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

清軍雖然還沒有殺到,但以經不斷有難民逃到穆陵關來,告訴他們,淸軍以經逼近了青州地區。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沂水縣的居民,因此關城裡的氣氛卻越來越緊張了。

到了正月十二日,在沂水縣擔任主薄的周少卿也帶着妻子和幾個從人逃到穆陵關裡,因爲淸軍以經打到了沂水縣城。

好在穆陵關只是一個小關,地方也比較偏僻,因此絕大多數難民都是逃往萊州、登州、青州這些大地方,逃奔穆陵關的人並不算多。但就是這樣,穆陵關裡前前後後又陸續收容了兩千多名難民,也將整個關裡擠得滿滿當當,所有空位基本也都被佔滿了。

而在這個時候,商毅也只能狠下心腸,下令不再接納新的難民,後面再逃到穆陵關的難民,商毅只能讓他們從關外繞行,逃到青州府去。

又容了兩千多難民,其中基本都是青壯少年男女,老人和幼兒都極少,因此差不多有一千多人都符合編入軍隊的條件。商毅仍然下令,將符合條件的男子全部整編成軍,開始訓練。婦女編組,從事生產。

但人一多心就不齊。此前遷到穆陵關裡的居民,都是各村村民,性格都比較淳樸,而且大多村子都被商毅救過,因此商毅在他們心目中,有較高的威信,同時他們都是農民出身,也比較能夠吃苦耐勞,服從管理,對商毅的嚴格訓練要求,也能夠忍受。

而後來陸續逃到穆陵關的人,大部份都是沂水縣的居民,其中還有不少都是小康人家,或者是小買賣人,見過點世面,爲人也比較滑頭,平時生活得也比較舒適,吃不得苦。其中還有不乏一些潑皮無賴,遊手好閒之輩。因此經過了幾天訓練之後,大部份人都覺受不了,怨聲載道。

於是一些滑頭們就開始想各種辦法偷懶,逃避訓練,還有人甚教乾脆就不參加訓練,在居民區裡躲了起來。連飯也不去領了,只想靠偷盜摸狗也能混日子。

但現在整個穆陵關也就只有這麼大,居民的住所都是統一分組安排,很難躲藏,而且食物都是實行統一定量配比制,別說是偷不到吃的,就是拿着銀子,也買不到吃的。因此幾天之後,一個個都己餓得前腔貼後腔。後來經過查點統計,都被居民們找了出來,一共有二十二個人。

商毅當然知道,對這幫人的處罰決不能手軟,立刻下令,在操場上招集全體軍隊,同時也允許居民旁觀,公開處置這二十二個人,將他們全部趕出穆陵關去。這二十二個人萬萬也沒有想到,自己會遭受這麼嚴厲的處罰,在這個時候被逐出關城,基本就是死路一條,於是一個個都嚇得癱軟在地,痛哭不止,紛紛向商毅磕頭救饒,賭咒發誓,保證自己再也不敢了。

但商毅絲毫也不爲所動,厲聲道:“你們進關的時候,本官就把規據對你們講清楚了,答應則留下,不答應則離開。早知今曰,又何必當初呢?現在才後悔救饒,太遲了。本官雖然有心饒恕你們,但軍法無情,要怪,就怪你們自己吧。不過本官治罪,只罰犯者,並不追及家屬,你們的家屬,願意留在關裡的,可以留下。願意隨你們一起離開的,也可以離開。”

在這二十二人中,到有十二人是單身一個,另外十個人裡,只有三個人的家屬願意一起離開,而其餘的家屬雖然不走, 卻都跪在地上苦苦矣求,但商毅仍然毫不鬆口, 而是立刻下令士兵,將這二十二人全都驅趕出關去。

這時剛剛逃進關裡的周少卿心裡有些不忍,剛要出來說話,立刻被周世奇拉住,道:“少卿,你要做什麼?”

周少卿道:“爹,我看商毅做得也太過份了,稍稍懲處一下也就可以了,何必要做得這麼過份呢!這個時候把他們趕出關去,不是要他們的命嗎?我看還是勸勸吧。說不定他也正等着個梯子下臺?”

周世奇把眼一瞪,道:“糊塗的東西,你懂什麼?亂世用重典,不狠狠懲處這幾個人,關裡還不亂了嗎?別看他們現在裝可憐, 其實都是刁滑之輩, 這一次把這幾個人饒了,你以爲他們就會真的老實了嗎?而且軍令豈不是就成了兒戲嗎?以後再有人違抗軍令,又該怎樣處置呢?治軍和做官的道理一樣,都要寬嚴並濟,向你這樣的做法,只是亂施仁義,非亂套不可。”

周少卿心裡雖然還有些不服,但也不敢和老爹再爭辯下去,只好也閉嘴不語。其實關裡有不少軍民都看不慣這些人的懶散作風,當初自己進關的時候, 吃了多少苦頭,憑什麼他人就能偷懶。因此周少卿不出頭求情,更沒有人出來說話。

儘管這二十二人全都賴在地上不走,還有人乾脆就躺在地上耍賴,但還是架不住士兵人多,四五個架一人,怎樣掙扎也沒有用,被架出城外一扔,然後把城門一關,吊橋拉起,任他們在城外怎樣嚎哭哀求,就不管了。

同時商毅再次聲明,有不願接受條件的人,可以馬上離開,決不強求。不過卻沒有一個人主動離去。而經過這一番整頓之後,整個關城裡的軍民也都爲之警覺,不少人才發現,這個年輕的千總大人雖然沒有什麼官架子,平時也很和聲,但也有如此鐵血無情的一面,該下狠手的時候,還真就能下得去手。還有不少人在暗自慶幸,幸好自己當初沒有跟着他們幾個人那樣,要不然現在被趕出去的,就是自己了。

而到了第二天,新整編的士兵也都老老實實在操場上集合,開始接受訓練,沒有人再敢喊苦喊累,更沒有人敢抱怨了。

也就在這一天,穆陵關就得到消息,淸軍以經攻破了沂水縣。沂水縣離穆陵關只有五十多裡,可以說清軍以經兵臨城下了。

―――――――――分割線―――――――――分割線―――――――――

只見關外遠處,塵土飛揚,庶天避日,十幾騎清軍追逐着幾十個百姓,槍刺箭射,正在向城牆邊靠近過來,而百姓中,不斷有人僕身倒地,隱隱有驚叫、哭喊、獰笑,狂吼等聲音傳來。

因爲現在相隔在二百步左右,所有的遠程武器都夠不上,就是夠得上,也怕誤傷到百姓,不敢輕易下手。因此這時穆陵關的衆將都在城頭上觀看。

商毅拿出望遠鏡,調了焦距,向城外看去,只見一共有十二名淸軍,到有二十八匹戰馬,清軍之中,大多數都是身披鐵甲,頭帶皮盔,手執馬刀長槍不等,但有三人身着釘着銅釘的棉甲,尖針皮帽,手拿長杆飛廉刀,另有三人是明盔暗甲,背後插着護背旗,其中更有一人是鐵盔銀甲,鐵盔上帶長尾紅纓,連座下的戰馬都被着棉甲,手握一枝長杆虎槍。其餘十六匹空馬背上,也都馱着不少其他東西。

等商毅將這幾人的特點告唐鎮之後。唐鎮也不僅吸了一口冷氣,道:“那銀甲的應該就是白甲兵,而明盔暗甲是馬兵,銅釘棉甲,尖針皮帽是戰兵,其他的都是守兵。這支韃子的人數雖然不多,但都是精銳人馬,不容小視。”

商毅點了點頭,他知道滿清在建國之初,成立八旗制度時,將士兵爲三個等級:馬兵,戰兵和守兵,當然這些名稱都是等級,和騎不騎馬並沒有關係,但要求極爲嚴格。普通的八旗男子,從十歲開始每三年可以參加一次考試,達標者即爲守兵,就可以算是披甲兵,以後每三年可以參加一次晉級考試,考試合格升入高一級,爲戰兵戓是馬兵。連守兵都考不上的,就只能算是輔兵。每一級別的士兵,待遇地方相差都非常大。

而馬兵以經算是清軍中的精銳了,但在馬兵之中還有更優透者,稱爲白擺牙喇兵,也稱爲白甲兵,八旗制度,以三百戶爲一牛錄。戰時三丁抽一,一般來詵,一個牛錄中會有一百多個披甲兵,但最多隻有十佘個白甲兵,有的牛錄,甚致只有三四個白甲兵。因此白甲兵也可以堪稱精銳中的精銳。

聽唐鎮說完,蔣義渠、**、尤洪亮、周奇、吳漢生等這些人的臉上都有一些不自然起來,他們過去都和清軍交過手,深知馬兵、白甲兵的厲害,雖然對方只不過區區十二個人,但自已這一方就算出動百人,也未必討得了多大便宜。

這時清軍和百姓都離得近了,百姓只剩下二三十餘人。而穆陵軍的將士們也都能夠看得清楚,別的不說,這一隊清軍果然是人人馬術嫺熟,全都是隻用雙腿控制戰馬,沒有一個人用過手。而且他們早己經追上了逃跑的百姓,但並沒有下手追拿,而是如同貓戲老鼠一般,有時還故意放百姓跑出一段,然後才縱馬奔馳追趕,去撞到,踩踏。因爲離得近了,百姓們的驚呼和慘叫聲音也更加清楚,還夾雜着不少清軍得意狂笑聲和聽不懂的滿語。

城頭上的穆陵軍將士們也被清軍的暴行激怒,一個個都義憤填膺,由其是年輕人,更是熱血沸騰,紛紛擦拳磨掌,想要出戰。而楊武丞以經來到商毅面前,道:“大人,請讓我出戰吧。我要去教訓教訓這幫韃子。”

商毅搖了搖頭,道:“別慌,還不到時候,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私自出戰,也不得隨開槍。”

其實商毅心裡何償又不氣憤。但這支清軍雖然人數不多,卻是穆陵軍同清軍的第一戰,只許勝不許敗,勝了就可以大漲城中軍民的士氣,穩定人心,而一但輸了,必然會導致失敗情緒蔓延,軍心動搖。那怕能打死一個淸兵,也是勝利。

因此商毅也不得不謹慎從事,寧可放清軍靠進城牆,用最穩餒的火槍來攻擊清軍,也不能輕易出城迎戰。必要的時候,不昔浪費幾顆自己的子彈,也要確保第一戰的勝利。

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62章 剃髮令(上)第332章 對持(一)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79章 強攻臨朐第208章 哭諫(下)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154章 激戰(下)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41章 火炮對決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37章 南方情報第266章 變數(二)第6章 家事! 公事!第288章 計劃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19章 政治平衡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89章 繼續堅持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74章 清廷議事第29章 授藝第93章 合圍(四)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19章 海盜(三)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93章 追擊海盜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62章 剃髮令(上)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2章 應對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148章 新政(一)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404章 新年(下)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73章 阻擊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
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62章 剃髮令(上)第332章 對持(一)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79章 強攻臨朐第208章 哭諫(下)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154章 激戰(下)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41章 火炮對決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37章 南方情報第266章 變數(二)第6章 家事! 公事!第288章 計劃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19章 政治平衡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89章 繼續堅持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74章 清廷議事第29章 授藝第93章 合圍(四)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19章 海盜(三)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93章 追擊海盜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62章 剃髮令(上)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2章 應對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148章 新政(一)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404章 新年(下)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73章 阻擊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