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再戰匪賊(三)

正在指揮民團作戰的商毅當然還不知道城上發生的事情,而這時因爲在戰場上,勝負以經見了分曉。

在民團整體作戰的打擊下,匪賊被打得連連後退,根本就抵擋不住。而這個時候,匪賊們缺乏組織和紀律性,面對着自己難以戰勝的敵人,烏合之衆的這種只能打順風戰,而不能在逆境中堅持的弱點,也完全暴露無疑,有不少匪賊以經開始轉頭逃跑。

起初只是一個二個,但很快就蔓延到了匪賊的全體,終於演變成爲一場大潰逃。既使是絕山虎、靠山熊和鑽山鼠三位當家的也彈壓不住,也只好跟着一起撤退。

而在事實上,從雙方短兵接觸開始到現在匪賊全面敗北的這個時候,也才只有半個多小時的時間。民團僅僅只是將主力團投入到戰場中,輔助團的八個小隊除了弓箭手之外,都還沒有動過。

商毅一見匪賊敗了,立刻下令,讓騎兵從一側繞過去,從匪賊的側翼展開攻擊,同時也把輔助團的兵力全部都派了出去,一起追擊匪賊,好擴大戰果。

唐鎮現在是兼任的主力團第八隊騎兵隊的隊長,接到了商毅的命令之後,拔出大刀,在空中一揮,道:“弟兄們,殺呀!” 說着雙腿一夾馬腹,率先衝了出去。隨後的六十名騎兵還有五十名偵察隊全都崔開戰馬,從左則繞了上去,在匪賊的側翼發動了進攻。

騎兵的武器分長槍和馬刀兩種,長槍一般用於和敵軍的騎兵對戰時使用,而在追擊敵軍的時候,一般都使用馬刀。於是在民團騎軍的追擊下,雪亮的刀光一道一道閃出,一個又一個匪賊在逃走的過程中被砍翻在地,隨着又被從後退趕上來的民團踩踏。

這時商毅也催動着坐騎,加入了追擊的行列之中。在穿越前後,商毅各種仗都打了不少,但還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騎在戰馬上作戰的情況。在穿越之前,商毅到是過去馬場騎馬,不過基本都是玩票的性質,到了這個時代,因爲知道騎軍的重要,因此也一直在苦練騎術。現在雖然在馬背上還玩不多什麼花活來,但也能做到只靠雙腿坐穩鞍鞽,自然也想到戰場上來試試。現在當然是最好的時機。

在古代的戰場上,主將親自上陣雖然冒險了一些,但也可以激勵自己一方的士氣,因此也是有利有憋。但現在敵軍以經潰敗,商毅親自出擊,基本不會有什麼危險,而且也能夠更好的指揮全軍的追擊。

商毅常用的軍刀和雙截棍都不是合適的馬上作戰武器,因此在出戰之前,也弄了一把大砍刀,這時一手抖動繮繩,不斷催促坐騎加快速度,另一手緊握着刀柄,連連砍殺了好幾匪賊。而且也漸漸掌握了一些竅門,基實根本就不用使多大的力氣,在從敵人身後追上的一瞬間,只需要輕輕由下向上的揮刀,就可以藉助戰馬的速度,給敵人造成及大的傷害,就是當時不死,也會劃出一道很長的傷口,血洗如注,基本上也很難保全性命。

這個時候,商毅纔有些明白,爲什麼後世的古裝電影中,往往會不惜代價的拍攝大場景的戰爭鏡頭,這種騎馬追着砍人的感覺確實十分給力。

民團一直追出了十餘里遠,才收住腳。而匪賊們丟下了所有的輜重,狼狽逃走。

這一戰的全過程還不到一個時辰,最終仍然以民團的大獲全勝而結束。最後的戰果統計,一共殺死匪賊八百五十四人,生擒一百八十七人。又是一場斬首過千的大捷。同時還解救了兩百多名被匪賊俘虜的村民。而民團僅僅只陣亡二十七人,另有六十六人受傷。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戰果,完全是由於民團的高度紀律性,在戰鬥中始終保持着完好的陣型。依靠團體作戰。

另外這一戰的收穫也不小,一共繳獲了白銀二萬三千六百兩,黃金三百六十兩,其他金銀銅器三百餘件,糧食一千四百餘石,麪粉二百石,大小車輛四十七輛,馬三十六匹,驢四十四匹,長槍、單刀、盾牌等武器共計七百三十四件,鐵甲二十一副,皮甲五十六副。其他物品若干件。

雖然清軍的消息令曾化龍興致大減,但畢竟是又打了一個大勝仗,因此商毅回到沂水縣的時候,曾化龍也親自領着各官員到城門口來迎接。並且又着實誇獎了商毅一番,劉天錫等人雖然心裡酸溜溜的,但也只能附合着巡撫大人,也說了幾句恭賀的話。

商毅也客氣了一番,說了幾句什麼是在巡撫大人的正確領導下,在各位大人和將軍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自己才取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等等。雖然曾化龍等人聽着這些話覺得有些怪異,但大致的意思也能聽懂,看來這個年輕人還很會說話。

客氣了一番之後,商毅這才道:“巡撫大人,根據被解救的村民所說,匪賊以經侵佔了他們的村子,村民糧食,物資勻被匪賊收斂都還屯集在村子裡。我們民團這一戰之後,以是力不重心,請大人另派人馬,去解救這些村子和百姓。”

曾化龍點點頭,當要說話,劉天錫己搶上了一步,道:“巡撫大人,末將不才,願意帶軍去解救村子和百姓。”

他以經看出來,匪賊們早己被民團打得元氣大傷,因此現在可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大時機,而且一但收復了村子,匪賊搶一來的錢財物資自然就進入自己的私囊中,可真是一份肥差,又見商毅主劫推脫,那能錯過,於是立刻主動請纓出戰。其他三人也是這個想法,因此也一起出來請令。

曾化龍也點了點頭,想到商毅的部隊畢竟現在還是民團,以經打敗了匪賊,如果再讓他們去收復村子,也未免太有些強人所難了,難得劉天錫等人主動請戰,因此也就同意了。

劉天錫等人領軍走後,曾化龍帶着商毅進了沂水縣城,在縣衙落座之後,曾化龍才道:“商毅,你這一次又立下了一件大功,本官定會爲你如實上報給朝廷。”

商毅忙道:“多謝大人提攜之恩。”

曾化龍又道:“剛纔在你出戰之時,本官收到朝廷的緊急公文,北方遼東的清酋又入犯我大明境內,現在以經打到了河間地區。”

“啊!”商毅十分配合的作出了一個驚訖的表情來。其實他對這次清軍的進攻路線和時間以經查得十分清楚了,別看現在清軍打到了山東邊境,但還沒有深入到山東境,而是沿河北和山東的邊界一路南下,一直到了大名府附近,才轉入山東,在十二月底攻下兗州府。然後兵分兩路,一路深入山東境內,襲捲莒州、萊州、登州、海州,另一路渡過了黃河,繼續南下,一直打到了江蘇,於明年三月在莒州聚集,歇兵一個多月,才安然由河北返回,於五月底出關,回到遼東。因此至少在明年三月之前,青州府基本是安全的。而商毅也有充足的時間來準備。

曾化龍道:“本來你到穆陵關上任,應該等到本官回到登州,正式下文之後才能成行。但現在清酋隨時都有可能殺入山東境內,各地關隘佈防也是迫在眉婕,穆陵關又是山東境內的重要的關隘,正所謂事急從權,正好現在青州府臺也在這裡,因此本官決定,此間事了之後,你就立刻先前往穆陵關上任,細心守護關隘,並且協助孟知府,守住青州府。等本官回到登州之後,再給你補辦公文手續,立刻送到穆陵關來,你看可好嗎?”

商毅忙起身施禮道:“多謝大人,草民尊行就是了。”

曾化龍呵呵笑道:“商毅,現在你還自稱草民嗎?”

商毅忙又施禮,道:“是,卑職尊令。”

曾化龍又點了點頭,道:“你此去穆陵關上任,就逢遇大敵,時間緊迫,到是有些難爲你了。有什麼要求,需要一些什麼東西,儘管向本官提吧。”

商毅心中一動,道:“回稟大人,淸酋非一般的匪賊所能相比,不僅精於騎射之技,而且兇悍堅韌,常以重甲爲護,非利器所不能及。因此卑職別得都可以不要,只想請大人拔給卑職一些鳥銃或是佛郎機炮,不知可以嗎?”

曾化龍到有些意外,因爲這個時代的火器對冷兵器還沒有太明顯的優勢,用起來又麻煩又費力,只有少數有遠見綽實的人才能意識到火器是未來的趨勢。多數人對火器其實都並不感冒,再加上有一些鳥銃的做工粗糙,在使用的時候時常爆管的情況,因此多數官軍都不喜歡使用鳥銃。真正善用火器的人並不多。沒想到商毅居然會對鳥銃感興趣。

於是沉呤了一會兒,曾化龍才道:“好,我馬上發文到登州,讓他們拔調一批鳥銃和佛郎機炮過來。你先到穆陵關去上任去吧,有什厶其他需耍的,就找孟知府調配吧。”

轉頭又對孟宏恭道:“孟知府,你就辛苦一趟,爲商毅安排一下吧。”

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6章 家事! 公事!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171章 追擊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102章 備戰(四)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36章 開業(三)第17章 朱印船(上)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145章 規則(下)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198章 廷議(上)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2章 清廷(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95章 遷移(二)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01章 守城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406章 國策(下)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95章 遷移(二)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67章 新法令(下)第9章 安慰公主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02章 備戰(四)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24章 天像第234章 收尾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39章 吳甡督戰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36章 海軍計劃第78章 力挽狂瀾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55章 火船(一)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
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6章 家事! 公事!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171章 追擊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102章 備戰(四)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36章 開業(三)第17章 朱印船(上)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145章 規則(下)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198章 廷議(上)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2章 清廷(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95章 遷移(二)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01章 守城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406章 國策(下)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95章 遷移(二)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67章 新法令(下)第9章 安慰公主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02章 備戰(四)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24章 天像第234章 收尾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39章 吳甡督戰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36章 海軍計劃第78章 力挽狂瀾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55章 火船(一)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