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飛處鶯聲急(1)
長春宮,一溜的跪着宮女與內監,皆是面帶喜色,想是早早便得了暢音閣傳來的消息,見朱成璧、玄凌與萬明昱回來,紛紛跪倒:“皇上聖安,太后娘娘萬福金安,如貴嬪娘娘萬福永安!”
朱成璧嗤的一笑:“都起來吧,你們服侍如貴嬪周到,哀家與皇帝自然有賞。”
一語未必,卻是一個小宮女匆匆進了長春宮,附在竹息耳邊低低說了幾句,竹息忙對朱成璧道:“太后娘娘,攝政王、苗丞相與其餘五部尚書有要事與太后娘娘相商。”
朱成璧點一點頭,目光無意間漫過萬明昱光潤如玉的面龐:“皇帝且先陪着如貴嬪說說話,哀家先回頤寧宮,晚些時候皇帝再過來。”
玄凌頷首道:“兒臣恭送母后。”
如貴嬪亦屈膝行禮:“嬪妾恭送太后娘娘。”
進入內殿,萬明昱解下石青色灰鼠皮披風交由採容,復又殷殷囑咐道:“去小廚房看一看,後頭幾日的菜式都換好了沒。還有,房內的香料都要再查驗一遍,以防出了差錯。對了,桌角、牀頭等突出的地方都要用軟緞細細裹好。”
玄凌扶着萬明昱落座,又取了一枚鵝羽軟墊讓她軟軟地靠着,見萬明昱指揮得幾名宮女忙得團團轉,不由笑道:“你很細緻。”
萬明昱淺淺一笑,輕柔撫着小腹:“皇上,你聽太后說過與嬪妾初次相遇的事情嗎?”
玄凌搖一搖頭,在萬明昱身側坐下:“朕只知道你與母后是舊識,彼時母后就很喜歡你。”
萬明昱撥弄着耳垂的明珠,脣齒間含了一抹淺淡寧和的微笑:“當時,是廢后利用假山一事來害皇上與六王爺,太后娘娘非常震怒,親自前往慎行司審問廢后身邊的凌薇,當時嬪妾正在慎行司爲父親抄錄一些供詞。”
萬明昱迎上玄凌有幾許探究意味的目光,徐徐道:“慎行司裡出來的供詞,往往沾染着污垢,且行詞遣句頗爲雜亂,一來是爲父親查閱方便,二來父親的眼睛不大好,嬪妾纔在慎行司幫忙。但是,太后娘娘看到嬪妾,卻認爲嬪妾不該留在那裡。”
玄凌聞言,疑惑道:“母后不是很喜歡你嗎?”
“太后娘娘翻看過嬪妾的供詞,稱讚嬪妾的孝心與謹慎。但她亦認爲嬪妾在慎行司,所接觸的盡是宮廷、官場的黑暗險惡,於嬪妾不好。”萬明昱握着玄凌的手,似生出幾許感喟,“太后娘娘告訴嬪妾,皇上當時險些遭到算計,她一腔心血,只期盼皇上能平平安安。物傷其類,所以太后娘娘纔不希望嬪妾留在慎行司,希望嬪妾可以平安快樂。”
玄凌聞言,亦是感嘆:“爲父母者,都是希望子女能一生平安的。”
萬明昱頷首而笑:“所以,皇上剛剛誇讚嬪妾細緻,實則,嬪妾如今身爲母親,要爲腹中子處處留心,才真真正正明白了當年太后娘娘的良苦用心。”
玄凌低頭深思,卻是採容端了一盞蜜汁蓮子進來,屈膝道:“皇上聖安,如貴嬪娘娘萬安,小廚房剛剛燉好了一盞蜜汁蓮子,是用文火細細熬的,配了銀耳、人蔘、桂圓、紅棗與糯米,清甜可口呢!”
萬明昱接過蜜汁蓮子,舀了一勺微微品着,展顏笑道:“蓮子苦,小廚房怕嬪妾吃不慣,特意用蜜汁熬的。只是嬪妾倒覺得,蓮子之苦,對於旁人,或許會特意兌了好些甜食進去、方可壓住那股子苦味兒;但對於一個母親,卻是苦在嘴裡,甜在心裡。”
玄凌微一凝眸,望着萬明昱清淺如流水一般的笑意,淡淡道:“如貴嬪今日所說的話彷彿很有哲理。”
“皇上見笑了,其實倒並非是哲理,只是嬪妾爲了腹中的孩兒,要處處小心、時時留意。爲父爲母,滿腔心血皆是爲了子女,從懷胎十月到看着他長大,裡頭雖有辛酸苦辣,但這過程總是開心歡悅的。”萬明昱舀了一勺蜜汁蓮子遞到玄凌身邊,笑盈盈道,“皇上可要嚐嚐?”
玄凌含在嘴裡細細品着,須臾,悵然一嘆:“蜜汁雖甜,蓮子猶苦啊。”
萬明昱心中一動,柔順地伏在玄凌懷中,聽着他沉穩有力的心跳,心思轉動如輪,自己有孕一事,是成嬪小產之後最能安慰玄凌的了。只要玄凌在長春宮裡能得一絲慰藉與安心,自己的榮寵是必定不會少的。
子憑母貴,母,亦憑子貴,紫奧城四方的藍天、高大的紅牆,雖然禁斷了一輩子的自由與期望,但是,只要自己與腹中的孩兒相依相靠,也算能一生平安了吧。
“明昱。”玄凌似有幾許遲滯,遲疑着問道,“母后與攝政王之事,你是否相信?”
萬明昱緊緊握着玄凌的手,低低道:“嬪妾從來不去想這件事情是真是假,因爲嬪妾是皇上的妃嬪,只依賴皇上,旁的人,旁的事,嬪妾都不關心。”
頤寧宮,朱成璧眉心微蹙,擡手正一正髮鬢的金鏨花鑲碧璽翠珠扁方,徐徐道:“一丁茶館?只是茶館罷了,能有什麼古怪?”
苗從哲忙道:“太后娘娘,那些個窮酸腐乳都是西亭黨的,在一丁茶館妄自議論、抨擊朝政,聽聞常有許多人在那裡聚集,既有商賈、亦有百姓,只怕長此下去,對朝廷不利啊。”
甘循亦拱手道:“太后娘娘可知這‘一丁’二字從何而來?乃是從‘西亭’二字取得,‘一’乃爲‘西’字頂,‘丁’乃爲‘亭’字底,西亭黨狼子野心若昭,是想通過煽動民心來顛覆朝政,圖謀不軌啊!”
江承宇附和道:“太后娘娘,西亭黨的人或多或少都與前丞相徐孚敬有所聯繫,微臣私下查訪,朝廷官員有不少人都暗中去過一丁茶館,必是有異心!”
朱成璧捧着雙龍趕珠茶盞,覷一眼奕渮,緩緩道:“攝政王如何看?”
奕渮轉一轉大拇指上的玉扳指,眸中厲光一凝:“本王的意思很簡單,連根拔起,一個不留!”
“不可!”朱成璧施施然起身,目光在蘇遂信、劉汝吉與萬貞毓身上輕輕一轉,心中有數,“連根拔起,只會讓民衆認爲哀家專權,聽不得異己之見。更何況,西亭書社不過是一個講學的書院,既然走出來的學子大多在朝、在地方爲官,就表明西亭書社有自身可取之處。如今一丁茶館鍼砭時弊、抨擊朝政,那哀家就要聽一聽,他們到底指責些什麼。廣納諫言、從善如流不是更好嗎?”
江承宇聞言急道:“太后娘娘,只怕西亭黨人會藉此把持朝政、操縱民意啊。”
“把持朝政?操縱民意?哀家與攝政王都好好的在這,他們可有那個能耐?”朱成璧輕輕一嗤,拍一拍手,讓竹息與竹語從殿外奉茶進來。
朱成璧溫然笑道:“說了許久,攝政王與六位大人都口乾舌燥,不如飲一杯茶?”
苗從哲等人露出幾許無奈,只有順從道:“多謝太后娘娘。”
朱成璧頷首道:“哀家明白你們的顧慮,西亭書社早在建國伊始就廣納學子,西亭黨從太宗一朝也已存在,不過並非是明着擺上檯面的事情。如今西亭黨聲勢漸大,看來的確是朝政存在不妥之處。若把西亭黨一網打盡,有損國之根基不說,更會招致民怨沸騰。”
奕渮軒一軒長眉:“太后娘娘,倘若放任不管恐怕也是不好。”
“哀家自然有辦法,攝政王,既然一丁書社抨擊朝政,那就讓他們公開呈遞諫言,另外,組織六部及翰林院有才學之士成立‘東軒茶館’,對明顯偏頗、於理不合的諫言一條一條辯駁。”
緘默許久的蘇遂信眼前一亮:“太后娘娘英明,若是東軒茶館與一丁茶館較上勁兒,自然能讓西亭黨分心。”
劉汝吉與萬貞毓亦附和道:“太后娘娘聖明!”
朱成璧微微一笑:“那麼,攝政王就這麼看着辦吧。”
待回了攝政王府,江承宇沉不住氣道:“攝政王,原來太后娘娘對西亭黨早有留意,更知曉得這樣清楚!”
“蘇遂信,劉汝吉,萬貞毓,朱祈禎,到底是誰走漏了風聲?”奕渮眉間愈見惱恨之色,一把揮落身側的青玉落地五連枝燈,似笑非笑道:“如此一來,是顯得本王心胸狹隘了,西亭黨抨擊朝政在外,製造流言、污衊本王在裡,偏偏太后又不肯曉以顏色厲害!是要讓本王聲譽掃地麼?”
江承宇覷着奕渮的神色,忖度道:“太后娘娘素來謹慎,只怕不肯貿然下手,是爲了皇室聲譽。”
“太后是爲了皇上,又哪裡考慮過本王!”想起暢音閣聽戲,奕渮不由更爲惱恨。
“攝政王息怒,下官倒有一個法子,不過恐怕還需要點功夫……”
“你說。”
“每年七八月,便是會試,各省的舉人會入京參考,如果出現了賄考事件……”一絲狡黠的笑意覆上江承宇的脣角,“攝政王認爲,這盆水,能潑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