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

“到了這個小鎮,前方距離亳州就不遠了,所以各部務必要保持警惕,王秋,你率部從右面包抄;劉卓,你率部從左面包抄,不能放一人逃走。”統領前鋒騎兵的乃是指揮使王世斌,也是一位年輕將領。

從出兵之後一直到現在,吳軍騎兵都在以極快的速度向亳州進發,一日之間飛奔了近百里路程,中間還擊潰了幾支樑軍的巡察隊,這才趕到這裡。

到了此時,大家一個個都已經疲憊不堪,馬匹更是氣喘吁吁,累得不行,所以今晚必須在這個小鎮上過夜。

Www ¤ttkan ¤¢ ○

爲了防止消息走露,自然需要將小鎮裡的人全部控制起來。

在王世斌的命令下,兩隊騎兵分開左右向小鎮包抄過去,很快就將鎮子全部圍攏起來。

此時,那瘸腿中年人和九叔也剛剛準備好食物、水等,出來迎接。

“小民等恭迎諸位將軍到此,這些酒食乃是鄉親們一點心意,還請諸位將軍享用。”那白髮蒼蒼的老者戰戰兢兢的舉着手中酒壺道。

“行了,你知道我等是誰嗎?”王世斌舉起手中馬鞭,指了指老者,然後問道。

“這……”老者擡頭看了來人一眼,有些畏懼的道:“諸位將軍似乎是從南邊來的?”

“咦?你這老頭倒是有些見識。”王世斌有些驚訝。

這一路上他們也曾路過不少村落,但那些百姓很多都以爲他們是樑軍的騎兵,並沒有認出來他們是吳軍。

這也難怪,畢竟當初兩國還在不斷交戰的時候,吳軍就從來沒來進犯過亳州;等後來這幾年吳國和樑國一直保持相安無事,亳州這邊的樑國百姓就更沒機會見識到吳軍,他們也不會想到吳軍會突然來到這裡。

王世斌笑道:“既然你知道我們來自南邊,那本將來問你,你這鎮子裡可有樑軍?這附近又有多少樑軍駐守?”

老者不敢隱瞞,直接答道:“我們這個小鎮人口不多,平時並沒有樑軍駐守,不過距此五里外有一個驛站,那裡有少量樑軍守備。”

對老者來說,什麼朝廷,什麼大義,這些都比不上一鎮人的性命,他可不會爲了這些消息就置大家的性命於不顧。

“五里外的驛站?”王世斌想了想,接着問道:“那裡的樑軍會來這裡巡察嗎?”

“偶爾會來一次,不過一般情況下是不會來的。”老者答道。

王世斌點了點頭,又問道:“你對於亳州那邊的情況可有了解?”

“亳州?”老者尚未回答,那瘸腿的中年人心中卻是大驚:“看來吳軍這次來這裡,的確是來者不善啊。”

這幾年來吳國人都沒有一點動靜,以至於很多人都習慣了與吳國保持和平;現在吳軍突然來到這裡,而且還在詢問亳州那邊的消息,這明顯是對亳州有什麼企圖。

不過就如同老者的想法一樣,對他來說,透露亳州的情報會不會導致亳州被吳軍襲取,這與他何干?

他爲了樑國征戰河北,一條腿都瘸了,但回來後沒有得到半點補償,這早就讓他對樑國朝廷失望透頂了;或許讓吳國來管理亳州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時,老者已經開口道:“將軍要打聽亳州那邊的消息?這小民就不知道了。不過我家老七昨天還去了一趟亳州城,想必他知道一些消息。”說着,他的目光看向身旁的中年人。

中年人沒有猶豫,當即開口道:“將軍,據小的所知,亳州那邊聽說最近正在準備出兵剿滅亂黨。”

“剿滅亂黨嗎?他們出兵了沒有?出兵了多少?有多少人留守?留守的將領又是誰?”王世斌心中明白他說的應該就是平定惠王叛軍的事情。

“這……”中年人苦笑道:“將軍,這些具體的情況小的就不清楚了。”

王世斌點了點頭,他一邊詢問,一邊命將士們進小鎮搜檢,確認鎮子裡面的確沒有樑軍之後,這才下令全軍進入鎮子裡面休息,只留下少數幾人在外面負責警戒。

同時他又迅速將得到的消息傳回去,告訴給統領騎兵主力的柴克宏。

不久之後,柴克宏率領着大隊騎兵趕到這裡,開始下馬休息,給馬匹喂一些草料,補充水分等。

這一次爲了突襲順利,他們除了三千騎兵之外,另外還集中了上千匹戰馬,負責馱運糧草,方便伴隨大軍前進。

所以此時他們並不需要爲了蒐集草料等問題而費心,可以安心下來休息。

在休息之餘,柴克宏也沒有忘了給後方的李承鼎送消息,告訴他這邊的進度。

此地距離亳州已經只有三十里的路程,對於騎兵來說很快就能趕到,所以他打算今晚在這個小鎮上休整一晚上,明天一大早就出兵直攻亳州。

當然,在發動進攻之前,柴克宏自然沒忘記先確定一下亳州那邊的實際情況。

雖然從村民這裡打聽了一些消息,但說到底這些村民見識有限,得到的消息同樣有限,不能讓柴克宏感到滿意。

所以他當即下令,派一支五百人的軍隊去突襲五里外的那個驛站,希望從那裡抓獲一些俘虜,以獲取消息。

這項任務很快就被交代下去,王世斌親自帶着五百人在當地人的帶領下前去抓俘虜,到深夜時才返回。

“將軍,末將成功完成任務,抓了七個俘虜,沒有放跑任何一人。”王世斌抱拳道。

“好,可曾詢問過他們了?”柴克宏臉色淡然問道。

“將軍,已經詢問過了,按照他們交代的,亳州的軍隊在今天中午纔得到命令,準備出擊攔截惠王的叛軍;不過那溫韜早就等的不耐煩了,所以在得到命令後就帶着七千多人的軍隊先行出兵了,只留下不到一千軍隊守城……”

原來,亳州刺史名爲溫韜,此人原本乃是李茂貞的部將,李茂貞將華原縣提升爲耀州,命其爲耀州刺史。

後來溫韜在樑國和岐國之間反覆,時而降樑,時而降岐,但始終鎮守關中長安附近,前後長達七年時間。

這七年之內,唐朝的皇陵,只要是在他所轄境內的,除了乾陵之外,其他全部都遭到了他的盜掘,讓他盜取了大量的金銀珠寶等,但也給這些帝王陵墓造成了災難性的破壞,許多珍貴字畫等都因爲他而失傳,可以說此人是一個比後世孫殿英還要臭名昭著的大盜墓賊。

兩年前,朱友謙叛樑,引晉軍爲援兵;晉軍抵達後,大敗樑軍,進逼關中,溫韜心中畏懼,所以讓人奉送大批盜墓所得的珠寶給張漢傑等人,最終得以調任爲亳州刺史。

這次惠王叛亂,原本對溫韜來說應該是一次立功的好機會,然而因爲霍彥威的拖延,溫韜一直都沒有得到出擊的命令,心中早就等得不耐煩了。

所以等到今天中午霍彥威的出兵命令發來之後,溫韜自然是立即帶着七千人的軍隊出擊;至於霍彥威原本只讓他出動五千軍隊的命令早就被他忘在腦後了。

副將馮碩問道:“帶了七千人出征,只留一千人守城?溫韜此人向來惜命,他這次怎麼打仗這麼積極了?”

“這很正常,惠王的那羣烏合之衆已經被擊潰了,如今不過是痛打落水狗而已,對於這種立功的機會,溫韜自然會積極。”王世斌不以爲然道。

“既然敵軍只留下一千人守城,那麼明日我軍突襲成功的可能就更大了。這是好事,不過大家也要注意,明日一戰務必要速戰速決,不能拖延;現在各部立即回去準備,明日一早就出兵。”柴克宏當機立斷下令道。

“末將遵命。”衆將連忙答道,一個個臉上都露出喜色。

現在的局勢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再好不過了,溫韜此人原本就只是一個山賊出身的寇匪而已,對於正規打仗什麼的並不擅長;若不是依靠盜墓所得的那些金銀珠寶,他哪裡能做到亳州刺史的位置上來,更別說在樑國混得風生水起。

這一次吳軍前鋒都已經逼近亳州三十里了,樑軍卻一點消息都沒有收到,雖然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爲吳軍的保密措施做得好,但更重要的卻是因爲溫韜此人沒有絲毫的警惕之心。

如今吳軍都快殺到他家裡了,他卻帶着大部分軍隊出征在外,只留下一千人守城,這不是找死嗎?

在小鎮裡休整了一晚上後,第二天一大早,柴克宏繼續向亳州進發。

這一路上,吳軍沒有遇到任何巡視的樑軍,反而有不少百姓見到他們後,還以爲是樑軍的騎兵過境,對他們的到來一點都沒感到驚恐。

快到中午時,吳軍終於抵達亳州,前方面臨的,是一座沒多少兵力防守的城池,而且城門洞開,守軍防備鬆懈。

此時,亳州城中的守將,溫韜的侄兒溫綰還在與部衆們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對於吳軍的到來一點消息都不清楚。

等到醉醺醺的他得到消息說,吳軍已經進城的時候,他這才驚慌失措的帶着侍衛準備逃跑,然而已經遲了。

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八十九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二百二十七章 謠言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六百七十一章募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九章 夜談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五十一章迎接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
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八十九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一百七十章 潤州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二百二十七章 謠言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六百七十一章募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九章 夜談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五十一章迎接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二百三十九章 撤退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