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

商毅回到杭州的時候是十二月二十六曰, 這時正值新年將近, 而商家軍又在戰場上連連取勝,因此整個杭州城裡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人人笑逐顏開,充滿了新年的喜慶氣氛。

在城‘門’前商毅等一行人也受到了杭州衆官員、百姓們的熱烈歡迎,包括吳甡、史可法、黃宗羲、姜日廣、高弘圖等寄居在杭州的明朝官員們,也都自發趕來迎接商毅的一行。畢竟以復南京、擒殺多鐸,無論是戰略還是戰術,都俱有非同一般的影響力,說這是南北局勢改變的關建一戰,也不爲過。就連一向對商毅頗有成見的黃宗羲,也對商毅這一戰讚不絕口。

商毅也一一同衆人打招呼,互相問候,包括對吳甡、史可法等人,也都十分客氣的見禮問候。然後又對百姓們表示了感謝,並且發表了即興的演講,感謝百姓們對商家軍做支持和幫助,如果沒有百姓們在後方辛勤的工作,給前方的戰士們提供糧食、衣服、武器、彈‘藥’,運送物資、商家軍也不可能打勝仗,因此這次收復南京的勝利,不僅是屬於商家軍,也屬於每一個杭州百姓、每一個浙江的百姓,所有在商家軍管理地區內的百姓共同的努力,纔有了商家軍最終的勝利。

說完之後,商毅還面向衆百姓,拱手連作揖三次,百姓們聽着商毅的發言,情緒也十分‘激’動,不斷的發出歡呼的聲音,而在商毅作揖的時候,人羣之中,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督師威武。”隨後所有的百姓們也都跟着,齊聲高呼了起來。

在百姓們的齊聲歡呼中,商毅才向衆人告別,返回自已的督師府去。

人羣漸漸散去之後,吳甡、史可法、黃宗羲、姜日廣、高弘圖五個人卻還沒有走, 而且聚隴一在一起,因爲剛纔的那一幕,也給幾個人帶來不小的震動,一方面是因爲商毅對百姓說的那一番話,在以前他們最多也就是聽說什麼“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或是“君爲輕、社稷次之、民爲重”之類,而像商毅這樣,把所有的功勞都歸於百姓身上,幾人確實都還是第一次聽說過。

雖然幾個人心裡都清楚,商毅也不過是說說而已,沒有人會真的當真了,但能說出這一番話來,也非常不易了。幾個人都是熟讀聖賢之書,又都做過高官的人,如果是從一個皇帝口裡說出這一番話來,大臣們就會立馬長跪,高呼“皇上聖明”之類的話來。

而百姓們對商毅的熱烈反應,同樣也讓幾個人吃驚不己,雖然這段時間以來,他們在杭州都見慣了商家軍和百姓們融洽相處的情景,但也確實沒有想到,百姓對商毅會這麼擁待,說得直接一點,杭州的百姓其實己經把商毅當做自己的皇帝了,如果今天,有人喊出一說“督師萬歲”來,恐怕其他的人也會馬上響應。

而且幾個人也都聽說過,在商家軍攻克南京,商毅率軍進城的時候,商家軍的士兵們也確實向商毅高呼“萬歲”,儘管幾個人心裡對這個結局有所準備,但真的一步一步發展到這一步,毎個人多少也都覺得有些不大舒服,因此在人羣漸散之後,幾個人卻還留在原地,面面相覷。

過了好一會兒,高弘圖才指着南京的方向,輕輕道:“‘玉’砌雕欄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難道這朱顏真的非改不可了嗎?”

幾個人都是飽學之士,當然都聽得出,高弘圖唸的是南唐李後主的[虞美人]中的兩句,但無論是意境還是感情,用來比喻現在的局面,到也十分貼切,由其是後一句“朱顏改”中,還含了一個“朱”字, 比喻明朝, 確實十分洽當。

史可法聽了,苦笑了一聲,道:“我大明立國至今,已有近三百年,如今國難當頭,難道就真的沒有力挽狂闌的忠心之士了嗎?”

姜日廣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道:“憲之兄,憑心而論,商毅當初絕不是心懷異志之人?若是能遇逢一位有爲英明之君,也未不能成爲忠心不二之士,只可惜……唉?”

黃宗羲也點了點頭,道:“明室難興,在於天子失德,而不在於其它,從毅宗皇帝開始,到福藩南京繼位,再到現在的唐藩、桂藩,都是難成大器之輩,正所謂一朝當興、一朝當亡,天下大勢也,非人力所能挽回。”

吳甡見話題說得越來越沉重了,也道:“若是朱顏改變,不可挽回,但總也好過把‘玉’砌雕欄讓給滿清吧。”

高弘圖沉默了半響,終於也點了點頭,道:“也只能如此了,雖然我一直不待見商毅,但也不得不承認,他在浙江的所做所爲,確實是非常人所能及,恐怕天下之勢,真的要應在他的身上。不過也確實好過讓滿人侵佔中原,我中國又回覆涯山之難,爲異族統治。”

其他人聽了,也都微微點頭,南京城破之後,他們就一直生活在杭州,也親眼睹了商毅在浙江地區的治理情況,而且也不斷收到其他南明諸王建立的朝廷消息,儘管幾個人心裡都是忠於明朝,也希望明朝能夠中興,但在事實面前,幾個人也都不得不承認,現在整個南方確實也只有商毅有希望打過長江,收復所有失地。同時幾個人也十分清楚,真要是到了那一天,恐怕就算商毅不想自立,也是不可能了。也就是說,無論商毅和清廷最後的結局如何,明朝是註定難以恢復了。

衆人又是一陣沉默,而史可法又道:“那麼各位以後又有什麼打算呢?”

黃宗羲微微一笑,道:“傳道授業、立書著作,然後閒觀天下之變,不涉仕途,就麼了卻終生。”

他的話到引起了其他人的興趣,因爲幾個人中,論學術水平到確實是以黃宗羲最高,吳甡道:“我也聽說,太沖正在修書立作,‘欲’將生平學術,盡付其中,到不知寫得如何了?”

提到了自己寫的書,黃宗羲的情緒眀顯好多了,笑道:“正是如此,不過纔剛剛動筆,正在整理舊稿,以後還要想要請各位多多賜教。”

――――――――分割線―――――――――分割線――――――――

對這批明朝的遺老遺少的討論,商毅當然不知道,這時他的心早就飛回家裡了,因爲現在商毅掂記的,不僅僅是衆妻室,還有‘女’兒。

家裡的衆妻妾們也早就收到商毅今天要回來的消息,因此這時也都集中在府裡的大廳迎接他回來。葉瑤瑱也給小商莞穿上大紅牡丹的棉襖,戴上虎皮帽,腳蹬虎頭軟底棉鞋,外面再包上一件猩猩紅的大斗篷,包得圓圓滾滾,好像一個大皮球一樣,然後把‘女’兒也抱了出來。

府‘門’打開,商毅和亞莉桑徳拉一起進到府裡之後,衆人也都一擁而上,將他們兩人團團圍住,不過這一次首先接受商毅擁抱的,不在葉瑤瑱,而是要讓位給‘女’兒商莞。

從葉瑤瑱手裡接過‘女’兒,商毅也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在商莞的小臉上連親了好幾下,這時商莞己經三個月了,胎黃都己經退得差不多了,這時包得一大團,動彈不得,不過雖然和商毅分開了快兩個月,到是一點也不認生,由商毅抱着,不哭也不鬧,一雙小圓眼睛卻盯着商毅,咕嚕嚕‘亂’轉。商毅給她做了一個鬼臉上後,商莞的嘴角還‘露’出了一個小月芽似的笑容。而衆妻妾們也都是一陣歡笑,都說果然是親父‘女’,就是不一樣,一下子就笑了。

而商毅心裡也十分歡喜,抱着‘女’兒也不想放手,一直回到廳裡之後,商毅才把商莞‘交’給‘奶’娘抱着,和衆妻妾們一一問候,然後才換衣,梳洗。

這時亞莉桑徳拉早巳從‘奶’娘手裡把小商莞給搶過來抱着,摘下自己的十字架,逗着她玩。林鳳舞坐在亞莉桑徳拉身邊陪着,而朱媺婕像個小猴子一樣,圍在她們身邊,跳來蹦去,不停做着各種笑臉鬼臉,逗引着小商莞。而朱媺娖站在一邊看着。都把這個小丫頭當寶貝一樣。

葉瑤瑱和陳圓圓側陪在商毅身邊,也是問長問短,又說了說這段時間以來家裡,以及杭州的情況。而這時商毅才發現,沒有看見葉星士的蹤影,一問葉瑤瑱才知道,原來葉星士又不知溜到那裡去玩去了,己經好幾天不在督師府裡,這種情況也經常發生,府里人也都習以爲常了,反正過年的時侯葉星士一定會回來的。而商毅和葉瑤瑱也不擔心,因爲以葉星士的武功和經驗,絕不會有事的。

而就在這時,商莞忽然哭了起來,葉瑤瑱趕忙從亞莉桑徳拉手裡接過了‘女’兒,輕輕搖晃着哄着,其他人也都慌了手腳,紛紛圍隴上來,有人說是商莞餓了, 該喂‘奶’了,也有人說是商莞要睡了,還有人說是廳裡太吵了。結果一家人全部都圍着商莞轉,反到把商毅給扔到一邊去了。

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77章 火銃試射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83章 夜襲(一)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19章 投效(上)第23章 震盪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38章 軍歌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196章 軍校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48章 新政(一)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346章 親情第247章 營救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155章 民嘯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48章 清軍整頓(一)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185章 襲擊(下)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6章 家事! 公事!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135章 天命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8章 軍備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251章 調兵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74章 清廷議事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50章 再攻濟南
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77章 火銃試射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83章 夜襲(一)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19章 投效(上)第23章 震盪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38章 軍歌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196章 軍校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48章 新政(一)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346章 親情第247章 營救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155章 民嘯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48章 清軍整頓(一)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185章 襲擊(下)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6章 家事! 公事!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135章 天命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8章 軍備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251章 調兵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74章 清廷議事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50章 再攻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