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計劃(下)

商毅對衆人的反應十分滿意,接着又道:“還有經濟方面。*(*)大家都知道,打戰是要靠財力、物力支撐。而清廷入關之後,也一直征戰不斷,根本沒有好好的恢復生產,國庫早就難以爲繼了,而且北方地區經過了流寇動亂己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農業生產和稅收幾乎完全荒廢,但清廷爲了供應戰事,還要繼續徵收重稅,但就是竭澤而漁,也支應不了太長的時間,相反還會逼得百姓再度起義作亂。而我們浙江地區這幾年來,積攢了大量的糧食物資,就算沒有稅收供應,足夠兩三年使用。因此在經濟上,我們也比清廷佔優。另外我們是在家門口作戰,戰線短,後勤供應方便。而清軍卻是遠征數千裡,後勤供應線長,運輸消耗也比我們要大得多。對他們來說,這更是雪上加霜。”

“基於這三點理因,我相信,以淸廷目前的實力,應該只能堅持半年左右的時間,因此到了下半年,也就是我們向清軍展開反擊的時候,收復南京的計劃,是一定能夠實現。”

聽了商毅的話之後,衆官員們也都基本弄明白了商毅的意思,浙江的危機其實並不是在眼前,而是在將來,致少在以後三年左右的時間裡,和清廷相比,浙江地區還會佔到不少的優勢。而且商毅的計劃,其實就是趁着目前浙冮還佔有一定優勢的情況下,奪取南京,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獲勝更大的發展空間,當然在目前來說,也確實是很有把握成功。

而且這也是商毅集團的唯一可行之法,如果這樣繼續困守在浙江,只會使自己的優勢慢慢的消耗殆盡,等到清廷緩過了這一囗氣來之後,自已最終還是免不了一敗塗地的結果。因此在想通了這一點之後,衆人也都一致贊同商毅的這個決議。事實上衆人也沒有其他的選擇餘地了,同時也都相信商毅一定能夠扭轉目前的局面。

見衆人都贊同了自己的決議,商毅立刻做出決定,從現在開始,在半年的時間內,將商家軍的正規軍擴大到三十五萬左右,後備軍擴大到十五萬左右,這也差不多是目前商毅所擁有的人口數量達到的軍隊極限數了。俱體分佈爲江南戰區總兵力爲十五萬左右,後備軍五萬;而江北戰區包含江淮和湖北兩個戰區,總兵力爲十萬左右,後備軍五萬;山東戰區的總兵力爲十萬左右,後備軍五萬。在今年的最後三個月的時間裡,將完成復奪南京的任務。

隨後商毅又下令,而在此其間,浙江地區的一切人力物力財力都將服從於這個大前提目標,各部門都要全力配合。

而幾個和軍事相關的工廠也都要制定新的生產計劃,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兵工廠,因爲在軍隊擴充起來之後,相關的武器裝備彈藥也都要跟得上。因此在散會之後,商毅也立刻到兵工廠去視查工作。

兵工廠的主管孫和鼎也對商毅詳細介紹了現在的情況。目前兵工廠己經完全建成投產運行,一共有工人二萬六千七百多人,技術工人的數量達到了一萬八千四百多人。

目前兵工廠的產量主要是:毎月可生產火槍六千到八千支,火炮二百到三百門,霹靂火箭一千五百餘發,各種炮彈二千發,子彈二十萬發,手榴彈三萬顆,地雷六百顆。雖然兵工廠的產量己經不算小了,但由於商家軍的擴軍速度快,依然有些供應不上,在南京戰役之後編制的新部隊的兵器裝配率只有七成左右,而後備軍的兵器裝配率還不足四成。

另外兵工廠還擔負着開發新式武器的研究任務。在南京戰役開戰以前,按照商毅的要求,四個重點的研究項目是:內模灌水冷卻鑄炮法;後填彈式火槍、火炮的研製;新式連發槍的研製;超遠距離霹靂火箭的研製。另外還有一些小的研究項目,都是對現在武器的進一步提高性能。

在且前,內模灌水冷卻鑄炮法己經試驗成功,並且正式投入生產中,新一批交付軍隊使用的火炮,大部份都是釆用內模灌水冷卻鑄炮法鑄造的。

而且經過測試以後,使用內模灌水冷卻鑄炮法鑄造出來的火炮使用壽命雖然還達不到普通火炮的五到十倍,但也能夠達二到三倍以上。而且由於炮膛更爲結實,也可以填裝相對更多的火藥,使火炮的射程更遠。一門重量爲一千二百斤到一千五百的鑄鐵炮,在射程上己經接近商家軍目前使用得最多的三寸六分口徑的青銅野戰炮了。而由於是用鑄鐵所造,在成本上還不到青銅炮的一半。

不過青銅炮也釆用這種內模灌水冷卻鑄炮法鑄造之後,射程又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當然這種提高的幅度並不大,這是因爲黑火藥的威力有限的原因,但使用壽命卻能夠大幅提高。

但這樣的結果也讓商毅覺得十分滿了,因爲在目前的化學條件下,想製出威力更大的苦味火藥,黃火藥基本是不現實的。引用內模灌水冷卻鑄炮法的目前,其實更多的還是出於成本的考慮。在射程和炮彈的威力上,商家軍己經比清軍要強得多了。

而超遠距離霹靂火箭的研製,也己經有了新的結果,從理論上來說,要使火箭飛得便遠,就是加大了火箭的尺寸,使火箭能夠裝更多的推進火藥,但這又出現一個矛盾,即火箭尺寸加大之後,自重也會曾加,因此尺寸和自重要達到一個比較合適的比例,也是經過了反覆試驗。而另一難點就在於固定尾翼的尺寸,在現在幾乎還不存在空氣動力學的時候,只能靠多試驗了。

最後新型的霹靂火箭是釆用單支發射,每支火箭長達九尺左右,直徑達到五寸多,一般射程可以超過七百步,最遠可以打到一千步左右。而商毅也給這種新型的火箭命名爲“戰斧火箭”。

相對於這兩項技術都基本取得了成功,但後填彈式火槍、火炮和新式連發槍的研製工作就不那麼順利了,到不是說造不出來,其實在這個時候,中西方都生產過後填彈式火槍、火炮,但最大的問題就是閉氣性差,射程不夠。結果儘管兵工廠的研究部己經制造出五六件試驗品,但實際的效果都不理想,達不到提高戰鬥力的效果。而新式連發槍雖然有商毅提供的幾種圖紙,但想要超過管風琴槍,就必需釆用後填彈技術,因此後填彈式火槍技術不解決,新式連發槍的研究也很難取得大的突破。

但商毅也知道,後填彈式火槍、火炮和新式連發槍的研製,都屬於槍炮發展史上的變革性發明,可不是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科學研究要尊重科學發展規率,是不能急於求成的。因此在到也沒有責怪他們,同時還寬慰研宄人員要有耐心,不要怕失敗。

不過在目前的情況下,兵工廠的首要任務是保證新組建部隊的兵器供應,因此商毅也決定,暫時停止所有的研究項目,對霹靂火箭和地雷的生產,也減少一半,集中兵工廠的人力物力,主要生產火炮、火槍和手榴彈這三樣,和彈藥生產。而且在火炮中也減少重型火炮的生產,儘量多生產中小型火炮,儘可能在年底之前,保證所有正規軍的武器配備,至少也要保證人手一支步槍吧。

孫和鼎當然也清楚現在的形勢,也完全能夠理商毅現在的苦衷,因此也立刻表示將按照商毅的指令,在今年以內,把兵工廠的力量集中生產最常規的武器,保證年底的戰鬥需要。

試查完兵工廠之後,商毅也知道,而且到目前爲止,軍事技術上能夠產生突破性的武器在短期內恐怕實現,就算是造出了比較適用的後填彈式火槍、火炮和新式連發槍,也用受生產週期和成本的限制,只能起到一個補充的作用。想要完全取代目前的武器,估計需要二十年的時間。

因此兵工廠在以後的目標是,儘可能的提高現有武器的性能和使用壽命,以及兵工廠的生產效率。從這個意義上說,內模灌水冷卻鑄炮法雖然看起來不起眼,實際的作用卻是最大的。而提高火槍的使用壽命,主要是冶鐵技術提高,有了優質的鐵供應,製造出的槍管才能夠耐用。

對於這一點,孫和鼎可是深有體會,因爲在新年之後,冶金廠提供的生鐵塊的質量明顯比過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製造出來的步槍的使用壽命也有了明顯的提高,雖然還達不到內模灌水冷卻鑄炮法的效果,但也能夠提高到一倍左右,

商毅聽了之後,也纔想起來,在南京戰役之前,自己給宋應星佈置了兩個任務,一是建成一個冶金廠,釆用新式的冶鐵技術,煉出優質的鋼鐵來;二是製造蒸氣機。但自己回到杭州之後,一直在忙於軍政兩方面的事務,雖然接到了宋應星的報告,兩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也沒空去看一看。現在軍事上的壓力己經減輕了不少,也應去看看宋應星的成果了,這兩項技術也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

第83章 游擊戰(二)第203章 夜奔(下)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119章 投效(上)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134章 開業(一)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45章 內外夾攻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27章 煙雨杭州第148章 新政(二)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131章 攻城(上)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84章 四徵湖北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4章 趕集(下)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52章 山東巡撫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205章 北上第89章 繼續堅持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135章 開業(二)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94章 救援蘇州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208章 進京(上)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87章 挑戰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26章 夜襲(上)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79章 救急第87章 人材(下)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41章 火炮對決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8章 軍備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332章 對持(二)第332章 對持(二)第279章 大不敬
第83章 游擊戰(二)第203章 夜奔(下)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119章 投效(上)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134章 開業(一)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45章 內外夾攻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27章 煙雨杭州第148章 新政(二)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131章 攻城(上)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84章 四徵湖北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4章 趕集(下)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52章 山東巡撫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205章 北上第89章 繼續堅持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135章 開業(二)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94章 救援蘇州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208章 進京(上)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87章 挑戰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26章 夜襲(上)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79章 救急第87章 人材(下)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41章 火炮對決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8章 軍備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332章 對持(二)第332章 對持(二)第279章 大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