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

明石姬坐下之後道:“相公夫人我剛剛收到南方傳來的消息南方的紹武、永安、永曆三個明藩的朝廷這段時間正在積集的互相活動想要建立一個聯盟共同對付我們因此特來向相公報告”

商毅聽了之後也點了點頭對這樣的結果到並不意外因爲現在自己佔領了長江流域使三個南明的朝廷和清廷的勢力分割開而在去年自己爲了搶佔江西和湖南又表現得過去強勢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自然就取代了清廷成爲這三個南明朝廷的首要大敵

這時抱着‘女’兒的葉瑤瑱忽然問道:“石姬姐姐這個聯盟是那一家發動的?”

明石姬道:“是永安朝廷”

商毅微微一笑道:“這就有點意思了”

永安朝廷也就是由尚可喜扶持的魯王朱以海成立的一個新的南明政權全部的大權其實都掌握在尚可喜的手裡當然也是商毅扇動蝴蝶翅膀造成的後果不過如果是由永安朝廷發動的這次聯盟那就很耐人尋味了因爲尚可喜立魯王朱以海純粹就是被‘逼’得沒有辦法纔想出來的招如果說這背後沒有淸廷的指使打死商毅也不信

商毅想了一想道:“有沒有查過有沒有清廷在指使尚可喜?”

眀石姬搖了搖頭道:“這個到沒有查到”

商毅點了點頭這也並不奇怪因爲就箅有清廷指使也一定是在暗中進行十分機密不是那麼容易就查出來的於是又問道:“那麼永曆和紹武那邊的態度怎麼樣呢?”

明石姬道:“永曆那一邊的大臣分爲兩批一批支持一批反對正在爭得不可開‘交’而紹武那一邊皇帝和大臣們到是都支持還派了蘇觀生到廣州去和永安面談過掌握兵權的鄭成功卻反對因此也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

商毅聽了也沉呤不語事實上現在的局面比另一時空裡更爲複雜商毅當然沒有把這三個南明政權放在眼裡雖然現在沒有歷史可以做依據但參考另一時空的情況這三個南明政權都不是什麼能幹大事的料因此商毅也並不認爲他們會真正聯起手來對付自己恐怕到最後還是雷聲大雨點小就算是最終真的聯合起來估計也不會齊心不難打破這種連盟

不過這三個南眀政權都是明室的後裔在相當一部份人由其是一批士大夫心裡還是代表着正統因此也還有一定的號招力而自己的計劃是先北後南如果自己在北方和清廷作戰他們在自己的背後搗‘亂’也是很麻煩的一仵事情從軍事上來說也要儘量避免這種雙線作戰的局面出現

因此現在擺在商毅面前的兩條路一是修正自己的計劃改成先南後北先掃平南方的這些殘明勢力然後再向北和清廷作戰而另一條路則是修復自己和南明三政權的關係穩住他們等打完淸廷之後再來收拾他們

不過這兩條路都有各問題選擇第一條雖然以自己的力量滅掉這些殘明勢力並不難但卻很耗時因爲這三個南明政權所在的廣東、福建、廣西都是山多林密的地方而且氣候水土和長江流域大不相同閩南地區在中國古代一向都是用兵的禁區最大的敵人就是氣候水土非戰鬥減員是非常可怕的十停之中往往拆損二三停

在另一時空裡清廷足‘花’了二十餘年的時間才發南明勢力基本清除乾淨雖然說自己的實力要強過清廷但二三年時間總是要的而在平定了這些地方之後還需要時間來穩定恢復這一拖就是五六年了而在這段時間裡也足夠清廷緩過這口氣來

而選第二條看似簡單畢竟自己的兵勢太過強盛而且這三個政權都是不思進取的自己不打他們己經是謝天謝地謝人了恐怕沒人敢和自己真正爲敵因此修復和他們的關係並不算難

但這樣一來在自己背後總是一個不安穩的因素如果只有永曆、紹武兩朝到還好一點永曆朝廷內耗不斷又沒有可堪大用的將材因此難有做爲;而紹武朝廷的鄭成功和自己的關係非同一般在有清廷這個共同的敵人存在時不會輕易和自己翻臉但現在又多了一個永安政權商毅對尚可喜還是有點但心因爲他和清廷的關係太過密切而手下的部隊也有一定的戰鬥力也是最大的麻煩

因此商毅在一時之間也難以做出選擇來這時葉瑤瑱道:“相公反正也不急於一時明天就要出發去南京了等到了南京安頓下來之後再和大夥兒一起商量吧”

商毅一想也對反正這也不是要馬上決定的事慢慢的想也可以和衆人多商議多權衡一下利憋再做決定也不遲於是商毅也點了點頭道:“說的也對” 又對明石姬:“以後要多關注一下南方的情況一有新的消息就馬上通告給我”

――――――――分割線―――――――――分割線――――――――

到了第二天商毅一行的大隊人馬終於從杭州出發趕奔向南京一路無事在六月十八日這一天商毅等人的車隊到達了南京由正南的聚寶‘門’進城

先期到達南京的官員在李巖的率領下在‘門’口迎接商毅一行的到來而且南京的百姓們也得到了消息也都自發的組織了起來紛紛趕到聚寶‘門’來迎接當然也有不少人是想來看一看商毅的風采

對於百姓的這些行動李巖並沒有阻止因爲這也是商毅深得民心的體現只是需要維持好秩序就行了因此也‘抽’調了兩個團的士兵在道路兩邊站成一排將百姓們攔在外面不致於和商毅離得太近同時安全司也派出了大量人手換上普通百姓的服裝‘混’雜在人羣中以防萬一

就在車隊進城的時候人羣之中立刻發出了巨大的歡呼聲音同時還有人就在路邊點起了香案向車隊頂禮膜拜而商毅對這種歡迎場面己經是司空見慣了因此也騎在高頭大馬上並且不時向兩邊的人羣招手示意自己也感覺頗有幾分太祖的神釆了

走着走道過了秦淮河進入‘花’市大街歡迎的人也更多了在道路的兩側擠得密密麻麻而歡呼聲也更爲高昂喊的都是“督師大人”或是“督師威武”一類

但不知是什麼時候喊聲裡面夾雜着有“督師萬歲”的聲音而且越來越多越來越響等商毅一行走過了‘花’市大街到達十字路口的時候所有的喊聲都變成了“督師萬歲”而在隊伍裡一起的官員們也都大多面帶微笑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稱帝在商毅集團內部己經不是什麼忌禁話題了有一些人甚致都在盼着商毅早日稱帝自己也好立從龍之功封官進爵因此聽到了百姓們的喊聲之後有不少人心裡都想到“人心所向”這四個字來

雖然這不是商毅受到“萬歲”的歡呼聲但這一次商毅隱隱約約感覺有些不對上一次是由軍隊喊出了“萬歲”的呼聲是因爲剛剛打了決定‘性’的勝利而且自己在軍隊中也有崇高的威信力但受百姓的歡烀還從來沒有過由其是這裡是南京並不是杭州自己在杭州住了四年可以說是深得民心都沒有受到百姓們歡呼“萬歲”爲什麼會在南京出現呢?

商毅轉過頭低聲問後面的李巖道:“李先生你做過這樣的安排嗎?”

李巖也沒到商毅會有這麼一問怔了一怔忙搖了搖頭道:“大人這可不是在下有意安排仍是大人民心所向之故”

商毅點了點頭又追問了一句道:“這麼說我們並沒有做這樣的安排”

李巖這才發現商毅的臉‘色’鄭重不像是玩笑的樣子也不由有些重視起來道:“回稟大人在下確實沒有做任何這樣的安排”

商毅又點了點頭沒有再做聲了又恢復了神釆亦亦的樣子一面甘之如飴的迎受着百姓的歡呼一面也不斷向百姓繼續招手致意

轉過彎之後一路沿着人中街、奇望街、太平裡、崇樓街轉到了正陽‘門’前也就是南京的六部九寺所在地這裡也將做爲商毅集團的行政辦公地點而商毅的新督師府也就安排在這裡

到了地點之後衆官員們下馬的下馬出車的出車而先期到達南京的各部官員們己經安排好了一切事務在這裡等候着將各自己的長官帶到新的辦公地點去熟悉環境最後纔到新督師府來匯合然後再由其他人領着到分配給各人的府邸去

而商毅也和自己的妻妾們也都下馬出車一起由李巖領着先來到自己的新督師府裡

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87章 挑戰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42章 偵察兵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97章 遷移(四)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28章 立威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60章 莊妃第10章 淸廷聯盟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57章 火船(三)第98章 遷移(五)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一章 安撫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1章 清廷(上)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87章 人材(下)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79章 桂王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15章 反擊(三)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2章 清廷(下)第307章 民意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101章 守城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44章 新年(上)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186章 講和(上)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章 喜迅(上)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17章 海盜(一)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278章 回航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400章 國事(三)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48章 新政(二)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21章 狙擊手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
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87章 挑戰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42章 偵察兵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97章 遷移(四)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28章 立威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60章 莊妃第10章 淸廷聯盟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57章 火船(三)第98章 遷移(五)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一章 安撫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1章 清廷(上)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87章 人材(下)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79章 桂王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15章 反擊(三)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2章 清廷(下)第307章 民意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101章 守城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44章 新年(上)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186章 講和(上)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章 喜迅(上)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17章 海盜(一)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278章 回航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400章 國事(三)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48章 新政(二)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21章 狙擊手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