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

其實太子是真是假,是一件十分容易分辯的事情,不僅有左懋第從北京發來的秘密報告,而且在南京有很多北京的官員,如吳甡、王德化等人都多次見過太子,其中還有曾親教太子讀三年的弘光朝大學士王鐸,曾經給真太子朱慈烺講過課的劉正宗、李景廉以及東宮伴讀太監丘執中等人。!。

而之所以弄得離奇曲折,愈演愈烈,究其原由,最主要是弘光君臣腐敗,小人在朝,民心不附。當然東林黨在裡面故意顛倒黑白,混淆視聽,興風作浪,希望借這個假太子達到自己的政治目地,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而左玉良的東犯,裡面也有東林黨在推波助瀾的份,說白了有一部份東林黨在這個時候,己經有些喪心病狂了。

因此在後世有人猜測,這個北來太子其實是東林黨故意弄出來的,不過也有人認爲,東林黨還沒有那麼大的膽量,敢弄出個假太子來,很有可能是滿清爲了弄『亂』南京的局面,搞出來的一個人物,結果東林黨還真就了當,把個假貨當了寶。

不過在這個時候,無論是東林還是馬士英,都有意把朱媺娖這個最有資格來分辯太子真假的人,給忽略掉了,而原因恰恰就是因爲,朱媺娖纔是最有資格來分辯太子真假的人,一但她直證出一個結果,另一方就很難反駁得了,而東林和馬士英都不敢肯定,朱媺娖會按照自己的意思來指證太子的真假,因此只能同時選擇無視她的存在。

但就在左良玉的東進檄文發到南京之後,忽然有人開始呼欲,請朱媺娖進京來指證太子的真假,以將真像大白於天下。很快這股呼聲就越來越大,包括江北四鎮的黃得功、劉良佐,湖廣總督何騰蛟等地方大員也被驚動,紛紛要求,請朱媺娖進京來分辯太子的真假。而東林黨和馬士英顯然都不能再無視這種聲音,朱由崧也只好下旨,到杭州來招朱媺娖進京。

商毅當然知道,朱媺娖絕對不去把一個假太子指認爲真的,而這樣一來,自己也勢必會得罪東林中的一部份頑固份子,也就是說有可能徹底與東林黨的一部份人員爲敵,從而捲入南京的政治漩渦之中。不過既然南京朝廷正式下了詔,也就意味着這一次是難以躲過去了。對於商毅來說,既然躲不過去,那就去正面直對,雖然不想惹事但也絕不怕事。

不過在返回之前,一定要揚州防線佈置一下,在後世就是因爲回援南京,抽光了江淮的兵力,結果在多鐸的大軍南下,由歸徳到揚州,一千多裡的地方一路暢通無阻,直接就殺到了揚州城下。

雖然史可法這時並不打算撤兵回援南京,還想疏南京朝廷,表示對左良玉軍應示以招撫之意,那怕是給左良玉一個王爺封爵,自己可以隻身前往左良玉的軍中勸諭,邀其一起釋解前嫌,一同赴前線抗清。而當前還是應以防備清軍的進攻爲主,並且請求朱由崧下令各部鎮軍,分屯泗、臨、淮、鳳陽、壽州等地,控淮河爲防線,堵遏清兵渡淮。

不過商毅估計,南京朝廷根本就不會採納史可法的建議,多半讓他帶兵入援南京的可能『性』。而且就是史可法留在揚州,也好不到那裡去,因爲史可法的軍事能力基本可以直接無視。不過商家軍的兵力有限,不可能守住整個淮河防線,只能夠以揚州爲核心展開佈置。?? 龍嘯大明114

好在是豪格雖然僥倖逃脫,但他這一路的人馬幾乎算是全軍覆沒了,暫時到是不用但心北面,因此商毅決定,在淮安只留下了二個營和水軍駐守,只要截斷黃河水道,基本可以保證這一線的安全。並留下成進帶領第一師的其餘士兵,駐守揚州,分守各處要路。隨後又命羅遠斌帶着運送物資的半個師駐守泗州、盱眙,保護揚州的西北側翼,而另外半個師作爲後援兵力。

現在史可法也清楚自己的斤兩,知道想要守住揚州,只能依靠商家軍,因此對商毅的佈置也都一一照辦,而商毅佈置好了這些安排之後,才離開揚州,返回杭州。

這時在杭州城裡、葉瑤瑱和朱媺娖也在急切的等着他回來做出決定。還有周世奇、王夫之、李巖、李鬆晨,還有林之洋、李格非等人,都知道在太子案的背後,其實隱藏着許多厲害關係。浙江能夠有今天欣欣向榮的局面,一方面是甴於商毅集團確實治理有方,另一方面也是遠離南京的政治中心,沒有什麼外力干涉,可以一心發展自己。而這次公主進京辯認太子是一個大麻煩,現在南京的形式錯綜複雜,稍有不慎,就會捲入南京的政治漩渦中。

不過商毅在返回杭州的路,己經想好了應對的辦法,當然在一些細節,還需要和衆人再詳細搞定。因此回到杭州之後,商毅首先安慰了朱媺娖幾句,然後立刻招集葉瑤瑱、朱媺娖、周世奇、王夫之、李巖五人,開會商議這次進京的安排。只要商毅離開杭州,葉瑤瑱一直都代理政務,而周世奇、王夫之、李巖也事目前商毅手下主要官員,而朱媺娖是這次進京的當事人,因此只有這五人有資格參與這次的會議。

聽商毅說了自己的應對辦法之後,衆人也都認爲這個辦法不錯,可以做到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馬士英都無話可說。因此對商毅的辦法又提了一些補充的意見。

不過商毅當然不會天真的以爲,只要朱媺娖指認出太子的真僞之後,就能平息了這場紛爭,因爲以東林黨的品行,是絕對不會甘心認輸,一但朱媺娖指認的結果不符合他們的需要,那麼下一步他們就會宣揚朱媺娖是個假公主,說的話算不得數。

這可並不是商毅有意冤枉東林黨,因爲在另一時空裡南京朝廷滅亡之後,黃宗羲就曾寫過不少文章,暗示連朱由崧都是假冒的。連堂堂的學術宗師都是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其實到了南明時代,部份東林黨的無恥程度,和商毅穿越之前的棒孑國頗有一比。

雖然東林黨本身並非是一個嚴密的組織,而且一直以來都沒有擁有多少政治權力,但卻勝在佔據了民間的話語權,但卻勝在數衆多,經過了四十多年的發展,師父收徒弟,徒弟再收徒弟,徒子徒孫加起來,現在的東林黨己經擁有了一個很大的數目,還發展出了一個江南分部——復社。

再加南京朝廷本身君臣腐敗,不得人心,而東黨人又以清流的面貌自居,其中也不乏宗師學者,說白了就是個個都是都是筆桿子,掌握了話語權,一但與誰爲敵,就羣起而攻之,口誅筆伐,引證博古,字字珠璣、文采斐然,琅琅口,就是最無恥的事情,也能被他們說得大義凜然。連對手的祖宗八代都會被批臭,因此別看東林黨沒什麼執政能力,但破壞力卻絕對不能小視。

但商毅並不是馬士英一黨,到目前爲此,在南方還保持着很好的名聲,手中還掌握着一支戰鬥力極強的軍隊,而且這幾次與清軍大戰之後,不僅爲自己嬴得了很高的聲望,而且現在己經隱然是南方抵抗清軍的唯一希望。手下的王夫之、李巖也都是很好的筆桿子,另外現在商毅瓜手裡還掌握着強大的輿論工具[杭州時報],因爲依靠着活字印刷,可以使商毅轉播的速度和力度都遠遠超過東林黨,因此他並不怕和東林黨打筆墨官司。

對輿論宣傳,商毅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所謂宣傳,並不在於你說的是真還是假,關於在於只要你的嗓門比別人大就行了。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成了真理,這可是在後世那個以世界警察自居的國家屢次不爽的絕招,只要想打誰,就首先拼命詆譭對方是無賴國家、恐怖組織,報紙、電視、廣『插』、網絡,輔天蓋地的宣傳,爲自己的軍事行動找到正當藉口。這一點也值得商毅好好學習。

同時在東林黨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比如史可法,就對現在清軍己經大軍壓境,而一些東林黨借假太孑大作文章感到十分不滿,還有在南京的吳甡,恐怕也有這種心裡,因此也可以通過分化對手的方法,使東林黨內部發生分裂,也是一個辦法。

而且這一次進南京,在保衛措施商毅也作了詳細的安排,甴段鵬出任指揮官,一共帶了一個步兵團,一個偵察營、二個騎兵營,共計六千多人馬,可以說是保衛森嚴。而且在南京的情報人員也全部都活動起來,保證這一次進京的安全。同時商毅還派出二個分艦隊,逆江而,停駐在南京城邊,以備不測的時候,從水路離開南京。總之商毅對這一次南京之行,也做好充份的準備,對各種後果都作了針對『性』的安排。

把各項工作都準備好之後,商毅才帶着朱媺姣,啓程出發,趕奔南京。而這時南京的各方勢力也都在商量,積極的活動,怎樣才能讓朱媺娖指證的結果有利於自己,新一輪的政治鬥爭也即將展開。

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272章 不解(下)第208章 哭諫(下)第12章 荒鎮怪客第36章 機構調整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38章 軍隊調整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60章 莊妃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36章 林家會議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180章 出兵(上)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97章 決議南征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74章 清廷議事第184章 襲擊(上)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95章 遷移(二)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127章 追擊山東戰役二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246章 身世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46章 亂攤子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49章 大獲全勝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25章 作戰原則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83章 游擊戰(二)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20章 浙江巡撫第6章 家事! 公事!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332章 對持(二)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41章 造船廠第91章 逼宮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31章 碧華軒(上)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92章 合圍(三)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
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272章 不解(下)第208章 哭諫(下)第12章 荒鎮怪客第36章 機構調整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38章 軍隊調整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60章 莊妃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36章 林家會議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180章 出兵(上)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97章 決議南征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74章 清廷議事第184章 襲擊(上)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95章 遷移(二)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127章 追擊山東戰役二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246章 身世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46章 亂攤子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49章 大獲全勝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25章 作戰原則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83章 游擊戰(二)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20章 浙江巡撫第6章 家事! 公事!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332章 對持(二)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41章 造船廠第91章 逼宮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31章 碧華軒(上)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92章 合圍(三)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