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

廣陵吳王府中。

楊渥靜靜的立在楊行密的靈位之前,回想着這段時間的點點滴滴。

楊行密病故之後,楊渥非常順利的繼位爲新的吳王,因爲在之前就實際執掌了淮南大權的緣故,所以他的接位並沒有引起什麼動盪。

不過楊渥還是非常慎重的留在廣陵,並且將許多可能引起動盪的事情都推遲了。

而廣陵的軍隊也被嚴令留在軍營裡面,任何超過二十人的軍隊調動都必須有楊渥和樞密使李神福親自下達的命令;廣陵街道更是開始戒嚴,以防止有人趁機搞破壞。

而此時距離楊行密下葬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時間,淮南局勢沒有出現任何動盪,範遇打探到的消息也沒有任何顯示將有動亂髮生的跡象,所以楊渥逐步減輕了戒嚴的命令。

前些日子,楊行密的妾室王氏,剛剛生下一個遺腹子,是個女孩,一生下來就得到了楊渥的寵愛。

這個小女孩似乎很特別,對於楊渥這個大哥同樣非常依賴,讓他想起了同樣是王氏所生的楊靜。

想起楊靜,楊渥不由嘆息,若是沒有那場變故的話,如今的楊靜應該早就嫁人了吧?甚至是已經生子了,只是不知道會是何人娶她,會不會是像歷史上那樣嫁給錢傳璙呢?

楊渥搖了搖頭,沒有繼續想下去。如今的他已經是真正的淮南之主了,他必須更多的爲淮南去考慮。

現在因爲楊行密病故而導致的緊張期已經過去,權利的交接已經基本完成,許多重要事情就要正式提上日程了。

轉身出了家廟,楊渥準備去前廳議事廳處理政務,半路上便見到前面幾個人影匆匆向他走來。

“妾身見過大王!”那幾個人影中領頭的一個見到楊渥後,立即行禮道。

楊渥點點頭,示意她起身,隨即又略略責備道:“秀寧,孤不是早就說過嗎?私下裡見面時不必這麼正式,隨意一點就好。”

眼前這位女子,正是楊渥的妾室鍾氏,也就是鍾傳的女兒。

她在洪州時固然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千金,但自從嫁到廣陵來後,卻一改當初的嬌蠻,變得低眉順眼起來。

在楊渥的後宅中,如今只有三個妻妾,除了正室夫人周夢潔外,被李承嗣收爲義女的何依依在去年就嫁給了楊渥。

總的來說,三個妻妾還是相安無事的,沒有給楊渥帶來什麼麻煩。尤其是這個鍾氏,身爲鍾傳的女兒到淮南只能做個妾室,卻沒有絲毫不滿之色,反而對周夢潔頗爲恭瑾,對楊渥更是沒有絲毫違背之處。

所以楊渥對她的態度也好了很多,至少並沒有因爲她是政治聯姻的緣故就冷落她。

“對了,你這麼急着來見孤,可是有什麼重要事情嗎?”

在一般情況下,只要沒有重要事情,鍾秀寧都只呆在自己的院子裡,很少主動來尋找楊渥。

鍾秀寧臉色有些焦急道:“大王,妾身剛剛收到洪州來信,妾身的父親病重,想要妾身回去見最後一面。妾身心中憂慮,所以想請大王恩准!”

“是這樣啊!”楊渥皺了皺眉。

說起來,鎮南節度使鍾傳將要病亡的傳聞,從兩年多之前就開始到處亂傳。每一次都傳得有鼻子有眼,甚至有一次聽說他的長子鍾匡時已經準備好了接位,連給鍾傳的諡號、祭文等都準備好了,不過最終鍾傳卻是奇蹟般的又病情好轉了。

只是讓楊渥不明白的是,之前每一次鍾傳病危的消息傳來時,卻並沒有召鍾秀寧這個女兒回去的意思,那麼這一次召她回去有是爲何呢?難道真是爲了給鍾傳探病?

楊渥有些摸不準,不過鍾氏這兩年來一直恭恭敬敬,而且留在廣陵還沒有回去省親過,這一次突然提起來楊渥也不好拒絕。

再說了,楊渥既然有意攻略江西,那就首先要了解江西的情報,既然鍾秀寧要回去省親,楊渥自然會派遣一個得力之人護送,這樣就能光明正大的派人與江西官員接觸了。

江西雖然落入鍾傳之手已經有二十多年時間,內部較爲穩定,不過隨着淮南的強勢崛起,尤其是鍾傳即將病亡,將要接位的鐘匡時完全沒有足夠的威信來震懾住百官,所以楊渥相信肯定有不少江西官員想要與淮南接觸,尋找新的出路。

至於擔任這個任務的人選,楊渥很快就確定爲刁彥能。

“此事孤同意了,不過你回江西當有人護送,孤準備命控鶴軍指揮使刁彥能作爲你的護衛!”楊渥點點頭道。

“多謝大王恩准!”鍾秀寧滿臉喜色,卻是不知道楊渥已經暗中開始圖謀她父親的地盤了。

潭州。

當楊渥開始圖謀江西之時,馬殷同樣打起了江西的主意。

鍾傳即將病亡的消息,淮南能夠收到,馬殷自然也能夠收到,所以馬殷圖謀江西的時間很早,甚至還在淮南之前。

淮南自從去年十月開始北伐後,馬殷卻一直沒有什麼動靜,這固然是因爲淮南與馬殷交界的鄂州駐守的兵力依舊很充足,湖南軍隊難以攻伐的緣故,但同樣是因爲馬殷看中了江西的地盤。

與淮南不同,馬殷並沒有淮南那般強大的實力,難以直接以軍事手段來平定江西,所以他要圖謀江西就必須採用更加巧妙的手法。

鍾傳雖說割據江西已經有近三十年的時間,不過他對於江西的控制程度卻並不深。

如今的江西總共有八州之地,不過鍾傳實際上能夠控制的卻只有江州、洪州、饒州、袁州以及吉州這五州之地,另外三州卻只是在名義上臣服於鍾傳。

這三州中,虔州刺史盧光稠,割據當地的時間與鍾傳差不多長,他有一個號稱小諸葛的謀士名叫譚全播,與他相交莫逆,而且能力出衆。

在譚全播的一心輔佐下,盧光稠將當地治理得非常好,深得當地百姓的擁戴。

而撫州刺史危全諷和信州刺史危仔昌則是兄弟關係,這兩人割據當地的時間同樣不比鍾傳短多少,實力較強,對鍾傳不怎麼順服。

幾年前,鍾傳親自率領大軍討伐危全諷,恰好撫州城中發生大火,鍾傳的部將紛紛要求趁機進攻,鍾傳卻拒絕了,反而撤兵回去,同時向上天祈禱,希望不要降罪於城中百姓。

危全諷聽說此事後,便趁着這個臺階派人向鍾傳請降,並且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鍾匡時。

自此之後,危全諷對於鍾傳稍微順服了一點,但依然有很大的獨.立性。

所以實際上能夠被鍾傳控制的,不過是其他五州之地而已。

然而到了如今鍾傳即將病亡之時,淮南入侵的壓力幾乎每個有見識的人都感覺到了,所以即便是鍾傳控制的五州之地的刺史如今也在另謀出路。

大家都不是傻子,如今淮南的政策早就擺在那裡,到了淮南後想要像過去那樣繼續做土皇帝是不可能的,所以對於投靠淮南,這些刺史們心中都有顧慮,這就給了馬殷趁機拉攏他們的機會。

“江西地方偏遠,尤其是南端的虔州等地,更是叢林密佈,又有大量土著南蠻居住,根本不適合大軍征伐,所以各位不必擔心。”

“再加上,這次淮南北伐固然聲勢浩大,取得了不小戰果,但樑王何等強大,如今不過是一時失利而已,等到緩過了這段時間,樑王必然會派遣大軍南征,以報今日之仇。”

“所以接下來淮南軍的主力必然會留在北方以防備樑軍,最多也就派遣個三四萬人攻略江西。”

“諸位若是聯合起來,即便打不過傾力南下的淮南軍,但要對付三四萬淮南軍難道還做不到嗎?”

此時,面對江西各州刺史派來的使者,馬殷親自上陣鼓動着大家。

既然單獨對抗淮南誰都沒有那個實力,那麼大家就相互抱團吧!

這個想法馬殷一出來就得到了危全諷、盧光稠等刺史的認同。

可惜的是,再怎麼抱團,大家還是擔心打不過淮南,所以馬殷纔要多加鼓動。

到目前爲止,江西八州之中,除去洪州和鍾延規控制的江州外,其他六州都已經派使者來與馬殷接觸,其中盧光稠和危全諷、危仔昌已經同意與馬殷聯手對抗淮南了,但剩下的三個刺史:饒州刺史唐寶、袁州刺史彭彥章以及其兄長吉州刺史彭軒卻依舊有些猶豫。

這三個還在猶豫的刺史中,饒州刺史唐寶猶豫的原因是,饒州緊挨着歙州,當年鍾傳在錢鏐的蠱惑下出兵歙州,卻被衢州刺史陳璋打得大敗,甚至被淮南軍反推到饒州城下了才退回去。

所以唐寶對於淮南軍的強大是深有體會,這纔不願加入馬殷一方。

至於彭軒和彭彥章兄弟二人,彭彥章當年就是率領江西兵進攻歙州的兩個將領之一,對淮南軍的強大更加有體會,所以他纔會勸他投靠淮南。

可惜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看清局勢,目光長遠,他的哥哥彭軒卻是堅定的反對投靠淮南。

(今天第四章,剩下一章估計要到十二點之後了)

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三百零八章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四百三十章內閣變動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四百五十八章謹慎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九十八章 嘉興之戰(一)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二百七十七章 錢鏐之死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八十四章 奪軍(上)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七十七章 蘇州之圍(十)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
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第三百零八章第四百三十一章騎兵與北方局勢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四百三十章內閣變動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四百五十八章謹慎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九十八章 嘉興之戰(一)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四十八章 宿州之戰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二百七十七章 錢鏐之死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八十四章 奪軍(上)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七十七章 蘇州之圍(十)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