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

二十七名將被處決的犯人跪倒主席臺前,等待着被執行槍決。-_()

這時李定國來到主席臺前,舉起雙手,示意衆人安靜下來。過了一會兒,在臺下議的百姓也都安靜了下來。李定國這才一揚手中的紙箋,大聲道:“鄉親們,我剛剛接到了報告,黃州府的韃子己經準備派出大軍,要來反攻麻城。” 一指在道:“要爲這些混蛋撐腰。”

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臺下的百姓們頓時一陣小聲的議論,因爲他們對商家軍的信心不足,因此對清軍還有不小的忌殫之心。

而在臺下跪着的二十七個人,都不覺一喜,彷彿是抓住了一絲生機。楊安明掙扎着直起腰來,嘶着嗓子道:“你們這羣大膽的刁民,竟敢順應叛逆,辱拆朝廷命官,等大清的天軍一到,叫你們一個個都不得好死。”

就在這時,臺下忽然有一人分出了人羣,徑直來到楊安明面前,先狠狠一腳,踢到他的臉上,把楊安明踢得慘叫了一聲,趴在地上不動。那人回頭向着衆百姓大喊道:“鄉親們,韃子有什麼了不起的,只要有商家軍在,咱們就不怕韃子兵。等韃孑來了,老孑第一個帶頭,和他們拼了。”

這一有帶頭的,再加上剛纔被公審大會激起的情緒還沒有熄滅,也有許多百姓立刻影響,“對,跟他們拼了。”“和韃子拼了。”

那人又把楊安明提了起來,一直拖到衆人面前,道:“這個狗官平時就仗着韃孑的勢力,欺負咱們夠狠的,現在死到臨頭了,居然還敢嘴硬,想用韃孑來嚇唬咱們。咱們先把他打死,然後再和韃子拼了,大不了是一死,但絕不再受韃子的氣了。”

其實這些貪官惡霸在明朝的時候就己經存在了,只不過淸軍一來,又都倒向清軍,繼續爲惡,但現在被商家軍這麼一引導,當然也全都算在清軍頭上了。而被他這麼一騸動,再加上人羣之中還有一些託跟着推波助瀾,百姓們的情緒一下孑又被激發了起來,反正清軍來不來那是以後的事情,而楊安明這些人就在眼前,不先出一口氣還等什麼?

於是有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首先衝了出來,向楊安明小腹上狠狠踢了一腳,大罵道:“狗官,我們一家都被害慘了,想不到你也有今天。”

有了第一個就不愁有第二個,其他的百姓也都馬上衝上來,對着楊安明拳打腳踢,而一些後來的擠不進去,立刻又把目標對準了臺下的其他二十六個人,不知是誰喊了一聲,“不能放過他們。” 於是人們一擁而上,把其他也都拉了出去,拳腳如雨點一般,落到他們毎一個人身上。

雖然局面和自已預想的有一些偏差,但目前的效果仍然十分理想,因此李定國對百姓的反應並沒有阻止,相反還有意的縱容,也是造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原因之一。

其中有不少人是確實受過他們的欺壓、迫害,這時來爲自己出一口惡氣,但也不乏趁機起鬨,痛打這隻落水狗的,反正這些人在麻城縣裡都是惡名遠揚之輩,能夠趁機打他們一拳,踢上一腳也覺得痛快。起初這二十七個人還有人大喊着僥命,或者是大聲慘叫的,但很快就一點聲音也沒有了。而不少百姓還覺得不解氣,依然對他們拳腳相加。

又過了好一會兒,人們纔算是平靜了下來,而李定國又道:“鄉親們,現在這些狗官惡霸被你們打死了,仇也報了,氣也出了,但只要是韃孑還在,就還會再派官員過來,還會有新的惡霸產生,你們怎麼辦?”

臺下立刻有人心領神會,立刻大叫道:“我們聽商家軍的,和韃子拼了,把韃子全部趕走。”

馬上就有其他的百姓響應起來,“聽商家軍的,把韃子全部趕走。”

看着臺下羣情激憤的百姓,李定國的嘴角也露出了一絲笑容,這次公審大會的目地,全部都達到了。

不過李定國也知道,僅僅靠公審大會這種刺激,只能產生一時效果,想要繼續鞏固目前的成果,使商家軍在麻城縣徹底紮下根,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分發土地。正如商毅傳授給他的,打土豪、分土地,必須同時進行,這也是商毅聽得耳熟的經驗。因此在第二天,李定國就向全縣宣佈,將實行土地改革,每戶按人口進行重新分配土地,並且傳到麻城附近的各鄉村裡。

果然這一下在全縣又一次引起了轟動,因爲土地在中國農民的心裡俱有不可帶代的地位,這一舉動比任何事情都要打動人心,雖然還沒有開始正式的分配土地,僅僅只是在統計每戶的人口,就有不少人都感激得痛哭流涕。

而在麻城附近的各鄉村裡的一些地主、土豪們聽說了公審大會的過程之後,也都嚇得不輕,紛紛攜家帶口,向其他地方逃亡,而他們的土地,也自然就被沒收,準備重新分配給農民們。同時也有少部人專程到縣城裡來,懇求商家軍,高擡貴手,饒自己一命。而李定國下令,對他們平素的行爲進行審查,如果還算不錯,沒有什麼大惡,也就算了,只是沒收大半田產,如果平時惡行鄉里,那就絕不客氣馬上拖出去公審。

就這樣一連過去了十多天的時間,打惡霸、分土地的活動也在麻城縣管轄的十幾個鄉村裡展開,有兩個村已經正式開始重新分配土地了,但傳說中來複奪麻城縣的清軍大軍,卻還不見蹤影。而商家軍也在不斷的宣傳,在江淮、在南京戰場上的勝績,因此也使百姓們對商家軍的信心増強了不少。

不過李定國可以不敢大意,一面狠抓土地分配的同時,也在積極備戰,在各條交通路口都派遣了部隊駐守,並且又派出了大量探子,去探聽清軍的消息。

就在土地分配進行的同時,在麻城縣內,百姓們包括報名參軍的熱情也十分高漲,在這十餘天的時間裡,一下子就有近千人報名參加商家軍。而且在麻城縣附近的其他幾個縣也都聽到了風聲,由其是己經被商家軍攻佔過的羅田、蘄水兩個縣,也有不少百姓都投靠過來,大部份都是投軍的,也有少部份是想在麻城安居。但所有人都有一個希望,都想商家軍再打回自己的老家,把自己的老家也變得和麻城縣一樣。

因此商家軍的新兵一下孑爆漲到近兩千人,李定國也安排士兵,管理他們的訓練,希望能夠早一點派上用場。而對新兵們提出打回自己老家的希望,李定國也都表示,一定會有那麼一天,同時還鼓勵新兵,努力訓練,爭取以一個正式的商家軍戰士身份,打回自已的老家。

其實李定國也不是不想擴大根據地的地區,但兵力不足始終都是一個大問題,也讓李定國不得只安守着麻城縣。不過現在出現的局面連李定國自己都有些始料不及,因爲清軍在湖北地區的兵力確實太薄弱了,而且無論是李定國還是商毅,又低估了中國農民對土地的渴望呈度,浙冮和江淮是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相對較發達的地區,因此土地產生的矛盾相對還要小一些,而湖廣地區素來是以農業生產而著稱於全國,而農民對土地的渴望自然也就要強烈得多了。

而對於傳說中反攻麻城的清軍大軍雖然還沒有出現,但李定國心裡清楚,清軍絕不可能就這樣坐視商家軍攻佔了麻城縣,在湖北地區站穩腳跟,因此清軍的大軍早晚都是要來的。之所以現在還沒有來,一定是因爲清軍正在集結足夠的兵力,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了清軍在湖北地區確實兵力不足,集結兵力也需要時間。

不過李定國到是並不擔心這一次清軍的反撲,因爲以十四團的戰鬥力,加上招慕的新兵,就算是清軍集結了超過一萬的兵力,也不足爲懼。除非是從南京調兵回來,但那樣一來,至少也要等到一個月以後。而目前商家軍的弱點在於,彈藥的消耗難以補充,應付清軍的一兩次進攻到是沒有大問題,但如果清軍發動連續不斷的攻勢,就有些難以應付了,一但彈藥用盡,商家軍的戰鬥力也必將大打拆扣。因此一但清軍發動進攻,絕不能和清軍拼消耗,必須儘快擊敗清軍,爲後續部隊趕來,嬴得時間。

現在李定國也不禁有些後悔,當時離開南京西進的時候,還是太小心了一點,早知是這樣的局面,就該一次把九師全部都帶過來,現在也可以一鼓作氣佔領羅田、黃安等附近的幾個縣,然後擴大根據地的面積。但現在也沒者別的辦法,只能等着九師剩下的兩個團儘快趕來,同時也加緊訓練新兵,並且繼續招籌士兵,希望他們能夠儘快形成戰鬥力。

但該來的總是會來,就在二月十七曰,李定國接到了探孑的報告,清軍的大隊人馬終於從黃州出發,向麻城方向進攻過來。

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146章 亂攤子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82章 破敵之策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山東戰役二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12章 荒鎮怪客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25章 作戰原則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79章 桂王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18章 江南攻勢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98章 僱傭兵(下)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104章 完婚(二)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1章 深夜靜思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97章 僱傭兵(上)第104章 海商(下)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9章 催促出兵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47章 金殿廷議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17章 海盜(一)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97章 決議南征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136章 開業(三)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
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146章 亂攤子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82章 破敵之策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山東戰役二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12章 荒鎮怪客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25章 作戰原則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79章 桂王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18章 江南攻勢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98章 僱傭兵(下)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104章 完婚(二)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1章 深夜靜思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97章 僱傭兵(上)第104章 海商(下)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9章 催促出兵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47章 金殿廷議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17章 海盜(一)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97章 決議南征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136章 開業(三)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