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迎接

楊渥走了以後,小翠看着何依依羞澀卻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想着剛纔看到的那一幕,不由得說道,“恭喜你了,依依!”

自從楊渥正式下令以後,其他的侍女下人們都開始叫她的本名“何依依”起來,若是和她熟絡的人就叫她“依依”,沒有人再叫她“楊柳”了;反而是小翠,當初楊渥也給她取了個正式名字叫“葉翠翠”,同樣也下令讓大家都叫她的本名葉翠翠,但衆人依然很多人都叫她“小翠”。

這個差別讓小翠在心中感到失落的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她不做侍妾決心。

何依依臉色一紅,好在小翠和她也是從小一塊長大的,倒也不怎麼害羞。她笑着走過去,拉着小翠的手說着,“小翠姐姐,你還是留下來吧!咱們三個一起長大的,以後還能永遠在一起,那不是更好?”

她心地善良純真,還想着勸小翠留下來,和她一起嫁給楊渥,那樣三人都能聚在一起。

不過小翠的決心卻很堅定,她一臉平靜的說道,“傻妹子,還說永遠在一起,將來咱們總有老去的一天,哪裡說得上永遠呢?”

她總是這麼認真嚴肅,一句話就將何依依的天真無邪給打的粉碎。或許這也是楊渥不願強求她的原因吧。

小翠和依依一樣,都是與楊渥一同長大的。當初楊渥剛來到這個時代時見到的就是這兩位少女,在此後兩人一同服侍他,對他無比細心。如今楊渥既然接受了何依依,心中自然對小翠也有想法,更何況小翠的容貌比何依依更勝一籌,只比周夢潔要稍遜一點。楊渥雖然口中說自己不是好色之人,但真的有不好色的男人嗎?

不過相比於小翠的嚴肅,他更喜歡的是何依依那份純真無邪!所以在從依依那裡知道了小翠的心思後,他那份心思也就淡了。正巧他的親信朱思勍的前妻過世了,他就起了撮合二人的心思。

何依依聽了小翠的話,微微一愣,接着又笑着說道,“至少活着的時候咱們能夠在一起啊,難道有一世能夠在一起姐姐你還不滿足嗎?”

她不是不知道小翠的心思,但同樣也知道小翠的內心未必沒有喜歡楊渥的感情。當初她們一塊長大,對於自家姐妹的情感,她當然清楚,不然也不會在這裡勸她了。

然而在理智的影響下,小翠卻選擇了更能給她帶來安全感的路,此生一定不能做侍妾,即便是給普通窮苦人家做正妻她也願意。

小翠搖搖頭沒有說話,她小時候就飄零在街頭,那時候她就已經記事懂事了,對於世道的殘酷瞭解的很多。她不僅猜到了自己父母的悲慘結局,也知道了在這個世上只有安穩的日子纔是她追求的。

在節度使府做侍女的日子她一直謹小慎微,沒有犯過任何過失。即便楊渥對她很好她也從沒逾越過主僕之別。

在過了這麼多年的侍女生活後,她心中那份對安全感的追求更加強烈了。

做侍妾?絕不行!哪怕是給自家公子做侍妾那也不行!

這個時代侍妾的地位太低了,比奴婢好不到哪裡去。她已經當夠奴婢了,不願再當侍妾了。這份對安全感的追求哪裡是何依依這個純真少女能夠明白的。

何依依感受到了她的沉默,有些驚訝的問道:“你不會真的喜歡上那個朱指揮了吧?”

小翠垂下頭低聲說着,“說不上喜歡,只是覺得他爲人還不錯,或許以後會嫁給他吧。”

何依依見了她認真的樣子,終於明白了她的決心。沉思了許久,何依依才問道,“小翠姐姐,那個朱指揮到底怎樣?對你好不好?”

既然改變不了小姐妹的想法,那就只能祝願她找到幸福吧!

小翠想了想才說道,“他對我很關心,就是平時話不多。”

楊渥想撮合他們兩個的心思,不僅她知道,朱思勍也知道。但兩人一個喜歡對方的美麗善良,一個喜歡對方的成熟穩重;一個想要取個續絃,一個想要嫁爲正妻。所以或許兩人之間還不存在愛情,但兩顆心卻已經在迅速的靠近。

……

揚州城外十里長亭,斑駁的廊柱下,那些深孚衆望的大人物都站在亭子裡面避暑;而在亭子外面,還有上百文武官員站立在道路兩旁,他們的官位威望等都比不上亭子內站着的那幾位,自然只能站在外面,好在道路兩旁植有楊柳樹可以遮陰,倒也不必在烈日下苦曬。

今天不是一個好日子,與宿州那邊的連綿大雨不同,揚州已經連續幾日酷熱了。路面的車轍早就乾涸了,一點微風吹過,頓時塵土飛揚,惹得衆人紛紛咳嗽不止。不過那些亭子內站着的大人物們都沒說話,他們自然不敢多言,只能老實站着。

等楊渥趕到的時候,廣陵大小官員基本都來了。站立在道路兩側的官員見到楊渥紛紛向他抱拳行禮,楊渥也沒有怠慢,他當即下馬一一向衆人問好。

一番招呼後,他當然是被請進亭子裡面避暑。

在這一段時間,除了在軍營裡訓練士兵外,楊渥也經常參加李承嗣主持的合議。在淮南,一般都指揮使都有資格參加合議,以前的楊渥沒有那個資格,如今自然有了資格。

在一次次的合議中,他開始不斷的發出自己的聲音,這讓留在廣陵的官員們逐漸認可了他。

如果此時楊行密決心立他爲節度留後的話,這些官員或許還有人會反對他,但絕對不會很多。即便是周隱這個歷史上曾經反對過他的人,此時也非常客氣的向他行禮。

這些改變讓楊渥感到非常高興,這說明自己已經逐漸建立了自己的威望。當初他剛來到這個時代,衆位將軍對他客氣點的不過是點點頭,不客氣的乾脆就不怎麼理會他,哪像如今這麼被看重。

當然他之所以能被認可,除了表現出了足夠的才能以外,也與他對衆人始終保持謙遜有關。

這些高官大將們其實都知道自己不可能繼承節度使的位置,所以對於楊渥這個吳王的長子,只要他以後能繼續重用他們,不會排擠猜忌老臣,他們自然就會認可他。

一番問好後,衆人又恢復了安靜。

ps:求收藏,求推薦!

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一百八十九章 駱知祥第三百零八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六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十二章 合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六百六十一章商議軍情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
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一百八十九章 駱知祥第三百零八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六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十二章 合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六百六十一章商議軍情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