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下獄(下)

商毅緩緩睜開眼睛,從牀上翻身坐了起來。這是一間只有六七平方米的房間,三面都是土牆,一面如臂粗的鐵條從頂到地,只留着容手臂出入的間隙,房間裡傢俱只是一張小牀和一張小方桌,只一個標準的牢房形像。沒有窗戶,唯一的光源,來自於在兩排牢房之間的一條走道上,長點不滅的幾隻蠟燭,也使整個監牢裡顯得昏暗、陰泠、而又潮溼,充滿了一股腐臭的味道。

雖然監牢之中不見天日,但還是能聽到牢子們報時,商毅知道,自己以經在監牢裡過了兩天。而關押曾化龍的牢房就在商毅斜對面,條件和商毅一樣。曾化龍被關進牢房之後,一直不語,一付聽天由命的樣子。

監牢裡的條件自然是很差,但在自然條件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也是特種兵必須接受的訓練之一。在穿越之前,商毅的平時訓練每週都會有二到三次惡劣的環境下生存忍耐訓練,有一次執行任務,他曾在腐草污泥裡整整泡了兩天,因此這監牢的環境對商毅來說,其實算不了什麼。雖然商毅以經有好幾個月沒有接受這樣的訓練了,但住了兩天之後,就基本以經適應了這裡的環境。

但令商毅感到不解的事,自己落到現在這步田地,到底是因爲什麼?雖然商毅知道,崇禎在位時,曾經殺過不少大臣,其中有不少是枉殺、或是擴大罪行,但並沒有緣因的亂殺。而自己的軍事才能,正是目前明朝所急缺的,並且自己官小權微,也沒有做過什麼違逆朝廷的事實,就算升到了山東總兵,也不會危脅到崇禎的皇位,從那一方面來看,祟禎也沒有必要殺自己。

而從自己的罪名來看,慌報軍情、假冒戰功,如果不是崇禎要殺自己,那就明顯是受人污陷的。那麼會是誰要害自己呢?

商毅首先想到的,是沈揚那夥錦衣衛的人員。但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對,因爲在穆陵關時,自己錦衣衛的關係外理的還不錯,而且更爲重要的是,自己被關押的地方是大理寺的監牢而不是北鎮撫司詔獄,因此是錦衣衛的可能性並不大。

但除了錦衣衛之外,自己和朝中的大臣並無來往,也沒有發生過利害衝突,因此自己受人陷害的可能性並不大。那就只剩下最後一種情況,那就是自己是受了曾化龍的牽連。

曾化龍是登萊巡撫,地方大員,在朝廷裡肯定會有些關係或派糸,崇禎一朝的黨爭十分激烈,那麼曾化龍被捲入其中,是完全有可能的,而自己立功連帶着曾化龍也有功勞,這次也有望入朝爲官,因此曾化龍的政敵挰造事實,顛倒黑白來打擊他,而自己現在顯然是和曾化龍在一條戰線上,因此被連帶遭罪也完全是順理成章了。要是事情的真像是這樣,那麼自己才真是倒黴到家了。

這樣的推論雖然十分合理,但還是有些說不通的地方,一是在這個時的黨爭中,主要是圍繞在周延儒、陳演、魏藻德這幾個人展開,這裡面似乎並沒有曾化龍的身影,他至少也是次要的角色。因此成爲主要打擊對像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沈揚等人在幹什麼呢?難道他們沒有把自己的功績上報給祟禎嗎?

如果崇禎知道了自己的戰功是真的,那麼會不會因此而僥過自己這一次呢?畢竟自己對目前的大明朝廷來說,還是很有用的。其實崇禎一朝的幹臣能將並不少,只是到了這個時候,死的死降的降,現在的明朝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孫傳庭、左良玉、吳三桂三個人了,而自己雖然出道僅僅才半年時間,但所立的功績和這三個人相比,絲毫也不遜色,僅僅只是資歷上差得多,並沒有必殺的理由。

但商毅轉念一想,帝王的心態,不能用正常人的想法來揣摩。而這個時代的大臣的智商,同樣也不能用正常人理智來判斷,因此自己到底是死是活,還真的難以預料。

就在商毅胡思亂想的時候,忽然聽見“譁拉”一陣響動,一個獄卒提着一串鑰匙,來到商毅的牢房前,道:“商毅,有人來看你來了。” 說着,就給他開鎖。

商毅一怔,有人來看自己,莫非是葉瑤瑱又來了嗎?因爲關押他們的不是北鎮撫司的詔獄,只是一般的大理寺監牢,看管也比較鬆懈,因此是允許家屬來探望並且送一些吃食和日用品。昨天葉瑤瑱就和韓志、肖文軍一起來探獄,給商毅送了一些吃食和換洗的衣服,以及一些銀錢。

當然葉瑤瑱的目地並不僅僅是來探監,還有探看路線,準備劫獄。商毅雖然爲她們的行動感到十分擔心,但也知道是勸不住葉瑤瑱的,只好讓葉瑤瑱她們謹慎行動,先制定出一個詳細的計劃來,而且在自己的案情還沒有明瞭之前,先不要有所舉動。那麼今天葉瑤瑱又來看自己,莫非是又有什麼新情況嗎?

商毅正想着,只聽“吱呀”一聲,牢門打開,進來一人卻並不是葉瑤瑱,而是一個男子。

因爲光線渾暗,他的相貌看不太清楚,只能看出這人方面短鬚,大約五十左右歲年紀,穿一件深色衣服,但商毅可以肯定,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

這時只聽來人低聲道:“你就是商毅嗎?”

商毅點點頭,道:“不錯,我就是。不知閣下是誰。”

那人道:“我姓駱,名養性,你可聽說過嗎?”

商毅也不禁大吃一驚,駱養性不就是明朝的最後一任錦衣衛都指揮使嗎?也就是沈揚那夥人的頂頭上司,他來找自己做什麼?莫非是自己的案子有轉機了嗎?想到這裡,也不禁精神一振,忙拱了拱手,道:“原來是大檔頭,久仰久仰。”

駱養性淡淡一笑,道:“我以經收到了沈同知的密函,知道你是冤枉的,其實是受人陷害。只是沈同知他們正在河北一帶探聽軍情,無法爲你申辯,我以經派人飛報沈同知,讓他們立刻趕回京師,只要他們一回來,你就可以沒事了。因此我來告你,如果有人提審你,一定不能招認,就算有人給你動刑,也一定要咬牙撐住。不過你放心,動刑的人我都以經爲你打點好了,不會動真格,但有些皮肉之苦,你還是要忍住。”

雖然不知道錦衣衛爲什麼這麼關照自已,但商毅聽了之後,心中還是不禁大喜,想了一想,又道:“多謝大檔頭關照,這些小刑,我還是熬得住,只是不知沈同知他們回來,是否就能真令真像大白。”

駱養性看了看商毅,道:“你不信我們錦衣衛的能力嗎?”

商毅忙擺了擺手,道:“我可不是這個意思,不過我這次進京,到是帶了一些酋奴的首級、刀槍、盔甲,可以作爲證物,或許對大檔頭有用。”

駱養性雙目炯炯,盯着商毅,點了點頭,道:“這些東西確實有用,但還是要等着沈同知他們回來才能用得上,通知你的人,把這些東西都看管好,千萬不等讓審你的人知道,明白嗎。”

商毅立刻也點了點頭,道:“我明白了,再請問大檔頭,是誰陷害我,能夠現在告訴我嗎?”

駱養性淡淡一笑,道:“這有什麼不能,害你的人就是周延儒,明白了嗎?”

商毅怔了一怔,他知道周延儒是現在的內閣首輔,也是明朝的到數第三任內閣首輔,同時也是被崇禎所殺後二名內閣首鋪之一,但爲什麼他會陷害自己呢?不禁道:“我和周閣老素不相識,又無冤無仇,周閣老爲什麼要故意害我呢?”

駱養性“哼”了一聲,道:“周延儒害人,難道還需要什麼理由嗎?實話告訴你吧,他害你,就是因爲你立的戰功太大了。”

商毅呆了一呆,終於明白過來,原來在歷史上,這一次清軍入關奔襲,明軍的表現簡直就是不堪一擊,後來崇禎以御架親征相逼,迫使周延儒不得不自請出京督師,結果到了通州之後,周延儒就懼敵不前,終日只在通州和衆將飲酒取樂,還不斷假傳報捷,崇禎一度還信以爲真。而後來因爲真像敗露,崇禎才逼迫周延儒自盡。

只是現在由於有了自己的介入,才使在清軍入侵期間,登萊一帶的戰績一枝獨秀。對明朝來說,這自然是一仵好事,但對周延儒個人來說,卻是極壞的壞事。如果大家都表現不好,就算崇禎不滿,但周延儒還能有個推脫,而相反商毅一個人的戰績突出,只能反襯周延儒的無能,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周延儒必須把自己的戰績完全抹殺掉,才能推御得了自己的責任。

商毅萬萬也沒有想到,整個事情的原因竟然會是這樣的。在後世的經濟中,有劣幣淘汰良幣的規律,那麼在現在的明朝官場,則是庸臣想方設法要整跨能臣,說白了,就是如果大家一起都無能,就沒事,皇帝也不能怪所有人,重要的是不能讓一個有能力的人出頭。官場的作風變成了這樣, 那麼明朝再不亡國,也就沒有道理了,看來自己還是很傻很天真。

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72章 求和第45章 戰後總結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118章 海盜(二)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82章 游擊戰(一)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56章 火船(二)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122章 造船(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90章 金陵風月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288章 計劃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173章 勸進(下)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12章 荒鎮怪客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143章 提案(下)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77章 名士第309章 宣戰(下)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19章 政治平衡第192章 勸進(下)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98章 僱傭兵(下)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246章 身世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38章 軍歌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120章 投效(下)第16章 三路出擊第157章 奪船(下)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81章 總結作戰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142章 提案(上)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
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72章 求和第45章 戰後總結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118章 海盜(二)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82章 游擊戰(一)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56章 火船(二)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122章 造船(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90章 金陵風月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288章 計劃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173章 勸進(下)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12章 荒鎮怪客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143章 提案(下)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77章 名士第309章 宣戰(下)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19章 政治平衡第192章 勸進(下)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98章 僱傭兵(下)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246章 身世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38章 軍歌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120章 投效(下)第16章 三路出擊第157章 奪船(下)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81章 總結作戰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142章 提案(上)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