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兩年南征

第57章 兩年南征

扶蘇又與青臂談了許久,其中就又說起那些工匠帶來的各種器具。

這一次,這些工匠們回來了,他們不僅僅將家中妻小帶來了,也將一身本事與各種工具也帶來了。

如此一來,這些工匠就可以踏踏實實留在潼關。

扶蘇觀察着青臂遞來的一把量尺,這把尺子是木製的,而且上方還有刻度,木料是上好的,就是用久了有些發黑。

青臂還有各種各樣的工具,甚至還有些重量不一的石頭,這些石頭都很規整,是經過細心打磨的。

青臂又說了近些年發生的事,他說前幾年從六國舊地來了不少工匠,他們都來了咸陽,那些工匠來了之後,青臂也學過別人的工匠本事,不過那都是取長補短,收穫還是不少的。

扶蘇給他的各種量具提了一些意見,以及各種建設事宜。

要建設一個關城,自然要有一個周全的規劃。

到了傍晚時分,青臂就帶着他的兒子與孫子一起回了家,大有一種……要帶着兒子與孫子,三代人一起建設潼關的意思,如此一來工匠更充裕了。

再者,青臂還要將本事傳給他的兒子,再傳給他的孫子。

在如今這個職業區別簡單,且職業決定一個人的人生上限的時代,身上但凡懷着一些本領,總能過得很好。

就像是青臂家,他家有田,他又是個工匠,不論在軍中或者宮室營造都少不了工匠。

因此他這樣的工匠還是很有前景的,至少比尋常的農戶要過得好得多。

工匠歸工匠,修建關城還是要大量招收民夫的,招收民夫就需要大量的糧食與大量的物資。

扶蘇在黃河邊,望着河流湍急的河水,蹙眉思考着。

想了許久,扶蘇就不去想物資的事了,丞相與張蒼能解決這個麻煩。

扶蘇回到了這個用籬笆搭成的小院,見到田安正在挑揀着茶葉,“這些茶葉哪來的?”

田安道:“都是從南山帶來的。”

一邊說着,田安用他粗糙的手又挑揀出不好的葉子。

田安說的南山也就是關中南面的終南山,茶樹不難找,終南山附近就有茶樹,不過沒有大面積地種植。

田安看了看天色,道:“公子該用飯了。”

言罷,田安就急匆匆去準備今天要做的飯食。

看着還未挑揀完的茶葉,拿過一旁的胡凳坐下來就繼續挑揀着。

翌日,早晨田安坐在爐子邊,就開始按照公子說過的方式,開始炒製茶葉。

扶蘇早早就跟着辛勝將軍在河邊練着箭術。

其實炒茶一道扶蘇也不是很懂,到了午飯後,田安看着剛炒好的茶葉如臨大敵。

扶蘇正要去拿一些茶葉,田安迅速將裝着茶葉的盤子端走,解釋道:“公子,老奴也不知道自己炒出來的東西能不能泡水喝。”

扶蘇道:“不就炒點茶葉。”

看田安還是一臉的固執,扶蘇也不再計較了。

正巧,渭南地界,華陰,大荔,驪邑,下邽幾縣都送來了文書。

這幾個縣都習慣了將渭南的諸多事宜交給公子扶蘇。

平日裡再忙碌,也不能不管各縣的政事,扶蘇就坐在院子裡開始處置今天的公事,辛老將軍還是如往常一樣坐在門口看着書。

而田安正在一次次嘗着他泡出來的茶,這茶他喝了一口又一口。

大概是田安也不知道他炒出來的茶葉會不會有毒,萬一喝出事,也怕喝死人。

第一次炒出來的茶葉,都被田安泡了茶葉,也都被他喝了。

平日裡,田安都要午睡的。

辛老將軍鼾聲大作的時候,田安也該午睡了,可是他今天翻來覆去睡不着。

扶蘇的目光還在看着文書,華陰縣的部分田地還是受了影響的,因敬業渠的開挖降低了洛水河的水位。

原本的洛水河水位足夠高,能夠灌溉到華陰縣以西的田地,可現在上游的水流減少了,下游的水也更少了。

扶蘇也看到了司馬欣的處置方式,他將鬧事的幾人換了田,把他們的田換到了渭河的西面,這件事纔算作罷。

以前在咸陽宮,扶蘇看到的都是各地送來的文書,而那些事通常都是大事,從某些角度上來看的大事,譬如各地的郡城修繕,或者是兵馬調動。

期間扶蘇也看到過各縣的一些零碎事。

扶蘇覺得在大秦,縣這個最靠近基層的地方。

別的地方暫且不說,扶蘇覺得既然自己要建設渭南,渭南的幾個縣一定要好好建設。

與在御史府看那些文書相比,扶蘇再看眼前的這些縣裡的文書,能看到縣以下的各個亭鄉有他們自己的煩惱,每個亭鄉的各家也有各家的難事。

相較於剛建設不到三年的敬業縣,而華陰,大荔,驪邑各縣的情況更復雜得多。

動了一個大荔縣,多修建了一條河渠,會影響周邊各個亭鄉,各個亭鄉也會鬧到縣裡去,各縣就會繼續鬧事。

甚至當時大荔各縣的人還因此幾次發生打鬥。

現在這些事還沒鬧到自己的面前,那是因爲主持這件事的人是公子扶蘇,他們不敢。

可問題不能不解決,就像是華陰縣的受河牀水位降低而影響的亭鄉,難道他們的田地就能不管不顧了嗎?

扶蘇一手拿着筆,擡眼看了看地圖,書寫着處置思路,可以適當搬遷一些亭鄉。

從縣分到亭,與鄉再到裡,是大秦基層機構。

現在大荔縣沒有出亂子,二十萬遷民能夠安安穩穩,那也是因爲坐在大荔縣的人是張蒼,程邈,還有章邯與辛老將軍所領的三萬兵馬管着。

如果縣鄉的官吏都能夠有張蒼這等治理水平,各縣多半也能安穩一些。

扶蘇擱下手中的筆,望着窗外的月亮,思考着如今所欠缺的。

夜色正濃,扶蘇見到了一個老邁的背影正在門外徘徊,忽然一眼看到,還怪滲人的。

扶蘇一手提着油燈,看向窗外道:“這是怎了?”

田安神色糾結地來回走着,低聲道:“睡不着,怎會睡不着呢?”

“你白天喝了這麼多茶,肯定是睡不着的。”

田安撫着心口道:“心口跳得慌。”

“一把年紀了,喝多了茶葉是會這樣。”扶蘇說着,擱下手中的油燈,走出屋門。

月光下,扶蘇讓田安坐在臺階上,而後給他老人家診脈,又道:“深吸一口氣,會好些嗎?”

田安深吸一口氣,而後緩緩吐出,又點頭。

扶蘇重新站起身,又道:“無妨,多喝些水,早晨再試試能否睡着。”

田安低聲道:“以後一定聽公子的勸告,不再這麼喝茶了。”

扶蘇頷首又走入了屋內。

公子的醫術其實很好,就連當年的太醫令都對公子常有讚譽,田安站起身,拿起一旁的水壺,往口中灌着涼水。

“多走走,喝不下就別喝了。” 公子的話從屋內傳來,田安放下水壺,又繞着籬笆走着。

今夜,護衛公子扶蘇以及周邊巡視的士兵們見到了一個身影,那個身影深更半夜還在走動,當他們走近發現是公子身邊的老內侍,也不敢過問。

天色剛剛亮堂的時候,田安終於睡下了,而且睡得很沉。

扶蘇早起準備着扯麪。

辛勝早起見狀,問道:“他人呢?”

扶蘇道:“睡着,昨晚他一夜未眠,茶葉喝多了。”

辛勝頷首。

扶蘇道:“老將軍吃麪?”

平時都是田安做飯食,吃就吃了,可現在一看是公子在扯麪,辛勝尷尬一笑,反而猶豫了。

“無妨,吃過我面的人不少,都說好吃,老將軍放心。”

“謝公子。”

扶蘇扯出來的面很寬,也厚實了一些,就是管飽頂餓。

坐在屋門口吃着面,扶蘇就看到了青臂帶着一羣工匠,拉着一根根繩尺開始忙碌起來了,他們先要丈量。

潼關是依着黃河而建,既要與河堤保持距離,還要保證城關足夠高。

“這些人都是好工匠,辦事很仔細。”

辛老將軍的眼窩深陷,但雙眼明亮又像兩個銅鈴,光是這麼一瞪眼,那氣勢就很足了。

扶蘇道:“他們以前在宮室也是這樣仔細的。”

辛勝搖頭道:“末將常見那些宮室的工匠,沒有辦事這麼紮實這麼仔細。”

又有小吏快步走來,行禮道:“公子。” Www✿ t t k a n✿ ¢o

見對方是來拿批閱好的文書的,扶蘇道:“文書都批覆了,在屋裡你去拿吧。”

那小吏快步走入屋內,其實公子屋內的陳設很簡單,簡單得甚至有些出奇了,比自家縣令司馬欣的官邸都要簡單。

一箱文書被擡出了屋子,搬到了院子外,這個小吏看着每一卷文書上的標籤,道:“驪邑五卷。”

喊話之下,就有官吏上前接過五卷文書。

之後依次將文書分給各縣的官吏。

這些人早早就要睡醒,在快天亮時,就要趕到潼關縣,在午時之前就要趕回各縣,讓各縣的縣令將各項事辦下去。

待那些人都各自帶着文書離開了,扶蘇也與辛老將軍吃好了飯。

老人家田安還在睡着,一時半會兒多半是醒不來了,扶蘇道:“老將軍,與我去華陰縣看看。”

辛勝朝着遠處招了招手,當即就有士兵牽着馬匹而來。

華陰縣距離潼關縣最近,辛勝臨時喊了三百人的隊伍,其餘三千人都留在了潼關。

扶蘇覺得三百人護送也足夠了,若只有三五人,老將軍多半是不願意的,再怎麼說荊軻刺秦王的事纔過去幾年,心理陰影還很大。

扶蘇策馬走在隊伍中間,既沒有走在最後面,也沒有大鳴大放地走在最前面。

在辛勝的眼中,這位公子十分聽話地在隊伍的護衛中。

“早在幾年前,我讓章邯請敬業縣周邊的縣吏用過飯食。”

扶蘇說起了一件往事,當時敬業縣剛開始建設的階段,應該說是敬業縣還沒開始的階段。

只是當初所請的各縣縣吏都是商顏山北麓的南面的則沒有,現在着重發展的也都是當初渭南地界。

當華陰縣的村民見到這支隊伍,一個正在勞作的村民擡頭愣神片刻,此人被嚇得哆哆嗦嗦,他丟了手裡的木鋤頭,一路朝着縣裡狂奔,一路上還在大喊着,“縣令!縣……”

扶蘇手裡還提着戰馬的繮繩,心中有些猶豫了,本來自己就是來看看各縣的情況的,華陰縣距離潼關縣最近,自然是先來這裡。

又想到昨晚文書所寫,有關洛水河水位下降的事,敬業渠又是公子扶蘇修建的,這些村民可能是因他們計較此事,惹得公子扶蘇親自前來?

其實,扶蘇根本沒有這麼想,只是來看看而已。

司馬欣帶着一羣縣裡的人腳步匆匆而來,他行禮道:“公子。”

這司馬欣看起來比上一次見他的時候更瘦了。

扶蘇道:“縣令近來可有好好吃飯?”

“臣……”司馬欣被這麼一問,愣是半晌不知怎麼回話。

扶蘇道:“爲縣爲民,也要保住自己的身體,平日裡記得好好吃飯。”

辛勝也覺得公子所言在理,附和道:“司馬欣,公子所言你可聽到了?”

司馬欣低着頭,躬着身子,朗聲道:“臣領命。”

辛勝又道:“人要先自重,才能顧全一縣之民,你若身體有恙,如何再治民?你是一縣縣令,你不自愛,如何去愛一縣之民。”

老將軍話語是重了一些,但理的確是這麼一個理。

扶蘇道:“我只是來這裡看看,你帶着人回去吧。”

司馬欣再一次行禮,帶着自己的人正要離開這裡。

“對了。”

聽公子又開口了,司馬欣停下腳步,又一次上前行禮道:“臣在。”

“最近我要去各縣看看,明天的此時,你隨我去驪邑,如何?”

“臣領命。”

扶蘇頷首。

司馬欣又在原地站了良久,確認公子真沒有別的話語要交代,這才離開。

華陰縣的地界不小,人口在關中各縣,也算是一箇中縣。

正走着,卻一騎而來,來人稟報道:“老將軍,捷報!”

本就在馬背上,陪着公子巡視華陰縣的辛勝正昏昏欲睡,聽到話語,他老人家登時來了精神,問道:“什麼捷報。”

“南下大軍主將屠雎,斬西甌部落首領,得九疑,南野之地,遷西甌五萬人口入蜀。”

辛老將軍笑呵呵道:“好,朝野該慶賀!”

大軍南下已有二年,兩年時間總算有一場像模像樣的勝利,扶蘇想到這場勝仗之後,屠雎還能活着,當然是好事了。

在華陰縣走了一圈,扶蘇這纔回到潼關。

田安已睡醒了,他依舊在炒着茶葉。

(本章完)

第64章 選擇第18章 叔孫通第118章 泰山秋雨第57章 兩年南征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38章 渠與田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72章 佩劍第111章 暴雨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87章 田與棗第74章 回咸陽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13章 東去第70章 臘日之前第96章 稂與張良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27章 封賞第40章 渠中骨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35章 侷促之人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74章 回咸陽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70章 臘日之前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81章 相會第55章 學荀子者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64章 選擇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16章 戍邊第81章 相會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6章 戍邊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62章 婁敬第51章 一定還清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23章 老秦軍第118章 泰山秋雨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16章 戍邊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20章 老秦人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47章 貧民入關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55章 學荀子者第79章 善意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114章 韓舊地第89章 軍報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28章 賀禮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47章 貧民入關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8章 立夏的雨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20章 老秦人第79章 善意第65章 選誰都好第72章 佩劍第82章 有關張良第93章 認真的人第67章 設宴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47章 貧民入關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43章 挖通第20章 老秦人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21章 成果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
第64章 選擇第18章 叔孫通第118章 泰山秋雨第57章 兩年南征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38章 渠與田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72章 佩劍第111章 暴雨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87章 田與棗第74章 回咸陽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13章 東去第70章 臘日之前第96章 稂與張良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27章 封賞第40章 渠中骨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35章 侷促之人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74章 回咸陽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70章 臘日之前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81章 相會第55章 學荀子者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64章 選擇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16章 戍邊第81章 相會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6章 戍邊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62章 婁敬第51章 一定還清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23章 老秦軍第118章 泰山秋雨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16章 戍邊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20章 老秦人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47章 貧民入關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55章 學荀子者第79章 善意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114章 韓舊地第89章 軍報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28章 賀禮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47章 貧民入關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8章 立夏的雨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20章 老秦人第79章 善意第65章 選誰都好第72章 佩劍第82章 有關張良第93章 認真的人第67章 設宴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47章 貧民入關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43章 挖通第20章 老秦人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21章 成果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