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碧華軒(上)

商毅當然不會理睬這些事情,他們要鬥那就讓他們鬥去吧,反正自己的目標基本上都是達到了,而且也從沒指望過南京能夠有所做爲,現在只等着南京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後,就要準備返回杭州去了,一心一意的擴展自己的實力,準備迎擊清軍南下。

第二天商毅在府里正要出門,忽然王徳化來拜訪他,還帶着朱媺娖和朱媺婕姐妹兩人一起來了。

原來進了南京之後,朱媺娖、朱媺婕就住進了宮裡,只是偶爾在朝會大典時和商毅見過幾面,但一句話也沒有說上。而且這幾個月來雖然經歷了不少摩難,但卻是難得能夠自由生活,不僅少了許多宮裡的約束,就連在外面從人的勸阻也沒剩多少了。現在又一次回到皇宮,所遇的內侍宮女幾乎都是陌生人,因此也都感到極不適應。

其實朱媺娖、朱媺婕的年紀都不大,在後世也就是高中生和小學生的年紀,一但性情被釋放出來,就很難收隴了。朱媺娖還好些,因此以前也出過宮,年紀也要大一些,而朱媺婕的年紀更小,又一直關在宮裡,自然也更覺不自在。

而且這兩個多月的磨勵,也使朱媺娖明白了不少事情,眼着南京朝廷剛剛成立,東林黨和馬士英就鬥得不亦樂乎,而朱由崧又不理成,朱媺娖心裡的失望之情,自然也是溢於言表。

不過王德化到是善於查顏觀色的人,一見兩位公主怏怏不樂,雖然不能完全理解朱媺娖的心情,但也能大教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情,因此這天也建議朱媺娖出宮,去見商毅,散散心,說說話。朱媺娖正是心情鬱悶,當然也願意,於是換了服裝,帶着朱媺婕一起,跟着王德化出了宮。

王德化是宮裡的掌印太監,而朱由崧每天也只顧着吃喝玩樂,跟本就不管宮裡的事情,因此偷偷把朱媺娖姐妹倆帶出宮去,那是小事一件。

聽王德化這麼一說,商毅也頗感同情,因爲他也知道受約束可不是一件好事,何況一個是自己末過門的妻子,另一個算是小姨子,當然不能再送回去了。因此也謝過了王徳化,先把王徳化送走。兩人又約定,在晚飯之後,王德化再到商毅府上來接朱媺娖姐妹倆回宮。

商毅本來就是要出去辦事,因此在王徳化走了以後,又叫人套了一輛馬車,讓朱媺娖姐妹倆乘坐,然後帶着她們一起出發。

商毅要去的地方叫碧華軒,是南京城裡一家經營珠寶玉器的商鋪,本來是林之洋的產業,而現在被當做商家軍在南京的情報網絡的總站。

在福威鏢局的幫助下,商家軍在南京己經建立了一個有效的情報網絡,一共鋪下了十七個情報站,而且都己經脫離了福威鏢局,自立門戶。這一次到南京來,就是要建立一個總站點,付責南京所有的情報站。而林之洋得知商毅的這一打算之後,立刻建議,把自己家在南京經營的碧華軒轉送給商毅,做爲情報總站。和林家聯姻之後的好處,也立刻就顯見了出來。

碧華軒在南京己經經營了十幾年,也算是個老字號,而且和一些權貴大戶都有些聯糸,頗有一些門路網絡,這個優勢也應該充份利用起來,可以一邊繼續經營,甚致是擴大,一邊付責管理南京所有的情報分站,因此確實是一個作情報總站的好地點。而且按商毅的計劃,情報總站和下面的情報分站都是呈單線聯繫,分站是不知道總站的位置,平時只由聯絡員來聯繫,因此暴露的可能性不大。

商毅也打算首先命人出資,將碧華軒買下來,這樣一來,在名議上碧華軒就可林家沒有任何關係了,然後在逐步安插情報人員進來,把碧華軒原來的主要管事人員都替換掉,神不知鬼不覺就完成了佈置。現在商毅是去碧華軒看一看,這裡俱體的條件怎麼樣。

現在的碧華軒依然還是林家在經營,掌櫃的也姓林,叫林理,而商毅也並沒有隱瞞自己的身份和行蹤,因爲現在他和林家的關糸也不是什麼秘密,到林家的啇鋪裡去挑選東西,是完全合理的事情。因此商毅到了之後,立刻受到了管事人員熱情迎接,他們雖然還不知道商毅已經和林家聯姻,但也清楚,現在整個林家都靠着商毅,那還能不熱烈迎捧。

碧華軒是林之洋在南京最大的產業,每年都可以爲他賺十佘萬兩白銀,是一家中等規模的珠寶玉器店。陳列着不少做工精美,製做巧妙的珠寶器皿。而在最近兩個月,還開始出售玻璃製品,從玻璃器皿,玻璃首飾,到玻璃鏡,全都有售。這些當然都是杭州玻璃廠的最新產品。

因爲玻璃製品在中國市場的數量不多,而杭州玻璃廠出產的產品,在質量上絲毫不比外來品差,而樣式上又更接近於中國人的欣賞風格,價格也相對算低的,因此銷量一直都很好,由其是一尺五寸見方左右的玻璃鏡,雖然每一個標價都在一百五十兩到二百兩之間,但第一批貨一到,就銷售一空,還有十幾個人進行了預定,至於其他的玻璃杯、玻璃碗、玻璃瓶之類,也都十分搶手。玻璃製品也幾乎佔到了商品的一半,因此當掌櫃的得知林之洋要將碧華軒賣掉的時候,也是大爲不解,深感可惜。

女人對於珠寶首飾一類的東西都有着天生的喜愛,因此一進了碧華軒,朱媺娖和朱媺婕就來到櫃檯前,對毎一件展品都仔細的觀看。商毅當然沒有說明她們的身份,雖然朱媺娖和朱媺婕都是做少女打份,不像是商毅的妻室,但碧華軒裡上上下下,都把她們當成是商毅帶來的女眷,自然也是小心的伺候着。

而商毅關心的是碧華軒的結構和地珵位置,而不是商品,因此也讓朱媺娖和朱媺婕自己去看,當然如果喜歡什麼,就儘管讓夥計們打包。自己卻樓上樓下,轉個不停,連閣樓和地窖都不放過。

不過朱媺娖和朱媺婕都是出身皇家,什麼樣的珠寶玉器沒見過,碧華軒的展品雖然也不差,但和皇宮大內的相比,還是相形見拙了不少。因此姐妺倆看了一會兒之後,也覺得索然無味,只對玻璃製品感興趣。因爲只有玻璃製品纔是以前自己從來都沒有見過的。而且又個個都是晶瑩剔透,很惹人喜歡。於是也挑了不少自巳喜歡的玻璃製品。一下子就裝了二十多個大小盒子。

而最後姐妹倆都看中了一面約有一尺八寸見方,用黃花梨木做鑲邊鏡框,並在鏡子的邊緣地帶還鑲貼了金色的花紋邊的鵝蛋圓鏡。這面大鏡的標價是是二百八十兩白銀,而朱媺娖姐妹倆當然不會去看標價,只是兩人又選中了這面大鏡,而又只是剩下唯一一面當展品用的,在碧華軒裡再也找不到第二件了,因此姐妺倆也爲了難。而掌櫃和夥計們也無能爲力。

正在這時,商毅也看完了整個碧華軒的情況,正從樓上下來,見她們姐妹還有掌櫃夥計都面面相覷,也不禁笑道:“怎麼了,是不是挑選的東西太多了?讓林掌櫃的爲難了?”

林理趕忙道:“那裡那裡,商大人仍是我們自己人,就是兩位姑娘要把我們這小店都搬了,我們也不會皺一下眉,只是這面黃花梨鑲邊金紋鵝蛋圓鏡只剩下這麼一面,實在是沒有第二面呀,也只好請兩位姑娘見諒了。”

商毅怔了一怔,道:“你們選的都是什麼?全是玻璃嗎?”說着打開了幾個箱子,果然裝着的都是玻璃製品。

朱媺娖道:“這有這些玻璃器物還像點樣子,而且難得我們都看中了這面鏡子,但偏偏又只剩下一面了,真是叫人爲難。”

林理趕忙陪笑道:“姑娘們真是好眼光,別的東西不敢說,但論玻璃品,整個南京可以說只有小店一家的東西最好最全的,只是這鏡子確實只剩一面了,不如姑娘先拿這一面回去,一有新貨到了,小人立刻送到府上去。”

商毅笑道:“林掌櫃,不用這麼麻煩了。”又對朱媺娖道:“這些玻璃品都不用拿,回到杭州之後,你們要多少有多少,而且只會比這裡的更好,決不會差。”

朱媺婕趕忙也道:“姐夫,是真的嗎?你不會騙我們吧。”

商毅在她的小臉上輕輕擰了一下,道:“當然是真的,這可不是我小器。”拿起一個玻璃杯,翻過來,道:“看吧,底面都有落款的,都是杭州精益玻璃廠造的。這家玻璃廠就是姐夫我開的,在杭州誰都知道,因此到了杭州,你們想要多少都有。”

朱媺婕還半信半疑,道:“真的嗎?姐夫還開了一個玻璃廠嗎?”

林理一拍額頭,道:“看看,我真是老糊塗了,這些玻璃品都是從杭州進過來呀,大人帶兩位姑娘回到杭州,自然是什麼都有。”

朱媺婕這才相信,而商毅又對林理道:“林掌櫃,真是麻煩您了,這些東西你還是重新收起來吧。”

林琅點點頭,但朱媺娖和朱媺婕挑了半天,除了玻璃製品以外,一件也沒有看中,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道:“外面的這些東西,兩位姑娘當然是看不上眼,不過小店到還有幾件珍藏品,也不知合不合兩位姑娘的眼光,稍等片刻,小人叫人拿來,讓兩位姑娘看看。”

商毅看了看姐妹倆,只好又苦笑了一聲,道:“林掌櫃,那就有勞了。”

林理進去取商品,商毅等人在外面等着,正在這時,忽然有一個人來到商毅面前,躬身一揖,道:“這位大人,在下有禮了。”

第178章 工匠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57章 火船(三)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87章 等待消息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91章 遇刺(下)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2章 應對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84章 四徵湖北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186章 出獄第3章 趕集(上)第49章 皇太極(下)第156章 奪船(上)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5章 強盜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34章 鄉鬥(上)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84章 游擊戰(三)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72章 勸進(上)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77章 火銃試射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208章 進京(上)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281章 辭職(下)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44章 規則(上)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31章 碧華軒(上)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403章 新年第278章 回航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369章 交易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23章 震盪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279章 大不敬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
第178章 工匠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57章 火船(三)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87章 等待消息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91章 遇刺(下)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2章 應對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84章 四徵湖北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186章 出獄第3章 趕集(上)第49章 皇太極(下)第156章 奪船(上)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5章 強盜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34章 鄉鬥(上)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84章 游擊戰(三)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72章 勸進(上)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77章 火銃試射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208章 進京(上)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281章 辭職(下)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44章 規則(上)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31章 碧華軒(上)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403章 新年第278章 回航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369章 交易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23章 震盪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279章 大不敬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