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

淳于越的病重不重還兩說,可是現在看過去朝班上的那個位置原本應該站滿博士的。

可是今天,是農禮之後的第一天廷議,卻有這麼多齊魯博士缺席。

扶蘇覺得或許是秦廷迫害他們了?

扶蘇又看向一旁的張蒼與程邈,又覺得大家都是打工人,不過是寒來暑往,晨起而作,日落而息,甚至都沒有九九六,大秦給了他們宅邸住,還給他們祿米,他們竟然還不願意來廷議。

現在,扶蘇有些後悔了,要不是確認侯生與盧生真的是騙人的方士,或許也不會將他們派往上郡,甚至還在死了發往上郡的路上,指不定……現在屍骨都餵了狗。

哪怕侯生與盧生來咸陽的初衷就是想要以術媚權,可好歹人家真的是來咸陽要一口飯吃的,反正都是打工人。

隨着始皇帝到了章臺宮,今年的廷議開始了。

等丞相稟報完之後,少府令王賁率先開口說了隴西的冬麥,少府管土地與資源,而隴西冬麥的徵收是少府令的成績。

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個成績與王賁無關,與公子扶蘇有關。

可功勞怎麼說都是少府這麼多人一起安排的,都水長,宮室令,少府丞都有功勞,王賁的女兒都嫁給了公子扶蘇,想來也不用分功勞究竟是誰家的。

少府的功勞讓今天的廷議也多了幾分喜氣,南征勝利之後的大秦很久沒有聽到喜訊了,除了公子大婚之後,這個國家一直都在療傷,療的就是南征之後留下來的創傷。

南征是勝了,始皇帝是一統了南方。

可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數十萬人南征加上修渠,只是三五年事,可卻要用十數年……怕是數十年,才能恢復在南征過程中所失去的生產力。

對於善於政治的李斯來說,他十分忠心地按照始皇帝的意志改變着天下,他這樣的政治高手不會在乎這點犧牲,從這方面來說,李斯也是一個不會憐憫的人。

說來也是,若是當時的始皇帝有過半點婦人之仁,也不會有這天下一統。

不要因失去而有婦人之仁,扶蘇有時覺得能夠從丞相的行爲中學到不少東西,以及這些本領是否適合自己,這需要辯證地來看待。

今天的廷議結束之後,扶蘇與丞相一起走出章臺宮。

“丞相,是否派人去看看那些齊魯博士的病情?”

李斯無聲深吸一口氣,又緩緩吐出道:“臣會安排的。”

扶蘇頷首,看着丞相走下臺階。

不多時,王賁才從後方走來。

王賁的妻子已去高泉宮看望棠兒了,扶蘇帶着王賁前往了高泉宮。

現在的棠兒臨近生產,扶蘇也什麼都不想做,想等着孩子生下來。

都水長送來的奏疏中有一份有關遷民的建議。

扶蘇將這卷遷民墾田,調兵屯田的隴西奏疏放到了王賁的面前。

“公子是希望讓臣去辦這件事?”

扶蘇道:“可以讓張蒼辦。”

“張蒼是御史,是丞相的人。”

“無妨,丞相會全力相助的。”

王賁終於捧起這卷沉重的竹簡,打開看着,甘谷縣水澆田,二十萬畝。

清水縣山塬梯田,十萬畝。

小隴山,九萬畝。

秦安縣,十五萬畝。

扶蘇又道:“若能拿下西戎人的河谷,我們可以得到百萬畝耕田。”

王賁自然是心動的,可如今諸多兵力都在上郡,而且調動兵馬需要老太尉批覆,更需要始皇帝點頭,這件事很難。

可看着笑得很幸福的女兒,還有女兒肚中的孩子,王賁咬了咬牙頷首道:“臣會遞交給皇帝。”

扶蘇道:“此事慢慢來,用飯吧。”

高泉宮的飯食很豐盛,田安扯了一上午的麪條,宮人們笑着說,今天田安拿筷子的手都在抖,多半是扯麪扯累了。

李斯真的讓太醫令派出醫官,前往諸多博士的住處。

一時間,咸陽城的南巷鬧哄哄的。

“老夫有沒有病?”

“……”

“與李斯何干!”

有人怒吼着,可也架不住官兵們的“熱情”一戶戶的家門被踹開,醫官們紛紛走入博士們的家中,望聞診脈。

事實證明,這些博士絕大多數都沒病,除了那個真的得了風寒的淳于越,其餘人都好好的。

他們是在反抗始皇帝封禪泰山,扶蘇站在高泉宮的後殿,喂着鹿。

聽到這個消息時,扶蘇並不覺得吃驚,一邊喂着鹿並且覺得博士們的做法很蠢,他們試圖用這種方式來反對始皇帝的封禪。

即便他們死了,也不能阻止始皇帝封禪。

也就在今天,在上郡有一個叫周青臣的齊魯博士,他在上郡給始皇帝送了一份賀書,是祝賀始皇帝終於要封禪泰山的事。

田安道:“公子,淳于越見到了周青臣的賀書,聽聞他大病剛有些許痊癒,又被氣得病倒。”

扶蘇走到魚池邊,又開始餵魚。

田安又道:“聽聞當年周青臣與淳于越是住在一個宅院的,也是一起入秦的博士。”

聞言,扶蘇反倒有些擔憂了,道:“可千萬不要病死了。”

無論封禪好壞,哪怕這些齊魯博士在書上如何指責始皇帝,那都是對封禪的宣傳,並且能夠見證始皇帝封禪的人越多越好。

當王賁帶着一卷奏疏進入太尉府的第三天。

今天是四月剛過三天,今天的高泉宮很忙碌,夫人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王家婆婆帶着從頻陽而來的婢女正在忙着。

扶蘇站在殿外,忽聽到一聲孩子的啼哭聲,孩子終於出生了。

王家婆婆笑着道:“公子,是個男孩,很壯實。”

扶蘇道:“好,有勞婆婆了。”

站在邊上的王賁夫婦着實鬆了一口氣了,王賁眼神中帶着高興,卻有些腳軟,兩鬢白髮的他抓着妻子的手,兩人互相攙扶着。

扶蘇走入殿內,走到妻子的榻邊看到了一個還在啼哭着的孩子,他一邊哭還在一邊用力呼吸着。

不多時,始皇帝讓人送來了一卷書。

田安打開這卷書,道:“這是皇帝所挑選的字,公子可從中選一個。”扶蘇從一列文字中,挑選了一個衡,從此大秦有了第三代孩子,這個孩子叫作公子衡。

始皇帝還讓人送來了一對美玉,還有許多布匹以及善於照顧的婦人。

高泉宮的宮人幾乎翻了一倍,這讓田安的地位也高了不少。

皇帝有命,休朝三天,在高泉宮擺宴席慶賀。

頻陽公王翦得到始皇帝的詔命前來赴宴,他與老太尉蒙武走在一起。

蒙武拄着柺杖道:“許久沒有聽到你的消息,還以爲你老死了。”

王翦道:“你也沒老死啊。”

兩位老臣皆是拄着柺杖,一步步地走上臺階。

王翦低聲又道:“你看看你臉上的斑,這兩年你老得比我還快。”

已是一臉老人斑的蒙武低着頭一步步用力踩在臺階上,走了一會兒,他有些累了,停下腳步道:“公子扶蘇有了孩子,始皇帝得了孫子,老夫不能不來慶賀。”

原本,自從孫女嫁給公子之後,王翦就打算閉門不出的。

蒙武大口出着氣,他道:“公子扶蘇是一個極其有天賦的孩子,這孩子太有天賦了。”

蒙武會這麼說,是因他見過了王賁遞來的調兵屯田之策。

王翦走到他身邊,目光看着這個老傢伙道:“你還在說公子是一個孩子。”

蒙武忽然一笑,道:“明明還是一個孩子的模樣,怎麼就成婚了,還有個孩子。”

兩位老人家休息了片刻,又繼續走上臺階,一路走到了章臺宮。

章臺宮內,公子扶蘇正在給諸多賓客倒酒,等老太尉與頻陽公到了,編鐘樂聲這才響起。

始皇帝走入大殿內,羣臣祝賀。

扶蘇坐在丞相身側,道:“老太尉答應了遷民實邊之策。”

李斯道:“張蒼與臣說過此事。”

秦剛一統中原,但內部建設實則很困難,尤其是基層,這幾乎是歷代的難題。

李斯擱下了酒碗,他原本舒緩的臉色此刻已是眉頭緊蹙,這並不是說此事是錯誤的,而是公子的行事方式越來越像一個不計代價的君王。

公子的行事方式像始皇帝嗎?

還是有不同的,始皇帝終究是會聽取建議,如諫逐客書,始皇帝是會納諫的。

公子扶蘇會聽取建議嗎?

很多時候公子扶蘇只是在下達命令。

命令下達之後,得到了巨大的成效,人們紛紛稱頌公子扶蘇賢名。

因此,不論張蒼也好,程邈也罷,哪怕是自己這個丞相從未反對過公子。

這纔是李斯所擔心的,他不是爲大秦擔憂,如公子扶蘇這樣的繼任者,其實是一個更無情的人吧,公子可能更不會在乎淳于越那些人的死活。

如今不是當年了,公子也不再是當年那個孩子了。

始皇帝有了孫子,公子有了孩子,公子也該爲他自己考慮了。

李斯面對公子,心中有一種莫大的不確定感,這種不確定感來自他的確讀法家典籍,也願意施行法家典籍,可他終究不是始皇帝,哪怕他成了下一個秦帝……

李斯緩緩看向面帶和善笑容的公子,心中忽然想到哪怕他成了下一個秦帝,他會繼承這個偉業,可他不是始皇帝。

宴席熱鬧,鐘樂聲此起彼伏,在這個慶賀聲四起的當下,李斯忽然才醒悟過來,這麼多年了,他從未看穿過這個孩子。

宴席還在繼續時,王翦朗聲道:“老臣請始皇帝封禪泰山。”

老太尉也舉着酒碗,道:“請始皇帝封禪泰山。”

李斯恍惚回神,他拿起酒碗,朗聲道:“請帝封禪泰山。”

當說出這句話時,李斯長出了一口氣。

只要他李斯對大秦忠心,他與公子扶蘇就不會是敵人。

酒宴從上午一直到了夜裡才散去。

高泉宮,扶蘇坐在殿前,他給孩子做了一個搖籃,孩子此刻在搖籃中睡得正香甜。

回頭看去,見到妻子與王家婆婆還在給孩子做着將來要做的衣裳。

見有內侍十分討好地要給公子扶蘇倒上一碗茶,田安一個眼神瞪去,那內侍當即縮着脖子退了回去。

到了夜裡,公子是不會喝茶的。

扶蘇翻看着敬業縣送來的賬目,今天在宴席上這麼多人向父皇請命封禪泰山,還是頻陽公與老太尉帶頭,不過父皇沒有答應也沒有反對。

敬業縣的賬目一直都是叔孫通所寫的,今年叔孫通依舊收孩子教書,只不過今年需要十五斗糧食一年。

而在另一卷書中,是婁敬所寫,他斥責叔孫通貪得無厭,竟然趁着糧食豐收,討要更多。

看了婁敬的哭訴,扶蘇反倒愈發覺得,叔孫通這樣的人才能管好敬業縣,敬業縣的人才不會捱餓。

叔孫通是個活得很清醒的人,他知道治理敬業縣只需要向公子扶蘇交代,不需要向婁敬交代,甚至不需要向婁敬或者丞相交代。

反之,如果換一個人,或許還不能讓敬業縣的人過得更好。

學識的擴散並不是教一個是一個,扶蘇反對那些名仕的教書方式。

按照敬業縣如今的教書方式,一個孩子學了六年,六年之後他可以將學到的學識教給十個,上百個人,而這上百個人可以教會上千人,之後就是上萬人。

終有一天,這關中再無人向叔孫通交糧,那他叔孫通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將來,扶蘇可以給叔孫通留一個名傳千古的名號。

見到妻子走來,她道:“入夜了。”

夫妻有過約定,入夜之後不得再看這些,扶蘇放下手中的竹簡道,與她說了敬業縣發生的事。

“這麼複雜嗎?”她十分好奇地問道。

“越是基層就越複雜,與天或與地鬥爭反倒是簡單了,人與人之間的鬥爭纔是最難的,我們這漫長的一生,很多時候就是在人與人之間的鬥爭中,一次次走過去的。”

她有些擔憂道:“是因齊魯博士嗎?”

扶蘇望着夜空,緩緩道:“不只是他們,還有別人,各種各樣的人……匈奴人,要反秦的人,要復國的人……”

言至此處,扶蘇又道:“頻陽公可睡下了?”

“爺爺剛睡下。”

“讓他老人家在這裡多住一些時日。”

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14章 韓舊地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33章 橋建成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72章 佩劍第49章 將來的郡第74章 回咸陽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72章 佩劍第62章 婁敬第120章 登山第87章 田與棗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53章 刀與火第23章 老秦軍第28章 賀禮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111章 暴雨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53章 刀與火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99章 頻陽公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67章 設宴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64章 選擇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94章 墨子有言第18章 叔孫通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77章 棗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28章 賀禮第77章 棗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49章 將來的郡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79章 善意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28章 賀禮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47章 貧民入關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99章 頻陽公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30章 共同經歷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65章 選誰都好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86章 羣鹿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35章 侷促之人第57章 兩年南征第98章 又聞第21章 成果第26章 一老一少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72章 佩劍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40章 渠中骨第21章 成果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82章 有關張良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16章 戍邊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112章 權與利第70章 臘日之前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
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14章 韓舊地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33章 橋建成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72章 佩劍第49章 將來的郡第74章 回咸陽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72章 佩劍第62章 婁敬第120章 登山第87章 田與棗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53章 刀與火第23章 老秦軍第28章 賀禮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111章 暴雨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53章 刀與火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99章 頻陽公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67章 設宴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64章 選擇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94章 墨子有言第18章 叔孫通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77章 棗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28章 賀禮第77章 棗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49章 將來的郡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79章 善意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28章 賀禮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47章 貧民入關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99章 頻陽公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30章 共同經歷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65章 選誰都好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86章 羣鹿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35章 侷促之人第57章 兩年南征第98章 又聞第21章 成果第26章 一老一少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72章 佩劍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40章 渠中骨第21章 成果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82章 有關張良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16章 戍邊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112章 權與利第70章 臘日之前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