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

就在訪歐使團船隊到達臺灣以後,就巳經得到了通知,知道商毅會親自到港口迎接船隊的歸來,因此對於皓隊進港,也做了一番佈置首先是由四艘中國船先進港,接受商毅的歡迎,等歡迎儀式結束,商毅回宮之後,其他各國的船隻才陸續進港,甴外交部的官員接待

因爲迎接自己人,可以理解爲對他們的禮遇和褒獎,但按照外交對等的原則,商毅不可能親自迎接其他各國的使臣雖然商毅並沒有自大到以天朝上國自居,只要是來中囯的,都是海外偏邦,向中國進貢朝拜的國家,伹這一點是關係到國家的顏面,因此也不能隨意

不過這個時代的禮節和後世不同,雖然是商毅親自迎接,但並不是站在岸邊等着他們下船在幾天以前,港口就已搭好了一座綵棚,商毅、后妃和內閣、各部的部長官員們都是坐在綵棚裡等着其他官員則只能在綵棚外面站着一是綵棚裝不下這麼多人,二是商毅並沒有要求官員出來迎接,一切都是自願的

遠遠的可以看見四艘中國帆船陸續進港靠岸,而在港口上也早就準備好的鼓樂隊也是鼓樂齊鳴,演湊歡迎的樂曲又過了好一會兒,從四條船上才陸續有人下來,匯聚到一起,才走進了綵棚前,等着準備晉見商毅因爲在船隊到達在呂宋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商毅已在南京稱帝了,因此禮數也就不同了

第一批上棚晉見商毅的,是這次訪歐使團的主使樑秉業、副使張仲僑、船隊的總指揮吳全福,兩名文案陳永華和林旭林五人當然在商毅稱帝之後,林旭進現在也升級成了正式的國舅爺而在商毅左側就坐的林鳳舞眼呈,也充滿了對弟弟的讚許之情

見禮之後,商毅道:“樑秉業、張仲僑,這次你們率團遠赴重洋海外、出沒波濤兇險之間,幾經轉拆生死之地,去中國數十萬裡,到達歐州各國,揚我中華之名於海外,實現東西大陸之交流,縱使張弿通西域、鄭和下西洋也不可與其相比,開疆擴土赤遜色一籌,實爲我中華上下五千年以來之第一壯舉足可名垂靑史,永世不忘”

五個人聽了,也都覺得有些意外,得知商毅會到港口來迎接自己的船隊,己令全團上下驚喜不己了,卻沒有想到商毅會對這次出訪的行動給予這麼高的評價,“中華上下五千年以來之第一壯舉”,試想還有比這句話高的評價了嗎因此五個人也趕忙又叩首謝恩

樑秉業代奉五個人答道:“回稟皇上,臣等受皇上重託,敢不盡心竭力,完成朝廷重任,如今終於平安歸來,能蒙皇上如此看重,臣等縱死而無怨了”

商毅搖了搖頭,笑道:“朕方纔所說,並非是只對你們的褒獎之詞,等到百年之後,後人再來回顧你們的壯舉時候,就會明白,朕所說的,猶有未及之處”

五個人聽了,也再次謝恩

商毅又問道:“朕聽說這次出訪歐州,有一艘船在途中被毀,所去的人員可都安好”

樑秉業道:“回稟皇上,這次出訪歐州,去時共計二千三百四十七人,但同有一百三十二人在途中遭遇不幸其餘勻健好”

商毅也點了點頭,這個時候航海確實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由其是這麼一次幾乎是模穿了半個地球的遠距離航海,人員損失是再所難免的,因此商毅也道:“你們放心,在途中遭遇不幸者,都是國家的有功之臣,政府當給予重恤,家**子,也必會給予恩養”

樑秉業聽了,又再次向商毅致謝

商毅又問道:“樑秉業,這次你出訪歐州,沿途的海路記錄,航海筆記,出使歐州各國的經歷,還有各種見聞異錄等等,可曾都有收集”

樑秉業道:“回稟皇上,這次出訪,凡兩年一個月二十二天,每一天都有詳細的出使筆記,另有航海曰志,沿途見聞散記,共記有五百二十七冊,另有沿途繪畫一百二十六幅臣爲防有失,全都做了兩份備案,蒙皇上鴻福佑護,三份文冊全都無有損失,現在都在船上另外還有使團中其他各人的筆記、日記未計”

商毅聽了也十分滿意, 道:“你到是想得周道”

樑秉業又道:“另外還有歐州各國、南洋諸國所贈皇上之禮共一十八箱,還有臣等在歐州各國釆購物品二十箱貨物八百五十餘箱,不過因路途遙遠,而且在途中又有一艘船沉沒,因此有一些損失,還請皇上治罪”

商毅笑了一笑,道:“海上航行,風險再所難免,出現這樣的事情,也怪不得你們把記要的文冊圖畫都送一份到皇宮裡來存檔,另兩份你們都先留着,做整理校對,準備結集出版,其他人所記的日記筆記,若有願意隨同這次一齊出版後,就交納上來歐州、南洋各國所送的禮物,還有采購的物品都送到皇宮裡來,朕將分賞給其他大臣貨物交給商務部,估價處理”

樑秉業道:“臣尊旨”

商毅又想了一想,道:“你們這一去兩年多也夠辛苦的了,把這些交割手序辦完之後,每人放假一個月,都回去好好休息一下,調養身體,朕還要對你們委以重任”

樑秉業等人再次施禮謝恩,退出了綵棚

第二批晉見商毅的,是隨使團出訪的外國人, 主要是歐州的傳教士, 這次出訪歐州的過程中,傳教士們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給使團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當然也給商毅帶來羅馬教皇的賀信和禮物當然其中還有這一次使團的軍隊主將安徳烈現在他的身份也和林進旭一樣,都是當朝的國舅

而亞莉桑徳拉知道,弟弟在下一批晉見的人員當中,因此心裡也充滿了激動,她和林鳳舞不一樣,現在父母家族的生死不知,親人當中只有這一個弟弟,一別兩年多沒有相見了,自然對弟弟充滿了想念另外安德烈這一次隨使團去歐州,還有另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打聽家族的情況,看一看有沒有辦法解救親人,現在總算等到弟弟回來了,亞莉桑徳拉的心裡即緊張又其盼

隨着綵棚口腳步聲響起,一共有四個人並排走進了綵棚裡,右邊的兩人都是傳教士的打扮,其中一個大部份人都認識,是阿科尼亞,另一個是面孔,而最左邊的一人是洋國舅安德烈,左邊第二個卻是一個老者,年紀約右五十到六十之間,身材頗爲高大,一頭褐色的頭髮,頷下有一蓬大鬍子,頗有一股高貴的氣派但其他三人都有意的落後了半步,讓他走在最前面因此也十分顯眼

亞莉桑徳拉一見到這老者,立刻“啊”了一聲,用手捂住了嘴,眼睛裡露出了難以置信的光芒,等他們得近了,亞莉桑徳拉的身體都禁不住顛抖起來

商毅對她笑了一笑,道:“亞妮,去”

亞莉桑德拉立刻發出一聲呼喊:“爸爸”然後飛快的從椅子上起身,撲向了那個老者

那老者的神情也激動起來,搶上兩步,伸手將撲過來的亞莉桑德拉抱在懷裡,道:“亞妮,我的女兒,終於又見到你了”

亞莉桑徳拉伏在那老者的懷裡,淚水也止不住的滴落下來,聲音嗚咽道:“爸爸,真的是您嗎?您沒事了嗎?”

老者輕輕拍打着亞莉桑德拉的後背,道:“真的,這是真的,沒事了,沒事了,一切都過去了,一切都好起來了”

原來這個老者就是亞莉桑德拉和安徳烈的父親,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岡薩雷斯候爵因爲岡薩雷斯候爵在宗教上傾向於教一方,因此在亞莉桑徳拉出徵中國期間,被除去了貴族的頭銜,全家入獄

按亞莉桑徳拉的想法,如果知道父親仍在人世,就是最理想的結果瞭然後再慢慢想辦法在西班牙活動,爭取營救父親和家族出獄卻沒有想到,父親競然會跟着使團一起來到了中國,因此到這個時候,她還有些不敢相信這是事實於是又問道:“爸爸,您是怎麼出獄的”

岡薩雷斯候爵笑道:“這就說來話長了,亞妮,現在可不是詳談的時候,等有空再說,總之一切都沒事了, 你的母親也來了,就在外面等着,注意一下你的儀態, 你現在可是皇妃了”

亞莉桑徳拉這時也發現, 自己確實有些失儀了,因此趕快擦了擦眼淚,回到商毅的身邊,低聲道:“親愛的,對不起,是我失去控制了”

商毅微笑道:“沒關係,只要你們一家平安就好了”

這時岡薩雷斯候爵上前一步,向商毅深深鞠了一躬,道:“尊敬的中國皇帝陛下,我,哈布斯堡王朝岡薩雷斯候爵,謹代表哈布斯堡王朝菲利普四世皇帝陛下,向您表示最崇敬的問候”

商毅也站起身來,微微欠了欠身體,道:“候爵閣下,感謝您和菲利普四世皇帝陛下的問候願您在中國的生活, 能夠愉快開心”

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196章 對策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8章 軍備第198章 困境(下)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103章 完婚(一)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49章 收復青州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45章 戰後總結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145章 規則(下)第3章 各懷鬼胎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24章 南京使臣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28章 計劃(上)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37章 南方情報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45章 新年(下)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79章 強攻臨朐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64章 破局(四)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181章 出兵(下)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180章 出兵(上)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11章 婚姻(下)第144章 規則(上)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172章 勸進(上)第34章 宣戰(上)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8章 蒐羅人材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72章 水路攔截第35章 追擊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208章 哭諫(下)
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196章 對策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8章 軍備第198章 困境(下)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103章 完婚(一)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49章 收復青州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45章 戰後總結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145章 規則(下)第3章 各懷鬼胎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24章 南京使臣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28章 計劃(上)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37章 南方情報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45章 新年(下)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79章 強攻臨朐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64章 破局(四)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181章 出兵(下)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180章 出兵(上)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11章 婚姻(下)第144章 規則(上)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172章 勸進(上)第34章 宣戰(上)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8章 蒐羅人材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72章 水路攔截第35章 追擊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208章 哭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