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

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

張蒼站在邊上,看着公子與王賁的笑容也跟着笑了。

等王賁帶着他家僕從離開,張蒼這纔拿出一卷書,道:“這是臣近來編寫的一卷書。”

扶蘇接過書卷,好奇道:“少見老師編書。”

將綁在竹簡上的繩子打開,扶蘇入眼便是荀子的言語。

張蒼解釋道:“這是老師當年教導我們時留下的話語,臣寫了些許下來,也許對公子有用。”

見公子正看着這卷書,張蒼站在一側,望着遠處的田野。

“老師。”

“臣在。”

扶蘇想了片刻,問道:“這卷書有名字嗎?”

張蒼道:“臣還未想好。”

言罷,公子又不再提問了,張蒼就站在後方。

今年關中,比之去年熱鬧了許多,只要沿着洛水走一段路,就會發現在田地裡的人,比之去年更多。

章邯一手拿着一把木鋤頭,頗爲威風地站在田地邊,號令公子的家僕們開墾田地。

現如今,各縣的人們鉚足了勁種地,種糧食生人口。

見是公子與張蒼來了,章邯忙後退一步,躬身行禮。

扶蘇道:“老師,種田不容易,教民更不容易,荀子所言不富無以養民情,不教無以理民性,太難了。”

張蒼對眼前這位公子,眼神中充滿了希望,道:“公子是想做,所以會覺得很難,若公子不想做,則會像他們一樣,只覺得荀子所言乃治國之道。”

張蒼遠遠見到了一羣坐在田地裡唸書的孩子,這些孩子跟隨着叔孫通念着詩書,叔孫通還會給他們講故事。

一想到教民,何止是難,扶蘇更覺得頭皮發麻,“章邯將軍!”

“末將在。”

章邯一如既往地中氣十足。

扶蘇詢問道:“章邯將軍覺得種田難嗎?”

章邯低着頭陷入了猶豫,似乎不知該怎麼回答,索性言道:“末將讓孩子們在山下種了三百株桑樹苗,都已抽出了新芽。”

扶蘇頷首,心說章邯將軍,忠臣典範。

離開商顏山的時候,扶蘇還在看着一羣羣在夕陽下回家的人們。

他們往往一家人走在一起,家中的壯年男子走在前頭,後方是女人與老人,在後方就是不急不慢跟着的孩子們。

這個時代的人們都是充滿理想與志向的,這些人包括李斯,叔孫通,或者是甪里先生。

甪里先生是一個悲憫的人,他悲憫到希望大秦能夠珍惜天下人,八百多年的春秋,也不知世間人是怎麼走過來的,現在秦一統了天下,有些不敢相信。

眼前,這些正在回家的普通人,他們大概也是心懷理想的。

夜裡,商顏山下依舊很熱鬧,勞作了一天的人們都休息了,唯獨孩子們,還在釋放着他們旺盛的活力,有的孩子正在與一羣小狗打架,還有幾個孩子正在一邊跑一邊嚎叫着。

這些孩子恐怖的活力,令人咋舌不已。

李由正在給一間屋子的屋頂添着乾草,而屋頂下的屋內,章邯就坐在這裡。

此刻,章邯喝着一碗酒水,吃着羊肉。

他的下巴還有濃厚的鬍子,盤腿而坐,放下了酒碗,雙手放在膝蓋上。

即便,李由與丞相不對付,可他們畢竟是父子,所以李由能夠,無憂無慮地學他想學。

但章邯覺得自己不一樣,自小破家,寄人籬下。

而自己,需要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才能一步步進取,讓這個家重新好起來。

章邯見到了李由從屋頂跳下來,隨後李由跟着幾個孩子去玩鬧了。

見狀,章邯失落地低下頭,自己與李由是不能相比的。

章邯迫切想要成家,他現在需要一個好妻子,一個能與他從一間小屋慢慢養成一個大家族的妻子。

本來,是有希望的。

章邯其實有一個婚約,那是以前與董府的一個婚約,可現在對方卻反悔了。

章邯平時不飲酒,只有換防下值之後,才能飲一兩口。

按照以往,張蒼要不就不住在村子裡,他要是在這個村子裡,那麼他就要趕在天亮前到咸陽。

叔孫通平日裡與張蒼相處得並不好,兩人的主張不同,也坐不到一桌去,見章邯正在飲酒便走入屋內,叔孫通行禮道:“章邯將軍。”

“嗯。”章邯沉聲應道。

“章邯將軍似乎有心事?”

章邯給叔孫通也倒了一碗酒,言道:“請。”

叔孫通卻之不恭,接過酒碗痛快地飲下一口,“不知老夫能否聽將軍的心事。”

章邯道:“都是一些舊事,我有一樁婚約。”

叔孫通微微頷首,聽着章邯講述着與董府的一樁婚事,笑呵呵道:“即是婚約,怎能反悔,再者說你現在爲公子扶蘇建設河渠,他們豈敢輕視你。”

章邯低着頭道:“家中……呵呵,已不如當年。”

叔孫通打量着章邯,又道:“此事老夫可以幫助將軍。”

“當真?”

叔孫通神色輕鬆一笑,道:“老夫在咸陽有的是朋友。”

章邯起身行禮道:“有勞了。”

翌日,叔孫通坐着驢車來到了咸陽城,來到了董府。

如以往在咸陽拜訪一樣,被對方的門子十分熱情請入府內。

叔孫通沒有見到董府的主人,倒是見到了董府的一個青年,此人名叫董翳,在軍中任職校令。

董翳見到叔孫通先是說了一番恭維的話語。

叔孫通道:“老夫聽聞你們家有一樁婚事,事關章邯將軍。”

董翳明白了對方的來意,感慨道:“大軍回來之後,許多軍中將領都被加了爵,可是章邯他……”

叔孫通接着道:“就因爲章邯沒有隨着大軍去征討楚國,你們才悔了婚事?”

董翳忙解釋道:“老先生,舍妹年幼的時候就對章邯將軍有意,可家父不願舍妹嫁給一個家道中落的章邯。”

“唉。”叔孫通嘆息一聲,“如今章邯在爲公子扶蘇督建河渠,如今看似不起眼,但以後章邯將軍之成就,定能讓你們家另眼相看,如今你們不守約,將來難免落人口舌,如若你們守約。”

言至此處,叔孫通話鋒一轉,語氣低下來,低聲道:“你們董府如今不因章邯落魄下嫁女兒,將來章邯有所成就,也能裝點你們董府門楣,反之……”

“就當老夫沒來這一趟。”

叔孫通又是搖頭一嘆。

董翳不敢怠慢叔孫通,又行禮道:“晚輩會告知家父。”

直到叔孫通回到了村子裡,章邯也沒有得到董府的回話。 三天後,正在鋤地種田的章邯得到了消息,董翳親自帶來了家書,兩家於秋後舉行婚事。

直到夜裡,心中高興的章邯在田地裡拉着犁。

商顏山,山腳下,李由啃着一隻杏子,手裡還拿着一筐,見到張蒼也分給他兩隻,“洛陽送來的。”

張蒼接過杏,拿着也沒吃,目光依舊看着前方。

李由看天色都要入夜了,西邊的天色都只剩下一點點餘光了,勉強能夠看到天上的白雲。

就這個時辰了,章邯還扛着犁,在田裡幹活。

李由問道:“張御史,我們是沒牛了嗎?”

張蒼道:“有牛的,牛都休息了。”

李由深吸一口氣,眯眼瞅着遠處那朦朧的身影,“章邯將軍還不休息嗎?”

張蒼雙手揹負,平靜道:“他心裡高興,就讓他多犁兩畝地吧。”

李由又啃了一口杏子,使勁嚼着,看着還在犁地的章邯失語良久。

穀雨之後,關中的氣溫回升得尤其快,到了五月,午時就熱得人滿頭大汗。

上林苑內,這裡擺放着一個模型,這是西渭橋的模型。

嬴政穿着寬鬆的外衣,目光看着眼前的模型,沉聲道:“需要徵發多少民夫,多久能夠建成?”

站在一旁的馮去疾回道:“已準備了六十位工匠,五百人民夫。”

嬴政看着這座橋的模型,橋的側面寫着三個字,這三個字叫做咸陽橋。

扶蘇覺得這是身爲都水長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爲這座橋取個名字。

父皇與右相正在談着建設事宜。

扶蘇手中搖着蒲扇,懶散坐在新做的竹椅上不想動彈。

“兄!”

聽到一聲滿是稚氣的呼喚,扶蘇側目看去,見到比自己還小七歲的弟弟高。

公子高如今九歲,穿着還有些顯寬大的衣裳,一旁有兩個內侍候着。

“兄,吃甜瓜。”高雙手捧着半個甜瓜。

扶蘇拿過甜瓜,吃下一口,點頭道:“很甜。”

見狀,公子高傻里傻氣地笑着,坐在一旁很是高興,“高聽聞兄喜讀書,高也想讀書。”

注意到這個弟弟頗爲崇拜的目光,大概他以爲他的兄長是個很厲害的人。

扶蘇嘴裡嚼着甜瓜,嚥下之後,道:“你去商顏山,尋叔孫通。”

“好!”

因今天很熱,高的臉頰被嗮得通紅,還有些乾燥。

扶蘇飲下一口涼水,吩咐道:“往後還有弟弟妹妹要讀書,你都一併帶去商顏山,拜師叔孫通老先生。”

聞言,公子高學着大人模樣行禮,話語聲還很稚嫩的回道:“高領命,父皇與兄治理天下,高會照看好弟弟妹妹。”

扶蘇滿意地笑了,這個弟弟很懂事。

父皇正聽着馮去疾講述,時而點頭。

隨後,扶蘇見到馮去疾將監祿引薦,之後由監祿給父皇講述水利相關的要點。

這一切都是在意料之中的。

扶蘇又看向那個模型,監祿設計的橋樑還是很科學的,設計舟形分水墩,減輕水流衝擊。

高捧着甜瓜一邊吃着,擡首問道:“兄,父皇爲何要修這座橋呀。”

扶蘇道:“爲了抵禦匈奴人。”

高繼續吃着點頭。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咸陽橋連接渭河東西兩岸,可以通行兵馬也可以運送糧草,同時還能加強通商,商旅經過咸陽橋直抵咸陽,也會繁榮咸陽。

如果在這裡設卡,還能起到防衛咸陽的作用。

建設這座橋的眼光,確實是高瞻遠矚。

如今的人們對地理,兵法,商業的運用以及擴張,絲毫不比後世的人差。

聽監祿的話語,按照他所言,關中已到了枯水期,並且這個枯水期會持續到六月。

“扶蘇,你要好好協助馮相。”

“扶蘇領命。”

送別父皇離開了之後,扶蘇繼續發揮着自己這個都水長的作用,參與到橋樑地建設中。

翌日,隨着民夫與工匠們的到達,咸陽橋的建設開始了。

這是扶蘇第一次主動地參與到國家的建設中,一座橫跨西渭河兩岸的橋樑,就要在自己的參與中誕生,影響後世兩千多年的咸陽橋就要出現了。

這如何不讓扶蘇覺得振奮?

後世的杜甫在咸陽橋寫下了戰爭苦難的詩篇,後世的王維在咸陽橋寫下了離別,溫庭筠在這裡寫下了關中煙雨。

關中的夏季很炎熱且漫長,穿着麻布衣裳的民夫們赤着腳踩着泥濘的河牀。

扶蘇每一次見到勞動羣衆的力量,心中都感到尤爲的熱血。

河牀邊,傳來了人們頗有力量的大喝聲,“一!二!拉!”

隨着一聲高喝,一根根繩子捆綁着那根巨大的柱子,它從泥濘地河牀陡然拔地而起。

人雖弱小,但愚公能移山,這片大地的人們擁有着最有力量的雙手。

剛到六月的時候,下起了一場雨,建橋的工程暫時停下了。

賢明的公子扶蘇提着一盆剛出爐的餅,將餅分給正在草棚下躲雨的人們。

人們拿了餅紛紛行禮,還有的要行跪拜大禮,扶蘇忙將人扶住。

在河邊還有御史府的官吏,他們站在河邊記錄着公子扶蘇的言行,而這些言行很快就會在御史府的御史們之間流傳。

扶蘇吃着餅,看着這座建設到關鍵階段的大橋,已有兩月沒有見到了丞相李斯,最近也沒有回咸陽,一心留在了西渭河邊。

好在這場雨並不大,第二天就停了。

扶蘇坐在一間剛搭建的小屋內,田安站在屋外,蹙眉看着剛恢復晴朗的天空。

屋內,扶蘇先是看了看章邯讓人送來的急報,都是如今商山的近況,除了多了一個公子高,沒有別的變化。

扶蘇沉下心,繼續看着監祿的工程規劃,低聲與一旁的臨時工室令兼御史的老師張蒼商量。

工事規劃好之後,需要讓人交給右相批覆。

待午時,酷暑的陽光再一次照在大地上,河牀上的淤泥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發白,開始凝固。

(本章完)

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42章 劍拔弩張第89章 軍報第117章 徐福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71章 秦人古都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51章 一定還清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13章 東去第117章 徐福第20章 老秦人第67章 設宴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28章 賀禮第40章 渠中骨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30章 共同經歷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28章 賀禮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89章 軍報第62章 婁敬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16章 戍邊第16章 戍邊第42章 劍拔弩張第41章 上架感言第51章 一定還清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43章 挖通第43章 挖通第51章 一定還清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72章 佩劍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8章 立夏的雨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98章 又聞第86章 羣鹿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20章 老秦人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67章 設宴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82章 有關張良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87章 田與棗第30章 共同經歷第53章 刀與火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16章 戍邊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67章 設宴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12章 齊魯博士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42章 劍拔弩張第94章 墨子有言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16章 戍邊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64章 選擇第23章 老秦軍第67章 設宴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117章 徐福第26章 一老一少第79章 善意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119章 公子好學
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42章 劍拔弩張第89章 軍報第117章 徐福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71章 秦人古都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51章 一定還清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13章 東去第117章 徐福第20章 老秦人第67章 設宴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28章 賀禮第40章 渠中骨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30章 共同經歷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28章 賀禮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89章 軍報第62章 婁敬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16章 戍邊第16章 戍邊第42章 劍拔弩張第41章 上架感言第51章 一定還清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43章 挖通第43章 挖通第51章 一定還清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72章 佩劍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8章 立夏的雨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98章 又聞第86章 羣鹿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20章 老秦人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67章 設宴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82章 有關張良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87章 田與棗第30章 共同經歷第53章 刀與火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16章 戍邊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67章 設宴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12章 齊魯博士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42章 劍拔弩張第94章 墨子有言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16章 戍邊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64章 選擇第23章 老秦軍第67章 設宴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117章 徐福第26章 一老一少第79章 善意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119章 公子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