上都沒有睡,一直在庭院裡面走來走去。他畢竟身體不如當年了,如果再這樣下去,若是病倒了,大家只怕就要亂了!”不遠處,錢傳瑛小聲的對羅隱說道。

“哎!籌劃了這麼久,眼看就要看到成功希望了,結果最後卻因爲天氣的緣故而功虧一簣,大王有些難以接受也很正常。”羅隱有些憂慮的道:“三公子,老朽現在擔心的其實還不是大王的身體,而是大王的心態!”

“父親的心態?”錢傳瑛望了望遠處的錢鏐,不由有些奇怪的問道:“父親的心態有什麼問題嗎?”

“有,當然有!”羅隱沉聲道:“當初的大王自信而不自大,他堅信自己能夠開創一番事業,堅信自己的實力不比淮南弱,堅信再怎麼艱難的局面都能挺過去。然而,如今的大王卻不一樣了,難道你沒有感受出來嗎?”

錢傳瑛默然,他當然感受到了一絲不同,當年的錢鏐可是敢跟淮南對攻的,蘇州,湖州這些地方都曾經陷落入淮南之手,那時候錢鏐的西面是強大的淮南,東面是董昌佔據的越州,錢鏐可以說是兩面受敵。

如今的局勢雖然差,但比起當年來其實並不更差,甚至還要好一些,至少如今的錢鏐沒有兩面受敵。

而當初的錢鏐在面對危機時,採用顧全武的建議,先集中兵力向東進攻董昌的越州,西邊則全力防守。結果,蘇州,湖州先後失陷,嘉興也被敵軍圍困,甚至連杭州都遭到了進攻。

但錢鏐那時候卻能沉着應對,絲毫不爲所動,最終攻下越州,然後全力西進,擊敗入侵的淮南軍,並且收復蘇、湖二州,成就了越王的基業。

但現在呢?錢鏐在有三萬大軍的情況下面對淮南軍卻顯得有些束手束腳,完全沒有了當初那種豪氣,甚至錢傳瑛還能感受到,如今的錢鏐對淮南軍有一種畏懼心理!

是的,自從德清一戰全軍覆沒以後,錢鏐就表現得有些畏懼起來,甚至當初還想把越州也直接放棄,將軍隊全部調回杭州來防守,最後還是在羅隱的勸阻下才沒那麼做。

不過這一次越州軍隊來杭州,只怕錢鏐就不想讓他們回去了,這可是個極爲危險的信號!

當一個曾經的梟雄開始變得保守起來,心中有了畏敵的想法,有了依靠某座堅固城池來抵擋敵軍進攻時,其敗亡只怕也不遠了。

錢傳瑛不是什麼飽讀詩書之人,卻也知道東漢末年有個公孫瓚,最開始時割據幽州,實力強大,等到後來與袁紹交戰接連戰敗後,開始起了畏敵之心,便修築易京想依託堅固的城池來抵擋袁紹的進攻,結果沒過多久便敗亡了。

“再堅固的城池也有陷落的一天,這個道理大王也明白,但他還是想依靠杭州堅城自保,這說明大王心中不僅有畏懼,而且也失去了取勝的信心,只有杭州堅固的城池才能讓他感到安全!”羅隱低聲說着自己的觀察。

在羅隱看來,杭州城即便不算越州軍隊,再除去昨天的損失,如今也還有一萬七千多兵力,再加上城中民壯,即便面對淮南軍的大舉進攻也能夠堅守;而越州軍隊也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回到越州,比如說現在就趁着敵軍沒有反應過來之前,讓曹圭率軍走海路返回。

這樣一來,越州有七千多軍隊,加上曹圭這個防守名將鎮守,肯定能牽制大批敵軍,這對於杭州的堅守也是有重要意義的。

然而,看現在的情況,錢鏐只怕不會再讓他們回越州了。

如今的錢鏐就好比一個極度口渴之人,明知道鴆酒有毒,但依舊會飲下止渴。

聽了羅隱的分析,錢傳瑛也感到事態極爲不妙起來,他連忙問道:“羅老既然知道問題之所在,那麼可有什麼辦法勸解父親嗎?”

羅隱苦笑着搖搖頭道:“老朽又能有什麼辦法,只能看大王自己能不能想通了!”

他昨天之所以特意提到他們纔是戰勝的一方,他們一戰就消滅了敵軍四千多人等等,其目的就是爲了恢復錢鏐的信心,但如今看來卻是半點作用都沒起到。所以他的心中越發堅信起自己當初的那句詩來:“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若是越州軍昨天沒有被敵軍發現,使得他們不得不提前發動的話,到了今天天晴了他們就能按照原定計劃展開行動,或許此時他們已經徹底擊敗了城外的淮南軍,解除了杭州之圍。

或許真是連上天都不再幫助兩浙了,他羅隱不過是考了一輩子科舉都考不中的人,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羅隱的預感是沒有錯的,這天上午,等兩浙上下官員再次齊聚越王府時,錢鏐宣佈了他的決定,越州軍隊將留在杭州繼續堅守,至於越州,只能依靠留守的三千人了。

對於這個決定,錢傳瑛和羅隱、鮑君福、曹圭等少數幾人當即便站出來提出反對,然而其餘衆人絕大多數都選擇了支持,剩下的也選擇了沉默。

在他們看來,淮南軍的實力如此強大,杭州城中目前的守軍都還不夠,怎麼能將本就不足的軍隊再派到別的地方去呢?

在這種爭議之中,越州軍隊最終還是被留了下來。

接着,爲了能夠堅守更長時間,錢鏐下令將之前招募的民壯大量編入軍隊之中,又徵發更多的百姓來加強城防,甚至於連杭州城內的許多街道都修築起了堡壘,內城也進一步被加固。

此外,爲了保證糧食的供應,錢鏐下令將位於城南的一大片空地改造爲農田開始耕種,同時進一步對城中糧食進行管控。

至於爲杭州解圍,錢鏐則將希望寄託在了北方的樑王朱全忠身上。

……

與錢鏐的不敗而敗相反,秦裴雖然是昨日一戰失敗的一方,大軍士氣也受到了一些影響,不過總的來說問題不大。

至於秦裴等將領,昨日一戰他們遇到了太多的不利因素,最終導致小敗一場,這固然也是他們的責任,但牽制杭州守軍的總體任務卻沒有失敗。

所以衆將覺得,這個消息傳到廣陵之後,或許廣陵那邊對他們會有一些指責,但最終應該不會有什麼大的懲罰。

果然,幾天之後,廣陵那邊的回信到了,楊行密對他們的表現並沒有什麼表示,只是讓他們小心防守,不要讓敵軍有可乘之機,至於這一戰損失的兵力,將會在過幾天后補充。

收到這個回信,衆將最後的擔憂也去掉了,開始將心思放在如何防止下一次出現類似情況上面。

與此同時,駐守婺州的王茂章在得知越州軍主力已經悄悄前往杭州後,沒有多少猶豫便率軍直撲越州而去,與他同往的還有陳璋率領的五千衢州兵。

因爲還不知道越州軍被錢鏐留在了杭州,所以王茂章爲了加快行軍速度,搶在敵軍返回之前抵達越州,採取了只攜帶少量補給,輕裝急進的方式,終於在得到消息後的第五天便趕到了越州。

而爲了攻下越州,王茂章採取了極爲激進的手段,命大軍驅趕越州周邊百姓數萬人爲前驅進行攻城,而他的大軍則跟在後方隨之登城。

這種攻城手段在過去天下剛亂,盜賊橫行的年代經常見到,然而到了如今這個年代,天下雖然依舊大亂,但除了北方朱全忠等藩鎮的軍隊偶爾還會用這種手段外,南方藩鎮的軍隊已經很少用這麼殘酷的方式來攻城了。

結果,本來兵力就不多,而且以本地人爲主的越州守軍,在面對就來自周邊的父老鄉親時,根本下不了手,最終選擇了出城投降。這樣一來,王茂章以極小的代價便打下了越州。

越州的失陷,也意味着淮南對杭州發起最後總攻的時間已經越來越近了,如今剩下來的明州、台州兩地,不僅人口較少,守軍不多,更是沒有什麼強力人物坐鎮,或許要不了多久就能攻破。

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四百六十七章逃離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二十六章 任家莊之戰(終)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五百三十七章降雨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十三章 溫馨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變(中)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四百五十四章救援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
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四百六十七章逃離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二十六章 任家莊之戰(終)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五百三十七章降雨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十三章 溫馨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變(中)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審知第二百一十八章 光州平叛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三百三十八章勸說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四百五十四章救援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