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畫像

此處畢竟是江陵城,殘樑餘勢的聚集之地,李恪眼下雖已安全,但未免被旁人查知,平白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李恪待在荊州都督府上時也是甚少出門,故而就連秦懷道行抵荊州的消息也不知曉。

武士彠尚且不知那個與自己身家前程休慼相關,而他又遍尋不得的楚王李恪,其實正在他的府上,而且已經待了有些時日了。

“都督,今日奉都督之命,已將尋覓殿下的榜文貼滿了城中各處要道,但卻仍無半分消息。”

今日一早,荊州都督府衙的一衆差役便奉武士彠之命四處張貼榜文,欲藉此尋得李恪的蹤跡,可一日下來卻也無甚收穫,武士彠在外奔波了一日,剛剛纔回到府上,被武士彠遣去主辦此事的荊州都督府司馬楚向便到了府上對武士彠道。

今日武士彠命司馬楚向前往江陵城門,並各處要道張貼尋覓李恪的榜文,而他自己則親自帶着府中人馬在城北四處搜尋,可一日下來也沒有尋得李恪的蹤跡。

武士彠道:“秦將軍那邊呢?可有進展?”

楚向搖了搖頭道:“秦將軍今日在城南也尋了一日,數次與城南商戶衝突,鬧出了不小的動靜,可也未能尋得殿下的蹤跡。”

武士彠聽了楚向的話,眼中的光芒又黯淡了幾分,重重地嘆了口氣。

武士彠曾在京中任職,他很清楚李世民對李恪是何等的疼愛,除了身爲國之儲君的太子李承乾,李世民對李恪的偏愛甚至不在嫡次子李泰之下。此番李恪被人擄來了荊州,他身爲荊州都督竟絲毫不知,若是李世民當真怪罪起來,他如何擔待得住?

武士彠本就是李淵舊臣,在朝中並無依靠,更談不上什麼根基,他若是出事,朝中只怕沒有人會出手保他。若非如此,數年之後,在武士彠死後應國公也不會一下子便散了大半,只剩下一個空架子,要靠着武媚娘入宮才能東山再起了。

“如此,也別無他法了。”武士彠無奈地搖了搖頭,嘆道。

楚向看着武士彠的這般模樣,心中也是感同身受,只是事已至此,他小小的一個荊州司馬又能如何?

“都督早些歇息,明日還需往東城搜尋,屬下先行告退。”楚向也知道眼下的處境,他在留在此處也只是給武士彠添堵,於是索性拱了拱手,告辭了。

“去吧。”武士彠也知今日只怕是無果了,於是擺了擺手,對楚向道。

“諾。”楚嚮應了一聲,俯身一拜,出去了。

楚向走後,武士彠的身子彷彿一下子被抽乾了力氣一般,一下子癱坐在了錦榻之上。

李恪一日未能尋得半分蹤跡,只怕明日再尋也是徒勞無功,而李世民絕不會這般永無止境地任由他們這樣找下去,這樣下去又該如何?

這種明知前路被堵,卻也只能聽天由命的感覺武士彠已經許久沒有感受過,可這次一來,便要了武士彠的半條命。

“小娘,阿郎正在偏廳理事,且待婢子通稟一聲。”

武士彠閉目躺在錦塌之上,心中思緒萬千,卻突然聽到了門外婢女的聲音。

武士彠聽着婢女的話嗎,知道必是自己的愛女來尋自己來了,於是高聲對門外道:“無妨,進來吧。”

武士彠話音方落,偏廳的門便被推了開來,武士彠的次女武媚娘走進了偏廳。

“時候不早了,二囡還沒歇着,來尋阿爹何事?”武士彠看着尤爲疼愛的次女出現在自己眼前,原本被壓着的心似乎得空緩了幾分。

武媚娘回道:“兒方纔聽府中人提起,阿爹今日回府似有煩心之事,一直眉目不展,兒擔心阿爹的身子,特來看看阿爹。”

躺在錦塌之上的武士彠聽着武媚孃的話,臉上竟露出了一絲難得的笑意,對武媚娘道:“無妨,阿爹只是因衙中事務繁雜,一時理不出頭緒罷了,二囡不必憂心。”

其實眼下之事已是迫在眉睫,但此時連武士彠都別無辦法,武媚娘一個女子又能如何,縱然武士彠如實告訴了她,也只是平白叫她擔憂罷了。

不過武媚娘何等聰明,又最善察言觀色,她看着武士彠的樣子,又怎會信了武士彠的話。

不過武士彠既這麼說了,武媚娘也不會戳破武士彠的話,反倒上前走到了武士彠的身後,默不作聲地伸手輕輕地爲武士彠揉起了肩頭。

武媚娘年少,又是女子,氣力不足,摁壓着武士彠的肩頭力道自然差了些,可武士彠卻覺得很是受用。

武士彠長長地舒了口氣,對武媚娘道:“二囡有心了,若是你的兩位兄長也能有你這般曉事,爲父縱是身死,又有何憂。”

武士彠之子武元慶、武元爽一向不學無術,文不成武不就,至於城府手段更是沒見着幾分,甚至還不如比他們年少了十餘歲的武媚娘來的穩重機敏。

李恪被擄來荊州之事已叫他焦頭爛額,心憂萬分,心中彷徨之下,竟當着武媚孃的面說了這番話。

武媚娘聞言,回道:“阿爹怎的突然說了這些話,兩位兄長雖未成大器,但總歸有阿爹幫襯着,阿爹不必太過憂心。”

若是以往,武士彠興許還沒有這般憂心,可如今危難臨頭,武士彠便難免多想了一些,武士彠道:“你若是男兒身該多好,阿爹也可將武家盡數託付你手,便不必光指着你那兩個不成器的兄長了。”

武媚娘雖是女子,但卻也一向好勝,她聽着武士彠的話,頓時便不樂意了,當即對武士彠道:“兒是女兒身又如何,兒雖不能如兄長那般繼承阿爹家業,但將來未必便比兄長差了。”

武媚娘雖年少,但一向心高,這一點武士彠也很清楚,武士彠側身看着一本正經地同他爭辯的武媚娘,竟不禁笑了出來,將武媚娘攬入懷中,對武媚娘道:“好好好,我家二囡便是不弱男兒的女中豪傑,如此可好?”

聽得阿爹這般說話,武媚娘纔算是饒了武士彠,乖巧地點了點頭,坐在了武士彠的身旁。

武媚娘原本站在武士彠的身後,還未注意到武士彠坐在錦塌之上,手下竟還壓着一張畫紙,待到坐在了武士彠的身旁這才發現。

武媚娘好奇這紙上畫的到底是什麼,便順手從武士彠手下拿起畫紙看了一眼,這一看倒不打緊,卻發現這紙上所繪之人竟是她熟識的。

武媚娘拿着畫紙不解地對武士彠問道:“阿爹也識得李公子嗎?手中怎有他的畫像?”

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五十一章 鬱督軍山第五十一章 緩緩歸矣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襲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二十五章 長安少年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二十三章 戰前第八章 鞠文泰第五十五章 嫡子爭議第三十五章 誅首惡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十三章 盛會第五十七章 漕行北擴第十三章 拜師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七十六章 再臨浚稽山第五十八章 月下心事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議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十二章 晉王李治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七十章 楊政道第二十五章 密謀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六十八章 身後憂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九章 蕭家姊弟第二十九章 灞橋再會第六十三章 清兒被擒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七十五章 回揚第十七章 反常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三十章 事定第八十六章 終見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三十八章 下聘第十七章 威逼侯君集第十七章 楊氏入宮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三十九章 誅殺第三十章 長安樂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四十二章 定襄公主第十一章 昆明池春獵第一章 接風第十九章 尋機第六十七章 流放第四十一章 收徒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二十七章 認人的兕子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二章 端午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二十一章 搏殺第八章 演練第七十九章 誤會第四十三章 名冊第十四章 恩蔭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十一章 奉茶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十八章 武蕭之間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五十九章 棄子立侄第八章 演練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十七章 楊氏入宮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四十章 換帥之議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十九章 夏乏第四十八章 所謂降封第四十三章 欲保東宮第十三章 破鐵山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四十一章 收徒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四十三章 晉陽城第十七章 安置第三十章 定盧山第三十五章 兵議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四十五章 訓斥
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五十一章 鬱督軍山第五十一章 緩緩歸矣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襲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二十五章 長安少年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二十三章 戰前第八章 鞠文泰第五十五章 嫡子爭議第三十五章 誅首惡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十三章 盛會第五十七章 漕行北擴第十三章 拜師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七十六章 再臨浚稽山第五十八章 月下心事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議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十二章 晉王李治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七十章 楊政道第二十五章 密謀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六十八章 身後憂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九章 蕭家姊弟第二十九章 灞橋再會第六十三章 清兒被擒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七十五章 回揚第十七章 反常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三十章 事定第八十六章 終見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三十八章 下聘第十七章 威逼侯君集第十七章 楊氏入宮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三十九章 誅殺第三十章 長安樂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四十二章 定襄公主第十一章 昆明池春獵第一章 接風第十九章 尋機第六十七章 流放第四十一章 收徒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二十七章 認人的兕子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二章 端午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二十一章 搏殺第八章 演練第七十九章 誤會第四十三章 名冊第十四章 恩蔭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十一章 奉茶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十八章 武蕭之間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五十九章 棄子立侄第八章 演練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十七章 楊氏入宮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四十章 換帥之議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十九章 夏乏第四十八章 所謂降封第四十三章 欲保東宮第十三章 破鐵山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四十一章 收徒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四十三章 晉陽城第十七章 安置第三十章 定盧山第三十五章 兵議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四十五章 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