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梨花滿地不開門(1)

攝政王府,書房,奕渮端坐於桌案後,正執着一盞茶微微啜着,見朱祈禎與孫傳宗進入,微微一怔,旋即笑道:“都來了?”

朱祈禎與孫傳宗行禮道:“攝政王安好。”

奕渮點一點頭,示意他們入座,方徐徐道:“祈禎,近來兵部的事情如何?”

朱祈禎聽得奕渮的語氣頗爲親密,放寬了幾分心,笑道:“承蒙攝政王關心,兵部最近正在改造、維護軍械,並且小批量生產虎踞大炮。另外,針對鬲昆一戰,在做一些戰術的整理研究。”

“虎踞大炮在對兀良、鬲昆的戰事中成效卓然,是該推廣使用,爲何只是小量生產?”

朱祈禎忙道:“目前我大週四海昇平,若大量生產虎踞大炮只會讓周邊諸國,如赫赫、東瀛、暹羅等國惶恐不安。且虎踞大炮威力雖大,但日常保養耗資巨大,更需要時時試射訓練,所以只能多做養護工作、小批量生產。”

奕渮讚許地打量朱祈禎幾眼,又道:“聽聞你組織測繪漠北地形,進展如何?”

朱祈禎道:“測繪工作已完成大半,目前還有一些繪圖、整理工作,假以時日便可完成。”

奕渮抿一口茶,又轉向孫傳宗道:“驍騎營近來如何?”

孫傳宗忙道:“紫奧城的戍守巡務沒有問題,驍騎營也時時操練。”

奕渮頷首道:“驍騎營的任務,其實不輕,之前傳宗你在暢音閣擒拿私通外臣的宮中女眷,最後是何結果?”

孫傳宗道:“擒到一男一女,那名男子是通明殿的侍衛,名爲卓武,當場引劍自殺,事後查知是盜竊了宮中的錢財,在私運途中經過暢音閣,以爲其罪被人揭發故而自盡;另一位是尚宮局的簡尚宮,她是在爲朱祈禎朱大人的二夫人找尋白日裡遺落的簪子罷了。所謂私通,只是謠言。”

奕渮嗯了一聲道:“那也罷了,若是真有私通,傳宗你切切不可疏忽,畢竟是關乎皇室顏面的事情,明白了嗎?”

孫傳宗起身抱拳道:“微臣明白,攝政王放心便是。”

“很好,你們的工作都做得很好,只是……”奕渮徐徐抽出案上的一卷文案,淡淡道,“有人彈劾朱祈禎你與蕭竹筠之死有關。”

宛如驚雷在耳畔炸響,朱祈禎與孫傳宗具是大驚失色,根本不曾防備原本再平常不過的談話內容會陡轉直下。

奕渮的目光似是漫不經心掠過朱祈禎身上,卻如一柄鋒銳的刀厲厲割過,朱祈禎俯身下跪,再三叩首:“攝政王明鑑!微臣與蕭竹筠之死無關!”

孫傳宗亦是跪下:“攝政王,微臣敢以性命擔保,朱大人與此事無關!”

奕渮嗤的一笑:“做什麼這麼緊張,本王有說自己信了嗎?”

朱祈禎一怔,忙道:“多謝王爺……”

“你先別急。”奕渮意味深長地看了朱祈禎一眼,隨手拋下一張折得四四方方的信箋,想必是有了些年頭的,那信箋的邊沿微微泛黃。

朱祈禎竭力平復急促的呼吸,緩緩抖開那信箋,一眼便是怔住,大腦裡一片空白。那信箋更是如同一塊燒紅的炭火,狠狠灼燙着肌膚。

“這封信,出自朱祈禎你的手筆,是本王的手下尋到的,就在當年發生大火的蕭府!”奕渮緩緩起身,居高而下,冷冷迫視朱祈禎驚疑不定的眸光,“這封信說的什麼,朱祈禎,念給本王聽聽!”

朱祈禎恐到極點,不知道爲何掩蓋得那樣好的秘密被一朝揭發,更不明白攝政王是何時得到這封信,嘴脣顫得厲害。

“十月十三,子時一刻,蕭府上下,一個不留,可令大火滅跡。”孫傳宗淡然開口,迎上奕渮質疑的目光,“攝政王,這封信,是微臣寫的。”

朱祈禎震驚地望着孫傳宗,孫傳宗卻頗爲平靜,沉着道:“這件事,朱大人根本毫不知情。”

“是你?”奕渮冷笑連連,“這是你的字?”

“攝政王若不信,微臣可以寫給攝政王看。”孫傳宗從容起身,取過案上擱着的狼毫毛筆,一筆一劃寫下,專注謹慎,絲毫不慌亂。

朱祈禎看着孫傳宗從容的神情,忽而明白,爲何他那樣辛苦地練字,只求以假亂真,與自己一模一樣。原來,早在四年多前,他就防着會有東窗事發那一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頂罪,爲了讓自己有活下去的機會。

曾經,作爲中軍武臣的自己,看着蕭竹筠這個後起之秀,在驍騎營裡遊刃有餘、節節高升。驍騎營四年一度的比武大賽,歷來都是加官進爵最爲便利的通道,亦是樹立威信的絕佳時機。然而,最後的對決,卻是蕭竹筠招招致勝,壓制得自己幾無還手之力。最後,還是蕭竹筠主動提出平局。其實,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再打下去,必敗無疑。蕭竹筠的大度與謙讓,是對少林出身的自己的最大羞辱。

再後來,蕭竹筠擢升爲副統領,反倒是進入驍騎營已有六年的自己,屈居人下、數年不得提升,而紫奧城那位姑母根本不顧自己死活。曾經那張“韜光養晦”的紙條,也成爲了一紙笑話。

即便這樣還能忍下去,但皇帝賜婚蕭竹筠與竹息的消息無異於當頭一棒,這意味着,蕭竹筠在姑母的心中,從此將永遠居於自己之上,而作爲遠房侄兒的自己,只能眼睜睜看着蕭竹筠奪去官位、奪去信任、奪去所有的希望。

只要蕭竹筠在一日,自己就永無出頭的那一天。

隆慶十年正月十三,蕭竹筠於熟睡中被刺殺,隨後便是一場大火,蕭府上下,無一倖免。那一晚,自己怔怔坐在牀頭,徹夜未眠。自己永遠也忘不了彼時是如何緊張、害怕到渾身發抖,是孫傳宗緊緊握住自己劇烈顫抖的手,將心中奔涌的潮水一一撫平。

隆慶十年正月十七,姑母在德陽殿傳召了自己,同一日,被嫁接了所有罪名的統領趙全心於午門外被處斬。看着面前端莊華貴的姑母,看着她臉上那一絲揮之不去的淺淺的清愁,一絲竊喜悄悄攫住了自己顫抖的心頭。

七年的忍耐,七年的韜光養晦,七年的虛顏以對,從最初因爲外戚身份被衆人迎來送往,到中途因爲無人問津而一路沉寂,到最後痛下殺心而爬到了高位,這裡頭的辛酸與無奈,並非旁人可以領會。

再後來,博陵侯兵困京城,自己看到了一個絕佳的時機,一個可以剷除最後一個障礙、即新任統領杜廣生的時機。儘管,素來敦厚的杜廣生對自己很好,也從來沒有妨礙過自己。但是,爲了前途,爲了讓自己成爲姑母最爲倚賴的心腹,杜廣生只有死路一條。

第一次出手害人的緊張與忐忑,到了第二回,便是令自己都驚異的平靜。

這一回,爲了徹底避嫌,是孫傳宗陪同杜廣生去了博陵侯的大營。計劃非常順利,杜廣生死在了一個兵卒的刀下,刀刃上是西域劇毒,他連一絲思考的機會都沒有,甚至都不知道那個兵卒是誰。緊接着,孫傳宗便刺殺了那個行刺的兵卒,一切都天衣無縫。

杜廣生死了,而利用杜廣生的死,使得博陵侯的幾名心腹部將扶靈入京,如此,重華殿夜宴,才能這樣便利地剷除博陵侯。也正是因爲這個在旁人看來的巧合,才讓彼時尚爲樑王的攝政王,對自己生出信任。

所有擋路的人都盡數除去,當自己最終登上驍騎營統領之位,孫傳宗也順理成章地成爲副統領。手握重權、又得姑母信任,自己終於真正做到了揚眉吐氣,那一年,自己不過二十四五歲的年紀,就已經看到了無限光明的前途。

再後來,自己娶了邱藝澄,榮登神機營統領之位;再後來,自己迎娶木棉,又入兵部供職,一路升到正三品兵部右侍郎。對於曾經那個父母雙亡、背井離鄉、奔赴少林寺學武的少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富貴險中求,自己做到了。

心緒被猛地拽回,疼得鑽心,彷彿被一股強大的力道用力撕扯,毫不留情地要剝去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部分,朱祈禎陡然出聲:“不!不是他!”

“朱大人,我知道你很失望,我知道你萬萬想不到,也萬萬不敢相信,十年的朋友、兄弟會是這樣的人。”孫傳宗適時截斷,擲地有聲,“但我做不到,我無法容忍!我在驍騎營的比武大會,被蕭竹筠壓制得那樣慘!爲何他總能平步青雲,而我只能默默無聞!我做不到!”

孫傳宗緊緊盯着朱祈禎空洞的目光,一字一頓:“不值得,我不值得你救,一人做事一人當,攝政王要如何處置,悉聽尊便!”

奕渮滿腹懷疑,冷冷看着朱祈禎:“朱祈禎,他說的是真的嗎?”

朱祈禎的嘴脣一張一合,有淚水蜿蜒而下,良久,他機械似的開口:“不是我做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他做的。”

孫傳宗劇烈跳動的心陡然停止,他沒有落入攝政王的圈套,若他承認我說的話是真的,就逃脫不得推諉罪行的嫌疑,若他認爲我說的話不是真的,那方纔的一番言語功夫,悉數白費。

所以,唯有咬定不是自己做的,又不知道我的話是真是假,那才合理合情。

朱祈禎,你懂得保住自己,就不枉我攬下全部的罪責。

孫傳宗以額觸地,紋絲不動,這樣的姿勢,恰到好處地不會讓淚水奪眶而出,而唯有鎮靜自若的自己,纔不會讓朱祈禎改變念頭。

一切都結束了,蕭竹筠,欠你的債,由我來還。

孫傳宗合起雙目,等待攝政王最後的裁決。

奕渮靜靜望着面前跪着的兩人,目光冰冷若千年封凍的堅冰,不帶一絲溫度:“孫傳宗,念在你多年行事謹慎、爲本王奔勞行走,本王就賜你自盡。本王只會給你一天的時間,明日的朝陽升起來的時候,本王希望看到你府裡豎起白幡。”

朱祈禎的淚水,一滴一滴落在光滑如鏡的地磚上,劃過臉頰的一瞬,有滾燙的觸感。他牙關緊鎖,彷彿含着一口熱血,直到牙齦都微微發酸。

朱祈禎劇烈地顫抖着,想要開口求情,但寬大的袖子底下,卻是孫傳宗緊緊按住自己掌背的手,那樣緊,那樣熱,彷彿是一生一世的時光,都盡數灼燒在掌心的溫度中。

腳步聲,一步一步離去,最後一絲的念想,也抽絲剝繭一般的離去了。

孫傳宗緩緩起身,轉過身的那一剎那,幾乎是蚊蚋一般的輕聲細語,那是最後的訣別:“千萬,別來孫府……”

孫傳宗也離去了,偌大的書房,只剩下自己一人,風緩緩拂過臉頰,那樣徹骨切膚的寒冷,根本無法牴觸,彷彿是五臟六腑、連同全身的溫熱血液都被帶走了,只剩一副空殼。朱祈禎再也無力抑制,伏地痛哭。

第八十五章第七十八章第十六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2)第五十二章  屧廊人去苔空綠(4)第十四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2)第二章第五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五十三章  玲瓏箜篌有誰憐(1)第三十九章  玉膚不禁冰肌寒(3)第四十七章第七十五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3)第十三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1)第四十九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五章第九十五章第二十三章  玉殞香消星夜殘(1)第七十九章  翠葉吹涼玉容色(2)第二十七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2)第六十八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1)第四十八章  昭陽殿裡恩愛絕(3)第三十五章  恩情脈脈中道絕(2)第八章  暮去朝來顏色故(2)第二十六章第七十一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三章  白露堂中細草痕(1)第五十章第四章第五十四章第三十六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四章  玉殞香消星夜殘(2)第三章第三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2)第四十九章第一百零一章第十八章第七十八章第三十五章  恩情脈脈中道絕(2)第一百一十章第六十二章第七十章第九十五章第五十二章第四十二章第七十一章第五章第二十一章第四十五章第十二章  支離破碎笑此生(2)第四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四十三章第四十三章第三十五章第十二章  支離破碎笑此生(2)第七十章  多少淚珠無限恨(1)第十六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2)第六十九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2)第四十五章第五十二章  屧廊人去苔空綠(4)第三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2)第四十六章第五十章  屧廊人去苔空綠(2)第二十九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4)第四章第七十六章  相思血淚紅豆拋(1)第一百零三章第四十章  桐黎照夜夜如水(1)第二十一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七章  暮去朝來顏色故(1)第十五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1)第五章  魂歸遺夢語驚心(1)第二章第五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七十五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3)第四十一章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七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2)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一章第十五章第九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1)第四十章  桐黎照夜夜如水(1)第九十三章第六十九章第十三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1)第一百一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五十二章第四十九章  屧廊人去苔空綠(1)第六十三章第九十八章第三十一章
第八十五章第七十八章第十六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2)第五十二章  屧廊人去苔空綠(4)第十四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2)第二章第五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五十三章  玲瓏箜篌有誰憐(1)第三十九章  玉膚不禁冰肌寒(3)第四十七章第七十五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3)第十三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1)第四十九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五章第九十五章第二十三章  玉殞香消星夜殘(1)第七十九章  翠葉吹涼玉容色(2)第二十七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2)第六十八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1)第四十八章  昭陽殿裡恩愛絕(3)第三十五章  恩情脈脈中道絕(2)第八章  暮去朝來顏色故(2)第二十六章第七十一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三章  白露堂中細草痕(1)第五十章第四章第五十四章第三十六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四章  玉殞香消星夜殘(2)第三章第三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2)第四十九章第一百零一章第十八章第七十八章第三十五章  恩情脈脈中道絕(2)第一百一十章第六十二章第七十章第九十五章第五十二章第四十二章第七十一章第五章第二十一章第四十五章第十二章  支離破碎笑此生(2)第四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四十三章第四十三章第三十五章第十二章  支離破碎笑此生(2)第七十章  多少淚珠無限恨(1)第十六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2)第六十九章  昔殿流螢飛復息(2)第四十五章第五十二章  屧廊人去苔空綠(4)第三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2)第四十六章第五十章  屧廊人去苔空綠(2)第二十九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4)第四章第七十六章  相思血淚紅豆拋(1)第一百零三章第四十章  桐黎照夜夜如水(1)第二十一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七章  暮去朝來顏色故(1)第十五章  湘娥啼竹素女愁(1)第五章  魂歸遺夢語驚心(1)第二章第五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七十五章  水殿風來珠翠香(3)第四十一章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七章  同向春風各自愁(2)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一章第十五章第九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1)第四十章  桐黎照夜夜如水(1)第九十三章第六十九章第十三章  正是季夏兒女情(1)第一百一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五十二章第四十九章  屧廊人去苔空綠(1)第六十三章第九十八章第三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