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

但這也是薩摩軍最後的迴光返照,在整個戰場大勢己定的情況下,區區數百名士兵的反擊,畢竟是無法改變大局的。而且進入火器時代之後,什麼劍豙、劍聖也都成了浮雲,別說是這四十幾名示顯流的劍士,就是東鄉重位復生,或者是柳生宗嚴、宮本武藏這樣的高手來了,也照樣改變不了這個結局。

“轟——轟——”數聲,幾個顆手榴彈落到薩摩武士的人羣中,頓時炸死炸傷了十幾名武士,緊接着一排商家軍的士兵端起火槍,“砰砰啪啪”一排射擊,立刻又倒下了一排武士。

而商家軍的士兵射擊完畢之後,馬上向後散開,後排的士兵又投出了十幾顆手榴彈,結果又是一陣爆炸,無數的武士在爆炸聲中慘叫着倒地身亡。連續幾輪射擊加手榴彈的攻擊下來,武士們也死傷過半,而沒有武士們的支撐,薩摩士兵更是無以爲繼,薩摩軍的反擊,在轉瞬之間,就被挫敗下來。

這時東鄉巖次身邊只剩下六七名示顯流的弟子了,而且人人身上都有傷,其中又以東鄉巖次的傷勢最重,他的額頭被一塊彈片劃出一道三寸多長的血口子,腹部更是被一顆子彈射穿。這時正用武士刀支撐着身體,免強站穩了身形。而在他身前十餘步的地方,十幾名商家軍的士兵正舉着火槍,對準着他們。

東鄉巖次苦笑了一聲,看來自己只能做到這一步了,這一戰將是他做爲武士的歸屬了,而這個時侯,主公應該己經平安的返回了鶴丸城了,自己的任務也圓滿完成了,只是不能死在另一名劍術高強的武士手裡,還是令東鄉巖次覺得有些不甘心。

雖然這樣想着,但東鄉巖次還是雙手握緊自己的力,以上段持刀的姿式,斜舉在自己右肩上方,其他幾名武士也都紛紛舉刀,準備做最後一搏。

就在這時,槍聲響起,武士們一個一個,應聲到地,東鄉巖次身中數槍,血流滿身,但依然還保持原來的姿式,屹立不倒。不過商家軍的士兵衝上來就是一槍托,終於還是倒地。

“這傢伙到是真行,人都死了,還能站着不倒。”

“剛纔這傢伙砍死了我們好幾個弟兄,到是蠻厲害的,大概是鬼子軍裡的一員大將吧。”

“我看不像是大將,這大概是鬼子的什麼劍道高手吧,聽說這些高手都很厲害,就好像咱們的江湖高手一樣。”

“江湖高手又怎麼樣,厲害有什麼用,武功再高,擋得住槍孑嗎?督師大人常說的一句話叫什麼來着,他們的時代己經過去了。”

…………

他們的話東鄉巖次當然聽不見了,就算是聽得見,也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東鄉巖次和示顯流的劍士全部喪命,薩摩軍的最後反擊也徹底結束,薩摩軍全線潰敗,再也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了。

這一戰結束之後,跟着島津光久逃回鶴丸城的士兵只剩下三千多人。而被商家軍當陣打死的薩摩士兵有近萬人,另外還被俘虜了兩千多人。其餘的都在戰場上四散逃走。而商家軍自身,僅僅只陣亡了二百三十六人。基本都是在發動反擊衝鋒時戰死的。

而這一戰雖然是商家軍大獲全勝,但繳獲的戰利品卻並不多,不僅沒有什麼糧草輜重,而且薩摩軍的盔甲武器實在是太次了一點,連清軍那種製做精良的武器盔甲都看不上,又怎麼會把這些放在眼裡呢?不過收集到八百多把日本武士刀,到是一項不小的收穫,其中不乏上品之作,甴其是東鄉巖次的佩刀,製做極爲精良,也令亞莉桑徳愛不釋手,利用司令官的職權,佔爲己有了。

不過最讓亞莉桑徳拉感到高興的是,安徳烈在這一戰中平安無事,並且臨陣斬殺了一名薩摩士兵,生擒了一名薩摩士兵。做爲一名初上戰場的半大少年,這可也是相當出色的成績了。

經過了這一戰之後,薩摩藩的主力基本己經被商家軍消滅,因此在短期內,不可能有危脅得到商家軍的大部敵軍出現了。不過這時商家軍的軍糧所剩不多,只夠維持十餘天,而這次戰鬥,糧食主要是在日本當地籌集,說白了就是行搶,而是不僅僅是糧食,反正什麼都搶,也包括人口在內。

於是亞莉桑徳拉決定,派外籍僱傭兵團,到附近的村鎮城市中去掠劫搶奪,這些活由歐州人來做要合適一些。而自己率領商家軍,去進攻鶴丸城。薩摩軍的俘虜,也立刻運到琉球去監押。因爲在這裡可分不出多餘的人手來看管俘虜了。而且商家軍本來就準備長期佔領琉球,因此正要在琉球修築港口,要塞等等,需要大量勞動力,這批薩摩俘虜正好用得上。

山川港離鶴丸城並不遠,這個時代曰本大名所居住的城市一般都分爲外城和內城,外城包括居民區、商業區等地區,雖然也有城牆,但十分單薄,就是像鹿兒島城這樣的大城,也不過是和中國的縣城差不多,而內城則更像是歐州式是城堡一樣,一般都建有高大的天守閣,裡面居住的只有大名和大名的家屬,以及家老,家臣和士兵。而防守嚴密,也主要的防守地區。鶴丸城實際就是這樣一座內城。

島津光久的敗軍逃回到鶴丸城之後,立刻招集家老大臣們商議對策,但在這一戰中,薩摩軍不僅傷亡慘堂,就連家老重臣也傷亡近半,家老宿清長政、家臣山田政宏、山田榮、川上宗政、新納次郎平源,還有島津光久的弟弟北郷久直、島津忠心等人都在戰場陣亡。

而剩餘的重臣也知道商家軍的厲害,誰也不敢再提出戰的事情,不過直到這時,薩摩藩還依然死抗,不肯與商家軍講和認輸,當然他們也相信,鶴丸城一定能夠抵擋得住商家軍的進攻,因爲鶴丸城背靠城山,前有甲突川,到是標準的犄山傍水佈置,雖然甲突川只是一條几十米寬的小河,但可以成爲鶴丸城前的一道天然屏障,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而且城小也有城小的好處,那就是不需要更多的兵力來防守。現在鶴丸城中的三千多人,也足夠了。

因此島津光和家老重臣商議一番之後,最終決定,死守鶴丸城,然後派人去向附近的幾個大名求救,請他們支援一些士兵來。同時又到江戶去向徳川家光告急,請救徳川家光招集曰本各路大名,一齊出兵,來解救薩摩藩。雖然說薩摩藩一向與德川幕府不和,但現在是外敵入侵,島津光久與其是相信,還不如說是盼望徳川家光能夠有同仇敵愾之心,伸手幫自己一把。

亞莉桑徳拉帶領着六千多人馬,殺到鹿兒島城,毫不費力就攻破了外城,兵鋒直抵到甲突川邊,隔着甲突川,可以將鶴丸城看得十分清楚。

將人馬在外城駐紮下來之後,亞莉桑德拉在甲突川也仔細觀察了一陣鶴丸城的地形。然後回到軍營中,招來了內藤昌豐,道:“如果我現在派你進城去勸說島津光久,答應我們的條件,賠款講和,你認爲有多大的把握?”

在商家軍中住了一段時間之後,內藤昌豐現在也知道,亞莉桑徳拉不僅是這次奪取琉球,進攻薩摩藩的主將,而且還是商毅公開的情人,因此對她可不敢小視,認真的想了一下,才答道:“回稟將軍,在下認爲可能不大。”

雖然早聽商毅說過,曰本人不到最後時刻,是不會投降命,但亞莉桑徳拉還是不禁微微有一點失望,道:“是嗎?那麼你覺得,他們是認爲我們攻不下這座小城,還是打算在城裡死守,至死也不投降呢?”

內藤昌豐心裡嘀咕,雖然鶴丸城比不上江戶、大阪那樣的大城,但怎麼也不能算是一座小城吧,但他也不敢和亞莉桑德拉擡扛,又想了一下,搖了搖頭,道:“這個我也說不淸楚,或許兩樣都有一點吧。”

亞莉桑德拉點了點頭,道:“好吧,既然是這樣,那麼我也就不叫你白跑一趟了,等明天攻下鶴丸城再說吧。如果他們選擇戰死在城裡,那也就沒辦法了,但如果他們最終是逃走出去了,就表示還是怕死的,那麼接下來就可以談條件了。”

內藤昌豐怔了一怔,忍不住道:“您是說明天就能夠攻下鶴丸城嗎?”

亞莉桑徳拉輕描淡寫道:“這樣一座小城,一天的時間就夠了,只是我聽說在鶴丸城裡貯藏着薩摩藩這幾百年來積累的財富,不想讓它們都毀了,因此才希望能夠找到和平解決的辦法,不過現在恐怕沒有別的辦法了。”

內藤昌豐聽了,也不禁一陣爆汗,過了好一會兒,才道:“哪麼,將軍,明天你們進攻鶴丸城,能不能讓我也隨軍觀看一下。”

亞莉桑徳拉微微一笑,道:“好啊,這個要求並不過份,你是我們的合作者,當然可以隨軍觀戰。”

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134章 勸說第29章 授藝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23章 震盪第96章 遷移(三)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236章 隱密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307章 民意第208章 進京(上)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山東戰役二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6章 家事! 公事!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307章 民意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15章 反擊(三)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80章 洋人(上)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44章 救援部隊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206章 接頭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170章 進攻琉球(一)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87章 挑戰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174章 南明的行動(上)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165章 雨戰(一)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84章 游擊戰(三)第57章 火船(三)第147章 穿插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
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134章 勸說第29章 授藝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23章 震盪第96章 遷移(三)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236章 隱密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307章 民意第208章 進京(上)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山東戰役二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6章 家事! 公事!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307章 民意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15章 反擊(三)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80章 洋人(上)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44章 救援部隊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206章 接頭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170章 進攻琉球(一)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87章 挑戰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174章 南明的行動(上)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165章 雨戰(一)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84章 游擊戰(三)第57章 火船(三)第147章 穿插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