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隱情

李承乾本欲將稱心自擷玉樓帶走,但擷玉樓主事的齊鎮卻一再阻撓,李承乾原本以爲這多半是因齊鎮捨不得稱心這個臺柱子,故而如此,但聽着齊鎮後來所言,竟是另有隱情。

李承乾聽着齊鎮的話,眉頭不禁微微皺了起來,到底是什麼樣的隱情,竟能叫齊鎮明知李承乾的心思,還敢當面推諉。

李承乾起初以爲是李恪那邊的緣故,但隨即李承乾想了想卻又不該,李恪雖和李承乾不和,但李恪的氣量斷還不至狹隘至此,爲了一個女子和李承乾死纏爛打,是不是李恪的作風。

李承乾眉頭微皺,問道:“有何隱情,你且說來。”

齊鎮聽得李承乾發問,只得硬着頭皮道:“好叫太子曉得,草民不願放稱心於太子,非是因爲草民吝嗇,只因稱心實非女兒身,故而如此。”

“什麼!你在說什麼!”

齊鎮口中的“非是女兒身”五個字傳入李承乾的耳中,李承乾的臉上頓時變作了滿滿的驚訝,甚至有些驚駭了,原來他和李恪相爭的,這樣一個嬌滴滴,柔弱無骨的可人兒,竟然不是女兒身,這是李承乾從頭到尾,哪怕是還在齊鎮開口的前一秒都不曾想到的。

李承乾問道:“你的意思是說稱心實爲男子?這豈非玩笑。”

齊鎮回道:“確是如此,稱心只是模樣和身段柔美些,實則並非女子,而是實實在在的男兒,我等實非有意欺瞞太子,還望太子恕罪。”

齊鎮的話證實了李承乾方纔並未聽錯,再次確認之後,李承乾的內心竟有些五味雜陳了。

李承乾很難想象稱心竟然是個男子,那盈盈一握的腰肢,婉轉如黃鶯的喉嚨,玉骨香肌,一顰一笑,叫人攝魂,這明明就是一個比女人還要女人的人,怎會是個男子,又怎麼能是個男子呢。

李承乾心中的第一反應竟不是動怒,而是惋惜,大概有點卿本佳人,奈何爲男的意思吧。

但隨即他又有些不甘,李承乾此前從未遇到過如稱心這般稱人心意的可人兒,不止是模樣和身段,稱心甚至還爲他在李恪的面前贏下了顏面,要李承乾就此放棄,李承乾如何能夠甘心。

李承乾依稀還記得三日前的那晚,李承乾在雅間中聽着稱心奏樂,輕觸過稱心的手掌,那一觸而過的感覺,宛如盛夏時節的冬雪,再想着方纔那似能勾魂的一眼,李承乾意猶未盡,彷彿還在夢中,哪怕明知稱心是男子,竟也有些不捨。

李承乾惋惜着問道:“你既知稱心是男子,爲何還要置於青樓之中。”

齊鎮回道:“絕色女子易求,但如稱心這般絕色的男子只怕是天下無雙了吧,草民本想着將稱心留在擷玉樓中終究不會是什麼大錯,可誰曾想到她竟入了太子的貴眼。”

齊鎮的話,一下子可正是說到了李承乾的心窩子裡,絕色女子雖難得,但哪怕美如貂蟬、西施,也未必就是天下無雙的,可入稱心這般男兒身的紅顏禍水,卻是絕無僅有。

李承乾已經被稱心實實在在地驚豔到了,一時間,李承乾甚至覺着稱心是男兒身似乎也並不不妥。

蓄養**,有斷袖之癖,說出來雖不甚好聽,但也並未非大逆不道,千夫所指,漢哀帝劉欣尚可獨寵董賢,也未見史書上有多少苛責,他身爲大唐太子又有何不可?

惋惜與不甘之下,李承乾的心中一旦接受了這種設定和想法,有些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李承乾斟酌了片刻,才支支吾吾地吩咐道:“你且替本宮去問問稱心的意思,男兒身嘛,也不是不行的。”

——————————————————

哪怕當初李恪當面和蕭月仙提過,李承乾恐有龍陽之好,就算李承乾明知稱心是男子,也未必不會收入宮中,蕭月仙對於李恪的話還是不曾盡信的,多少有些懷疑。但就當齊鎮把李承乾的話帶回來後,蕭月仙始知李恪所言不虛。

蕭月仙一面命人安排酒菜、美人到了李承乾的屋中,穩住李承乾,一面連忙喚來秦昶,商議要事。

“方纔齊鎮帶回來的消息,殿下猜得不錯。”秦昶進了內院,在蕭月仙的對面站住,蕭月仙開門見山便對秦昶道。

李恪的話,蕭月仙雖然不信,但秦昶畢竟是執行之人,蕭月仙還是跟他透過底的,蕭月仙所言雖然叫秦昶訝異,但秦昶倒也不是沒有絲毫的心裡準備,秦昶也不至瞠目結舌那般。

“不曾想李承乾竟是這東等人,倒是叫人出乎意料。”秦昶面色微紅,對蕭月仙道。

蕭月仙頓了頓,看着眼前的秦昶,豔若桃李,嬌翠欲滴,也難怪李承乾會動了心思,這樣的人確實可遇而不可求。

一瞬間,蕭月仙的心中閃過了一個念頭,對秦昶道:“若依殿下的意思,此事到此或已可作罷,只要此事傳出去,太子聲望勢必大跌,剩下的便是朝堂之上的角逐了,但我卻有個更好的法子,不過卻要看你的意思了。”

秦昶問道:“小娘有何吩咐?”

蕭月仙道:“若是隻將此事傳出去,雖然可太子聲望大損,但東宮的架子卻還尚在,只此一事難動其根本,想要藉此來扳倒太子還是太難。要想徹底扳倒太子,還需從東宮內部,從根本着手。”

秦昶聰慧非常,蕭月仙只一開口,秦昶便猜到了蕭月仙的意思,秦昶問道:“小娘是想我進東宮?”

蕭月仙點了點頭道:“不錯,但這只是我的意思,並非殿下的意思,你可以回絕。說實在的,你能做到今日這一步,已經足矣,我和殿下都感激非常,你縱是推辭,我也絕不見怪。”

隨李承乾入東宮,這意味着什麼,秦昶不會不知,而這對於秦昶而言也是個不小的挑戰,故而蕭月仙也並未將話說死,將事情留給了秦昶自己抉擇,以免秦昶自己做不來,縱是去了也不成事。

此事確實爲難非常,蕭月仙原本以爲秦昶聽了自己的話,必定還會頗多猶疑,可秦昶聽了蕭月仙的話後,卻沒有絲毫的考慮。

秦昶當即回道:“當初若非小娘相救,我和阿弟早就沒了性命,我和阿弟的性命都是小娘救的,只要有助於小娘,需要我做什麼,我便做什麼,只是有一事,我還需求於小娘。”

蕭月仙道:“何事你但說無妨。”

秦昶道:“我去了之後,恐怕就顧不得外面了,阿弟年幼,現在揚州無人照看,還望小娘幫着多看顧看顧。”

蕭月仙聞言,一口應道:“那是自然,你此去之後,無論事成與否,我和殿下都必保他一個錦繡前程,縱封拜公侯,亦非難事。”

第五十九章 誤會第三十四章 以身赴險第二十章 山陽縣尉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六章 佯攻第四十三章 欲保東宮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九章 洞房花燭第八章 慶功大宴第八章 不讓寸步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二十四章 轉醒第十章 收局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十四章 藥箱第一章 高陽護兄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十三章 誤會第二章 拒辱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二十二章 仙娘之憂第四十七章 長孫衝大婚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一章 朝覲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七十章 雍王第十九章 夏乏第三十九章 誅殺第十二章 夜襲第一章 漠北路遙第三十三章 生隙第十七章 急招第四十九章 宴後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十二章 楊恭仁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三十七章 獵狐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二十七章 認人的兕子第四十章 盧山都督府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十五章 定親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十五章 定親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六十三章 薛延陀佈陣第五十六章 劫糧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三章 奏對第六十章 太子還京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二十五章 命格第十六章 欽陵第二十二章 仙娘之憂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六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六章 小兕子第二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七十二章 武功郡王第六十九章 換質之議第四十七章 醉酒第七章 命格第五章 祿東贊之憂第三章 奏對第十四章 拉攏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四十一章 收徒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六十二章 東宮始亂第三十八章 向充設宴第二十九章 獻馬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十二章 楊恭仁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六十章 左遊仙第七章 劉仁軌到府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第六十一章 蘇瀟生怒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二十章 山陽縣尉
第五十九章 誤會第三十四章 以身赴險第二十章 山陽縣尉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六章 佯攻第四十三章 欲保東宮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九章 洞房花燭第八章 慶功大宴第八章 不讓寸步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二十四章 轉醒第十章 收局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十四章 藥箱第一章 高陽護兄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十三章 誤會第二章 拒辱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二十二章 仙娘之憂第四十七章 長孫衝大婚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一章 朝覲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七十章 雍王第十九章 夏乏第三十九章 誅殺第十二章 夜襲第一章 漠北路遙第三十三章 生隙第十七章 急招第四十九章 宴後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十二章 楊恭仁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三十七章 獵狐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二十七章 認人的兕子第四十章 盧山都督府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十五章 定親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十五章 定親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六十三章 薛延陀佈陣第五十六章 劫糧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三章 奏對第六十章 太子還京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二十五章 命格第十六章 欽陵第二十二章 仙娘之憂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六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六章 小兕子第二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七十二章 武功郡王第六十九章 換質之議第四十七章 醉酒第七章 命格第五章 祿東贊之憂第三章 奏對第十四章 拉攏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四十一章 收徒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六十二章 東宮始亂第三十八章 向充設宴第二十九章 獻馬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十二章 楊恭仁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六十章 左遊仙第七章 劉仁軌到府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第六十一章 蘇瀟生怒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二十章 山陽縣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