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

龍嘯大明

從兵工廠回自己的督師府之後,商毅連晚飯都沒有吃,只對其他人說了一聲自己有事,立刻把自己關在密室裡,翻箱倒櫃,找到一個大紙卷,打開之後,毎一張紙都仔細看了一遍,然後又打開電腦,鋪開紙張尺筆,開始畫圖。

也不知工作了多久,只見葉瑤瑱拎着一個大食盒進來,輕聲道:“哥哥,先吃飯吧。”

商毅這才覺得確實有些餓了,因此放下手裡的筆,擡頭道:“謝謝你,瑤瑱。” 說着把圖紙移開,讓出位置來。葉瑤瑱把食盒放下,將飯菜都拿出來,放在桌子上,然後給商毅盛飯。

雖然商毅對自己的妻妾和府裡的下人們都比較寬鬆,但這間密室在督師府裡,卻是一個絕對的禁區,因爲裡面放置的是商毅來到這個時代之前的所有物品,還是一些從電腦裡整理出來的資料。因此除了葉瑤瑱之外,其他任何人,包括陳圓圓和林鳳舞都不許進入。

在商毅吃飯的時候,葉瑤瑱也在翻看桌子上的圖紙,見畫的是一個自己從未見過的東西,也覺得十分好奇,道:“哥哥,這是什麼東西?”

商毅一面吃着飯,一邊笑道:“這個叫做蒸氣機。”

葉瑤瑱道:“蒸氣機?是蒸什麼用的?”

商毅笑道:“這可不是用來蒸什麼東西吃的,這是一種機器。是用來幹活的。”

葉瑤瑱更是好奇,道:“機器?幹活?”

商毅點了點頭,道:“這是一個好東西。弄得好的話了,它能幹的活比一百匹馬都多。”

原來商毅在回來的路上就想過了,就算是兵工廠能夠熟練運用了內模灌水冷卻鑄炮法, 也不可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這是因爲雖然現在兵工廠己經大規模配備了許多機械設配,但絕大多數的機械只能靠人力和畜力,只有一部份是使用水力,因此由於缺乏穩定的動力來源,依然還是手工生產,生產效率是難以得到大幅提高的,除非是能夠找到一種穩定的動力來源,才能實現真正的機械化生產,也就是說,現在的兵工廠己經需要有蒸氣機了。

其實在確定了自己在浙江地區的統治之後,商毅就己經考慮過製造蒸氣機的事情,因爲蒸氣機的出現,是人類發展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件,當然也是其他穿越前輩的必備殺器之一。而且在他的電腦裡,也有關於蒸氣機的詳細資料和結構圖紙。其中大部份都己經畫出來了。現在只是補充一些細節圖紙和註明大概的尺寸,並加上詳細的說明,同時也要在複製一份。

一般在後世的歷史教科書和科普讀物中,都會說蒸氣機是十八世紀中期的英國科學家瓦特發明的,有些資料還煞有其事的說,是瓦特在看到了瓶塞被蒸氣頂起來,觸發了他的靈感,因此才發明了蒸氣機。

其實瓦特並不是蒸汽機的發明者,在十六、十七世紀,甚致更早的時候,就有許多科學家提出過蒸汽機概念,並製造出一些原始蒸汽機的模型,而且在十八世早期,另一位英國科學家托馬斯?紐科門,就製造出了真正能用於生產低紐科門蒸汽機,這已經是一臺比較成熟的蒸氣機了。在瓦特之前,己經在英國運用了五十多年。

而瓦特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改進了紐科門蒸汽機耗煤量大、效率低的不足,並且完善了紐科門蒸汽機的結構,同時還加上了許多輔足的構件,使蒸汽機的效率提高到原來三倍以上,並且能夠廣泛的應用,最終成爲居有現代意義上的蒸汽機。

不過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瓦特製造新的蒸汽機,也是一種發展必然,因爲瓦特所處的英國,當時正值工業生產技術發展到了一個瓶頸時期,社會勞動力己經出現不足, 根不上生產發展的需要,因此整個社會迫切的需要一種,能夠提供穩定而且不受太多限制的動力機器,而瓦特的蒸氣機出現,正好適應了當時工業生產的需要,才能夠速度的推廣普及, 並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因此有人說:如果瓦特早出生五十年,他和他的發明一定都會同時死亡。因爲在那個時代並不需要瓦特的蒸氣機。這並不是誇張的說法,在十八世紀未期到十九世紀初期,機器的大量運用,造成大量工人失業,在這一段時期的歐州就多次發生工人砸毀機器的暴動。

儘管現在提前了一百多年,但在有了圖紙,和掌握了蒸氣機的原理之後,想要製造出蒸氣機在技術上並不難,就算暫時還達不到瓦特的蒸氣機水平,但山寨出一臺紐科門蒸汽機,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隨着以後不斷改進技術,達到瓦特蒸氣機的水平,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現在的中國社會發展,也遠遠沒有到需要大量應用蒸氣機的時候,因爲目前中國的勞動力絕對過盛,而且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也不會出現勞動力緊張的情況。就是想提高兵器的生產製造效率,也不一定非要用蒸氣機,比如再建一個規模相似的兵工廠也能解決,研製蒸氣機的週期,和再建一個兵工廠的週期相比,也相差不了多宀。而且現在商毅也不缺資金。

但商毅經過仔細的思考之後, 還是決定釆用製造蒸氣機來解決生產問題。雖然再建一個兵工廠雖然不難,但再培養數千名技術熟練的工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時兩座兵工廠,也意味着技術擴散、流失的可能性增加一部。尖端技術上的優勢,是自己在這個時候稱雄的基礎,絕對不能讓滿清獲得這些技術。因此在現階段,兵工廠的規模還不易擴大,只能在現有的基礎上挖掘潛力。

而在另一方面,蒸氣機畢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既使在這個時候的中國不能得到廣範的運用,但在小範圍內,由其是在一些強度大的生產工作:如開礦、造船、冶金等行業中,還是十分有用的。同時蒸氣機的運用,還會帶動一大批其他相關的產業發展和技術革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前進也用起到一定的作用。

聽商毅簡單的解釋了蒸氣機的工作原理之後,葉瑤瑱也不禁大爲驚訖,雖然她對商毅所說的蒸氣機能夠改變歷史還半信不疑,但也清楚一但這臺機器真的製造出來,確實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商毅是怎麼懂得這項技術的,確實令她百思不解。不過這並不是她所關心的事情,現在只是盡心盡力的幫助商毅,就行了。

到了第二天,商毅立刻找來宋應星,把自己準備了一夜所畫的十餘張圖紙讓他看,並且又仔細的加以說眀。

商毅請宋應星到杭州來,本意是想請他擔任科學院的院長。但現在科學院的成立還在構想當中,一方面是因爲缺少專業人材,另一方面也是因爲這一段時間的戰爭不斷,顧不上。但宋應星對此也十分理解,畢竟這是在非常時期,自己也不能要求太多。因此現在宋應星的主要工作是教授學生,並且在各個工廠裡蹲點研究技術,和其他工匠交流經驗,進行生產研究。

不過自從宋應星投靠到商毅之後,確實使自己的才智得以完全發揮,同時也大開眼界,學到了不少新東西。前一段時間他先是在絲綢廠裡,對織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使織布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後來又在木工廠裡主持四輪馬車的製造工作,在宋應星和幾名歐州工匠的一起努力下,經過了大量的反覆工作之後,終於在江淮戰役開始之前,製造出了實用的四輪馬車,也被一下子訂購二百輛,使運輸效率大大提高,節約了人力物力,爲保證了這次戰役的後勤供應,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同時在商毅取得江淮戰役的勝利之後,宋應星對商毅的敬重又加深了一層,也十分慶幸自己當初的決定沒有錯。因此在商毅的手下幹活,不僅可以做自己歡喜做的事情,而且也能爲抗擊清軍的入侵,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宋應星對目地的生活也頗覺得滿足。

而這一次看完了商毅畫出來的蒸氣機圖紙,又詳細聽完商毅說明的蒸氣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也確實讓宋應星大爲震驚,因爲在這個時代,社會分工纔剛剛開始,各門學科的分類還沒有細劃,因此大多數科學家都是綜合性的,並不會侷限於某一個學科,甚至一部份還有藝術家或是文學家,中外都是一樣,因此儘管宋應星還屬於古代科學家,但對各行各業基本者有一定的瞭解。

正因爲是這樣,宋應星對蒸氣機的反應,比葉瑤瑱要強烈得多,葉瑤瑱僅僅只是出於好奇,對蒸氣機的真正作用還十分模糊。而宋應星雖然從來沒聽說過什麼“將熱能轉化成動能”,什麼“活塞運動”這些術語,但並不妨礙宋應星對蒸氣機的理解。因此馬上能夠認識到,一但這種蒸氣機能夠製造出來,可以在多個行業裡得到應用,不僅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還能夠改變運行了近千年的傳統生產方式。

同時對商毅也佩服得五體投地,以前他還只是聽說商毅會一些秘法技術,如製做玻璃、活字印刷等,但這一次可是親自見到,商毅不僅拿出來詳細的圖紙,而且解釋的也十分清楚,這還有什麼可說的。

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50章 再攻濟南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83章 佈置(四)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279章 大不敬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67章 新法令(下)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73章 阻擊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15章 反擊(三)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202章 夜奔(上)第35章 追擊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49章 收復青州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5章 強盜第80章 放棄青州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402章 北境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102章 備戰(四)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73章 福臨登基第186章 出獄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56章 奪船(上)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29章 授藝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146章 制度(上)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245章 獻投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54章 水上進攻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49章 大獲全勝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88章 勸降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121章 狙擊手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242章 勸降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一章 安撫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
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50章 再攻濟南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83章 佈置(四)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279章 大不敬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67章 新法令(下)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73章 阻擊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15章 反擊(三)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202章 夜奔(上)第35章 追擊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49章 收復青州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5章 強盜第80章 放棄青州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402章 北境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102章 備戰(四)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73章 福臨登基第186章 出獄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56章 奪船(上)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29章 授藝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146章 制度(上)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245章 獻投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54章 水上進攻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49章 大獲全勝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88章 勸降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121章 狙擊手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242章 勸降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一章 安撫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