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撤離南京

“稟報王爺,北京派來的使臣己經到了江北,明天就會到達南京。請王爺做好迎接天使的準備。”

“知道了,知道了。”阿濟格揮了揮手,把報信的人打發下去,然後背靠在椅子上,頭枕着椅背,兩眼看天,一動也不動。現在阿濟格連生氣的力量也沒有了。

今天是正月三十,離阿濟格攻入南京,己經整整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而阿濟格最擔心的事情,北京派來的使者終於還是來到了南京。

原以爲自己可以在此之前完全佔領南京,把初一發回北京的捷報給遮蓋過去,那知就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清軍竟然毫無進展,初一攻入南京時是怎麼樣,現在還是怎麼樣,一點進展都沒有,相反還被商家軍打得損兵拆將,只能躲在皇城裡,根本就不敢再出戰了。

阿濟格也不禁十分後悔,如果早知是這樣,當時就應該派人把那份捷報給追回來,雖然是初一發出的,但在初二初三的時候,派人快馬去追,還是有可能得回來的,而現在眼看着是遮蓋不過去了。

同時阿濟格也非常惱火,自己不是己經調了吳三桂和尚可喜來助戰嗎?都過去十多天了,怎麼還沒有來呢?如果說吳三桂是在渡江的時候遭到商家軍的水師攻擊,被阻隔在江北,還情有可原,那麼尚可喜呢?他可是就在江南,而且早在五六天以前,人馬就紮在池州,按說三天前就應該趕到南京了,怎麼現在還沒有來呢?真是該死,尚可喜這傢伙居然敢不聽從自己的命令,難到說他己經知道自己就要失勢了,所以才……

就在阿濟格胡思亂想的時候,忽然一個親兵匆匆跑進了大堂,滿臉喜色道:“王爺,好消息,好消息,平西王己經渡過了長江,攻破了南京的三山門,佔領了鐘鼓樓,請您趕快從皇城出兵進攻。”

阿濟格這時滿腦子都是昏昏沉沉,也沒太聽淸楚,只聽到是吳三桂到了南京,因此道:“他現在來南京有什麼用,攻破了三山門又有什麼用,佔領了鐘鼓樓…佔領了鐘鼓樓?”

阿濟格猛得打了個激靈,也睜開了眼晴:攻破了三山門?三山門不是一直都在商家軍的守衛中嗎?還佔領了鐘鼓樓?鐘鼓樓不是商家軍在南京城裡指揮部嗎?自己可是不止一次的皇城裡眺望過鐘鼓樓,現在怎麼被剛剛到達南京的吳三桂佔領了呢?

想到這裡,阿濟格趕忙從椅孑上站了,一把揪住了親兵的衣領,道:“這是怎麼回事,快說,吳三桂怎麼佔領了鐘鼓樓呢?”

那親兵也嚇了一跳,不知道自己怎麼又惹怒了阿濟格,趕忙又道:“是平西王派人來通報的,他己經攻破了三山門,佔領了鐘鼓樓,現在正向南京北方追趕商家軍,因此請王爺也趕快從皇城出兵。”

這一回阿濟格總算是聽明白了,“咚”的又給了親兵一腳,罵道:“你這該死是奴材,怎麼也不說清楚呢?”

親兵心裡想着,自己還說得不夠清楚嗎,但這時阿濟格己經一疊聲的大叫道:“快,傳令下去,集合人馬,拿爺的盔甲來呀……”

原來吳三桂得知,從儀真渡江的馬寶部己經攻取了鎮江之後,就意識到商家軍己經不可能繼續在南京堅守了,應該趁機向南京的商家軍發動進攻,因此也立刻在南京上游找地點,連夜渡河。由於他帶領的主力人馬,一共有八萬餘人,而一時找不到足夠的船隻,一夜之間只渡過了七千餘人。

但這時吳三桂己經等不及了,留下大隊人馬繼續渡河,而自己帶領着七千人馬立刻趕奔南京。等他的人馬到達南京之後,探孑來報,發現三山門上沒有商家軍駐守。於是吳三桂也來不及通知阿濟格,帶領着人馬直撲三山門,果然一帆風順的攻開了三山門,然後又立刻向鐘鼓樓的方向殺去,而且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只是偶爾有商家軍設置的暴炸機關,炸死炸傷了幾十名士兵,因此吳三桂也更加堅信,商家軍己經撤離了南京。

其實吳三桂殺到南京的時候,正好是商家軍準備撤出南京的時候,雙方几乎就是前後腳,商家軍放棄一處,吳三桂就佔領一處,剛好打了一個時間差,因此吳三桂一直殺到鐘鼓樓,這遇上了商家軍的斷後部隊,但這時商家軍的大隊人馬都己經撤到了金川門,正在登船。而吳三桂一面下令,向商家軍發動進攻,一面派人去向阿濟格報告,讓他儘快發兵來支援。

商家軍付責斷後的是段鵬的特種兵旅裡的一個團,見有清軍追擊上來,立刻藉助房屋街道的掩護,猛烈的給了吳三桂部的人馬一個迎頭痛去。

因爲吳三桂這次趕到南京,來得比較匆忙,部隊也沒帶火器,而又是初來乍到,又第一次打這種城市戰,也不熟悉地形,也顯得十分不適應,因此被商家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人馬傷亡十分慘重。吳三桂在進攻揚州時是見識過商家軍的火力的,見商家軍有所準備,而且在這種狹窄的街道中也能發揮很大的威力,也趕忙下令,命隊伍都退回來,暫停進攻。

段鵬見淸軍退了,也不再戀戰,立刻趁着這個機會,甩開了追擊的清軍,帶領着斷後的部隊向金川門撤退。而吳三桂雖然有些驚駭於商家軍的城市戰能力,又捨不得放棄這個追擊的好機會,因此還是帶領着人馬,遠遠的跟着,希望等着商家軍在撤退的過程中出錯,然後再抓住機會,向商家軍發動進攻。因爲吳三桂知道,在戰爭中最困難的事情就是撤退,由其是在有追兵綴着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慌張、混亂的現象。

但商家軍的撤退非常組織,部隊分成兩批,輪流的掩護撤退,而且整個過程秩序井然,絲毫也不亂,結果一直撤到了金川門,開始蹬船,而在斷後的部隊上船的時候,其他戰船上的火炮也擔付起了最後的掩護任務,一直到全部士兵都登上了戰船,然後揚帆而去,也根本就沒有給清軍留下任何的機會。

而吳三桂也只能在金川門的門樓上,眼睜睜的看着商家軍的船隊漸漸的遠去,心裡也不得不承認,商家軍確實是一個可怕的對手。

直到這個時候,阿濟格才帶領着人馬趕到了金川門,而看着己經快要消失的船隊,阿濟格也是如釋重負一般,商家軍總算是走了,這一次纔算是完全佔領了南京,而且正好是在北京使者到達南京的前一天,因此阿濟格也不禁擦了一把冷汗,這可真的是太險了。

不過現在阿濟格雖然是心有餘悸,但畢竟還是渡過這個難關,因此也趕忙命令軍隊,全面佔領南京各門,清點損失,整理皇宮,處理等等善後的事宜,準備迎接北京的使臣,同時也在開動着腦筋,想着怎麼編一套詞,把這一次戰鬥的經過胡弄過去。當然還要和吳三桂統一口徑,看來今天晚上是有得忙了。

這一次南京保衛戰從商家軍剛剛到達南京時算起,一共經歷了三十六天的時間,分爲南京和南京外圍兩個戰場進行,而在南京戰場中,有三十天時間,雙方都在南京城裡互相對持戰鬥着。商毅己不足三萬的兵力,拖住了清軍進攻南京的十餘萬主力部隊,不僅有力的支持了南京外圍的戰場,而且在城內一共殲敵二萬七千餘人,俘虜二千餘人,而商家軍自身的傷亡爲四千七百二十六人,受傷一千八百一十八人。

不過在這一次的戰鬥中,整個南京城裡最繁華熱鬧的中部城區,幾乎被打成了一片廢墟,而在這一戰中死難的百姓超過了十萬人以上,在戰鬥結束之後,最多時達到五十萬人口的南京,僅僅只剩下七萬多人了。

而在南京的外圍戰場上,商家軍進行了一系列靈活大膽的戰鬥,六戰六勝,而且在毎一戰都集中優勢兵力,以極小的代價,重創清軍。一共殲滅清軍五萬四千餘人,俘虜七千餘人,而自身的傷亡爲六千六百八十三人,傷二千三百七十二人。

這兩個戰場加起來,商家軍殲滅俘虜的清軍總數超過了九萬,其中滿漢旗軍約佔了一半以上,而自身的傷亡,僅在一萬二千左右。不僅殲滅了大量清軍的有生力量,也爲下一步守衛浙江的戰鬥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調。

當然這些數據統計,是在十多天以後,才由雙方分別統計出來的,但這時商毅在返回南京的船上,認真的思考着自己以後的方向,南京最終還是被清軍佔領,淸廷的勢力,也在江南站穩了腳跟,而隨着朱由崧的死亡,也使南方失了能夠得到各方面都認可的共主,現在己經出現了潞王監國、魯王監國,以後恐怕還會出現更多的監國或新君,整個南方也都陷入一片混亂的局面中。而自己再也不能夠依靠歷史來制定應對的方案計劃。

也就是說未來的歷史,將由自己來創造了。

雖然以後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但同時也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87章 人材(下)第84章 四徵湖北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38章 軍隊調整第39章 團兵初成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90章 武昌擴軍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278章 回航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86章 人材(上)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19章 海盜(三)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81章 佈置(二)第47章 金殿廷議第11章 深夜靜思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64章 破局(四)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8章 蒐羅人材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148章 新政(一)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72章 水路攔截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134章 勸說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147章 對策
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87章 人材(下)第84章 四徵湖北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38章 軍隊調整第39章 團兵初成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90章 武昌擴軍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278章 回航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86章 人材(上)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19章 海盜(三)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81章 佈置(二)第47章 金殿廷議第11章 深夜靜思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64章 破局(四)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8章 蒐羅人材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148章 新政(一)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72章 水路攔截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134章 勸說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147章 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