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

弘光元年(1645年),十二月十八日。面臨着清軍咄咄逼人的攻勢,一直躲在後宮裡享樂,久未理事的皇帝朱由崧也終坐不住了,下旨升朝,招集文武官員,商議應付淸軍的進攻。

說實話也沒有什麼好商議的了, 因爲現在誰都知道,整個南方只有商家軍能夠抵擋得住清軍的進攻,只有把商家軍調入南京來駐守,纔是保住南京的唯一方法。因此朝會的目地只有一條,就是說服目前執政的東林黨派系同意,調商毅出兵,戎衛南京。

其實現在執政的錢謙益、黃宗羲還有候恂、四公子等人心裡也都清楚這一點,包括在他們內部,也有人提議過,調商毅出兵。但在這一段時間以來,商毅不僅在[杭州時報]上連續發表攻擊東林黨的文章,而且還連上了三份正式的奏摺到南京朝中,不僅要求朝廷罷免錢謙益、黃宗羲等人,重新啓用史可法和吳甡,甚致暗示東林黨現在己經把持了朝綱,架空了皇帝,因此只要朝廷下旨,自己可以帶兵進京,清君則。大有和東林勢不兩立的意思。

在這樣的情況下,錢謙益、黃宗羲等人當然不敢調商毅進南京了,候方域甚致表示,一但調商毅入京,東林黨人將會重複天啓年的慘劇,死無葬身之地,因此寧可熬到清軍兵臨城下,設法與清軍講和,或者是棄南京而逃,也不能調商毅率軍進京。而他的這種觀點也得到了不少其他東林黨的讚許。

如果是真正的政治老手,就會明白,雖然商毅說得十分嚴厲,但實際上不過是政治領域中常用的套路,說白了誇大其辭,漫天要價,而這裡面其實有很多可以緩合的餘地,畢竟在政治範圍內,沒有什麼是不能妥協的。否則以商毅目前的實力和兵力,早就可以長驅直入,直接打進南京城了。

只可惜東林黨的政治智慧一向都不怎麼高,而且也習慣了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對就是錯,不是自己人就是敵人,只走極端而沒有中間層的簡單思維方式,因此根本不可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來,也就只能是一味的強撐着硬是不調商毅,但面對清軍的逼近,卻又束手無策,拿不出應對的辦法來。

不過這次在金殿上,有不少大臣都知道情況緊急,因此紛紛建議,立刻調商毅率軍入京,保衛南京,還有幾名大臣甚致認爲現在調商毅都來不及了,建議朱由崧立刻幸架杭州,躲到商毅的勢力範圍裡去。還有人對東林黨的作風非常不滿,要求錢謙益、黃宗羲等人立刻辭職,以謝天下。

這些意見顯然是不能被錢謙益、黃宗羲等人所接受的,因此很快在金殿上雙方又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辯,而辨論的主題和內容,也很快就跑了題,變成了互相攻擊和指責。而且開始的時候還是一個接一個的說,但後來就變成兩個人、三個人爭搶着說,最後所有的人都捲入了進來,整個金殿上也亂成了一團。而坐在大殿正中最高位置上的皇帝朱由崧,其本都被衆官員給無視掉了。

也不知吵了多久,朱由崧纔在盧九徳的攙扶下,從龍椅上站了起來,一擡腳,將龍椅邊的一個花瓷瓶給踢翻在地。“譁拉”的響聲終於也提醒了衆大臣,皇帝的存在,也就都慢慢停了下來,看着坐在寶座上的朱由崧。

這時盧九徳才尖聲道:“這可是在金殿上啊,你們就敢這吵鬧,成何提統啊!這也太不把皇上放在眼裡了吧。”

衆大臣聽了,心裡也都不由生出幾分愧疚來,因此紛紛跪拜於地,道:“臣等不敢。”

朱由崧這纔開口發言,道:“如今清虜大軍逼境,形勢危急,朕意己定,立刻招商毅率軍入京師拱衛,由內閣立刻票擬,交朕批紅,馬上向杭州下旨。”

他剛一說完,錢謙益立刻站起身來,大聲道:“皇上,萬萬不可,商毅擁兵自重,心懷異志,如調他入京,如少帝招董卓,必有大禍。”

而黃宗羲、候恂、候方域、方以智等人也都紛紛起身,道:“皇上,千萬不可招商毅入京。”

朱由崧道:“不招商毅入京,清虜大軍逼進,又何以抵抗呢?”

錢謙益和黃宗羲頓時答不上來,而候恂趕忙道:“清虜大軍不過是疥癬之疾,而商毅久藏禍心,纔是朝廷的心腹之患,皇上不可……”

“放屁。”朱由崧心裡一急,連粗話都冒了出來,“淸虜己佔我大明半壁江山,如今幾十萬大軍沿江而下,還是疥癬之疾。現在放眼江南,能敵清虜者,唯有商毅一人而己,你們卻千推萬阻,不調商毅率軍入京,貽誤軍機,是何道理?”

錢謙益道:“臣等皆是一片忠心,還請皇上明察。”

聽他還說自己是一片忠心,朱由崧越氣急,道:“你們是什麼忠心,清虜大軍破城,你們還可以投降清虜,保全自己的性命,只有朕是必死無疑,這就是你們的忠心嗎?”

自從朱由崧即位以來,表現得一直都不是很強勢,總是溫溫和和,給人以一個好脾氣的印像,惡人都是馬士英去當了,就是假太子案的時候,也沒有在金殿這麼急過,但這一次在存亡憂關的時候,終於火了。

但他的話說得雖然嚴厲,但基本平時一慣的溫順表現,東林黨的衆人也沒太在意,畢竟在他們心裡,朱由崧就是一個沒用的皇帝,因此態度依然強硬,錢謙益立刻道:“臣等忠心,天地可見,但調商毅入京一事,臣等萬死也不敢奉詔。”

一聽錢謙益還不肯妥協,朱由崧幾步從臺階上下來,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只見他一把扯下了頭戴的龍冠,雙手捧到錢謙益等人的面前,道:“好吧,即然朕指使不了你們,那麼這個皇帝,我也不當了,你們誰願當來當吧。” 說着,他“僕通”一下,跪倒在地上,把龍冠放在自己面前,道:“錢先生,你來當這個皇帝吧,不然黃先生、候先生都可以,誰當都可以,我馬上讓位。”

滿殿的官員,誰也沒有想到,朱由崧居然會來這麼一出,不禁都被驚得呆住了,一時間誰也說不出話來。而錢謙益、黃宗羲、候恂等人也都傻在那裡,過了好一會兒,纔回過神來。一個個都不禁嚇得汗流夾背,手足無措。儘管朱由崧不是東林黨人屬意的皇帝人選,而且在他繼位之後的做爲,也是一個標準的昏君形像,但他現在已經是公認的大明皇帝,這一點東林黨人否定不了,也從來就不敢否定。在東林黨和馬士英鬥爭的時候,也從來沒有想要把朱由崧推下去,包括南渡三大疑案,也不過是借來和馬士英鬥爭,並不是真的想要推翻朱由崧。

雖然在另一時空裡,黃宗羲曾寫書暗示過朱由崧的身份有假,但那時南明早己滅亡,清朝已經定鼎中國了,因此並不表示朱由崧在位的時候,黃宗羲有廢除朱由崧的打算。而且無論是東林衆人的道徳觀念還是東林的宗旨,也都不可能真正有這種念頭。

因此衆人慌忙又都跪倒在地,連頭都不敢擡,磕頭不止,只撞得地面上“砰砰”直響。口裡連聲道:“臣不敢,臣萬死也不敢。”

見到東林衆人這樣惶惶不安的樣子,朱由崧也不禁來了勁,畢竟自己可被這幫人欺負過不少,因此也不理他們,大聲道:“盧九德。”

盧九德一直就跟在朱由崧身邊,立刻應道:“皇上,老奴在。”

朱由崧“哼”了一聲,道:“別叫我皇上,現在皇上在他們這幾個人裡面,你立刻給我準備紙筆,我要下詔退位。”

盧九德也一下子跪了下來,扯着朱由崧的袖子,放聲大哭道:“皇上,您可不能這樣啊!老奴就是死了,也不能讓您退位呀。”

而其他的官員也都回過神來,也都紛紛磕頭,道:“皇上,您可不能這樣啊!”

朱由崧卻越發來勁,揮動着雙手,甩開了盧九德,道:“不要拉着我,這個皇帝,我是說什麼也不當,不當了,你們誰愛做誰做吧。”

這時盧九徳一邊哭着,忽然大罵道:“錢謙益、黃宗羲、候恂,你們看看,你們把皇上逼成什麼樣子了,你們個個都是死罪,都該誅滅九族。”

這一句話到是提醒了不少官員,忽然有一人大聲道:“皇上,臣彈亥錢謙益、黃宗羲、候恂等人,不守臣節、欺凌天子,競敢妄行廢立之舉,實仍十惡不赦之罪,臣請將其立刻拿下,交由三法司論議罪名。”

有一個人開火,馬上又有人接着道:“還議論什麼罪名,我看應該立刻推出午門,用梃杖打死。”

又有人道:“用梃杖打死算是便宜他們了,我看要用凌遲處死才行。”

“光是處死他們還不夠,還應該滅族,滅九族。”

“什麼滅九族,要滅十族。”

…… ……

而這時的錢謙益、黃宗羲、候恂等人,有的聽淸楚了,有的也沒聽清楚,但誰也不敢言語一聲,爲自己辯觧,只顧着一個勁的磕頭,有的連額頭都磕破了,鮮血滴落在金殿的地面上。

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247章 營救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79章 桂王第2章 應對第27章 夜襲(下)第39章 吳甡督戰第94章 勸降(下)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198章 困境(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28章 許婚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72章 水路攔截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400章 國事(三)第81章 總結作戰第251章 調兵第99章 備戰(一)第67章 新法令(下)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332章 對持(二)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章 清廷(下)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141章 造船廠第181章 出兵(下)第94章 遷移(二)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346章 親情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77章 鹽場(下)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166章 雨戰(二)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75章 湖南失陷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67章 新法令(下)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66章 建設(上)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45章 貨幣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40章 海軍出擊第35章 鄉鬥(下)
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247章 營救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79章 桂王第2章 應對第27章 夜襲(下)第39章 吳甡督戰第94章 勸降(下)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198章 困境(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28章 許婚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72章 水路攔截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400章 國事(三)第81章 總結作戰第251章 調兵第99章 備戰(一)第67章 新法令(下)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332章 對持(二)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章 清廷(下)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141章 造船廠第181章 出兵(下)第94章 遷移(二)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346章 親情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177章 鹽場(下)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166章 雨戰(二)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75章 湖南失陷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67章 新法令(下)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66章 建設(上)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45章 貨幣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40章 海軍出擊第35章 鄉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