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

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

曾祖母過世兩月了,而自己也有兩月沒有見到父皇。

父皇很忙……要忙着這個治理天下,一統六國廢除分封,開天闢地頭一遭的大事業。

大秦在這十多年間,吞併了六國,此時的大秦要治理天下,要面對各種各樣且以前都沒有遇到過的問題。

又過了一個月,西北的寒風依舊,繁華的咸陽城整體看起來就像是一座黑灰色的城,人們多數穿着黑灰色的衣裳,就連地面與屋頂也都是黑灰色爲主。

守孝兩月的扶蘇得到了父皇的允許,能夠出宮走動了。

這個時節出門可以見到人們正在地裡挖着剛冒芽的野菜,還有人正在忙着在田地裡翻土準備耕種。

三十餘歲的蒙恬立在一旁,看着公子扶蘇下了車駕就與幾個閒散的農戶談話。

公子與這個農戶談得很高興,只有蒙恬板着臉站在一旁,警惕四周,保護着公子安全。

扶蘇用一卷竹簡,與眼前這位老農交換了一些樑米,還討問一些種糧食的經驗。

有一小吏快步跑來,到了護送扶蘇公子的隊伍前,遞上了一卷書。

沒讓這個小吏走到近前,蒙恬親自將書帶了過來,“公子,這是廷尉李斯讓人送來的。”

見老農已走遠了,扶蘇拿起書卷看着,這卷書講述的都是朝中如今的進展,比如說施行郡縣制,如何再分田地。

李斯是一個十分進取的人,大抵……他也可能是一個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身爲秦國公子的老師,李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能夠得到進步的機會,每每有需要施行的政令都會多寫一份給公子送來。

書卷中所記錄的方略與當初商鞅爲秦國變法所作的諸多舉措相差不多,都是將秦國全民加入了國家的建設中。

倒是有三兩句話提到了長城,修繕燕趙北面的長城。

乍暖還寒的關中,一陣西北風呼嘯而過,吹得人的衣袍獵獵作響。

扶蘇望着廣袤的關中平原,在這個等級森嚴的關中,每一塊田地都有人在耕種,看着美麗的景色一時出神,直到夕陽落在了黃河的盡頭,扶蘇纔回了咸陽宮。

入夜後,扶蘇用了一碗樑米飯,飽腹之後便打算小憩片刻。

其實自己對蒙恬還不熟悉,與李斯也不過是幾句交談而已,自己還是沒有真正融入這個時代,還沒有徹底成爲這個時代的一份子。

還能怎麼辦呢?謹言慎行,慢慢學習,然後成爲一個真正的秦人,成爲大秦的公子扶蘇。

而後建設大西北,但凡有所成就,也算是對得起這個身份與責任。

睡夢中,扶蘇又夢見了鋼筋水泥的森林,那時自己還是一個叫趙秦的大學生,走在公寓嘈雜的走廊,走在走廊中還能隔着門聽到各家的苦惱,或者夫妻間的爭吵,甚至是孩子的歡笑聲。

順着走廊,來到了老教授的家中。 人剛坐下,醉醺醺的老教授開口了。

他道:“小趙,我在咸陽城舊址的文物中見到了一個兵馬俑,那個兵馬俑不像普通的秦國士兵,我是第一個見到它出土的,也是第一個見到它沒有被氧化時的模樣,它與你很像。”

“陳教授,你喝多了。”

老教授又道:“小趙你的論文我看了,你所剖析的分封制歷史還是不夠深刻,不夠尖銳。”

趙秦又給這位老教授倒了酒水,反問道:“太過尖銳,不是不好嗎?”

“呵呵……”陳教授冷哼道:“從秦開始廢除分封,爲何會引起六國舊貴族反抗,那是因爲始皇帝要廢除分封,要從民間選用官吏,還要重新分配土地,如此一來始皇帝就已經與六國舊貴族的所有中產以及以上的人爲敵。”

陳教授打了一個酒嗝,接着道:“這些本就擁有舊貴族身份,並且擁有生產資料的人,他們一旦失去了這一切,他們就會與你拼命。”

趙秦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酒勁上來之後似乎覺得熱了些。

“秦,太可惜了……”

那就算……被貶到上郡去監督蒙恬的大軍修建長城,在那裡有三十萬邊軍,有這三十萬邊軍的兵權,哪怕重新打個天下也夠了。

趙秦看着老教授的手落在自己的肩膀上,聽着他的話緩緩落在耳邊。

“你小子呀,你要知道讓萬千羣衆參加到國家的建設中,在封建時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呀,你要知道與其看着天下大亂,不如當一個推翻世道的人。”

“你既要做一個能夠坐下來在桌上吃飯的人,更要當一個能夠掀桌子的人,行事猶猶豫豫非我秦人作風……與其等着六國舊貴族造反,不如掃清六國貴族,讓商鞅在地獄狂笑。”

陳教授的話語聲越來越模糊,眼前的環境越來越模糊,再一次感覺自己呼吸到空氣,猛然睜開眼,發現自己還在高泉宮的宮殿中,木製與磚塊結構的宮殿一片寂靜。

原來是一旁的暖爐還在燒着,讓自己熱出了汗,擦去汗水,痛苦地扶着額頭。扶蘇已想不起來那天醉倒之前,陳教授是不是真的說過讓商鞅在地獄狂笑,這種話……

“公子,廷尉讓人送書來了。”

扶蘇這才讓神色恢復平靜,吐出一口氣,頷首道:“拿來。”

上一次交談之後,李斯就很少來高泉宮走動了,大抵是爲了避嫌。

他每天都會讓人將朝政諸多事送來。

扶蘇抱着學習的態度,看着李斯對每一道政令的解釋,首先要做的就是設立三公九卿,言外之意是王綰這個丞相是真的到頭了。

(本章完)

第28章 賀禮第40章 渠中骨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35章 侷促之人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51章 一定還清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33章 橋建成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87章 田與棗第28章 賀禮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64章 選擇第38章 渠與田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64章 選擇第39章 民夫第16章 戍邊第12章 齊魯博士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28章 賀禮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6章 戍邊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30章 共同經歷第20章 老秦人第77章 棗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99章 頻陽公第8章 立夏的雨第42章 劍拔弩張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18章 泰山秋雨第71章 秦人古都第71章 秦人古都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57章 兩年南征第16章 戍邊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33章 橋建成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77章 棗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114章 韓舊地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67章 設宴第62章 婁敬第41章 上架感言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96章 稂與張良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51章 一定還清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82章 有關張良第64章 選擇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74章 回咸陽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
第28章 賀禮第40章 渠中骨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35章 侷促之人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51章 一定還清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33章 橋建成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87章 田與棗第28章 賀禮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64章 選擇第38章 渠與田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64章 選擇第39章 民夫第16章 戍邊第12章 齊魯博士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28章 賀禮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6章 戍邊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30章 共同經歷第20章 老秦人第77章 棗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99章 頻陽公第8章 立夏的雨第42章 劍拔弩張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18章 泰山秋雨第71章 秦人古都第71章 秦人古都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57章 兩年南征第16章 戍邊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33章 橋建成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77章 棗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114章 韓舊地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67章 設宴第62章 婁敬第41章 上架感言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96章 稂與張良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51章 一定還清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82章 有關張良第64章 選擇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74章 回咸陽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