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共同經歷

第30章 共同經歷

扶蘇走到屋檐下,擡頭看向藍天,四周靜悄悄的,就連呼吸時都能感覺到空氣的熱度。

大概一個時辰之後,陽光依舊這般猛烈,曬得遠處的風景都被扭曲了。

扶蘇轉頭見到田安還若無其事地站在一旁,好像高溫對他沒有半點影響。

張蒼剛將文書遞出去,讓人交給少府,而後憂心地道:“近來,恐多有雷雨。”

田安十分贊同地點頭。

這酷熱來得太快了,本來雨後的地面還有些溼,現在幾乎是燙的。

扶蘇道:“告訴他們往後早晨提前勞作一個時辰,午後都好好休息,十人爲一隊,哪一隊有人不休息鬧事,鬧事者扣錢餉,整個隊伍受罰。”

田安得到話語就去吩咐了。

公子的治理方式是十分嚴格的,這片河牀工地有一塊一人高的木板,這個木板上所寫的就是河牀工地的規矩。

洋洋灑灑四十餘條規矩,其中包括用飯與勞作規範,甚至嚴格到幾時勞作幾時到,誰也不能無故遲到或早退。

但這裡提供吃喝,雖然說住的地方簡陋些。

可僅僅是住,這五百人民夫也要遵守住的規矩。

對此,怎麼住,住在何地,都有規矩,甚至還要互相監督。

不只如此,連吃與拉都有規矩。

唯一好一些的,大概就是這裡的民夫每五天可以休一天,這一天他們可以回家。

有個老漢叫黑方,算是這羣民夫中較爲有威望的一個老人家,這裡的年輕人都稱他老人家一聲方伯。

“方伯,我們明天晚上就可以回家了。”

聞言,黑方板着臉道:“回家吃得還多,你不如在這裡。”

那青年撓了撓自己亂糟糟的頭髮,他小聲道:“娘讓我回去,說是談個婚事,我們打楚國回來了,我有軍功,我還有田,我爹給我建了房子。”

四周還有幾個年輕人也圍了過來,說着以前以及現在的事。

以前的老秦人比現在還兇悍,那時候老秦人之間的男女只要看對眼,就會鑽林子。

一羣壯實的年輕人與老人家聚在一起,說着說着難免就會說起這方面的趣事。

其實黑方是個很苦的老漢,他有五個兒子,方伯鬚髮已白了大半,當年與一夥老秦軍去打楚國。

回來之後,他將錢餉給家裡花用還不夠,爲了給更小的兒子謀個好出路,爲了讓他的小兒子讀書,將來在關中謀個差事,黑方隨着大軍回來之後,就一直在找活幹。

黑方不想他的兒子再去戰場拼命,他希望他的孩子讀書識字,在關中謀個寫字的差事。

聽說公子扶蘇的商顏山可以讀書,黑方就把孩子送過去了,如今孩子就養在商顏山,商顏山教孩子需要給糧食,黑方每月都要交五斗米,才能讓孩子繼續留在商顏山讀書。

乾瘦的黑方雖鬚髮白了大半,但還是很有力氣,那一雙眼睛很明亮,看什麼都很仔細。

不然也不會在老秦軍中混跡多年。

年近六十的黑方有一個本領,他總能在死人堆中找到有用的東西,也能在死人堆中找到同鄉,他的記性特別好,哪怕同鄉的屍體被水泡得發胖了,他都能認出來,而事後再確認往往又不會出錯。

因此在同輩也好,在這羣年輕人中也罷,黑方總能得到足夠的尊重。

在軍中混跡,尤其是像黑方這樣混跡多年的老秦軍,以前或多或少都有活命的本事,要不就是能扛餓的,要不就是跑得很快的,比較機敏的。

黑方還記得,當初他在打長平的時候,那時的他才十七歲,長平那一仗打了很久很久……

烈陽依舊高懸頭頂,衆多民夫都在河牀邊的草棚下,休息着,有人正躺着酣睡,還有的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說着話。

衆人在這裡勞作,誰家也不會嫌自家的糧食多,這年頭太缺糧食了。

來這裡幹活,也是爲了少吃家裡一口,再給家裡多帶去一些。

見到有官吏走來,衆人紛紛盤腿坐好,那官吏就是西渭河的嗇夫。

來人朗聲道:“工室令說了,等傍晚時分再開工。”

衆人紛紛點頭,目送着這位嗇夫去下一個草棚講話。

風吹過的時候,都能感覺到熱浪撲面而來,衆人紛紛坐下來,有的繼續睡覺。

直到傍晚時分,陽光西沉,這裡才陸續開工。

即便是到了夜裡,衆人扛着木樑也熱得滿頭大汗。

張蒼書寫着近來他觀察工程的感悟,對公子來說,一個能夠幹活的民夫是十分珍貴,他們能夠發揮生產作用,造橋也罷,種地也好,少一個人口都是巨大的損失。

對公子來說徵發的民夫不是消耗民力,民力是需要照顧的,因此河牀的工事邊準備了三個醫者。

若有人中暑或者有人生病,都要第一時間醫治。

換作別人,可能生病就不要了,然後再去徵發一個民夫,可對公子來說不同,生病了要將其治好,而後接着幹活。

公子扶蘇還是很愛民的,用公子的話來說既然要給糧食,僱傭雙方就履行僱傭關係。

這讓讀了二十多年春秋的張蒼,在這一年間收穫頗豐。

翌日,許多民夫領着糧食回去了,他們可以休息一天,但在第二天就要回來勞作。

也就一天而已,扶蘇覺得這並不會影響工期。

河牀邊的一間小屋,張蒼看着一張巨大的圖表,這是公子設計的工期表,這張表對照日期,有預計的建設進度,還有具體人數。

從六月到九月的工期都已排好了,雖說不是細緻到每個人的勞作量,至少將人分成一個個隊伍,能夠清楚知道每一隊要做什麼事。

並且在一旁寫着督建的御史是誰,少府是誰,工室令是誰。

公子甚至將這個工期表就放在西渭河的河邊,讓人們看。

張蒼意外的發現,咸陽橋的建設進度很快,比預想的要快很多。

如果將公子每天要做的事,以及每天的記錄分開,那麼至少還需要三個文吏輔佐。

“張御史?公子何在?”

聽到監祿的話語聲,張蒼看着牆上的圖表解釋道:“少府準備了酒宴,說是還帶來了幾個美人,要與公子飲酒。”

監祿稍稍頷首。

西渭河的另一頭,扶蘇正喝着王賁帶來的酒水。

王賁酷愛美人與酒,扶蘇也看着眼前這些美人起舞,一旁還有樂人在吹奏。

本來王賁是給宮裡選樂師,扶蘇心中暗想着,只是順便帶來給我這個公子解悶?

扶蘇飲下一口酒水,道:“這是楚國的酒水?”

王賁道:“楚人的米酒入口甜,後勁也不小。”

扶蘇神色一凜,緩緩擱下了酒碗。 正是關中水果正豐收的季節,甚至還有西域送來的葡萄,扶蘇吃着葡萄看着美人跳舞。

身爲少府,還要來察看咸陽橋的修建進度。

直到夜色深了,扶蘇扶着醉酒的王賁坐上馬車,叮囑道:“明天早朝,若是有人在廷議時說起少府今天巡視咸陽橋醉酒……”

“公子放心,此事與公子無關。”王賁坐上了馬車,口中還醉醺醺地道:“與公子無關,飲!”

而後一羣美人上了馬車照顧着醉酒的王賁。

扶蘇憂心地看着馬車遠去,本想告訴他最好實話實說,像淳于越那樣的御史可不好對付。

不過也罷了,誰讓王家對大秦有這麼大的功勞,王賁有分寸,他知道這麼做最多隻是罰一些俸祿,以及會加長他兒子戍邊的年月。

但這對勳貴榮耀已到人臣巔峰的他們家來說,有這些行跡,反而顯得他們家更安全,讓始皇帝更放心。

扶蘇走回工地的小屋,就撞見了監祿。

監祿行禮道:“公子,下個月就要放水了,下游的田畝要灌溉。”

“祿大匠安排就好。”

“臣領命。”

六月中旬,每到夜裡,關中炸雷此起彼伏。

因天時不太好,咸陽橋的修建磕磕絆絆。

酷暑當下,午時根本不能幹活,到了晚上又容易遇到雷雨,這讓工事的進度拖慢了許多。

今天也是一樣,午後雷聲滾滾,雷電劃過天空,大雨就傾盆而來。

一場雨從午後一直下到了夜裡。

因一場雨,大半天不能施工,人力只能閒置,這無疑又是一種損失。

在第二天,天剛要亮堂的時候,纔可以趕工。

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的,原本定在十一月就完工的咸陽橋,現在說不定要推遲到十二月。

今天,有一件很重要的事。

清晨,天才矇矇亮,扶蘇就已熱得一頭的大汗,汗水浸溼了前領後背。

隨着人們一聲聲高喊,西渭河的堤壩被掘開。

扶蘇看着巨量的水流傾瀉而下,目光看向立在河牀的六根柱子。

先是巨量的水流衝擊柱子,在所有人的目光下,柱子依舊屹立不倒,直到水流平緩,河道水位穩定下來,還有河水在柱子打圈,形成了三兩個小漩渦。

直到那些小漩渦也不見了,立在河中的柱子依舊穩固。

第一次完成這個工程的扶蘇舉着手中的竹簡,寬大的袖子順着手臂落下來,高聲道:“彩!”

民夫們也都歡呼着。

衆人這一個多月以來的努力沒有白費。

如果這一次放水有什麼意外,咸陽橋的建造就會陷入兩難的境地,一來下游的田地要灌溉,二來咸陽橋的工事又要推倒重來。

現在看來,大功告成。

這一個月,扶蘇幾乎是住在了這裡,見到如此成果,如何能不高興?

這當然高興,人們依舊在歡呼,也令人心中火熱。

張蒼看着這一幕,他的臉上帶着笑容,當人們有了一起經歷的事,就有了共同的悲歡。

現在張蒼又理解了公子曾說過的,“人們的勞動與鬥爭總能夠形成一片片壯麗的美景。”

監祿確實是個水利高手,他相當於咸陽橋的“總工程師”。

而自己這個公子所做的只是規劃與管理。

“公子,有西域商隊。”

聞言,扶蘇擡眼看去,見到了對岸拉着貨物的西域商人,還有幾頭駱駝。

扶蘇心情很好,笑着與他們揮了揮手。

而西域商隊的人們,他們也朝着那位被衆多穿着大秦官服的官吏們所簇擁的年輕人行禮。

這些西域商人中有消息靈通的人知道,主持建造這座橋的人正是大秦的公子。

正值西域瓜果豐收的時節,偶爾也會有西域商隊來咸陽做買賣。

或許很多年之後,當西域的商隊再一次來到大秦,再一次來到西渭河邊,走上橫在西渭河兩岸的咸陽橋上,眺望繁華的咸陽城,又會想起今天在這裡朝着他們揮手的少年人,這個少年人建造了一個強大的帝國。

這個少年人之所以會揮手,只是因爲他很高興而已。

西渭河對岸。

扶蘇對田安道:“去買一些瓜果,每個人都有份。”

公子高興,田安就跟着高興,他翻身上馬,就去採買瓜果。

監祿要忙着準備建設橋面的事宜,等田安帶來了五車瓜果,衆人分完吃了之後,就開始接着幹活。

夜裡,西渭河兩岸有火把成片,是民夫們還在勞作。

河邊的小屋內,田安提着一個香爐正在驅趕着屋內的蚊蟲。

屋內,油燈正亮着,扶蘇坐在桌邊,藉着油燈的燈光看着民夫的名冊。

屋外傳來了馬蹄聲,緊接着是馬車輪子的吱呀聲。

等到馬蹄聲停下,馬車輪子的吱呀聲也停下。

一個小身影走入了屋內,他提着一個沉重的籃子走來,走到近前他吃力地將籃子放在桌案上,“兄?”

扶蘇看了看自己的弟弟高,問道:“你怎麼來了?”

高將籃子裡的一些冰塊拿出來,而後將甜瓜也拿出來,就幫着用盆裝起來,而後將冰鎮的甜瓜擺在桌案上,一邊道:“父皇賜的冰,父皇說兄還在西渭河造橋,讓高帶來。”

扶蘇吃着冰鎮的甜瓜道:“近來與叔孫通學得如何?”

他回道:“夫子說,高是大秦的公子,不能與他們一同聽課,但高想與那些朋友坐在一起聽叔孫通夫子講課,高這麼做,對嗎?”

“對。”扶蘇頷首。

他又行禮道:“我去說服夫子,兄長不必擔憂。”

(本章完)

第89章 軍報第79章 善意第68章 金車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96章 稂與張良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27章 封賞第74章 回咸陽第49章 將來的郡第43章 挖通第94章 墨子有言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68章 金車第113章 東去第18章 叔孫通第43章 挖通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123章 冷流雪第64章 選擇第49章 將來的郡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71章 秦人古都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14章 韓舊地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71章 秦人古都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70章 臘日之前第43章 挖通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99章 頻陽公第16章 戍邊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96章 稂與張良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72章 佩劍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70章 臘日之前第19章 我們都是荀子的弟子第87章 田與棗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8章 立夏的雨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117章 徐福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12章 齊魯博士第77章 棗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82章 有關張良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117章 徐福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71章 秦人古都第90章 丞相三思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11章 暴雨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54章 蜀中消息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33章 橋建成第51章 一定還清第67章 設宴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94章 墨子有言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89章 軍報第113章 東去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14章 韓舊地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123章 冷流雪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86章 羣鹿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43章 挖通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27章 封賞第23章 老秦軍第96章 稂與張良第18章 叔孫通第113章 東去
第89章 軍報第79章 善意第68章 金車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96章 稂與張良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27章 封賞第74章 回咸陽第49章 將來的郡第43章 挖通第94章 墨子有言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68章 金車第113章 東去第18章 叔孫通第43章 挖通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123章 冷流雪第64章 選擇第49章 將來的郡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71章 秦人古都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14章 韓舊地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71章 秦人古都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70章 臘日之前第43章 挖通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99章 頻陽公第16章 戍邊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96章 稂與張良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72章 佩劍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70章 臘日之前第19章 我們都是荀子的弟子第87章 田與棗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8章 立夏的雨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117章 徐福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12章 齊魯博士第77章 棗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82章 有關張良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117章 徐福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71章 秦人古都第90章 丞相三思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11章 暴雨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54章 蜀中消息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33章 橋建成第51章 一定還清第67章 設宴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94章 墨子有言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89章 軍報第113章 東去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14章 韓舊地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123章 冷流雪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86章 羣鹿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43章 挖通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27章 封賞第23章 老秦軍第96章 稂與張良第18章 叔孫通第113章 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