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選擇

第64章 選擇

鴨肉確實不太好吃,扶蘇又拿起一旁的餅,安靜地吃着。

當一碗麪端上來的時候,扶蘇也覺得自己的確許久沒有吃東西,昨晚就吃了一條魚簡單地對付了幾口。

一覺睡醒到現在午時,都沒有用過飯。

編鐘還在被一次次地被敲響。

嬴政又道:“高總說要與你一樣,也要治理國家。”

扶蘇吃着剛入口的面。

嬴政用刀割下一塊鹿肉,放入口中嚼着。

其實治理國家是很累的,而且日復一日。

扶蘇覺得若是沒有李斯,這偌大的天下,統治起來會更累。

“弟弟妹妹需要更多的老師,兒臣可否……代父皇安排?”

嬴政稍稍頷首,又道:“你什麼時候可以將那些糧食還給李斯?”

聞言,扶蘇蹙眉道:“現在來看根本還不起。”

嬴政覺得這是意料之中,不過李斯也不會要,更不敢。

“要等三年,兒臣不着急。”

章臺宮外的臺階下,公子高在這裡見到了一個人,正是御史張蒼。

“張御史?”

張蒼行禮道:“臣見過公子。”

高擡首看着他,“聽說兄長在渭南種出了很多糧食。”

張蒼擡眼看向走向章臺宮的臺階,往這裡看去只能見到章臺宮最上方的露出來的屋檐檐角。

高坐在臺階上,他神色苦惱地,道:“我在兄長的高泉宮看了很多書,先前一些書我還能看得懂,我也一直在讀那些我能看得懂的書。”

張蒼道:“這很好。”

“可是,之後的那些書我看不懂了,我要如何才能幫助父皇與皇兄治理國家,我要讀多少書?”

這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最迷茫的時候。

張蒼道:“公子在這裡就只能看書,如果在書中學不到,那就不要留在這裡。”

“嗯!”公子高十分認同,他又道:“那我又該如何?我要離開咸陽嗎?”

張蒼緩緩道:“以後,渭南會有很多變化。”

見公子高一邊思索着就離開了,張蒼還站在原地。

不多時,吳公快步而來,道:“張御史,丞相請你去一趟。”

張蒼又擡頭看向章臺宮,覺得公子應該能夠將渭南的事向始皇帝交代清楚,就跟着吳公離開了。

章臺宮內,嬴政嘴裡還在嚼着鹿肉,聽着兒子講述着渭南發生過的事。

待飯食用罷,一箱箱的文書就被擡了上來。

扶蘇擱下了碗筷讓宮女將眼前餘下的酒菜撤走。

嬴政道:“這裡有些文書,你且看看。”

扶蘇頷首,從中拿過幾卷文書仔細翻看着,這裡面絕大多數都是各縣送來的不少文書,其中倒是有一卷書都水長祿送來的文書,他在離水屯田三千餘畝。

按照這卷文書送來的時日,扶蘇推算着靈渠開挖已有兩年半,前後用了六萬人力,按照文書所言,靈渠還有最後五里河道,如此來推算他應該已挖通了靈渠。

扶蘇拿起這卷文書,讓一旁的內侍交給父皇看看。

而後,扶蘇又拿起另外一卷,這一卷所言的是咸陽橋,咸陽橋落成已兩年有餘,連接西渭河兩地,主要是讓西渭河以西的人們能夠更方便來咸陽,以此吸引西渭河的人力來咸陽勞動,用來進一步壯大咸陽的生產力。

這就像是兩地的人隔着一條大河,大河西岸的人們需要工作,大河東岸的人有工作但缺少人力。

在沒有咸陽橋之前,人們需要繞行十餘里地來到咸陽,而走完這十餘里地,半天時光就過去了。

而現在,他們可以早晨從咸陽橋來到咸陽,勞作一天之後,臨到夜裡再回去。

咸陽橋更會成爲大秦控制隴西的重要通道,也是西北邊防的重要動脈。

當年漢武帝修建這座橋,衛青與霍去病北擊匈奴時就是依仗咸陽橋的運輸便利。

回到眼前,如今的咸陽橋所用的還是木石結構。

這卷文書所寫是隴西郡的上邽縣送來的,上邽縣的縣令說是有不少西域人,想要越過上邽縣,直接去咸陽橋買賣貨物。

上邽縣位於咸陽橋的西邊三百里外,是後世的天水,是通往關中的重要隘口。

扶蘇蹙眉看着這卷文書,思量片刻就在這卷文書寫下了對策。

西域賣皮毛貨物的胡商需要繳納貨物入市的稅,並且上邽縣縣令的警惕是十分必要的,貿易往來需要嚴格的監管,這一點其縣令的文書上所寫的擔憂是在理的。

因此,扶蘇繼續書寫着往後的安排,胡商需要到指定的地方去交易,秦人也會去指定的場所貿易,只要地點固定,往來路線固定就方便管理。

靠近咸陽橋的西面建設一個集市,既方便人力往來,也能夠讓咸陽的人們方便買到西域的貨物,胡人與秦人都方便了,但稅不能少,一定要嚴加看管,稅乃國家根基,絕不能亂。

之後繼續書寫着,建設咸陽橋以西二十里外的廢丘縣,重建廢丘重新遷民,改設扶風,武功,興平三縣。

以咸陽橋爲起點,重建三縣。

建設規模很大,需要遷徙的人口也很多,可能有不少官吏會很忙,可身爲大秦官吏,爲了關中的富饒,也讓人們更加富裕,這都沒什麼。

當扶蘇專心批覆這些文書,很快就忘了時間,直到再一次擡起頭,外面已入夜。

隆隆的雷聲打斷了思緒,冷風從殿外吹入,嬴政擱下手中的毛筆,外面已下着雷雨。

轉頭再看向坐在大殿一側的扶蘇,他的桌案上放着兩摞高高的文書,而箱子中還未批覆的只有三五捲了。

嬴政飲下一口酒水,目光看着殿外的雨水,低聲道:“什麼時辰了?”

一旁的內侍回道:“快子時了。”

扶蘇已拿起了最後一卷文書,簡略地看了一眼,是有關西戎的事宜,今年想要往關內遷徙的西戎人越來越多,比之往年多了三成。

這倒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不過也只是說了這麼一句,這是軍中送來的,扶蘇寫了一句繼續觀察,但有異動,詳報咸陽。

最後一卷文書批覆完,扶蘇終於擱下了筆,對一旁的內侍囑咐道:“讓人都發放下去吧。”

內侍的還是看向始皇帝,見始皇帝點頭了,這才讓人將這些文書搬下去。

這是中原各地的文書,公子扶蘇批覆文書的速度還是一如既往的快,平時這些文書陛下要處置兩天才能全部下發,公子扶蘇只用了半個晚上。

而且公子批覆的文書,往往都是沒錯的,也不會再來複議。

扶蘇站起身,又聽到殿外傳來的隆隆悶雷聲,這場雷雨很大,低聲道:“好在今年關中各縣的糧食都收割了。”

嬴政道:“這場大雨來得正好。”

扶蘇頷首道:“嗯,一場好雨。”

嬴政沉聲道:“近來,宗室在議論你的婚事。”

扶蘇頷首,還有些意外,因爲他以爲華陽太后過世之後,大秦的近親宗室都快死完了。

嬴政看向一旁的內侍。

當即,有個內侍雙手端着一卷卷宗遞上,言道:“公子,請看。”

扶蘇接過這卷卷宗,看着卷宗裡的記錄,大秦的宗室裡還有一位老大爺在主事。

此人正是嬴傒,他是大秦直系親屬中的長輩,是當年秦孝文王庶子,是當年嫁入秦國的鄭國公主的孩子。

從輩分上來看,算是父皇的伯父。

不過在扶蘇的印象裡,其實並不親近。

扶蘇只知道在華陽太后的葬禮上,見過這位伯父一面。

如今嬴傒已是一位老人家,對扶蘇來說這應該是很久遠的事了,呂不韋的屍骨都已涼透了。

而且,大秦都一統六國了。

“你應該叫他大爺爺。”

聽到父皇低沉的話語,扶蘇微微頷首。

可能是,當年有關呂不韋的事對嬴傒的打擊太大了,也正是當年父皇執政之後殺了太多人,這倒是讓所有有關秦國宗室的親戚,如今都躲得遠遠的。

這樣也好,這讓扶蘇覺得自己這二十年過得還是挺自在的,沒有這麼多人來打擾。

嬴傒推薦了三個女子,一個是蒙武家的女子。

大秦與蒙氏聯姻能夠加強軍政。

另一個是當年的楚國舊人羋氏,其目的,是爲了穩固楚地的人心,讓公子扶蘇娶楚國舊地的人。

意識到這個羋氏,扶蘇蹙眉不語,當年楚國與秦國聯姻次數太多,斷不能考慮的。

最後一個則是王翦的孫女王氏,如此聯姻也是爲了加強大秦的軍與政。 扶蘇看罷,就當即做出了決定,低聲道:“從王老將軍的孫女中選一個吧。”

聞言,嬴政很是意外,這個兒子這麼快就作出決定了,而且說出這種話沒有任何期待的語氣,很是平靜。

扶蘇將這卷卷宗交還給一旁的內侍,道:“總要給大爺爺回話的,不能不迴應。”

嬴政頷首。

扶蘇又道:“王家的價值,於兒臣更有助力。”

“蒙家不好嗎?”

扶蘇放低語氣,道:“兒臣與蒙恬素來交好,如今不用多慮,也不會產生嫌隙。”

嬴政頷首道:“好,那麼朕也不作主張了。”

殿外又傳來了雷聲,扶蘇向父皇行禮道:“兒臣就先告退了。”

嬴政看着一卷剛批覆的文書,稍稍擡手輕擺,示意兒子可以離開。

走到章臺宮的大殿外,迎面而來一陣涼風,吹得令人增添了幾分精神,扶蘇深吸一口氣,看着雨勢已小,夜空中的雷聲依舊。

田安就站在殿外,低聲道:“公子,可是回高泉宮?”

“嗯,回去吧。”

田安的老臉掛上了笑容,領着公子一路走向高泉宮,他老人家一邊走着一邊道:“公子與右相進城的時候,給咸陽押送田賦的民夫說他們明天要蒸餅,還說要祭拜天地,還要將餅送給公子,說是感謝公子扶蘇給了他們田地。”

扶蘇道:“讓他們不用送來了。”

田安沒有第一時間回話。

扶蘇又道:“我很忙。”

田安道:“鄉民們的好意不好拒受,不如就讓他們放在潼關河邊的小院前,就當是心意到了。”

“嗯,你這個辦法很好。”

田安又笑了笑,道:“有這麼多人擁戴公子,真的很好。”

“好了好了。”扶蘇拍着他老人家的後背,擔心他高興着高興着就又哭了,“我要成婚了。”

聞言,田安愣了愣,就連腳步也停下了。

雨沒有停,但夜空中下着的還是綿綿細雨,扶蘇繼續道:“是宗室大爺爺向父皇進諫了,我已二十歲了。”

田安道:“嗯,真好,公子要成婚了。”

“沒這麼快,可能還要很多繁瑣的禮節與過程吧,我也沒見過以前的秦國公子是如何成婚的。”

言至此處,扶蘇又對田安道:“你一定見過秦國公子成婚的各種禮節,你要幫我。”

“公子放心。”

說話間,已走到了高泉宮。

兩棵梅花樹還在立在殿門前,扶蘇多看了它們一眼,走入殿內。

田安見到高泉宮的宮女與內侍都三三兩兩站着,還有人竟然靠着柱子,坐在殿內就睡着了。

見到眼前亂糟糟的場面,田安心中隱隱有了怒意,但沒有當場發作。

扶蘇走入殿內,見到了趴在案上已睡着的弟弟公子高,還有躺在一堆竹簡上睡着的妹妹陰嫚。

“帶他們先去休息吧,彆着涼了,夜裡涼。”

當即就有宮中的婦人上前抱起正在睡着的公主陰嫚往後殿走去。

公子高迷迷糊糊睜開眼,道:“兄長?”

扶蘇頷首又對一旁的內侍道:“帶他去休息。”

內侍上前扶着公子高也去了後殿。

扶蘇拿起油燈去看這裡的魚池。

田安站在殿內,眼神中多添了幾分冷意,當即就有內侍與宮女提起了精神,將亂糟糟的竹簡,筆墨與桌案都收起來,甚至還有人拿着布開始擦拭地面。

天亮時還要參加廷議,扶蘇沒有太多休息的時間,躺在躺椅上閉目養神,田安坐在一旁,閉着眼休息着。

高泉宮的殿內頓時安靜了下來,就連宮女擦拭地面的聲音都很小。

扶蘇醒來的時候,天還有些灰濛濛的,天邊還沒有魚肚白,但足夠看清周遭了。

昨夜下了雷雨,地面還是溼漉漉的,扶蘇沒有打擾正在睡着的田安,也不讓其人他去打擾。

昨天一直在趕路,加上又在章臺宮外等了一晚上,扶蘇很擔心這老人家的身體,讓他多睡會兒。

來到後殿,扶蘇確認了弟弟與妹妹都還睡着,就來到了華陽太后的靈位前,擦拭着靈位前的桌子,再行禮擺上一些新鮮的水果,倒上一碗熱水,放在靈位前。

ωωω¤ тт kΛn¤ c o 扶蘇換了一身外袍,對付了一口早食,確認田安還睡着,就去了章臺宮。

這個時辰來章臺宮的官吏並不多,只有三五個人早早到了這裡。

這些人見到半年不見的公子扶蘇,連忙行禮。

扶蘇也向他們行禮,而後剛行禮的官吏更緊張了。

忽聽到殿外有議論聲,扶蘇見到了自己的上司少府令,九卿之一的王賁,他正脫下了鞋履,走入殿內。

扶蘇記得,以前王賁總是很晚來,今天倒是來得早。

還是說這半年不來,王賁也有了早起的習慣。

“王少府,近來可好?”

看着公子扶蘇笑着行禮,王賁忙也行禮,不過他一晚上沒睡。

因昨天的深夜,始皇帝派人給王家送來了消息。

說是公子扶蘇要娶王家女,讓深夜聽到這個消息的王賁徹夜未眠。

可如今再看公子,公子看起來精神飽滿,而且神態鎮定自若。

王賁行禮道:“昨晚,臣聽……”

“王少府!”

王賁正要開口,身後的話語打斷了他,來人是丞相李斯。

王賁將剛要說出口的話又咽下了去。

李斯道:“公子在渭南種出了這麼多的糧食,上郡的就不缺糧草了,我等也可放心了,這都是公子相助。”

扶蘇道:“丞相說笑了。”

衆人笑呵呵的互相推讓着功勞,互相客套着。

眼看入殿的人越來越多,扶蘇也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也就是朝班前,大殿的一側。

馮去疾走入殿內,神色有些悠哉,道:“聽說,近來有喜事。”

聞言,站在後一排的王賁神色一緊。

李斯道:“近來中原各地豐收,到處都是喜事。”

馮去疾道:“丞相沒聽說?”

“聽說什麼?”

“公子有婚事了。”

後排的王賁已閉上了眼。

李斯道:“斯來時,人並不多,來得早確實沒聽說此事,公子要娶誰家女子?”

扶蘇聽着丞相與右相的話語也閉着眼。

而站在朝班中的王賁明顯感覺到,右相此言一出,衆人的議論聲都停下了,好似都豎起了耳朵。

公子扶蘇要娶誰家女子?

卻還未等馮去疾揭曉,隨着殿內一聲高喝,始皇帝就來到了大殿內。

衆人神情迅速肅穆,站立得筆直。

穿着一身黑袍的嬴政目光掃視大殿,而後落在李斯身上。

李斯站出朝班,行禮道:“各郡縣送來文書,各郡豐收,除卻涿縣水災,如今來看,各地一切都好。”

涿縣位於北方的廣陽郡,扶蘇在昨晚的文書上看到了這件事。

幫助父皇批覆文書,扶蘇也能夠從中知道這個國家是如何運作的,這個國家的情況如何。

扶蘇覺得這對自己將來執政非常有幫助。

(本章完)

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99章 頻陽公第35章 侷促之人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86章 羣鹿第120章 登山第70章 臘日之前第27章 封賞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33章 橋建成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14章 韓舊地第111章 暴雨第47章 貧民入關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82章 有關張良第79章 善意第77章 棗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94章 墨子有言第113章 東去第55章 學荀子者第89章 軍報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82章 有關張良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62章 婁敬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53章 刀與火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38章 渠與田第89章 軍報第18章 叔孫通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12章 齊魯博士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114章 韓舊地第8章 立夏的雨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18章 叔孫通第41章 上架感言第68章 金車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99章 頻陽公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79章 善意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19章 我們都是荀子的弟子第28章 賀禮第123章 冷流雪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67章 設宴第117章 徐福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57章 兩年南征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77章 棗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118章 泰山秋雨第21章 成果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68章 金車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93章 認真的人第8章 立夏的雨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43章 挖通第41章 上架感言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96章 稂與張良第87章 田與棗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35章 侷促之人
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99章 頻陽公第35章 侷促之人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86章 羣鹿第120章 登山第70章 臘日之前第27章 封賞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33章 橋建成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14章 韓舊地第111章 暴雨第47章 貧民入關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82章 有關張良第79章 善意第77章 棗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94章 墨子有言第113章 東去第55章 學荀子者第89章 軍報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82章 有關張良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62章 婁敬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53章 刀與火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38章 渠與田第89章 軍報第18章 叔孫通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12章 齊魯博士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114章 韓舊地第8章 立夏的雨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18章 叔孫通第41章 上架感言第68章 金車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99章 頻陽公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79章 善意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19章 我們都是荀子的弟子第28章 賀禮第123章 冷流雪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67章 設宴第117章 徐福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57章 兩年南征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77章 棗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118章 泰山秋雨第21章 成果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68章 金車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93章 認真的人第8章 立夏的雨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43章 挖通第41章 上架感言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96章 稂與張良第87章 田與棗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35章 侷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