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

就在陸軍向巴達維亞城發動進攻的時候,成鋼也指揮着海軍三支分艦隊,共計七十三艘各種戰艦,從海面上向巴達維亞發動進攻。而荷蘭方面也動了全部戰艦迎戰。

相對於陸軍來說,荷蘭的海軍還是有着相當的戰鬥力,因爲荷蘭是以海軍素稱的國家,而且現在也還擁有四十七艘戰艦,其中包括有兩艘千噸以上的戰艦,儘管在數量上比中華軍的艦隊有一定的距離,但荷蘭艦隊有岸炮的支援,因此也能抵消一部份中華軍的數量優勢。

另外雖然遠征艦隊的司令官特朗普將軍己經成爲中華軍的俘虜,但荷蘭海軍的戰術一向都是以自甴作戰爲主,司令官只是起一個精神支柱的作用,對戰鬥的指揮控制力量其實有限。因此荷蘭海軍也並非是不能與中華軍一戰。當然中華軍艦隊中並沒有包括李華梅艦隊。

但戰鬥開始之後,中華軍立刻就立刻佔據了戰鬥的上風,雖然因爲顧忌荷蘭軍的岸基炮火,中華軍的艦隊無法全面展開,因此艦隊數量多的優勢也不能全部發揮出來。因倫成鋼也下令,讓南洋艦隊第二、三分艦隊組成二支縱隊,迎戰荷蘭艦隊,而南洋艦隊中實力最強的第一分艦隊暫時按兵不動,做爲預備隊。

這樣一來,雖然雙方參戰的戰艦數量基本相差無幾了,但中華軍的戰艦在火炮、噸位上還是佔有相當的優勢,而且經過了加裡曼丹島海戰之後,中華軍海軍的官兵們不僅積累了大規模海戰的經驗,同時對縱隊戰術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也都大大提高了一層,因此在戰鬥中執行戰術時也更爲堅決果然,始終堅持保持着縱隊隊形,以整體力量對抗荷蘭戰艦的自由作戰。

儘管荷蘭戰艦在靈活、機動方面要勝過中華軍的戰艦,但縱隊戰術不僅能充份發揮戰艦左右兩舷火炮的威力,同時也可以讓中華軍的戰艦在火炮、噸位上的優勢得到完全的體現,因此無論荷蘭戰艦如何在自已的前後左右來回拆衝,中華軍的戰艦都不爲所動,保持着縱隊的隊形,以左右兩舷的火炮向荷蘭戰艦發動轟擊,這一樣也令荷蘭戰艦的優勢盡喪,畢竟拼起火力來,荷蘭戰艦遠不是中華軍戰艦的對手。

就這樣在這一戰中,中華軍的整體戰術也充份壓倒了荷蘭的自由戰術,中華軍的兩支縱隊就像兩條巨龍一樣,在荷蘭戰艦的圍追堵截之中,來往縱橫,如入無船之境一樣,打得荷蘭戰艦非傷即沉,在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激戰之後,荷蘭艦隊已經被中華軍擊沉了九艘,另有十餘艘戰艦都有一定程度的損傷。而中華軍方面,僅僅只被擊沉了兩艘驅逐艦。

而且這個時候又出現了另一個對荷蘭艦隊不利的情況,彈藥不足了。本來荷蘭艦隊出戰時攜帶的彈藥就沒有滿裝,而經過了近兩個小時的激戰之後,已經有幾艘戰艦上的彈藥都己經打光了,其他戰艦上所剩的彈藥也都不多,最好的也不足四成,因此荷蘭艦隊的戰鬥力也在開始下降,而中華軍在出戰之前,都是得到了充份的補濟,毎一艘戰艦都裝配滿了足夠的彈藥,到這個時候,所有出戰的戰艦都還保留着六成以上的彈藥,仍然保持着足夠的戰鬥力,而在此起彼漲之下,戰局也迅速的朝着對荷蘭艦隊不利的一面發展下去。

這時一直在觀戰的成鋼也果斷的抓住了這個戰機,立刻下令南洋艦隊的第一分艦隊也開始投入戰場中。

南洋艦隊中實力最強的第一分艦隊參戰之後,也給了荷蘭艦隊最後一擊,旗艦戚繼光號一艦當先,左右舷炮一起開火,在十分鐘的時間內,就一連擊沉了兩艘荷蘭戰艦,隨後其他戰艦也紛紛開火,立刻將荷蘭艦隊打得四分五裂。而其他的荷蘭戰艦上的士兵見大勢已去,荷蘭士兵自由、散漫、不能打逆風戰的特點又一次爆發出來,誰都無心再戰下去,紛紛調轉船頭,向巴達維亞的船港逃去。

有些荷蘭戰艦在逃跑的過程中被中國戰艦擊沉,也有一些戰艦被中國的戰艦纏住,只能向中華軍投降,結果逃回船港的戰艦隻有二十二艘。中華軍僅僅只被擊沉了三艘戰艦,另有兩艘戰艦受損較重。而一共擊沉荷蘭戰艦十六艘,俘虜九艘。

而在擊敗了荷蘭艦隊之後,中華軍只是稍作了休整,然後立刻向巴達維亞的海岸發動了進攻,並且封鎖住了巴達維亞的港口。

在沒有艦隊牽制的情況下,岸基的炮火是很難壓制得住海上的艦船,因爲岸基炮臺是固定不動,而艦船都是在海上移動,另外巴達維亞的岸基火炮的數量也十分有限,遠遠比不上中華軍的戰艦火力,因此雙方進行了半個多小時的對轟之後,中華軍以付出兩艘戰艦被擊沉的微小代價,催毀了岸基上大半的炮臺,並且在火力上也完全壓倒了岸基火力。而這時各戰艦上也都派出海軍陸戰隊,放下衝鋒舟,向岸基發動了登陸進攻做戰。

雖然在岸基上也有一部份荷蘭士兵駐守,但在雙方的火炮對轟中,也被中華軍的火炮打死不少人,而且在火力被壓制住之後,荷蘭守軍也意識到大勢己去,因此也都無心再戰,還不等到中華軍的海軍陸戰隊登陸,就紛紛放棄了陸基陣地,向巴達維亞城裡逃跑。結果中華軍的海軍陸戰隊也十分順利的登上了陸地,並且佔領了陸基陣地,剩餘的二十佘門火炮,也全都被中華軍繳獲。

在海軍陸戰隊登陸成功之後,並沒有急於向巴達維亞城發動進攻,因爲進攻巴達維亞城,是陸軍的任務,而海軍陸戰隊也缺少重型爆破武器,冒然攻城,必然損失嚴重。因此中華軍的海軍陸戰隊向巴達維亞的港口發動進攻,同時中華軍的戰艦也從海上逼近了港口。

逃回港口的荷軍戰艦還驚魂未定,但馬上就發現,原來自己已經被中華軍從海陸兩路堵在港口裡了,這一下可就真的成了甕中之鱉。雖然荷蘭戰艦上都裝配有火炮,但一來是荷蘭各戰艦的彈藥都嚴重不足,二來現在大勢己去,陸基被中華軍佔領,港口被封鎖住,就算是彈藥充足,也不可能扭轉戰局。而就在這時,不知是那一艘荷蘭戰艦首先打出了白旗,舉手投降,隨後其他的荷蘭戰艦上也都紛紛效枋,都打出了白旗,全部投降因此中華軍也沒有經過戰鬥,就佔領了港口,而停泊在港口裡的二十二艘荷蘭戰艦,十艘荷蘭商船,也都成爲中華軍的戰利品。

這時在陸地上,中華軍也己經深入到巴達維亞城裡,並控制住了大部份的地區,荷蘭士兵和土著士兵節節敗退,不是被打死,就是向中華軍投降。現在荷蘭軍隊在整個巴達維亞城裡,只控制着以議會大廳爲中心加上週邊的小部份地區。而守兵也只剩下五六百人。

而這時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董事們也都聚集在議會大廳裡,有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有人臉色蒼白、目光呆滯;有人喃喃自語,但嘴脣直打哆索,還有人拼命的往嘴裡灌着酒,而馬特索科爾坐在主席的位置上,面如死灰,眼光空洞無神,顯然是一付聽天由命的樣孑。總之是千奇百怪,形像各異。

因爲現在的局面已經十分清楚了,巴達維亞已經失守,荷蘭東印度公司也徹底失敗了。現在所有的董事面臨的問題,是選擇轟轟烈烈的戰死,還是馬上投降,苟且偷生。但留給董事們的時間也不多,中華軍己經打到了議政大廳,槍炮爆炸的聲音己經聽得十分清楚,不容他們再磨嘰了。

就在這時,終於有一名董事受不了,站了起來,大聲道:“投降吧,投降吧,我可不想死了,以後的事情怎麼樣,等以後再說吧,現在我還不想死啊。”

其實絕大部份董事都有投降的想法,只是這個彎一下轉不過來,因爲要投降的話,當初就有的是機會,不僅可以保住命,還能保住公司和一部份財產,但卻都被董事們放棄了,而現在投降,則是一無所有,連命保不保得住,都還二說,因此也讓不少董事們心裡都生出早知今曰,何必當初的想法來。但有了一個領頭的,也爲其他人打開了一個心理上的缺口,因此其他董事也都紛紛表示向中華年投降吧,反正好死不如賴活着。

因此沒過多久,在巴達維亞的議政大廳上就打出了一面白旗,中華軍見了,也停止了進攻,過了一會兒,只見從議政大廳裡走出來幾個人,沒帶武器,高舉雙手向中華軍連絡請降。在得到了軍長田楚的保證所有人員生命安全的承諾之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董事們也都全部走出了議政大廳,接受中華軍的控制,將隨後中華軍派出一支軍隊,進駐議政大廳,將徹底佔領了巴達維亞城。

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44章 救援部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92章 合圍(三)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73章 勸進(下)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33章 餘波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87章 挑戰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86章 人材(上)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49章 收復青州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章 喜迅(上)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400章 國事(三)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50章 再攻濟南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46章 亂攤子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188章 勸降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154章 激戰(下)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178章 工匠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18章 江南攻勢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209章 進京(下)第84章 游擊戰(三)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49章 清軍整頓(二)
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44章 救援部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92章 合圍(三)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73章 勸進(下)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33章 餘波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87章 挑戰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86章 人材(上)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49章 收復青州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章 喜迅(上)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400章 國事(三)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50章 再攻濟南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46章 亂攤子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188章 勸降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154章 激戰(下)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178章 工匠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18章 江南攻勢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209章 進京(下)第84章 游擊戰(三)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49章 清軍整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