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

來到校場上,看着眼前着整整五百精銳,楊渥一時間激動不已。

“這就是我以後起家的依靠了。從今天起,我也有了自己的部屬。雖然人數才五百人,比起其他將軍手下動輒數千上萬的軍隊差了太多,但這是我的軍隊,只屬於我一個人的軍隊!”

雖然開始王茂章一開始在總人數和精銳士兵的數量上打了個折扣,但此刻場上的這五百人卻真的能算精銳。

他們不僅年富力強,而且手中兵器,身上甲冑都配套得很齊全,更重要的是,他們站在那裡就有一種彪悍的氣勢散發出來,顯然以前都上過戰場殺過人,不是什麼新兵蛋子。

“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就是吳王的長子,楊渥!我的父親讓我來指揮你們,所以,從今天起,你們就是我的士兵了。只要你們聽從命令,勇於戰鬥,將來升官發財也不是不可能……”

楊渥洋洋灑灑的講了半天,然而場上士兵們卻是三三兩兩的相互交談,似乎沒怎麼把楊渥這個指揮放在眼中。

“公子,軍中這些莽漢都是些亡命之徒,只要給足糧餉,他們就會賣命。您沒必要跟他們多說,只要說明您不會剋扣他們的俸祿,他們就會很高興了。”朱思勍用很小的聲音提醒到。

……

楊渥很無語,但他也明白過來,面前的這些傢伙,根本就沒有升官發財的想法。對他們來說,當兵吃糧纔是最重要的。誰給他們發糧餉,他們就聽從誰的命令。至於其他的,根本沒必要和他們廢話。

一時間楊渥也沒了講話的興致,草草交代幾句後便下令解散。

因爲人數只有一個營,他先前準備讓朱思勍當都頭,讓範思從二人當營指揮的想法顯然是不成了。

“三位將軍,如今的情況你們也知道了,咱們只有一個營的人,卻是隻好委屈你們了。我打算讓範思從做營指揮,陳璠你暫時爲副指揮,至於朱將軍,你暫時負責軍紀。你們三位可有異議?”

“末將等沒有異議。”三人知道現在的情況,毫不猶豫的就接受了安排。而朱思勍本來按照之前的許諾應該擔任都頭,但此時他也沒有半點不滿就接受了楊渥的安排。

對於他們的態度,楊渥不禁點了點頭,“嗯,雖說只有一個營,但這些士兵都是些難得的精銳。聽王茂章將軍說,這些人以前都是見過血的,在戰鬥勇氣上我是不擔心的,唯一擔心的是他們桀驁不馴,不服從管束,你們可要在這方面下下功夫。”

“末將等定會盡全力協助公子的。”三人紛紛點頭。

範思從更是拍着胸口笑着說道,“公子,您就放心好了,我和陳指揮以前就是營指揮,如今還做營指揮,經驗豐富的很。您別看這些人現在桀驁不馴,但只要給我三個月的時間,我保證將這一營的人馬訓得妥妥帖帖的。”

他的性格有些張揚,不像朱思勍,雖然是初次和楊渥見面,此刻就在大包大攬的拍胸脯。

“公子,不知下面各隊的隊正您可有什麼安排?”陳璠問道。

按制度,一營應當有五百人,下面設有十個隊,每隊五十人。至於隊以下還有夥,夥以下還有伍的編制。不過那些微末小官就不需要勞煩楊渥過問了。

“隊正的人選嘛,朱將軍,你去把以前擔任過夥長或隊長的人都找出來,我要見見他們,然後再做決定。”

這一營的人完全是重新組建的,各級編制的軍官任用也完全由楊渥自己決定。

“屬下遵命!”朱思勍領命出去。

過了一會兒,二十幾個彪悍的軍官被帶進了楊渥的營帳。這些都是以前擔任過夥長或者隊長的職務的人。

“諸位,你們在軍中的日子都比我要長,對軍中的事物瞭解得比我要多。這次找你們前來,是我要宣佈第一件事情,那就是今天我要在你們之中選拔出十個隊正出來。你們這些人裡面,有的以前擔任過隊正,有的以前只是個夥長。不過到了我這裡,我的選拔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背誦軍紀。”

是的,他覺得現在軍隊中的紀律太鬆弛了,剛纔他講話的時候,下面的人都在三三兩兩的交談,隊列也鬆鬆垮垮的,完全沒將楊渥這個指揮放在眼中。這點讓他覺得很不好。他不知道別的將領手下士兵是怎樣的,但在他這裡,絕對不能這樣。

“朱將軍,你來宣讀這些軍紀。”說完,他取出一張提準備好的紙,上面詳細的列滿了各種條款。這些都是軍中本來就有的軍紀,楊渥不過將這些寫下來,再一次重申而已。

“是,公子。”朱思勍躬身接過,轉身對衆人大聲宣讀道:

“其一: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

其二:呼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

其三:夜傳刁斗,怠而不報,更籌違慢,聲號不明,此謂懈軍,犯者斬之。

……”

洋洋灑灑列了十七條共五十四斬,殺氣騰騰的,聽着好不嚇人。

“暫時就是這些了,你們在座的各位都要儘快背誦下來,明天,不,今天晚上,我會一個一個的監督你們背誦。若是到時候誰背誦不出來的,直接撤職去做士兵吧!”楊渥宣佈道,想了想,又說道:“當然了,若是你們中有誰能提前將這十七條五十四斬背下來的話,本將也不吝賞賜。凡是今天上午就能背誦的賞錢三十貫,下午背誦出來的賞錢十貫!所有人中,前面十個背誦出來的人,本將就任命他們爲十個隊的隊正。本將說到做到。諸位還有什麼問題嗎?”

“小的不識字,該怎麼辦?”有人問到。

“這個你自己想辦法,身爲軍官,即便是隊正也必須要識字,你不識字,當什麼軍官,還是去當士兵的好。”

衆人一陣鬨笑,只把那人笑得臉色訕訕的。

“這個紀律只寫在這一張紙上,我們這麼多人怎麼看得過來?”又有人問到。

“你放心,等會兒我就會讓人給你們一人抄寫一份。”

……

又問了幾個問題,衆人紛紛下去背誦紀律去了。

“公子,既然已經許下了隊正的職務,還許下這麼大的賞賜是不是太浪費了?”一旁陳璠有些擔憂的問到。這纔是入軍營的第一天就如此花錢,這也太浪費了吧?

楊渥搖搖頭道,“不浪費,一點都不浪費。如果能花點小錢就能讓他們迅速將紀律記在心裡面,這可是再值得不過了。”

在他心中,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所謂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現在讓他們將紀律都背熟了,日後他們要是有誰犯了錯懲罰起來,他們就沒什麼好抵賴的。

況且今晚還只是讓軍官們背誦軍紀,之後還要讓所有士兵都背誦。只有讓每個人都在心裡記住紀律,日後纔好執行。

這天晚上,楊渥果然開始一個一個的檢查背誦情況。

結果,二十多個軍官,除了一個到晚上還不會背誦軍紀外,其他人都能夠熟練的背誦。其中兩人更是在下午就到楊渥這裡背過了。

楊渥按照先前說好的給予他們十貫錢獎賞。這十貫錢對於楊渥來說只是小錢,但對於這些下層的軍官還是一筆意外的收穫。

他又宣佈將那個不會背誦的撤了職,貶爲士兵,然後依照背誦的先後情況任命了十個隊的隊正。

“今晚回去以後,你們要將這十七條五十四斬的紀律轉達給你們各自所在的隊,務必要讓他們儘快背誦下來。你們可以一條一條讀給他們聽,也可以讓他們一邊識字,一邊背誦。總之,不管你們想什麼辦法,我要你們三天之內都會背誦軍法。”

在宣佈完要求後,楊渥又宣佈了賞格和懲罰,“如果哪個隊的人在兩天之內都能背誦的話,全隊的人每人獎勵五貫錢,隊長勵三十貫錢,夥長獎勵十貫錢。三天之後,本將會親自抽查,如果發現哪個隊還有人不會背誦軍紀的話,全隊的人都要受到處罰,具體怎麼處罰到時候再宣佈。”

一時間,整個營地裡到處都是背誦軍紀的聲音。

******

王茂章的軍營裡面。

“聽說了嗎?隔壁營地裡那個新來的指揮,讓他手下的五百號人整天不操練,都去背誦什麼軍紀去了,還說會背軍紀的就能作隊正呢。”

“不錯,我也聽說了,說是什麼十七條五十四斬。你們說那新來的指揮是不是瘋了?背誦這些有什麼用處?”

“什麼新來的指揮使,那是吳王的長公子,來軍中刷資歷來了。”

……

此刻王茂章的營帳裡面,副將張崇正一臉冷笑的對王茂章說道,“果然是嘴上沒毛,辦事不勞。剛進軍營,不好好操練士兵,教授戰陣之法,卻整些這麼個幺蛾子有什麼用?”

“罷了,你也不要胡言亂語了,每個將領都有自己的指揮風格,本將愛選用精銳作爲先鋒,楊指揮愛嚴酷軍紀,這些也沒什麼好說的。就由他去吧!”上首王茂章搖搖頭答到。

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七十七章 蘇州之圍(十)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二百九十五章追擊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三百零四章 郭崇韜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更新計劃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三百六十四章議和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四百五十八章謹慎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二百三十章 應對(再續)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四百三十章內閣變動
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七十七章 蘇州之圍(十)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二百九十五章追擊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三百零四章 郭崇韜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更新計劃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三百六十四章議和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接位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一百零一章 嘉興之戰(四)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一百三十九章 勸說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四百三十六章會面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四百八十六章必要條件與重要條件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四百五十八章謹慎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二百三十章 應對(再續)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四百三十章內閣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