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

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

從章臺宮的殿前繞過,就是後殿。

扶蘇跟着內侍走在前往後殿的路上,又側目看了看跟在後方落後半步的李斯。

廷議上有如此多的人反對遷民戍邊,剛在章臺宮大殿的怒喝猶在耳邊,再看現在的老師,依舊是一臉的自信與從容。

就快要走到後殿,就聽到了編鐘被敲響的聲音,扶蘇擡眼看去,看到了一羣美人正在殿內起舞。

Www⊙ тt kдn⊙ C O

扶蘇被內侍領着在一旁坐下,而老師就坐在另一側。

再看坐在上座的父皇,正在吃着餅,目光饒有興致地看着眼前這羣美人們。

大概是,歷來六國貴族們都喜歡看着美人起舞下飯。

扶蘇看着宮女端上來的吃食,一盆羊肉,一盆切好的餅,還有一碗酒水。

酒水入口較酸,扶蘇又吃了一口餅,這餅的製作方法就是出自商顏山。

田安學會了這種餅的製作方法,就連商顏山下的婦人們都學會了這種餅的做法,宮裡會出現這種餅一點都不奇怪。

每一塊餅被切成了手掌大小,每一塊都有大拇指的厚度。

扶蘇吃了一口餅,又往口中送了一口羊肉。

一頓飯吃罷,鐘樂聲也停下了。

始皇帝擺了擺手,一羣宮女以及內侍都退了下去。

當眼前的桌案也被收拾乾淨,殿內又恢復了安靜。

“扶蘇,你知道以前的秦人是什麼樣的嗎?”

聽父皇開口,扶蘇提了提精神,回道:“兒臣聽聞過,聽人說當年的秦人勇猛,兒臣以爲如今的秦人也一樣。”

嬴政端起酒樽,飲下一口酒水。

李斯坐在另一側正閉着眼養神,聽公子言語,回道:“臣還記得,當年前往齊地想在稷下學宮求學,後拜荀子爲師,前來秦國。”

嬴政頷首示意他接着說下去。

“臣初來秦國,所見的是遍地的大軍,他們的眼神十分有敵意,不只是對臣有敵意,而是對每個來秦的人都是如此。”

“先前臣不知爲何,後來才知道,這是他們的野心,即便是一個小小的秦國士卒,也有殺敵立功的野心,再後來臣見到了更多的秦人。”

“秦人與六國舊地的人是不一樣的,最大的區別便是自商君變法之後,秦人的眼中有了希望,秦人有了能夠耕種的土地,就能夠在耕種的土地邊建一個家,如此他們就有了希望。”

“自商君變法之後,能讓所有秦人都有耕種的土地,不僅如此秦人可以入軍,殺敵立功,從而封侯,有了軍功在身就有了底氣與立身之本……”

今天這頓飲宴上,老師尤其開懷,大概老師許久沒有這般盡興了。

老師說到了希望,但又說到了麻木。

李斯以前的家境並不富裕,出身寒門靠着苦讀得到貴族的賞識,只能做一個小吏,並且得到這個位置還十分地困難。

須知,僅僅是那高高在上的貴族的賞識。

自那時起,李斯就走了,尋找能夠真正讓他施展才學的地方。

因此老師十分能理解,當時六國各地的人們麻木的是什麼,貴族的孩子依舊是貴族,士卒兒子還是一個士卒,沒有田地的人早晚會餓死。

聽老師講話時,扶蘇又注意到了父皇的神色,或許父皇與李斯都明白,這個天下要怎麼改變。

爲此,李斯能在章臺宮指着數十個齊魯名仕大喝,事後還能如此自信鎮定,那是因始皇帝有着一樣的理想。

扶蘇自以爲是地覺得,理想與希望對老師與父皇來說,極其重要。

李斯道:“陛下,臣以爲明日就佈告文書,開始遷民。”

見父皇看向自己,扶蘇行禮道:“父皇,老師所言極是。”

李斯稍稍擡首,竟然笑了。

嬴政沉聲道:“拿圖來。”

有內侍腳步匆匆抱着布絹來,布絹很大需要五個人才能橫着抱得動。

而後將地圖在地上鋪開,一張畫着北方防線的地圖就在眼前。

老師正指着幷州的方向講述着遷民的過程。

扶蘇站在一旁聽着,目光也看着北方防線,其實在後世大概近一百年之後,也有一個叫漢武帝的皇帝,他爲了抵禦北方匈奴採取了一樣的遷民策略。

扶蘇本着不被問話就不回話的態度,安靜地聽着老師講述完大致的規劃,從原本的三千戶,老師又增加了三千戶,也就是六千戶。

嬴政道:“那些儒生還會非議的。”

李斯俯首行禮,只要這些人依舊出現在章臺宮,那就管不住他們的嘴。

嬴政道:“朕很想殺了他們。”

聞言,李斯微微頷首,因他心裡尤其是那個齊魯博士淳于越,早就在他的心裡與睡夢中死了很多次了,死法各種各樣。

李斯咳了咳嗓子又道:“這些人不能殺,他們活着對大秦有用。”

扶蘇覺得原來老師也是一個極其冷酷的人,有些人活着是因他有用,反之就殺了?

“近來,叔孫通與伏生可還有拜謁你?”

聽到父皇問話,扶蘇回道:“之後就沒見過那兩位老先生。”

言至此處,扶蘇又補充道:“兒臣今天見章臺宮的齊魯博士對遷民之事如此激動,不如就按照老師所言,派幾個博士,去北方看看。”

人總是要先有調查與觀察,才能再做結論的嘛。

有調查,有實際的觀察,纔能有發言權。

至於那些博士的議論,他們缺什麼就給他們什麼,現在他們缺少觀察。

李斯笑道:“公子所言極是。”

嬴政看了看天色,道:“你回去吧。”

扶蘇躬身行禮,退出大殿。

剛轉身穿好鞋履要離開這裡,卻又聽到老師與父皇的話語。

大概是老師在說公子的辦法可行。

父皇是在說老師平日裡該多給些教導。

扶蘇暗暗嘆息一聲……

孩子終究是孩子,公子扶蘇是咸陽宮的人們看着長大的,不僅僅是蒙武老將軍,還有王翦老將軍,李斯與田安。

只是多聽了一耳朵,扶蘇又聽到父皇與老師說起了有關反秦勢力的事。

這個現在看起來平靜的天下,還是有反秦勢力的。

到現在,扶蘇也不知道項梁,項伯,項羽在何處,還有那位張良。

能夠活着就很不容易,尤其是經歷過亂世的那些人。

楚都亡了,還有什麼好打的。

扶蘇覺得這種戰爭很無趣,十分地沒有必要,從章臺宮前的大殿而過,一路走回高泉宮。 走到高泉宮的後院,還能聽到水流進入魚池中的水流聲。

扶蘇看着滿滿一池的魚,沉默良久。

田安站在一旁看着,公子多半是在挑選,今天該吃哪一條魚。

正要開口,又見到公子神色不悅地起身走入殿內,田安這才意識到,今天的公子不想吃魚。

但今天,公子與丞相面見了陛下,公子還參加了早晨的廷議。

高泉宮的宮女與內侍都看出來了,今天的公子滿腹心事。

田安詢問道:“公子,晚上吃些什麼?”

“還有芹菜嗎?”

田安猶豫了片刻,又道:“還有的。”

“那就吃些芹菜。”

田安命人去宮裡看看有沒有芹菜,宮裡要是沒有就去外面找找。

不知不覺,天色就入夜了,入冬之後白晝也更短暫了。

內侍端着一盆翠綠的芹菜而來,來人回道:“宮裡沒有芹菜了,章邯將軍在商顏山種了一些,就剩這些了。”

田安將這些芹菜煮了煮,就放在了公子的桌邊,再熱了一張餅。

就看着公子將芹菜與羊肉都放入一張餅中,將餅捲起來吃了。

夜色逐漸深了,公子依舊在看書。

平日裡,公子就是這樣的,公子高興的時候會看書,不高興的時候,也會看書。

殿外又下起了大雪,田安吩咐道:“公子愛吃芹菜,轉告章邯將軍,來年多種些。”

一夜過去,天還未完全亮,殿外的天光還是灰濛濛的,扶蘇側臥在榻上睡醒,便在一旁拿了一卷書看着。

即便是睡在寢殿內,還是能夠感覺到外面的寒冷。

直到躺着有些累了,扶蘇坐起身穿好了外衣,打開殿門。

迎面而來吹過一陣冷風,帶着寒意與雪花吹入殿內。

腳踩在厚厚的積雪上,扶蘇望着眼前的雪景,手中還拿着一卷書。

田安腳步匆匆而來,“公子,皇帝有詔命,說臘月休朝一月。”

扶蘇放下手中的竹簡,開始洗漱。

耳邊又是田安的唸叨聲,他道:“多半是那些齊魯的博士害陛下不高興了,他們竟然敢在大殿公然駁斥皇帝與丞相,真該將他們都殺了。”

扶蘇道:“老師說那些人留着有用。”

“公子可是用早食?”

“昨天的芹菜還有嗎?”

“還有剩不少。”

扶蘇吩咐道:“今天既然不用去廷議了,我自己做些飯食,拿芹菜來。”

平時公子都是自己動手做飯食的,而且公子的手藝很好,傳聞是當年華陽太后教給公子的手藝。

因此,當今皇帝也十分喜歡公子熬出來的魚湯。

每每想到這些,田安總是會滿眼的熱淚。

因爲別人都不知道,只有田安知曉,公子的做菜手藝不是華陽太后傳授的,華陽太后也說公子的手藝很好。

田安至今還清晰地記得,那時候年幼的公子坐在華陽太后的榻邊,爲華陽太后熬煮羹湯。

那時候的公子是那麼的年幼,卻能不辭辛勞地親手做飯食。

那時候的華陽太后還在世,太后總是看着年幼的公子,總是十分疼愛。

公子就是在太后的膝邊長大的。

至今,華陽太后不在了,人們不知當年的隱情,太后在世的時候也沒有解釋過,田安自然而然就讓這個誤會繼續傳下去。

如今咸陽宮人盡皆知,當年華陽太后最疼愛的孩子是公子扶蘇,公子做飯食的手藝都是太后教的。

田安任由這種誤會在宮裡擴大,也從未解釋過,哪怕這是誤會,至少現在宮裡的人看到公子,就不會忘記華陽太后。

而田安自然而然地覺得,他就是公子身邊最忠誠的奴僕。

扶蘇先將一些小米放入陶碗中,放在爐子上煮着,再將兩顆雞蛋放入另一個碗中,放在另一個火較小的爐子上,慢慢煮着。

而後一邊看着書,一邊耐心地等着今天的早食煮熟。

又過了半個時辰,扶蘇這纔將切好的碎芹菜放入鍋中,又煮小半刻。

如此,那兩個雞蛋也就煮熟了,扶蘇擱下手中的書,一個人安靜地吃着飯食。

殿外依舊下着雪,地面上的積雪也越來越厚。

吃罷飯食,扶蘇打算出去走走。

咸陽宮內到處都有正在清理積雪的宮人,扶蘇走在咸陽宮的城牆上,從這裡居高臨下能夠俯瞰咸陽城。

一個人讀的書多了,那麼這個人一定很博學。

扶蘇覺得自己再讀幾年書,也可以成爲一個博學的人,如果……將來能當一個博學的皇帝,應該也挺好的吧。

在這個靜謐的雪天,丞相李斯開始了他的遷民計劃,而且將原本的三千戶人增加到了六千戶。

不只如此,李斯還點名了十六個齊魯博士前往北方,去主持遷民之事,還要記錄長城修建情況。

如果說那些齊魯博士在廷議時反駁李斯的遷民計劃,屬於蹬鼻子上臉。

那現在丞相李斯用遷民之事,來對付齊魯博士,是反擊,而且是蹬鼻子上天靈蓋的。

幾個齊魯博士此刻正在丞相李斯的宅邸門口叫囂着,用着他們畢生所學的髒話,罵着那位秦國的丞相。

可惜,秦國丞相的宅邸家門緊閉,不見客人。

這天寒地凍的,誰家還會見客?

幾個老人家在李斯家門前撒潑打滾,就被幾個巡街秦軍給帶了下去。

不知道爲何,扶蘇覺得丟人,畢竟遷民計劃中,安排齊魯博士的一環是自己提議的,老師竟然真的安排了,太損了。

今天看到了這煞風景的一幕,扶蘇竟然感到有些臉紅,轉身便走下了城牆。

今天又有一隊隊的秦軍離開了咸陽,其中被帶走的還有齊魯博士,這些老人家被請上了馬車,要去北方查問邊防。

令人覺得意外的是,這一次派往北邊的博士名冊中沒有淳于越。

正值大雪天,淳于越送別這些要遠去北方的故交好友,其中就有他年輕時在稷下學宮就結交的朋友,周青臣。

(本章完)

第114章 韓舊地第89章 軍報第94章 墨子有言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89章 軍報第39章 民夫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113章 東去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112章 權與利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67章 設宴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68章 金車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79章 善意第28章 賀禮第12章 齊魯博士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77章 棗第65章 選誰都好第90章 丞相三思第111章 暴雨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53章 刀與火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68章 金車第71章 秦人古都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28章 賀禮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35章 侷促之人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8章 立夏的雨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28章 賀禮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40章 渠中骨第57章 兩年南征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77章 棗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111章 暴雨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57章 兩年南征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53章 刀與火第94章 墨子有言第77章 棗第120章 登山第72章 佩劍第16章 戍邊第28章 賀禮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72章 佩劍第99章 頻陽公第49章 將來的郡第87章 田與棗第51章 一定還清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21章 成果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86章 羣鹿第23章 老秦軍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86章 羣鹿第51章 一定還清第21章 成果第82章 有關張良第23章 老秦軍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69章 完美的理想
第114章 韓舊地第89章 軍報第94章 墨子有言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89章 軍報第39章 民夫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113章 東去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112章 權與利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67章 設宴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68章 金車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79章 善意第28章 賀禮第12章 齊魯博士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77章 棗第65章 選誰都好第90章 丞相三思第111章 暴雨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53章 刀與火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68章 金車第71章 秦人古都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28章 賀禮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35章 侷促之人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8章 立夏的雨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28章 賀禮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40章 渠中骨第57章 兩年南征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77章 棗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111章 暴雨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57章 兩年南征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53章 刀與火第94章 墨子有言第77章 棗第120章 登山第72章 佩劍第16章 戍邊第28章 賀禮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72章 佩劍第99章 頻陽公第49章 將來的郡第87章 田與棗第51章 一定還清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21章 成果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86章 羣鹿第23章 老秦軍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86章 羣鹿第51章 一定還清第21章 成果第82章 有關張良第23章 老秦軍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69章 完美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