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催促出兵

在忙忙碌碌之中,時間往往過得飛快,一晃十餘天就過去了。

首先林家商鋪的林琛收到商毅的邀請之後,馬上從青州來到了穆陵關,對商毅庫存的貴重物品進行了一番評估,計算出期總價值在二十三至二十七萬兩白銀之間。而經過雙方協商,以總價格二十萬兩白銀成交。雖然看上去商毅彷彿是吃了虧,但一來是急於變現,二來也要給對方留出一定的利潤空間,因此也沒有什麼不滿意的。

價格雖然談定了,但林琛又提出,林家的青州分號沒有能力一口氣吃下全部的物品。只能分期支付給商毅,當然也可以分批提取貨物。

對這一點商毅也沒有異議,畢竟在任何時代,敢坑官府的商人可並不多。因此商毅也索性提議,林家商鋪可以分兩次將貨品提走,以後按每兩個月結帳一次,每次四萬兩白銀,分五次結完,在第二次結帳之後,可以將剩下的一半貨物全部提走。

這樣的有利條件林琛自然答應,同時商毅又提出,支付方式將以白銀和米各一半的方式,米可以按四兩一石的價格拆算,也就是毎次支付實際爲二萬兩白銀和五千石米。林琛估算了一下,雖然在山東河北地區,米價還維持在六到八兩一石的高位,但在江南地區,實際只有二兩左右,即使是扣除運費和損耗,這裡也有不小的賺頭,因此也一口答應下來。

而對商毅來說,這些東西能夠換回十萬兩白銀和二萬五千石米,也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結果,這筆生意可以說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談好了價格、支付方式之後,林琛立刻返回青州,籌備白銀和米,準備支付首筆貨款。

同時帶隊到淄博一帶勘測開鐵礦的傳教士傅汎際也派人帶來回信,他以經勘測好了一個廢棄開礦點,原來這個開礦點本來是由當地建好了的,但清軍進攻,礦主被殺,礦工們逃的逃,抓的抓,也就徹底停產。實際是一個完好的開礦點,各種廠房都很齊備,還有一部份開礦設備可以使用,只需要投入小部份資金,就可以馬上運作起來。老成以經開始行動起來,只是缺少開礦的工人,在當地只僱傭到十六個人,因此需要商毅調集大批勞動力過去。

得到了這個消息,商毅自十分高興,因爲現在手頭上就有現成的勞動力,那就是清軍的俘虜,除了送到北京獻俘的兩百人之外,剩下的還共有六百八十三人,現在都在穆陵關裡充當苦力使。不過穆陵關的基礎建設基本以經完工了,這夥人也快沒事幹了,開礦正好可以派上用場。商毅雖然不主張殺俘,但對這批人還是要窄幹他們所有的剩餘價值,這也算是很人道主義了。

因此商毅也立刻下令,命一個連的士兵押送三百名俘虜,去礦山當苦力。而這一個連也就在礦廠駐紮,付責監視這些俘虜苦力,同時也保護礦場的安全。剩下的俘虜暫時留在穆陵關裡,這是給將來昌樂的藍寶石礦開採準備的。

剛把這事情處理完,青州府的離任知府孟宏恭和新上任的知府韓志,還有肖文軍一起來到穆陵關,一來是看望商毅,二來也帶來了朝廷剛傳到青州府的公文。

原來經過曾化龍的保舉,韓志和肖文軍一個出任青州府的知府,一個出任濟南府的知府,都得到了晉升的機會。但無論是離任還是上任,還都是受了商毅的恩澤,因此也是飲水思源,自然要來看看商毅。而商毅正要在這兩地開礦,兩位新上任的知府是自己的熟人,當然是再好也不過了。

而朝廷發來的公文中,也應商毅的要求,加封了衆人的官職,不過北京朝廷也催促商毅,讓他儘快準備,爭取早日出兵。原來吳甡以經受不住崇禎的一再要求,將於五月底離京南下督師,並將前線據點設在廬州,因此也迫切的希望商毅能夠早日出兵南下。

商毅看完公文之後,就扔在一邊不睬了。既然回到了自己這一畝三分地,那自然就是我的地盤我作主了,出系?那就看自己來定了。

同時商毅還收到了另一個消息,內閣首輔周延儒被崇禎下旨,勒令自殺。

原來在商毅離京之後,錦衣衛收集到了大量周延儒在通州謊報軍情的證據,呈交給崇禎。自然惹得崇禎大怒,不過這時崇禎還沒打算要周延儒的命,只是將他罷職還鄉,同時還念他有功,送給他紋銀百兩,作回鄉的路費。

但事情偏偏湊巧,就在崇禎下旨,罷免周延儒的當天,在最寵愛的田貴妃宮裡過夜,意外的發現,田貴妃的繡花鞋上,竟然繡着“周延儒敬奉”的字樣。這一下可把崇禎給惹毛了,當即由斥田貴妃,不該結交外臣,同時又立刻下旨,勒令周延儒自盡。並以陳演取代周延儒爲內閣首輔。

而田貴妃從此也失寵,到了七月鬱郁而亡。國丈田弘遇的權勢自然太跌,從此也一蹶不振了。致於陳圓圓從田府失蹤的事情,也淹沒在這一系列重大的國事變故中,跟本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吳三桂也以經到了山海關上任,大明依然像另一個時空一樣,一步一步滑落向深淵中。

儘管商毅以經知道這個結果,但在真正得知以後,還是有些感嘆。不過由於有了自己的介入,歷史還是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致少有兩個人的結果徹底改變了,一個是陳圓圓,她不用再擔負紅顏禍水的罪名;而另一個是吳甡,在另一時空裡,他因爲一直拒絕南下督師,終於徹底惹惱了崇禎,在這一年八月,將他發配到雲南戌金齒衛,從此徹底消失了。而現在吳甡卻出京督師,依然活躍在明末的大舞臺上。

在感嘆之餘,商毅又熱情的接待了三人,下令設宴,又請周世奇和唐鎮兩人來作陪。酒過三巡之後,氣氛也漸漸活躍起來,商毅才向韓志和肖文軍提出,自己打算在淄博和昌樂兩地開礦,請兩位新知府提供方便,韓志和肖文軍也是滿口答應。

其實明朝一直都是實行文尊武卑,由文官節制武將,因此商毅雖然是從二品武官,但實際地位還低於正四品知府,如果是在正常的時候,應該是商毅主動去拜見韓志纔對。不過現在天下大亂,文官不值錢,武將才吃香,結果一切都倒過來了。現在濟南府和青州府都要依靠商毅的保護,雖然明知朝廷禁止私人開礦,但兩位新上任的知府還是隻能睜一眼閉一眼算了。何況他們現在就是想管也管不了,不算了又能怎麼樣。

不過韓志和肖文軍也趁機提出,請商毅幫忙,清除青州、濟南境內的匪賊。

青州境內原來共有三支較大規模的匪賊,分別爲白虎山的老苗子,殺虎溝的絕山虎,和青狼峰的老駱駝。在商毅成立民團時,剿滅了老駱駝,在救援袞州時,絕山虎投奔了流寇,也被打殘了。現在還剩下白虎山的老苗子,是這三夥匪賊中實力最強的一支。另外清軍劫掠之後,又有許多百姓因爲走頭無路,也紛紛從賊,打家劫舍,搶掠村莊,因此這也是韓志和肖文軍上任之後,面臨的最爲頭疼的問題。

商毅聽了,也一口答應下來。雖然自己會領兵南下,但在穆陵關裡致少還留下一個團的留守兵力和一個偵察連,對付區區匪賊完全足夠了。同時剿滅匪賊還可以獲得一些糧食物資,儘管只是一小部份,但有總比沒有要好。

見商毅答應,兩人也都鬆了一口氣,也覺得心裡有了一點底,於是又開懷暢飲起來。

又喝了幾杯酒後,孟宏恭這才道:“商將軍,本官膝下有一小女,今年一十七歲,尚未許配人家,本官素來敬慕軍武之人,因此一直想給小女尋找一位武將爲婚,不知將軍麾下可有與小女年貌相當的將軍,能夠成全這一樁美事,本官感激不盡。”

商毅也怔了一怔,沒想到孟宏恭打算在自己的部將中找個女婿。

因爲明朝武將的地位很低,別說自已一個參將,就是堂堂總兵,也不如一個四品知府、五品知州,因此孟宏恭所謂敬慕軍武之人,絕對是屁話。不過現在正亂世,而且還不知何時才能結束,武將開始走俏,誰都交結幾個有實權的武將,田弘遇拉隴吳三桂和商毅,也正是如此,而孟宏恭想用這種婚姻,和商毅建立一個更爲緊密關係。

雖然按孟宏恭的想法,最理想的結杲是把女兒嫁給商毅爲妻。但商毅以經娶了妻室,這次從北京回來,還帶回了一個美妾,孟宏恭現在好歹也是一省的布政使,絕不可能女兒給商毅爲妾室,更何況是第二個妾室。只好退而求其之,與商毅手下的一名武將連姻,也算在商毅的集團中有個立足之地。

雖然這樣的效果會差一些,頂多只能算商毅集團的一個外圍人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進可攻退可守,迴旋的餘地也大得多,萬一商毅日後失勢,或是朝廷的風向變了,自己還能極時抽身而出,保全自身。如果真把女兒嫁入商家,那可就是徹底和商毅捆綁在一起,禍福與共了。因此這樣也是不錯。

第90章 遇刺(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234章 收尾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90章 金陵風月第11章 深夜靜思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4章 玄皇教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146章 亂攤子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47章 對策第121章 狙擊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48章 新政(一)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94章 撤兵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145章 迴歸第54章 水上進攻第34章 鄉鬥(上)第75章 湖南失陷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34章 宣戰(上)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266章 變數(二)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118章 海盜(二)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196章 對策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55章 民嘯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36章 開業(三)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5章 受勳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66章 新法令(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271章 不解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182章 下獄(上)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32章 碧華軒(下)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186章 講和(上)
第90章 遇刺(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234章 收尾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90章 金陵風月第11章 深夜靜思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4章 玄皇教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146章 亂攤子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47章 對策第121章 狙擊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48章 新政(一)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94章 撤兵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145章 迴歸第54章 水上進攻第34章 鄉鬥(上)第75章 湖南失陷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34章 宣戰(上)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266章 變數(二)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118章 海盜(二)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196章 對策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55章 民嘯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36章 開業(三)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5章 受勳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66章 新法令(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271章 不解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182章 下獄(上)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32章 碧華軒(下)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186章 講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