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

十月中旬,壽州。

如今已經是初冬季節了,不過天氣依舊比較熱,在陽光的照耀下,人們都感覺像是在蒸籠裡面一樣。

城牆上面,在壽州的各官員將領紛紛登上城牆觀望着城外敵軍的動向。

“看來敵軍並不打算強行攻城啊!也是,壽州城池堅固,就憑朱全忠的這十萬大軍,若想攻破城池,至少也要半年時間,再付出幾萬兵力的損失才行。只要他還沒瘋掉,就不會直接強攻的。”看着城外樑軍既沒有將城池徹底包圍起來,也沒有修建攻城器械的打算,陶雅臉色輕鬆的說到。

當初楊渥讓他擔任這淮北巡撫的職務時,陶雅心中還是有些不情願的,畢竟巡撫的職務看上去位高權重,但實際上卻受到各種制衡,不能像以前在歙州時那樣自行其是了。

不過這段時間下來,尤其是消滅了錢鏐之後,他也漸漸接受了這個現實,開始爲自己的新職務而盡職。

這次朱全忠南下,他就在第一時間下達了堅壁清野的命令,壽州各縣在接到命令後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把百姓和財務都轉移走。

而李承嗣之所以會在淮河邊上設立防線阻擊樑軍,就是因爲那時候堅壁清野的任務還沒有完成。

“不可大意,朱全忠向來狡猾,加上樑軍兵多,我軍還是要小心防備纔是。”李承嗣沉聲道。

守城方面,李承嗣是不擔心的,壽州城牆只有十四里長,又有護城河保護,而城內有三萬守軍,足夠守住城池。

此外,淮南軍還學習當初錢鏐在杭州的做法,建造了上百門蘇州炮架在城牆上。

在這樣的防備之下,朱全忠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攻破的。

“殿下的打算是先去濠州對付康懷貞還是先來壽州這邊?”李承嗣接着問道。

“目前還沒有消息,不過以本官的看法,世子殿下這一次肯定會選擇去濠州,李將軍覺得呢?”陶雅的語氣顯得很肯定。

在他看來,這次朱全忠南下並非是爲了一舉消滅掉淮南,而是想要來個趁火打劫。也就是說,如果有戰機的話,朱全忠自然不會放過,若是沒有戰機,他也不會強行攻城,最多也就是大肆搶掠一番就走。

在這種情況下,楊渥如果直接率軍來壽州與李承嗣匯合,朱全忠見淮南軍實力強大,無機可乘,肯定是大肆搶掠後就撤退回去。

那樣一來楊渥興師動衆的調集十餘萬大軍就沒有多少意義了,那顯然不符合楊渥的想法。

他雖然對楊渥所知不多,不過他猜都猜得到,楊渥這幾年裡每次作戰都是採用的積極主動的進攻策略,一心防守的時候幾乎沒有;即便是如今敵強我弱,但陶雅覺得楊渥肯定還是會選擇進攻性較強的東線方案。

李承嗣的看法與他差不多,這時,去城外打探消息的斥候返回,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諸位將軍,根據小人打探到的消息,如今樑軍正在各處大肆搶掠,許多隱藏到山裡去的百姓都被他們找到了。而且據說,樑軍的兵鋒最遠已經到了廬州去了。”斥候氣喘吁吁的道。

對這個消息,李承嗣一點都不感到驚訝,他連忙問道.“那麼我軍的動向呢?可有世子殿下的消息?”

“世子殿下的軍隊如今正在向壽州趕來,據說我軍的前鋒都已經與樑軍交戰了,我軍取得了一場勝利,消滅了三百多敵軍。”

“什麼?世子殿下直接來壽州增援了?”李承嗣和陶雅紛紛感到驚訝,這和兩人的判斷都有些不同啊。

“難道說殿下最終放棄了獲取一場大勝的機會,而選擇了較爲穩妥的迎敵策略?”兩人心中都有些疑惑。

在陶雅二人感到疑惑時候,城外的朱全忠聽到淮南軍援兵直衝他而來,也同樣有些疑惑。

不過他所疑惑的卻不是楊渥爲什麼會來壽州,而是在疑惑淮南軍到底來了多少人。

由亳州團練使寇彥卿率領的前鋒的確已經推進到廬州去了,這是因爲壽州實行堅壁清野策略,各縣的百姓都提前撤離了,這讓他的大軍連劫掠人口都不行。

這一次大軍南下若是最後什麼成果都沒有,他的面子往哪放?所以朱全忠便下令寇彥卿率領前鋒南下進攻廬州。

然而沒想到的是,寇彥卿今天派人來報,說他與一支淮南軍的援軍遭遇了,打了一仗後損失了數百人,不過也抓獲了一些俘虜。

根據那些俘虜的交代,這一次淮南軍由楊渥親自率領,兵力達到六萬多,目標正是來壽州解圍。

據說這個消息還是楊渥在出兵前大閱三軍時宣佈的。

“大王,聽說淮南軍改制後,他們的軍隊如今已經有了新的軍號,其中抓住的這些士兵都是駐守廣陵的鎮國軍的士兵,這些士兵極爲驍勇,被抓到的都是受傷後才被俘虜的,不愧是淮南最爲精銳的士兵。”

想着寇彥卿派人傳來的口信,朱全忠有些疑惑,因爲按照他之前得到的消息,淮南軍的機動兵力包括在宣州的王茂章部總共也就是六萬人而已,難道說楊渥都不留下一部分軍隊守廣陵嗎,還是說他把各州的州兵也徵發起來了?

他卻不知楊渥新近已經重新組建了一支軍隊,所以留守廣陵的兵力並不需要擔心。

疑惑歸疑惑,朱全忠卻也並不擔心淮南軍的到來,畢竟楊渥的兵力有限,不可能變出軍隊來。

所以如今的局勢,樑軍還是佔有絕對數量優勢的。

“傳令給各部,開始收攏軍隊,準備與淮南軍交戰!”朱全忠沒有多想,便開始下令。

如今亂世,各藩鎮最缺乏的就是人口,這次南下若是不能擊敗淮南軍,多搶掠一些人口回去也不錯。

所以在發現淮南軍堅守壽州不與他交戰後,他便下令麾下各部在四處搜尋那些躲藏起來的百姓,幾天時間下來收穫也不小。

不過如今既然淮南軍主力已經來了,他自然也要將大軍集合起來。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當他的大軍在霍邱停留了三天後,淮南軍卻彷彿突然消失了一般,半點消息也得不到了。

正當他等得不耐煩的時候,寇彥卿那邊突然有消息傳來,說是他們與淮南軍又打了一仗,這次與他們交戰的卻是鎮武軍的士兵。

之後幾天,淮南軍又多次與寇彥卿部交戰,雙方各有損失,不過淮南軍的主力卻始終沒有出現。

“大王,那楊渥到底在搞什麼把戲,他的主力會不會根本沒有來壽州,而是去了濠州偷襲康將軍吧?”見此情景,李振不由提出疑惑。

如果說這段時間楊渥都是在故弄玄虛,以將他們的主力都拖在這裡的話,那麼濠州那邊的康懷貞就有些危險了。

“不可能,這一帶的地形平坦,難以隱藏大軍,更何況是六萬大軍,想要偷襲基本不可能。而且康懷貞是個謹慎的人,不會給淮南軍留下偷襲的機會的。”朱全忠沉聲道。

不過他還是採取了一些措施:“傳令給寇彥卿,讓他儘快搞明白與他交戰的到底有多少兵力,是不是淮南軍的主力!另外,再告訴康懷貞,讓他謹慎小心點,不要讓敵軍給偷襲了!”

淮南軍的主力到底去哪裡了,這一點不僅朱全忠疑惑,便是壽州城內的李承嗣也同樣感到疑惑。

然而實際上,淮南軍的主力如今卻還在廣陵城中哪裡都沒去!

那天李神福支持先去濠州攻打康懷貞部,楊渥還以爲李神福有什麼高見,誰知李神福給出的理由卻只有一點,那就是去濠州的話,淮南軍可以掌控主動權,既可以選擇進攻,又可以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選擇堅守。

而如果去壽州的話,面對十餘萬樑軍的優勢兵力,淮南軍就只有堅守這一個選擇。

當然,楊渥雖然同意這個觀點,但朱瑾和嚴可求等人可不是那麼好說服的。

所以隨之,李神福又提出了一種可以迅速擊敗康懷貞部的辦法,而這個辦法迅速的說服了衆人。

原來,就在不久之前,楊渥任命的火器總監寧中來報,使用投石機發射榴彈的關鍵問題已經解決了。

用投石機發射榴彈,這種想法楊渥很早就提出來了,而且也很早就有了實踐,然而取得的效果卻很不理想。

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爆炸時間的控制上,若是引線定得太長了,就會給敵軍留下足夠的反應時間,若是膽子足夠大的敵軍甚至能趕在爆炸之前將引信掐斷;而若是引信太短,就有可能榴彈在空中就爆炸了。

此外,在投擲的過程中,引信還經常出現自動熄滅的問題,結果投擲出去的榴彈非但不能殺傷敵人,反而可能讓敵人獲得黑火藥。

事實上,當初湖州一戰中淮南軍使用的榴彈就是這樣被兩浙軍繳獲了不少,不過後來攻打湖州的兩浙軍全軍覆沒了,黑火藥纔沒有落入錢鏐的手中。

雖說讓錢鏐得到了黑火藥他也不一定能自己配置出來,但楊渥還是不想冒這個風險。

加上榴彈那高得讓人震驚的啞火率,所以自從湖州一戰後,楊渥就沒有用過榴彈了。

而這一次,榴彈引信的問題卻被寧中給基本解決了。

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九章 夜談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六百六十一章商議軍情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二百八十七章軍號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善後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三百零八章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二百三十章 應對(再續)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七章 我服了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第七十七章 蘇州之圍(十)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
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九章 夜談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六百六十一章商議軍情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二百八十七章軍號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善後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三百零八章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二百三十章 應對(再續)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七章 我服了第六百五十四章五日滅樑(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第七十七章 蘇州之圍(十)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一百零二章 嘉興之戰(五)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