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第二戰(二)

見中華軍列成了縱隊的陣式,特朗普也下令,將艦隊全部散開,進行自由作戰。

其實這一次戰鬥荷蘭艦隊出動的戰艦數量,噸位和火力都並不遜色於中華軍,就算是拉成縱隊與中華軍作戰,也不會陷入下風,但這畢竟還是一次局部作戰,而且荷蘭基本集中了所有的大戰艦,才能和中華軍拼一拼,如果變成全面開戰,荷蘭艦隊在噸位和火力上仍然不是中華軍的對手。

而且通過上一次作戰,特朗普就已經瞭解到了,與荷蘭艦隊相比,中華軍是一支戰術紀律非常強的軍隊,如果釆用以縱隊對縱隊的戰術,就算是這一戰取勝了,對於整個戰局來說,對荷蘭艦隊的幫助也不大,畢竟特朗普也清楚,這一戰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取勝,而且還要找到應對中華軍艦隊這種整體戰術的戰術。

因此在這一戰中,還是應該慣徹荷蘭艦隊最擅長的自由作戰戰術,儘可能快的打亂中華軍的隊形,把中華軍拖入到自已的步調當中來,這纔是正道理,於是率性在一開始,特朗普就放棄了縱隊戰術,而是直接使用自由戰術,而荷蘭艦隊也迅速分成兩批,分別在兩艘旗艦,布里德羅德號,聖洛倫斯號的帶領下,分向左右散開。

在中華軍的縱隊隊列中,李華梅的旗艦海上玫瑰號當然是位於全隊的首位,李華梅也站在船樓上,手持商毅在戰前送給她的雙簡高倍距望遠鏡,指揮全軍作戰。

這時雙方的距離都己經拉近到了三千多米左右,而擁有了雙簡高倍距望遠鏡的李華梅己經可以十分清晰看見敵艦的情況,甚致是敵艦上的荷蘭士兵的樣子,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這就是高科技的好處。

同時李華梅也看清楚了,這一次荷蘭艦隊出動的,都是大船,李華梅艦隊是一支缺少大型戰船的艦隊,整個艦隊只有一艘二級戰列艦,而且還是二級戰列艦中最小的一艘,另外還有十八艘巡洋艦,十二艘逐驅艦,四艘護衛艦和兩艘通迅船,總體來說,雙方在噸位和火力大體相當,中華軍還稍遜一點,因爲少了三艘戰艦。

而且這時荷蘭的戰艦也己經全部散開,分爲兩批,分別從左右兩側,向外繞出了一個巨大的弧線,從航線的判斷,而在弧線的末端,也就是中華軍的隊列中間。

縱隊陣形的最大弱點,就是容易被敵軍攔腰斬斷,這也說明經過了上一戰之後,荷蘭艦隊也確實經過了認真的總結,並且針對中華軍的弱點進行了佈置,不過因爲這個時代的戰船都是左右舷火炮,因此縱隊兩側的火力也是最強,而荷蘭軍隊想要從兩側徹入,打亂中華軍的隊形,首先就是要以艦首對中華軍戰艦的側舷,這樣一來,就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於是李華梅也下令,各艦都保持隊形,繼續前進,同時也都做好戰鬥的準備。

很快,荷蘭艦隊的兩艘主艦從左右兩側進入到了海上玫瑰號的射程中,當然也是同樣的,海上玫瑰號也進入了敵艦的炮火以內,因此這三艘鉅艦幾乎是同時開火,向自己的對手展開了轟擊。

三艘戰船都是千噸以上的大船,裝配的火炮都在八十門以上,因此戰鬥一開始,就進行得十分激烈,三艘戰船也都各中了幾彈,打得船身上木屑飛濺,舷裂板斬,而且在中彈之後,船體也劇烈的搖擺了起來。

李華梅在船樓上,一邊竭力的控制着身體,一邊指揮着戰鬥,雖然這時海上玫瑰號是以一敵二,但左右兩舷的火炮可以同時開火轟擊,而荷蘭戰艦布里德羅德號,聖洛倫斯號只能使用一側的火炮進攻,因此並非處於絕對的劣勢,而且這三艘戰艦是相對行駛,只進行了二三輪的炮擊之後,三艘戰船就錯開了位置,海上玫瑰號後面的一艘巡洋艦也開始向荷蘭艦隊的兩艘旗艦進行炮擊,而海上玫瑰號也向其他進入自己射程的敵艦開火。

海面上頓時炮聲轟鳴,水柱不斷的沖天而起,雙方都有不少的戰船中彈,各自也產生了不少的傷亡,同時在海面上也泛起了大量的濃煙,雖然海風勁吹,但一時也吹散不盡,而且隨着雙方炮戰的加距,還不斷的產生着新的硝煙,因此海面上的煙霧也越來越多,不見減少。

在脫離了兩艘荷蘭的旗艦之後,雖然海上玫瑰號又遇到了好幾艘戰艦,但這些六七百噸級的戰艦對海上玫瑰號的威脅明顯要小得多,因此隨後的戰鬥也進行得比較輕鬆,海上玫瑰號的左右舷火炮不斷的開火轟擊,連續重創了兩艘荷蘭戰艦。

但這時李華梅的心裡卻輕鬆不起來,因爲廷時從船樓上放眼看去,最多隻能看清自己身後的十餘艘戰船,再遠的就被煙霧所阻擋住了,這也就意味着從海上玫瑰號上發出的旗語信號,只有十幾艘戰艦能夠看見,畢竟近四十艘戰艦拉成一條直線,差不多可以排出五千米左右的距離,在隊伍前列的戰艦隻用肉眼,是根本就無法看到最後面的戰艦,雖然望遠鏡可以解決視距的問題,但卻無法穿透煙霧。

而縱隊戰術的關建就在於,各艦全都要服從於旗艦的指揮,唯旗艦是瞻,儘管中華軍己經編制出了一套詳細的旗語,基本可以涵蓋了所有的海軍命令,但如果其他的戰艦無法看到旗艦的旗語,那就有可能會亂了套。

儘管李華梅的心裡也很憔急,但也沒有辦法,這時海上玫瑰號己經穿過了荷蘭艦隊的戰鬥羣,按照正常的戰術,這時艦隊就應該進行大弧線所轉向,但現在李華梅能夠控制的只有十幾艘戰艦,也無法知道後面的戰艦的戰況怎麼樣了,只能夠聽見在濃煙之中,火炮的轟響聲,炮彈落入海水中激起的水柱聲,落到戰船上所發出的撞擊聲響成一片,顯示出戰鬥正在激烈的進行當中。

因此李華梅心裡也產生了一絲動搖:在這個時候還堅持執行縱隊戰術,是否是最正確的選擇呢,李華梅的副將就建議,不如也改成自由作戰,讓現在能控制的十幾艘戰艦自行調頭參戰,這樣說不定更好一些。

事實上現在李華梅也同時不知道怎樣選擇纔好,畢竟在這個時候,不是在模擬沙盤面前,可以從容不迫的研究、分析、排演,但同時李華梅也知道,越是在這個時候,就越是要當機立斷,馬上做出選擇,無論怎麼選,也都比不選要好,老實說,在李華梅的心裡,也確實閃過一絲自由作戰的念頭,因爲在這個時候,毎一個指揮官都會不自覺的釆用自己最擅長,最有把握的戰術,而在伏波軍的八支分艦隊中,只有李華梅的艦隊是最擅長打亂戰的,就是與荷蘭艦隊相比,也不呈多讓。

但這個念頭只是在李華梅的頭腦中一閃,馬上就被李華梅一種近乎於本能的直覺給放棄了,於是李華梅立刻下令道:“傳令下去,馬上進行大弧度轉頭,後面的其他所有各艦,都要保持隊列,不許亂了陣腳!”

――――――――分割線―――――――――分割線――――――――

其實荷蘭艦隊的攻擊重點,並不是中華軍的縱隊前列,而是縱隊的中間,目地是將中華軍的縱隊一截爲二,徹底打亂中華軍的縱隊隊列,也將戰局拖進荷蘭艦隊最擅長的亂戰之中。

因此就在兩艘旗艦和中華軍隊列的前部進行纏鬥的時候,有十餘艘荷蘭戰艦巳經繞到了中華軍縱隊的中部,然後向中華軍發動了直衝進攻。

而這時在中華軍縱隊中部的幾艘戰艦正隨着隊列前進,見左右兩側各有好幾艘荷蘭戰艦向自己直衝過來,也立刻開足了火力,左右兩弦的火炮全力射擊,一直炮彈如雨點一樣,向兩側激射而去。

在這個時代的海戰當中,以艦首對敵方的側舷,基本就是找死的代名詞,但爲了打亂中華軍的縱隊,這個代價也是必須要付出去的,荷蘭艦隊的軍紀雖然散漫,但並不表示荷蘭士兵就是膽小鬼,在戰局明顯不利的時候,選擇撤退,從一定程度上說,也是無可厚非的,但在順風戰,和戰面僵持的時候,荷蘭官兵也還是頂得住的,而且作戰也相當的勇猛,否則也不可能在另一時空裡的這個時代裡稱霸世界近百年的時間。

而且現在荷蘭士兵都清楚,這一戰成敗的關建就在此一舉,只要能穿透中華軍的隊列,就將掌握住這一戰的主動,從而取得這一戰的勝利,因此儘管中華軍的火力很猛,荷蘭艦隊仍然一無返顧的向中華軍的隊列直插,當然在行進的時侯,仍然不忘左右變換路線,使中華軍的火炮難以瞄準,也將荷蘭人高明的駛船技藝發揮得淋漓盡致。

不過在密集的打擊下,閃躲技術再好,也不可能躲過所有的炮彈,因此在中華軍的猛烈打擊下,兩艘荷蘭戰艦被打得船舷裂開,海水涌入,緩緩開始下沉,還有幾艘荷蘭戰艦也受到重創,其中一艘叫加蘭號的戰艦受創嚴重,首桅和前主桅都被打拆,船體也多處開裂,但這艘荷蘭戰艦這索性也不躲了,而是全力開足了剩餘的風帆,向中華軍的隊列猛撞了過來,

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1章 喜迅(上)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72章 求和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271章 不解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84章 游擊戰(三)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148章 新政(二)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88章 交易(上)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177章 鑄炮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97章 困境(上)第89章 交易(下)第91章 南京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28章 許婚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308章 宣戰(上)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27章 夜襲(下)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66章 忽悠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186章 講和(上)第127章 追擊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148章 新政(一)第191章 勸進(上)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3章 反擊(一)第163章 通商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90章 金陵風月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
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1章 喜迅(上)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72章 求和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271章 不解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84章 游擊戰(三)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148章 新政(二)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88章 交易(上)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177章 鑄炮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97章 困境(上)第89章 交易(下)第91章 南京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28章 許婚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308章 宣戰(上)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27章 夜襲(下)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66章 忽悠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186章 講和(上)第127章 追擊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148章 新政(一)第191章 勸進(上)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3章 反擊(一)第163章 通商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90章 金陵風月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