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寧作鴛鴦不羨仙

正章元年。

“太后娘娘萬福金安!”

我擡眸望向面前的婦人,她便是明懿皇太后甄嬛了,不過着一襲雲紫色織金錦琵琶襟長衣,如雲高髻只以象牙透雕梅蘭竹菊扁方鬆鬆挽住,再添幾枚鑲玉銀質珠花而已。然而,這樣洗盡鉛華的裝扮卻襯得她越發雍容,堪當一國太后。

甄嬛含笑扶起我:“大長公主何必如此拘禮,我備了上好的獅峰龍井,坐下吧。”

頤寧宮,一如往日母后在的時候,佈置大氣靜雅,不論是那青花纏枝鳳紋梅瓶、玉浮雕龍鳳紋如意,還是黃楊木雕喜鵲登梅填漆案几上那隻青花釉裡紅轉心鼻菸壺,每一樣都是名家之寶,是真真正正的天家富貴。

我低低一嘆,從前是昭憲太后夏氏,之後是昭成太后朱氏,如今是明懿太后甄氏。紫奧城的巔峰之權,如流水一般,過了這家,便是那家,雖然殘酷,但卻是現實。

甄嬛擡手端起案上的汝窯茶盞,微微啜飲:“大長公主氣色不錯。”

我含笑欠身:“承蒙太后娘娘關懷,臣妾與陳舜還算康健,但到底也是快五十歲的人了,有的時候,想做一做針線,都看不清針眼了。”

甄嬛微微悵然,旋即寧和道:“大長公主保養得宜,望之如三十許人,許是漠北風光安然,氣候宜人,不似哀家在紫奧城裡呆久了、更容易衰老,晨起梳妝的時候,看到鬢邊的斑白華髮,真真是感慨萬千。”

我一時間有些沉默,轉眸卻見槿汐握着一柄南陽玉錘爲甄嬛輕輕敲着膝蓋,不由想起母后。其實,甄嬛的境遇,比起母后要好一些,同爲幼子即位,母后不得不提防攝政王日漸盛大的權欲與野心,而當朝輔政王玄汾卻是甄嬛幼妹甄玉嬈的丈夫,素來謹慎低調、忠心不二。而甄嬛,也並未想過以甄氏女子正位中宮,能如此看開,實屬難得。

良久,我只輕輕嘆息:“太后娘娘鳳姿高華。”

“母后曾有遺願,含章宮的佈置一切如舊,大長公主不妨前去看一看。”甄嬛輕輕拍一拍我的手,“承懿翁主繼誕下致遠後,此番再度有孕,不宜舟馬勞頓,哥哥在吉州陪着也是對的。”

我微微屈膝:“多謝太后娘娘。”

含章宮,如隆慶年間一般,隱在一片花木扶疏之中,我徐步入殿,過了花苑,穿過長廊,左側的惠寧堂,右側的玉芙軒,正中的德陽殿,一切如舊。

庭院中桐樹繁茂如斯,風吹過,一陣陣的颯颯聲送入耳,那些逝去的過往如書頁的翻動,一頁一頁在面前呈現。

這麼多年了,父皇離開了,母后離開了,皇弟也離開了。

一時間,我感到眼周微微發酸,卻有一雙臂膀環我入懷。

“陳舜。”我低低喚道。

他的呼吸聲如輕輕淺淺的風,微微拂在我的耳畔:“儀柔。”

在我很小的時候,那時,母后還是父皇的琳貴嬪。

她握着我的手,一筆一劃在四尺丹宣紙上寫下:周儀柔。

我歪着頭看着:“母妃很少喚我‘儀柔’呢。”

母后微微愣住,轉瞬間便抿去眼眸深處的憂傷,抿一抿脣道:“真寧,是先帝爲你擬的封號,儀柔,是父皇爲你起的小字。先帝是你父皇的父親,是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所以,不論是你父皇、母后,還是母妃,或者是旁的嬪妃、宮人,都喊你真寧。”

我似懂非懂:“那麼,有誰會喊我儀柔呢?”

母后笑意輕揚,面龐的弧度亦無比柔和:“你將來會遇到一位男子,喚你儀柔,而非真寧。”

我輕輕一笑:“你怎麼在這裡?”

“我方纔從儀元殿出來,去頤寧宮向太后娘娘請安,太后娘娘告訴我,你在這裡。”

我轉身對上陳舜深邃的眼眸,撫一撫他剛毅的臉頰:“到了含章宮,我想起曾經身爲帝姬的日子,才知道,居然已是三十年過去了,我再也不能與你賽馬,你的髮鬢,也有了星星點點的斑白。”

陳舜緊緊握住我的手,十指相扣,一如他脣邊的毅然:“我一直覺得,世上最美好的事,便是一生一世一雙人。”

我心中瞭然,迎上他深情的眸光:“我曾有過擔心,便是在生育了慧生之後,因爲落下了疾病,再也無法生育。那幾日,我總是想起溫裕皇后。”

陳舜微微怔住:“你彷彿從未與我說過。”

我握着潔白如初雪的絹子,盈盈按住他的脣心,絹子上繡着的鳳仙花鮮活飽滿,如染着蔻丹的指甲上開出的花。

“溫裕皇后的母親,是朱成璵的三夫人,曾經,朱成璵去到鄉間拜會同宗叔祖,卻由於京城裡時疫流行,不得不留在鄉間,便在那時認識了一名女子。聽母后說,他們二人早已暗許終身,朱成璵更允諾娶她爲妻。只是,朱府又怎會允許朱成璵娶一個普通的鄉下女子?朱成璵歸京後,朱府便迅速敲定了一名門當戶對的女子爲妻,便是陶夫人,時間一長,朱成璵便將曾經的海誓山盟拋諸腦後,即便後來迎她爲妾,不過居於通房丫頭之下,在府中的日子步履維艱。”我搖頭輕嘆,“許是彼時我多思,亦是擔心你厭棄我再不能有孕,我總是夢見,自己與三夫人一樣的下場。”

陳舜搖一搖頭:“你真傻。”

我粲然一笑:“但是,你待我,一分一毫都不曾隨歲月流逝而減去,時至今日,再想起從前那份擔心受怕,我只覺得好笑。”

陳舜扶着我,慢慢步入德陽殿:“你還記得,我對你說的話嗎?我說過,‘我會等你,一直等你,哪怕漠北的黃沙都被風吹盡了,我的心都一直在你身上,不會被吹動分毫’。從隆慶十一年二月十四,到乾元元年八月初六,一共九百二十三日。沒有哪一日,我不在等着你、盼着你、念着你。”

我心中一動,再多的甜言蜜語,都遠遠及不上那一句情深意重的“九百二十三日”,那是靈犀相通的等待,是望穿秋水的執着,我與陳舜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德陽殿正殿,卻是掛着一幅洛神圖,簡率的淡墨刻劃出清曠的遠山,襯得江面空曠清新,纖細綿長而又柔韌的白描線條墨色清淡,襯得乘雲徐徐行於浩淼水波之上的洛神嫺靜優雅、絕塵出世,洛神衣袂翩飛、神情婉轉,真真是“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陳舜頗有些好奇:“我曾來過德陽殿,彷彿沒有這幅洛神圖。”

我曼步上前,手指從畫上輕輕撫過,清淡的日色透過渾圓的珠簾篩進殿中,洛神高髻麗服、手執紈扇、眸中含情、翩然而來,極逼真,又極其然,然而,母后從未給我看過這幅洛神圖,庫房裡也並沒有這樣的東西。而這幅洛神圖一絲纖塵也無,看來是有人日日看護的。

眸光一凝,我細細望向洛神圖的右下方,有極細小的四個字,正面看,並不能得見,要稍稍側過頭去,對着日色才能看到,彷彿是先用極細膩的毛筆寫下,採用冰蠶線細細繡出,是極精緻的手藝工夫。

這四個字是:愛妻璧兒。

我驀地怔住,這不是父皇的字,父皇的字更大氣、更蒼勁,這四個字,下筆輕軟、飽含深情,幾乎可以想見下筆之人脣角輕揚的笑意,但是,字裡行間,卻又分明有一種淡淡的愁思瀰漫。

這個字,更像是攝政王的。

母后與攝政王的種種曖昧,我是知道的。

關於母后手刃攝政王,也曾有風言風語傳出,是說攝政王是爲了救母后而死。

我暗自搖頭,流言就是流言。

然而,剎那間,卻有另一種猜測在心頭遽然浮起,瞬間便如同飽吸春雨的筍,飛快生長起來。

如驚雷隆隆在耳,如電光橫貫長空。

我緊緊攥緊了手裡的絹子,猛然明白,爲何,母后即便在掌攝六宮事的大權之後,依然會在獨處時分,露出深深的哀愁與落寞,揮之不去。

彼時的我以爲是六宮繁瑣的事端與嬪妃的爭風吃醋,抑或是爲了玄凌的皇位。

如今想來,原來都是爲了攝政王。

我也終究是明白了,爲何在攝政王餘黨被肅清之後,母后從此歸隱頤養、專心理佛,再不插手朝廷及後宮之事。

是了,看着心愛的男子在自己面前死去,母后的心,必定是痛悔到無以復加的。

朱漆鎏金殿門“吱呀”一聲推開。我回眸,卻是竹語,她如今是老得極厲害了,滿頭華髮,脊背微彎,更不得不拄着竹節形楠木柺杖,所幸,甄嬛待她很好,更安排了宮女照顧她的飲食起居,視若宮裡的太妃、太嬪。

我匆匆上前,扶起欲對我行禮的竹語:“姑姑不必如此。”

竹語的目光在我面上流連許久,悵然嘆息:“大長公主,這麼多年過去了,有的時候,奴婢想起您,覺得您彷彿還是那個天真爛漫的帝姬。”

我心底一酸:“姑姑到這裡來是?”

“竹息臨走前告訴我,昭成太后把這幅洛神圖留在德陽殿,要我務必,每一日都來看護,不能讓洛神圖染纖塵分毫。”

我微微一驚,下意識道:“這幅畫,是哪裡來的?”

竹息的笑意在那深深淺淺的皺紋裡漾開,彷彿是吹皺了一池春水,她儀態安詳,緩緩道:“大長公主是否明白了什麼?也是,幾十年都過去了,大長公主也該知道了。”她顫巍巍上前,靜靜凝視洛神圖,“金絲楠木棺槨中,昭成太后雙手交錯,掌心中,牢牢握着一對碧玉蓮花鐲子。大長公主,這對鐲子,您應該最最熟悉了。”

碧玉,蓮花?

我驟然明白:“碧玉,便是母后,蓮花,便是攝政王。”

“願如蓮花托玉,生生不息。”竹語微微闔目,悵然嘆息,“可惜啊,可惜啊,楚有和氏璧,微瑕人彷徨。”

回吉州的馬車上,我最後一次掀開簾幔,望向漸漸消失在視野中的京城。

紫奧城地勢高,那金碧輝煌的殿頂疊嶂連綿,在日色下輝映出星星點點的金光,象徵着帝國的中樞以及四海天下最富貴之處。

然而,天家富貴,是要拿了犧牲來換取的。

母后這一生,那樣短暫卻又那樣漫長。

她活了六十一歲,卻有整整二十二年與青燈古佛爲伴。

她日復一日地追悔自己的錯,卻又任由民衆襃贊她手刃攝政王的巾幗豪情。

她是孤獨而矛盾的。

終其一生,只有竹息與竹語真正懂得她,懂得她心口上的硃砂痣。

而我與玄凌,卻什麼都不知道。

陳舜握着我的手,低低相勸:“儀柔,你的母親是偉大的,她爲了江山,除去了自己最心愛的人,她不願民衆知道事實真相,甚至不惜將媛妃與中山王玉牒除名,更將長寧大長公主幽禁在長寧觀一生一世。她做足了這一切,是告訴世人,攝政王威脅大周國祚、罪無可赦。同時,她也將自己一生一世釘在薄情寡義的名號上,她這樣做,只是在傳達三個字。”

我無聲地望向陳舜,只覺得他掌心的紋路厚實而又清晰。

“對不起。”

淚水蜿蜒而出,靜靜地蔓延。

是了。

母親將恩情揮淚斬斷,讓歷史永久地記住她的無情無義。

有的帝王,爲了名聲,不惜歪曲事實。

有的帝王,爲了霸業,不惜窮兵黷武。

而我的母親,卻將所有的是非公正都留給後人,她不需要解釋什麼,也不需要證明什麼,甚至,即便心裡再如何深沉地痛悔,她都能將皇太后的身份演繹得那樣好。終有一日,會有人在歷史蒼茫的汪洋大海中,打撈出事實真相,而被前人所誤解的一切的一切,也將會水落石出。後人在感嘆攝政王真心實情的同時,亦會痛恨母親冷血無情。

這便足夠了。

讓歷史來將自己審判,這便是母親對攝政王傳達的訊息:她這輩子對不起他,便生生世世來償還。

乾元最初三年風雨驚雷、波雲詭譎的鬥爭中,或許,真的沒有人是勝者。

而唯一看似笑到最後的母親,卻留下了無字碑歌。

第三十五章第六章  魂歸遺夢語驚心(2)第二十章第十七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3)第一百零九章第十八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4)第一百零五章第五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一百零四章第四十章第七十三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1)第十七章第九十六章第五十章第六十二章  斜光到曉穿朱戶(2)第六十一章  斜光到曉穿朱戶(1)第五十一章  屧廊人去苔空綠(3)第六十九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2)第十五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七十四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2)第八十一章  雨悲雲落天地驚(2)第十三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1)第七十五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3)第三十五章第七十六章  相思血淚紅豆拋(1)第六十八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1)第四十三章  九華帳裡魂夢驚(2)第九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1)第五十七章  應憐夜半幽夢生(2)第八十一章第十四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2)第二章  暮風暮雨暮色蒼(2)第五章第三十五章  恩情脈脈中道絕(2)第四十二章第五十九章  欲卷珠簾秋意長(1)第五十二章  屧廊人去苔空綠(4)第一章第三十二章第六十七章第八十二章第六十九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2)第五十一章第四十章第二章  暮風暮雨暮色蒼(2)第四章  白露堂中細草痕(2)第一百零三章第四十九章  屧廊人去苔空綠(1)第六章第五十八章  應憐夜半幽夢生(3)第八十章第三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2)第七十章  多少淚珠無限恨(1)第十九章第七章第十四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2)第四十一章  桐黎照夜夜如水(2)第八十章  雨悲雲落天地驚(1)第二十八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3)第十二章第一百一十章第六章  魂歸遺夢語驚心(2)第二十三章  玉殞香消星夜殘(1)第六十四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2)第四十二章第七章  暮去朝來顏色故(1)第四十章  桐黎照夜夜如水(1)第七十四章第十九章  算來浮生一場夢(1)第九十七章第七十八章第六十二章第二十九章第四十八章  昭陽殿裡恩愛絕(3)第九十一章第九十章第四十三章第四十八章第十七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3)第八十章  雨悲雲落天地驚(1)第三十三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4)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六章  相思血淚紅豆拋(1)第六十九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2)第五十章第二章  暮風暮雨暮色蒼(2)第十二章  支離破碎笑此生(2)第三章  白露堂中細草痕(1)第十七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3)第四章第七十章第二十一章  愁雲蔽日萬里凝(1)第一百零一章第七章第一章  暮風暮雨暮色蒼(1)第四十四章  九華帳裡魂夢驚(3)
第三十五章第六章  魂歸遺夢語驚心(2)第二十章第十七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3)第一百零九章第十八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4)第一百零五章第五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一百零四章第四十章第七十三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1)第十七章第九十六章第五十章第六十二章  斜光到曉穿朱戶(2)第六十一章  斜光到曉穿朱戶(1)第五十一章  屧廊人去苔空綠(3)第六十九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2)第十五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七十四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2)第八十一章  雨悲雲落天地驚(2)第十三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1)第七十五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3)第三十五章第七十六章  相思血淚紅豆拋(1)第六十八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1)第四十三章  九華帳裡魂夢驚(2)第九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1)第五十七章  應憐夜半幽夢生(2)第八十一章第十四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2)第二章  暮風暮雨暮色蒼(2)第五章第三十五章  恩情脈脈中道絕(2)第四十二章第五十九章  欲卷珠簾秋意長(1)第五十二章  屧廊人去苔空綠(4)第一章第三十二章第六十七章第八十二章第六十九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2)第五十一章第四十章第二章  暮風暮雨暮色蒼(2)第四章  白露堂中細草痕(2)第一百零三章第四十九章  屧廊人去苔空綠(1)第六章第五十八章  應憐夜半幽夢生(3)第八十章第三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2)第七十章  多少淚珠無限恨(1)第十九章第七章第十四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2)第四十一章  桐黎照夜夜如水(2)第八十章  雨悲雲落天地驚(1)第二十八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3)第十二章第一百一十章第六章  魂歸遺夢語驚心(2)第二十三章  玉殞香消星夜殘(1)第六十四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2)第四十二章第七章  暮去朝來顏色故(1)第四十章  桐黎照夜夜如水(1)第七十四章第十九章  算來浮生一場夢(1)第九十七章第七十八章第六十二章第二十九章第四十八章  昭陽殿裡恩愛絕(3)第九十一章第九十章第四十三章第四十八章第十七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3)第八十章  雨悲雲落天地驚(1)第三十三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4)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六章  相思血淚紅豆拋(1)第六十九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2)第五十章第二章  暮風暮雨暮色蒼(2)第十二章  支離破碎笑此生(2)第三章  白露堂中細草痕(1)第十七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3)第四章第七十章第二十一章  愁雲蔽日萬里凝(1)第一百零一章第七章第一章  暮風暮雨暮色蒼(1)第四十四章  九華帳裡魂夢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