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火炮對戰

通過剛纔的一輪試探進攻,圖爾格以經意識到,如果不想辦法壓制住穆陵軍的火炮火銃,是很難攻下關城。雖然清軍隊伍裡沒有火銃,但這一次來進攻穆陵關,卻是帶來了十二門火炮,現在到是可以派上用場了。

這些火炮都是這一次清軍攻明時,在九邊一帶的邊防明軍那裡搶來的,其中有中型佛朗機炮三門,小型佛朗機炮五門,虎蹲炮四門。

在最初,滿清與明軍交戰,吃過很多火炮的苦頭,也使清軍認識到一些火炮的作用,由其是孔有徳、耿仲明、尚可喜三人降清之後,帶出了一批明朝製造的火炮、火銃,和一些鑄造火炮的技術。在皇太極的大力支持下, 滿淸也組建了一支火炮部隊,並在大淩河之戰中,發揮了相當的作用。因此在清軍搶到了一批火炮之後,也帶着火炮一起南下,準備在遇堅城的時候使用。

其實清軍還同樣搶到了數百支火銃,只是清軍一來不會使用火銃,二來也沒有認識到火銃的作用,因此不屑使用火銃,把這些火銃全都留在了濟南,準備返回關外時再一併帶回去。

操作火炮的都是俘虜的明軍炮手,經過了清軍的威逼利誘之後,也只能都同意爲清軍作戰。因此圖爾格這一次也頗有信心,看一看到底是誰的火炮更爲厲害。

清軍陣中突然推出了火炮,也確實在守關的穆陵軍心理上產生了極大的震動,有不少人心裡都產生了恐慌的情緒。因爲火炮的威力,穆陵軍的士兵實在是再清楚不過。

事實上連商毅同樣也大吃了一驚, 自己爲了守衛穆陵關,以經做了不少準備,幾乎可以說是面面具到,但偏偏就是忘了,在這個時候,清軍以經開始使用火炮作戰了。這確實是一個大疏忽。

但現在以經沒有時間後悔,必須要當機立斷,拿出一個應對的辦法來。因此商毅立刻下令,命令所有的佛朗機炮,對準清軍的炮兵陣地開火。對於一直接受現代軍事教育的商毅來說,火炮之間的對轟戰術其實並不陌生,無非就是實行火力壓制,先搞掉對方的炮兵陣地,打跨敵人的抵抗還擊能力,然後再對敵軍的其他目標實行攻擊。

只是這個戰術有多大的成功把握,商毅心裡也沒有底。雖然自己有十五門火炮,但只有七門佛朗機炮,其餘的都是虎蹲炮,在火炮對決中作用不大。而對方的十二火炮裡,卻有八門佛朗機炮,論火力,自己這一方其實並不佔上風, 甚致不稍遜一籌。但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硬着頭皮上了。

商毅傳下命令之後,穆陵軍的炮手們也馬上開始了填彈的工作。儘管他們心裡也沒有底,也很慌張,但現在全軍的每一個人對商毅都有了一種近乎於盲目的信心,認爲無論是在多麼困難的局面下,商毅都會有辦來應付,爲穆陵軍帶來勝利。

“轟——轟——”

雙方的火炮幾乎是在同時向對方噴出了火舌,因爲在這個時候,使用實心彈沒有任何意義,因此兩軍全是使用的霰彈,而距離不可能隔得太遠,相距也就在一百二十步左右。所不同的是,穆陵軍只有七門中小佛朗機炮開火,而清軍卻是十二門火炮全都出動,因此聲勢要比穆陵軍大的多。

結果清軍的十二門火炮中,四門虎蹲炮的炮彈都只落到離城牆還有二三十步的地方,只是激起了一片泥砂,對城上毫無影響,因爲虎蹬炮的射程只有百步左右。而另外八門佛朗機炮發出的炮彈中有三發也全落在城牆外,遠近不同的地方,有一發還打到了護壕溝裡,另外三發都打在了城牆上,雖然把城牆上打出了一片大小不同的孔洞,但對城牆幾乎毫無影響。

只一發炮彈能夠準確的打在城頭上,將周圍的二十多名穆陵軍全都打得,全都或仰或僕,栽倒在地上。還造成十幾名士兵受傷,另外還有有兩發炮彈到是打到了距離城垛口只有數尺的地方,飛濺出來的鐵丸和碎石,打傷了幾名士兵。

而穆陵軍的七發炮彈,全部都準確無誤的落到了清軍的炮兵陣地附近,誤差最多也不過前後十餘步,但對於霰彈而言,這個距離依舊在殺傷範圍之內。

清軍的毎一門火炮配了十二名士兵,包括四名炮手,四名雜役和四名衛兵。因此十二門炮共計是一百四十四名士兵,結果一輪炮擊之後,清軍的炮兵陣地差不多有一半的士兵的當場死亡,受傷的也不下二十餘人。而在這一輪火炮對轟中,饒幸活下來的清軍士兵也被嚇得紛紛後退。

顯然第一輪的火炮對轟,穆陵軍無疑取得了絕對的優勢。

原來明軍制造的火炮即沒有準星,也沒有炮耳,不僅無法瞄準,也無法調整火炮的角度,發炮全憑炮手的經驗和運氣。再加上明軍的炮手也缺乏訓練,更是隻要是能把炮打響,就算萬事大吉,至於打得準不準,威力多大,那就只能聽天甴命了。

而穆陵軍的火炮都是經過了商毅和孫和鼎的改造,不僅增加了準星和炮耳,同樣還配備了標尺定距,因此準確率也比清軍的火炮要大得多。

因此在第一輪炮擊之後,穆陵軍的士兵們都看見在清軍的炮兵陣地上屍橫遍地,剩餘的都嚇得紛紛後退,而自己儘管也有一些損失,但比清軍還是要小得多,也都歡呼起來。

而商毅也鬆了一口氣,看來自己還是高估了清軍。使用熱武器,由其是熱武器時代的戰爭,其實是一個系統而複雜的工作,不是有了幾門火炮,有了幾個炮手就能解決的。在這方面,儘管穆陵軍現在也是纔剛上路,但也遠比清軍強得多了。看來就算清軍有了火炮,也不足爲懼。

圖爾格在二百多步開外的清軍主陣中地方看着,眉頭也緊緊皺了起來。他雖然沒有認識到熱武器時代的戰爭模式變化,但還是看得出來,自己軍中這批從明軍那邊俘虜來的炮手,比起穆陵軍的炮手來,實在相差太遠了。只可惜這一次攻明,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人訓練的火炮隊並沒有隨軍參戰,要是有他們在,或許還可以和穆陵軍的明軍好好打一場火炮對決戰,只是現在這批炮手,只指望不上了。

不過圖爾格依舊下令,炮兵馬上返回陣地,繼續與明軍對轟,凡事後退者,一率格殺匆論。同時又補充了一批俘虜的明軍,加入列炮手的行列中。因爲在圖爾格看來,這批炮手反正是不中用的,不如就用他們去消耗守軍的力量,能消耗一點就是一點,反正把這些都賠光了也不可惜,還能省一點糧食。

十餘名跑得最快的人被弓箭射倒,立刻震懾住了剩下的幾十名敗兵,他們終於意識到,現在自己可不是在軍紀渙散的明軍隊伍裡,而是兇惡殘忍的清軍,以前在明軍裡面見風使舵,欺軟怕硬的那一套根本就用不上,對於違令的人,清軍可是不會手軟,殺死自己,就可踩死一隻螞蟻差不多。

因此炮兵們只得停下了腳步,在清軍的威迫之下,只能硬着頭皮,返回炮兵陣地,而那一百多名増加上去的炮兵更是一個個面如死灰一般,但也不敢有任何反抗,只能加入到先前的炮兵之中,一起回到了炮兵的陣地上。

然而就在他們耽擱這麼一段過程之後,穆陵軍的炮手們都以經重新填裝好了火藥炮子,開始了第二輪的炮擊。

由於第一輪炮擊取得了巨大的優勢,而且也看見淸軍的炮手嚇得放棄了陣地逃跑,因此穆陵軍也士氣大振,填裝好了炮彈之後,立刻又對清軍的陣地展開了轟擊。

而淸軍的炮手剛剛回到陣地上,就立刻遭到了穆陵軍的第二輪炮擊。但這些炮兵們也學乖了不少,一聽對面炮聲響起,立刻都趴在地上,反正自己也沒有逃跑,至於生死,只能看老天爺來安排了。因此這一輪炮擊,對清軍的打擊並不大,只轟死了幾十人。

等穆陵軍的第二輪炮擊結束之後,清軍的炮手們才紛紛從地上爬起來,趕忙填裝火藥炮子,準備再次對關城上展開轟擊。

甴於穆陵軍的第二輪炮擊剛剛結束,這一次清軍倒是能夠比穆陵軍快出一線,在穆陵軍的火炮還沒有發射前,己有兩門中型佛朗機炮填裝好了火藥炮子之後,立刻開始點火發射。

“轟!”的一巨響。

在清軍的炮兵陣地上再一次開了花,炮手們立刻倒下了一大片,甚致有好幾個炮手被巨大的氣浪衝得凌空飛起,然後又重重的落在地上。

原來剛纔跑了又回來,有一門佛朗機炮的炮手忘了清理炮膛,就直接填充火藥。而且炮手爲了追求炮擊的效果,又把火藥填裝過多,以致於在一點火之後,立刻發生了爆膛。而這時其他的炮手都在填裝火藥,因此這一次爆膛,傷死的炮兵及多。

正在清軍的炮手一片忙亂的時侯,穆陵軍的第三輪打擊又落到他們的頭上。等炮擊結束之後,炮手們以經所剩無幾了。

後陣中的圖爾格看到這種情況,也知道炮手都完了,火炮也就成了廢鐵一堆,這仗也沒法再打下去,因此下令,趁着穆陵軍的第三次炮擊結束,正在填裝火藥炮子的時候,馬上把火炮都拖走,退軍。

而這一次雙方火炮之間的對決,也以淸軍的完敗告終。

第89章 交易(下)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19章 海盜(三)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147章 穿插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63章 剃髮令(下)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247章 營救第37章 南方情報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288章 計劃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85章 地雷陣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161章 飛剪船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81章 佈置(二)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52章 山東巡撫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一章 真像第66章 忽悠第402章 北境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31章 碧華軒(上)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51章 撫平青萊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161章 飛剪船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35章 超級戰艦第177章 鹽場(下)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180章 報紙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234章 除夕——劫持
第89章 交易(下)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19章 海盜(三)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147章 穿插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63章 剃髮令(下)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247章 營救第37章 南方情報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288章 計劃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85章 地雷陣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161章 飛剪船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81章 佈置(二)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52章 山東巡撫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一章 真像第66章 忽悠第402章 北境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31章 碧華軒(上)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51章 撫平青萊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161章 飛剪船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35章 超級戰艦第177章 鹽場(下)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180章 報紙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234章 除夕——劫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