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

結果在中華軍的猛烈進攻下,馬京達努軍被殺得大敗。而蘇丹安帕圖恩五世見勢不妙,也搶先一步從戰場逃離,向首都蘇丹庫達拉撤退。

按照安帕圖恩五世的想法,自己被打敗了,認輸了,也撤退了,就算是完了,但中華軍可不完,在馬京達努軍的背後窮追不捨,師長王國智將全軍的三個團分開,兩個步兵團輪流的追擊着馬京達努軍,而炮兵營隨後收容俘虜和零散的敵兵。其實被調到呂宋的軍隊都減少了大半的重型火炮,由其是步兵團,都只配帶了輕便、易攜帶的迫擊炮,因此野外的行動能力也大大的提高了。

在一開始的時候,馬京達努軍一口氣也跑了三十多里路,馬京達努士兵絕大多數都是農民,沒有經也什麼訓練,而且又是一氣跑下來之後,也都累得氣喘吁吁,發現身後看不見中華軍的身影,還以爲中華軍己經停止了追擊,於是也就停了下來。喘了一會氣,纔開始埋鍋做飯。

那知剛把鍋架起來,打好了水,還沒等水燒開,中華軍就從後面追上來,這時馬京達努士兵根本都無心與中華軍交戰,因此一見中華軍追上來,立刻扔下了鍋碗瓢盆,轉身就跑。結果這一跑又是二十多裡,好不容易纔又擺脫了中華軍的追擊,但剛坐下來休息了沒一會,連氣都還沒有喘均,中華軍又從身後追擊上來了。這可怎麼辦,只能接着再跑吧。

就這樣追追停停,馬京達努軍十分杯催的發現,自己跟本無法擺脫中華軍的追擊,沒有空休息、沒有空吃飯,甚致都沒有空睡覺,只要是稍一停下來,中華軍就會從身後追上來,彷彿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一樣。

雖然說馬京達努士兵都是當地人,熟悉地形,但畢竟都是非專業軍人,和經受過嚴格訓練的中華軍士兵根本就沒法可比,再加上逃跑的一方在心裡上,精神上都要比追擊的一方要消耗大一些,結果一個個都被追得疲憊不堪,有一些體力差的士兵都跑得吐血,直接跑斃的也有幾個,不少士兵跑到了後來,乾脆就躺着不動,等着中華軍上來舉手投降。當然也有不少士兵是根本就跑不動了,沒辦法,只好束手就擒。結果馬京達努軍越逃越少,而且不少馬京達努士兵心裡也十分奇怪,難到說中華軍就不怕累嗎?

雖然蘇丹安帕圖恩五世有坐騎,沒有其他的士兵那麼辛苦,這麼跑跑停停,吃不上飯,睡不好覺,也同樣不好受。而且安帕圖恩五世心裡也十分氣份,中華軍怎麼就追起來沒完了,那有像這樣打仗的,實在是欺人太堪了吧。

只是想是這樣想,但跑還是要繼續跑的,而且馬京達努軍一共才只有百餘名騎兵,因此安帕圖恩也不可能把大隊士兵全扔下,只帶少數騎兵逃回蘇丹庫達拉,只好隨着大流,就這麼追追停停。

從錫奧孔到蘇丹庫達拉是沿莫羅灣北部的一條弧線形路程,大約有三百五十多公里左右距離,結果在中華軍的窮追猛打之下,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逃回到了蘇丹庫達拉。而這時他所帶的馬京達努士兵,只剩下不足一千人了。而且一個個都是形像狼狽,疲勞不堪。

這一次出戰,安帕圖恩五世一共招集了二萬多士兵,馬京達努一共也才十幾萬人口,己經差不多把國內的輕壯年都抽光了。在進攻三寶顏的時候,傷亡了近五千人,而在錫奧孔一戰,又陣亡了三千餘人,而剩餘的一萬二千多名士兵,全部都是在追擊的途中或是被抓,或是被殺,當然其中大部份都是被中華軍俘虜了,最後就只剩下了這麼一點人了。

而安帕圖恩五世剛逃回了自己的王宮,喘了一口氣,在這一路上早就飢腸轆轆,因此屁股還沒有坐穩,就立刻下令先弄點吃的來。但剛喝了一杯酒,就有人報告,中華軍又追上來了。安帕圖恩五世當時就急了,怎麼就沒完沒了呢?這還讓不讓自己活了。

但問題在於,現在中華軍打到了蘇丹庫達拉,而現在蘇丹庫達拉城裡的守軍還不足兩千人,自己手裡要兵沒兵、要將沒將,也不可能再從各村落中徵集兵力,拿什麼和中華軍交戰。而且南洋諸國一般都不會修建高大的城牆,只是在城外壘了一道土木結構的柵欄,這樣簡單的城防結構,當然是無法阻擋中華軍的。

直到這個時候,安帕圖恩五世纔有點明白,自己好像是惹了一個不應惹的對手,因此這時纔有了一些後悔,但現在已經晚了,中華軍已經兵臨城下了,就是荷蘭派出軍隊來支援馬京達努也來不及了,安帕圖恩五世現在也沒有辦法,也不敢留在蘇丹庫達拉,只好帶着自己的家屬和數百名衛兵,從蘇丹庫達拉撤離,逃到了棉蘭老島的東南部的達沃灣邊,準備隨時出海跑路。

其實這時中華軍也差不多到了極限,疲勞是一方面,而且在追擊馬京達努軍的過程中,俘虜的士兵己經超過了萬人,因此暫時也無法向蘇丹庫達拉,但安帕圖恩五世棄城而逃,中華軍也兵不血刃的佔領了蘇丹庫達拉。而這時馬京達努蘇丹國,也以經基本名存實亡了。

而就在中華軍的第二十九師在陸上發動進攻的時候,海軍也同樣也按照計劃,從三寶顏港出兵,向蘇祿羣島發動了進攻。

中華軍的四支分艦隊,和商毅的御駕艦隊離開三寶顏,向蘇祿羣島進發.

蘇祿羣島的三大島嶼中,巴西蘭島離三寶顏最近,還不足三十公里,因此只經過了不到兩個小時的航行,艦隊就到達了巴西蘭島,甴南洋艦隊第三分艦隊付責,首先向巴西蘭島發動進攻。而大隊船隊繼續向西南航行,奔向下一個目標,蘇祿蘇丹國的首都隨在地——霍洛島。

霍洛島距離三寶顏大約有一百二十多公里,因此船隊又經過了六個多小時的航行之後,差不多到了下午二時左右,中華軍的艦隊到達了霍洛島海域。

由於霍洛島是蘇祿蘇丹國的首府,也是這一次海軍出戰最重要的目標,因此付責進攻霍洛島的兵力,是南洋艦隊中實力最強的第一分艦隊。

另一支艦隊,北洋艦隊的第二分艦隊則繼續向西南航行,進攻最後一個島嶼,巴都巴都島。因爲還要再航行一百多公里,估計等艦隊到達了巴都巴都島海域的時候,應該是在晚上十時左右。

而且付責掩護和阻擊援軍的御駕艦隊、李華梅艦隊,則在霍洛島和巴都巴都島之間的海域航行巡視,同時將四支艦隊的全部巡邏通迅船都派了出來,在蘇祿羣島西南部的一帶海域巡視,以防荷蘭艦隊的襲擊。毎支艦隊,每支巡邏通迅船也都帶着三到五隻信鴿,以方便傳遞消息。

在商毅的御駕艦隊、李華梅艦隊和進攻巴都巴都島北洋艦隊第二分艦隊駛離了霍洛島的海域之後,南洋艦隊第一分艦隊,也向霍洛島發動了進攻。

無論是南洋艦隊還是北洋艦隊,第一分艦隊都是實力最強的一支,船隻數最都達到了艦隊編制最高的三十艘,而且兩大艦隊的旗艦,也是除了商毅的御駕座艦岳飛號之外,伏波軍的其他兩艘一級戰列艦,霍去病號、戚繼光號都屬於各自的第一分艦隊,另外還各有二艘二級戰列艦。

雖然李華梅艦隊的戰艦數量要比兩支第一分艦隊都多,但都是以中小型戰艦爲主力,因此在總噸位和總火炮數量上,和兩支第一分艦隊相比,都還是要差一點,而實際的戰鬥力也是各有千秋,相差無幾。

霍洛島是蘇祿羣島中的最大島嶼,總面積近九百平方公里,島上山地不多,地勢較外平坦,小河流密集,可用耕地很多,島上的居集大約有近十萬人,因此蘇祿蘇丹國纔將首都設在霍洛島,另外霍洛島的漁業也很發達。

不過地勢平坦,也就意味着防禦起來更加困難,因爲需要防禦的區域擴大了。而且蘇祿國的國力有限,在進攻三寶顏的海戰中,海軍還損失慘重,現在霍洛島的戰船一共才只有三十餘艘,而士兵只有二千餘人。另外火炮的數量不足十門,火槍也只有兩百餘支,而且都是老式的火繩槍。

蘇祿國和馬京達努一樣,也是宗、政、部落一體的國家,打起仗來全民皆兵,但由於進攻三寶顏時,蘇祿國出動的是海軍,也並沒有大規模的徵集軍隊。現在中華軍突然殺到了霍洛島,再徵集士兵也來不及了。因此這個時俁,霍洛島的海防實力十分薄弱,在中華軍看來,幾乎就是形同虛設一樣。

中華軍的登陸地點在霍洛島的西北,也就是在和樂城的外圍,雖然霍洛島的沿岸防禦十分空虛,但中華軍也沒有大意,首先仍然是由各戰艦向霍洛島展開了一輪猛烈的炮擊,將沿岸簡陋的防禦工事,少數守軍打得雞飛狗跳,隨後各戰艦放下衝鋒舟,裝載上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向霍洛島發動了登陸作戰。

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77章 火炮對攻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92章 合圍(三)第94章 遷移(二)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65章 出兵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78章 步兵進攻第56章 火船(二)第82章 破敵之策第84章 開戰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31章 山東大捷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31章 碧華軒(上)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82章 破敵之策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380章 總結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77章 火銃試射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63章 破局(三)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37章 新武器第45章 戰後總結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147章 制度(下)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80章 佈置(一)第3章 趕集(上)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56章 奪船(上)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88章 勸降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03章 完婚(一)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25章 作戰原則第82章 佈置(三)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79章 桂王第65章 三徵湖北(二)
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77章 火炮對攻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92章 合圍(三)第94章 遷移(二)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65章 出兵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78章 步兵進攻第56章 火船(二)第82章 破敵之策第84章 開戰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31章 山東大捷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31章 碧華軒(上)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82章 破敵之策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380章 總結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77章 火銃試射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63章 破局(三)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37章 新武器第45章 戰後總結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147章 制度(下)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80章 佈置(一)第3章 趕集(上)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56章 奪船(上)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88章 勸降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03章 完婚(一)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25章 作戰原則第82章 佈置(三)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79章 桂王第65章 三徵湖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