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頻陽公

老大哥道:“家裡的孩子哭得兇,老大哥先回去了。”

王翦道:“走慢點。”

老大哥笑呵呵扛着羊腿一路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一陣冷風吹過,吹得王翦花白的鬍子飄動,他注目望着正朝着這裡來的隊伍。

不多時,王翦原本帶着笑意的神色便蹙眉,第一眼看到的是兒子王賁。

車駕到了近前,扶蘇扶着妻子下了馬車。

王翦拄着柺杖,他老人家的另一隻手臂還讓人攙扶着,道:“公子。”

扶蘇道:“頻陽公。”

王翦嘆道:“多年不見公子了。”

“孫女這才嫁出去多久,怎爺爺還覺得多年不見了。”王棠兒神色不悅地道。

“哎呀……”王翦又行禮道:“老朽年邁了,記性不好。”

扶蘇道:“父皇讓我帶了豆腐來。”

王翦道:“豆腐?老朽聽聞渭南有這個東西。”

田安讓人扛着一桶豆腐進入頻陽縣。

王翦面帶笑容的看着公子,如今的公子扶蘇只有二十一歲,這是多麼好的年華,這是一生中最有光芒的年紀。

王翦宅邸很大,幾乎是佔據了大半個村子,其中更是亭臺水榭,池塘迴廊應有盡有。

扶蘇又一次來到王翦的家中,上一次來這裡是爲了娶妻,這一次來是來拜訪。

扶蘇一路走着,發現就連池塘上都有修建奢侈的棧橋,所有的木料都是修宮殿纔有的。

王翦領着公子扶蘇走在棧橋上,從棧橋走到一處水榭。

這座水榭的四周用白色的細紗遮着,如果夜間月光足夠好,在這裡點上一盞燈,就能見到燈火光隱現,這又是一種極其奢侈的裝飾。

總之秦人多數是儉樸的,唯有王翦老將軍家中奢侈的不成樣子。

王翦道:“聽說李斯將關中的一個縣給了公子,作爲公子的私產。”

“是有這回事。”

扶蘇沒有否認。

王翦緩緩道:“老朽想過了,老朽的孫子不成器,這家業該給誰?王賁是老朽的兒子,可他都快與老朽一樣老了,老朽昨晚做了一個夢。”

扶蘇道:“老將軍做了什麼夢?”

王翦道:“老朽夢見這座宅邸被一把大火燒了,唉……”

說着話,他老人家伸手撫着水榭柱子,他道:“棠兒嫁給公子,也沒隨嫁的禮,秦法常教人們要儉樸,禁奢靡,老朽不敢將這座宅邸給棠兒,怕公子夫人被人們議論,等老朽死後,將這座宅邸送給公子與棠兒的孩子,孩子年幼不知世事,交由公子打理。”

王賁站在後方一直不言語。

扶蘇聽老師說過,因爲王離被送去了上郡的事,當初王賁不肯他的兒子被送去上郡,王翦在函谷關前要挾王賁。

王賁這才讓人將王離送去了上郡,王翦老將軍纔想入關。

倒不是老將軍年紀大的脾氣倔,而是老將軍十分明白,他回了咸陽之後該怎麼讓王家生存下去。

扶蘇望着眼前這個奢侈的宅院。

能有這座宅院,也都是拿下了楚國之後,始皇帝賞賜的。

只有始皇帝允許,王翦纔能有這麼奢靡的宅院。

換言之,現在的王翦要將這座宅院送給未出生的孩子,也是爲了王家的生存。

當然了,扶蘇也能夠從中聽到老將軍的託付之意,要將王家上下託付給自己的大秦公子,也是真的疼愛他的孫女。

扶蘇本想着這一次來頻陽縣看望頻陽公,還要去一趟潼關,與潼關的青臂有個約定。

“好,扶蘇就不推辭了。”

“好,好,好!”王翦連道三聲好,就連自己的孫女都不看了,拉着公子扶蘇就往宅院的另外一頭走去。

在這座宅邸的北側,有一間大屋子,王翦打開屋子的門,道:“公子,請。”

扶蘇走入這間屋中,屋子有些昏暗,打開窗戶之後,才讓這裡顯得明亮了一些。

王翦拿起半個頭骨道:“這是當年從楚王宮搜來,用來盛酒的酒器,傳聞與趙襄子有關。”

扶蘇接過此物,心道:這個頭骨該是很久遠了,甚至懷疑這是假的。

當然不是說老將軍假冒,是楚王宮的東西不一定是真的。

王翦又拿出一把劍,道:“這是李牧的劍。”

“李牧?”

王翦嘆道:“可惜,當年老朽打進趙國李牧已被害,痛哉。”

扶蘇手中拿着這把沉甸甸的劍,稍稍拉開劍鞘,見到劍身完好,沒有鏽跡。

王翦又拿起一卷竹簡遞上道:“公子,這是當初老夫從李牧家中找到的兵書,可惜留存下來的並不多,老夫只找到這一卷。”

扶蘇一手還拿着一個“酒器”,一手拿着劍,還接過遞來的一卷兵書,實在是拿不下了,乾脆就放在了一旁。

原來此間屋內,都是老將軍從當年六國的戰爭中,得到的戰利品。

扶蘇耐心地聽着王翦講述他得到每個戰利品的經過,有些戰事的經過與結果與咸陽的軍報記錄不同。

當年,扶蘇在御史府看了整整一年的卷宗,王翦老將軍每一場戰爭在卷宗上都有記錄,今天聽他說這些,多少還有些誇大的意思。

扶蘇會在頻陽縣留一些時日,一來可以讓妻子與親眷多走動,二來,這個時候回家住一段時間,對她的情緒有好處。

而扶蘇在這裡住了三兩天,平日裡多數都與頻陽公走在一起,或者在頻陽縣走一走。

走在頻陽縣時,扶蘇聽着老將軍講述着他的田地有多少,每年的糧食吃都吃不完,愁死他老人家了。

扶蘇搖頭苦笑不已。

王棠兒還要在頻陽多注意些時日,有王家婆婆照顧。

而且,扶蘇注意到,妻子回頻陽之後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田安已準備好了馬匹,扶蘇今天還要去潼關一趟。

依舊是王賁親自護送,數十騎護衛在前後。

馬兒走在直道上,王賁忽然道:“還望公子不要拒絕父親的好意,臣在咸陽的宅邸夠住了。”

扶蘇當然沒想拒絕,回道:“往後是一家人,不用說這些。”

王賁神色一凜,道:“臣領命。”

正值清晨時分,冬日裡的風依舊凌冽,吹得人們的皮膚還有些疼,扶蘇駕着戰馬從直道而過,官道的兩側是關中平原特有的田野風光,田地裡還有不少還未化開的積雪,泥土上也還結着薄冰。

潼關城的建設一直很順利,辛勝也偶爾會有消息送到咸陽城,身爲少府丞,扶蘇可以得到修建進度的第一手消息。

九卿向來是掌管國家治理的,城池建設,土地分配,以及田地開墾都是少府的職責。

要不是始皇帝讓蒙恬在上郡修長城,修長城的事交由如今的老太尉蒙武主持,不然修長城的事也該是少府的事。

從頻陽一路進入渭南,眼前的景色蕭條。渭南就算是卷,也不會在冬日裡卷,到了冬天之後,人們不得不停下了生產。

如果這個時候去一趟敬業縣,多半還能看到這個勞作的人。

現在的人們還會因四季而休息,歷代秦王每當冬季都會命各縣休養生息。

只不過扶蘇覺得,以後的渭南,這裡的人們多半不會因四季而休息了。

或許還會有人指着關中罵暴秦,就連在冬季都不讓人們休養生息。

對此,扶蘇根本不在意。

這騎兵在官道上跑過,正值寒冬,官道上也沒有人。

每年都是如此,一到冬季,整個關中平原就顯得空空的。

渭河就在眼前,衆人策馬過了橋,從華陰縣而過,一路朝着潼關的而去。

等扶蘇來到當年住在潼關時的小屋前,這裡依舊沒什麼變化,還有三兩士卒看着,院門也開着。

住在這裡的正是辛老將軍。

辛勝笑呵呵道:“公子!”

扶蘇行禮道:“老將軍。”

“哈哈哈!”辛勝道:“末將吃到豆腐了,此物用羊肉烹煮真是美味。”

田安道:“再精細的食物,在你口中都是浪費。”

聽到抱怨,辛勝又道:“就是此物實在是費豆子。”

田安頗爲贊同。

扶蘇走向潼關城,走上一處高坡,就見到一座城牆,這座的城牆是灰黑色的,還有一些士兵走在城樓與城牆上。

還有幾個工匠正在打磨着城樓的檐角。

正如青臂所言,城樓與城牆在冬日裡就完工了。

隨着青臂一起出城相迎的還有一衆工匠,以及婁敬與毛亨。

在城牆外,已有了正在叫賣的商販,已可以預見將來此地會有的繁華景象。

整座潼關城依山而建,北臨黃河,東側則是函谷關。

扶蘇走入城內,城內依舊空空的,有一排棚,棚內有牲口。

還有一些較爲破落的屋子,城內沒什麼人,都是一些工匠與民夫。

扶蘇在這裡遇到了一個男孩子,他問以後的潼關人能否住在城裡。

扶蘇向這個孩子承諾,潼關人都可以住在城裡。

因公子扶蘇來潼關已是午時,青臂準備好了酒肉。

這頓飯就沒有豆腐了,青臂是個關中的老秦人,他最喜的是關中的烈酒與羊肉。

今天,扶蘇沒有吃麪條,也沒有吃餅,就青臂與衆工匠喝着烈酒,吃着燉羊肉。

從午時斷斷續續喝到了夜裡。

城內點起了一個個篝火。

正喝着酒,酒勁上來之後,青臂說起了當初要來潼關的事。

那時候公子扶蘇允許諸多工匠帶着家小一起來潼關,並且許諾將來可以住在潼關。

那時候有些工匠因家中的事,耽誤了許久。

他們甚至擔心公子扶蘇會責罰,沒想到公子不僅不責怪,還給了他們田舍。

當初的事,衆多工匠記憶猶新。

田安一直坐在一旁聽着他們的話,目光看着正在炙烤的餅,這是公子的主食。

當田安再擡頭,見到青臂帶着他的家小向公子扶蘇行禮。

這裡的諸多工匠都承諾,等潼關城建設成之後,將來公子還要去哪裡建設城池,他們這二十餘名工匠都願爲公子效命。

這種時候,田安很能體會青臂與那些工匠的心情。

公子扶蘇是一個重諾,且言出必行的人,那麼只要能夠得到公子扶蘇的承諾,他們就願意爲此交託家小。

公子有着如此好的賢名,這是極好的。

現在有青臂,那麼將來還會更多的人願意效忠公子扶蘇。

公子自小就早慧,公子十分明白說到做到,對他而言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每每看到有人願意爲公子扶蘇效忠,田安都會很高興。

待夜色漸深,扶蘇離開這裡時,潼關城的工匠們皆來相送。

王賁看到公子扶蘇有這麼多的工匠擁護,也很吃驚,這些人不是民夫,而是工匠,足足有二十多人。

如果集結一夥民夫,再讓這些工匠打造兵器,公子甚至可以拉出一支有甲冑的兵馬了。

王賁只是這麼一想,他當然知道公子是不會這麼做的。

在路過渭南的時候,扶蘇去敬業縣看了看在這裡的弟弟妹妹,因去敬業縣時已深夜,弟弟妹妹也都睡下了。

扶蘇確認了一番,正在睡着的弟弟妹妹一個沒少才離開這裡。

回到頻陽縣時已是夜深人靜。

但得知公子扶蘇回來了,原本只有三兩點燈火的宅邸頓時亮堂起來,被點燃的燈火也越來越多。

頻陽公王翦依舊坐在前堂,扶蘇問道:“這麼晚還不睡嗎?”

王翦道:“臣老邁了,睡得淺,近來總是夢多。”

跪坐在邊上的家僕,其實頻陽公每天晚上睡得很好,現在坐在這裡是因他老人家提前有吩咐,公子扶蘇回來了就稟報。

如果是夜裡回來,就提前來說喊醒他老人家。

要是晚上沒回來,就不用打擾了。

頻陽公早已睡過一覺了,只是裝得疲憊而已。

那家僕甚至有些同情公子扶蘇了,公子扶蘇是一個多麼好的年輕人,知禮又會行禮,待人溫和又不失始皇帝公子的威嚴,一言一行皆有氣度。

公子扶蘇竟被頻陽公矇騙至今,真是令人痛惜,如何不令人同情呢。

脫下大氅的時候,扶蘇還聞了聞身上帶着的酒氣。

王翦道:“準備熱水,讓公子洗浴。”

扶蘇正要言謝,卻見老人家道:“老朽老了,不用熱水洗過就無法入眠。”

如此,深夜時分,扶蘇與王翦各坐在一個桶中,桶中的熱水正在冒着熱氣。

“當年始皇帝與老臣也這般洗浴過。”

第68章 金車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72章 佩劍第112章 權與利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42章 劍拔弩張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38章 渠與田第82章 有關張良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12章 權與利第47章 貧民入關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71章 秦人古都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42章 劍拔弩張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123章 冷流雪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55章 學荀子者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9章 我們都是荀子的弟子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79章 善意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67章 設宴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96章 稂與張良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94章 墨子有言第30章 共同經歷第98章 又聞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81章 相會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71章 秦人古都第35章 侷促之人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20章 登山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39章 民夫第33章 橋建成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67章 設宴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90章 丞相三思第90章 丞相三思第38章 渠與田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47章 貧民入關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27章 封賞第64章 選擇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28章 賀禮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90章 丞相三思第68章 金車第51章 一定還清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49章 將來的郡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23章 老秦軍第58章 兩年南征(下)
第68章 金車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72章 佩劍第112章 權與利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42章 劍拔弩張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38章 渠與田第82章 有關張良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12章 權與利第47章 貧民入關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71章 秦人古都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42章 劍拔弩張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123章 冷流雪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55章 學荀子者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9章 我們都是荀子的弟子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79章 善意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67章 設宴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96章 稂與張良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94章 墨子有言第30章 共同經歷第98章 又聞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81章 相會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71章 秦人古都第35章 侷促之人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20章 登山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39章 民夫第33章 橋建成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67章 設宴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90章 丞相三思第90章 丞相三思第38章 渠與田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47章 貧民入關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27章 封賞第64章 選擇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28章 賀禮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90章 丞相三思第68章 金車第51章 一定還清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49章 將來的郡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23章 老秦軍第58章 兩年南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