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

四名內閣成員中李格非是付責海外事務的因此其他三人也向商毅告辭去準備和清廷使臣『交』涉會談的事情?

不一會兒李格非帶着張庚秋來見商毅張庚秋和商毅也是老熟人了早在商毅開辦絲綢廠的時候張庚秋就己經是商毅堅定的支持者張庚秋是一個做海外生意的老商人在海外的生意很多在馬尼拉也有很多產業因此也相當於商毅在馬尼拉的代理人一樣?

而這幾年在商毅的支持下張庚秋的生意也做得很順利產財番了兩倍而且在菲律賓的華僑當中有一定的號招力有幾分華商首領的意思不過張庚秋畢竟還是一個商人本身並沒有領導華人與西班牙殖民者對抗的能力因此必須藉助商毅的力量才行?

這一次回來向商毅報告這個消息張庚秋還帶來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張伯華和張仲僑以及張伯華的兒子張奮強?

張伯華大約有三十七八歲的年紀張仲僑三十出頭都是一副頗爲『jīng』明的樣子並且帶着幾分書卷氣這也是商人的慣例在經商發財之後都會讓自己的子孫學些經史子籍將來考中了科舉可以光宗耀祖就是考不上多讀一點書也是好的當初鄭芝龍對鄭成功也是這麼培養的而張奮強只有十歲的年經裝一身緊衣箭袖的武士服舉手投足之間到是有幾分練家子的風彩不過這到並不奇怪因爲跑海外的人多少也都要會兩下子?

張庚秋己經是年近六旬的人了雖然身體還算強健但畢竟也進入老人的行列中開始把自己的產業陸繼『交』給兩個兒子處理因此這一次把兒孫都帶來也是讓他們和商毅見個面以後可能甴他們和商毅的接觸會多一些了?

因爲有張庚秋的這一層關糸商毅對他們也很客氣雙方就坐之後商毅也立刻問道:“張船主你說干係臘人會對呂宋的華人下手這消息是從何而來的?”?

張庚秋道:“回稟王爺實不相瞞王爺在下在馬尼拉城中安排了不少的耳目打探消息聽其中有人向在下通報干係臘總督近rì來招集手下的軍官、還有呂宋當地土著的酋長進行多次密議都說我等華僑的勢力擴充太快有必要控制一下華人的擴張同時有人開始建議殺一批華僑使華僑的人數下降一起”?

商毅點了點頭道:“也就是說現在干係臘人還只是議論並未成爲定議因此事情也許還有挽回的餘地?”?

張庚秋搖了搖頭道:“回稟王爺依在下看來此事早晚將成局絕無挽回的餘地”?

商毅道:“張船主爲什麼這樣說?”?

張庚秋道:“在下今年五十有七萬歷三十一年那次大屠殺在下年僅十三歲當時躲在一羣死難華人之中一曰一夜才僥倖逃得一條『xìng』命後來做了一個商人的義男仍就經商來往於中華與馬尼拉之間眼前三十餘年馬尼拉又得以恢復原以爲再不會有屠戳我華人之事那知在崇禎十二年干係臘人再度無故殺我華人同胞那一次在下聽到一些風聲搶先一步逃離了馬尼拉才倖免遇難當時在下曾勸過不少同伴一起逃離馬尼拉可惜無人聽從結果全都死於非命從此以後在下一直幹糸臘人心存jǐng惕因此也買通大量眼線探查干係臘人的動像”?

頓了一頓張庚秋又道:“另外在下也收集了許多前兩次殺戳的異常發應在每次殺戳之前幹糸臘人都會招集大量呂宋土著挑動他們與我等華人之間的關糸煽動土著向我等華商鬧事待事態過大之後再聯合其他土著一同向我等華人動手因此在下以爲這次殺戳必會發先”?

張伯華也道:“王爺在我們父孑離開馬尼拉之前己經發生了好幾起呂宋土著和華商的衝突都是土著強要壓低商品價格或是要強佔地方華商不允土著立刻大打出手已經出了好幾條人命了”?

商毅沉思了一會才道:“但現在離上一次屠戮華人還不足十年上次屠戳之後的損失尚未恢復如此就再開殺戮於干係臘人有何好處呢?而且我在崇禎十六年、十七年兩次擊敗干係臘人難道他們就沒有一點jǐng覺嗎?”?

張庚秋也怔了一怔道:“王爺上次屠戳之後的損失早就己經恢復了現在呂宋定居的華人巳不下三四萬之衆和崇禎十二年時己相差無幾而且因爲王爺開通與馬尼拉直航因此這一年以來華商的財產都己大增連帶馬尼拉也己恢復如初而我華人勢力大增己經引起了干係臘人的窺視”?頓了一頓又道:“王爺當曾兩次打敗干係臘人因此當時的呂宋總督科奎拉對王爺一直心存殫忌若是他還在任或許還會有所顧忌但現在科奎拉己經離任由查孔接任此人未曾與王爺對敵而且又聽了大主教的唆使確實有動手之意”?

因爲菲律賓的經濟發展繁榮大半取決於中國商人自從商毅從主浙江之後大力發展海外貿易而當時菲律賓剛剛經過了第二次華人大屠殺爲了吸引中國啇人也放鬆了許多對華人商人的禁止因此中國和馬尼拉之間的貿易量也直線上升短短四五年的時間就己經恢復到了大屠殺之前的水平雖然這時在菲華人的人口比一六三九年以前還是要少一些但華人掌握的財產和貿易量卻己經超也了那時而且現在西班牙殖民者也提前對在菲華人舉起了屠刀?

因此商毅聽了這段前因後果之後也不禁有些啞然原來促使西班牙提前發動第三次華人大屠殺的正是自己這大概也算是另一種蝴蝶效應吧?

到這時商毅對張庚秋所說的話己經相信了七八成道:“張船主你們儘管放心吧!如果幹糸臘人真得敢再對我海外華裔動手我決不會坐視不管”?

張庚秋聽了也放了心因爲他己經聽說過在去年月間商毅曾經爲保護海外的華商出兵進攻曰本迫使曰本賠款求和並且開放通商口岸這一舉動在菲律賓的華人中間引起了極大的反應這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爲了保護海外商人的利益而發動戰爭?

商人在中國一向位於四民之末而且在海外定居的商人甚致被視爲賤民幾乎沒有一點地位誰都不會拿他們當一回事而商毅卻打出了保衛海外商人的旗幟還真的做了自然得到了許多海外商人的好感因此張庚秋在得知西班牙殖民者又要屠殺華人的消息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向商毅求救現在得到了商毅的允諾之後也十分感動立刻帶着兒孫跪伏於地道:“能有王爺承諾實在是我等海外華商之幸”?

商毅趕忙把他扶起來道:“張船主不必多禮我已宣告天下四民平等無分貴賤何況海外華商也是我中華子民保護子民仍是我應盡之責趕快起來吧”?

張庚秋祖孫等人起身之後商毅又問了一些細節這才讓他們離開並讓李格非代自己相送?

等他們離開之後商毅也開始沉思起來雖然己經承諾了張庚秋但並不表示商毅就完全相信了他的話出兵進攻菲律賓可是一件大事必須要慎重行事?

進攻並佔領菲律賓己經早就在商毅的構想當中因爲這是中國走向海外參與世界大航海競爭的關建一步只不過商毅把這個計劃排在擊敗清廷統一了全國之後畢竟壤外必先安內只有國內統一、局勢穩定才能全力的向海外發展這個道理商毅也是懂的因此儘管兩次擊敗於西班牙軍但依然沒有對菲律賓動手同時還在盡力擴展和菲律賓的貿易就是希望能多維持一段時間好讓自己滕出手來?

但計劃不如變化快菲律賓的局勢也因爲自己的蝴蝶翅膀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自己當然不能坐視在菲的華人再遭受一次屠殺因此如果這是真的一定要提前制止?

那麼首先就要確定的就是這個消息到底是真還是假這是至關緊要的儘管商毅信任張庚秋但也不能只聽他的一面之辭另外就是看一看有沒有什麼挽回的辦法畢竟現在能夠穩住西班牙人讓他們停止動手在目前這個時候來說還是儘量不動武爲好能通過政治途徑和平解決當然是最好不過了?

因此等李格非回來之後商毅也立刻命他去找其他和馬尼拉通航的商人打聽最近一段時間菲律賓的局勢如何以印證張庚秋的話同時商毅也打算找亞莉桑徳拉問一問她畢竟熟悉西班牙和菲律賓的情況也許她能有什麼好辦法

第105章 完婚(三)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96章 對策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73章 福臨登基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271章 不解第177章 鹽場(下)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98章 廷議(上)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57章 火船(三)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87章 人材(下)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208章 哭諫(下)第246章 身世第370章 戰術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2章 清廷(下)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167章 雨戰(三)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97章 僱傭兵(上)第84章 開戰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87章 人材(下)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48章 清軍整頓(一)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94章 撤兵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120章 投效(下)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35章 追擊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399章 國事(二)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49章 皇太極(下)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268章 重逢(下)第61章 破局(上)第176章 鹽場(下)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97章 遷移(四)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271章 妙手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
第105章 完婚(三)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96章 對策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73章 福臨登基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271章 不解第177章 鹽場(下)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98章 廷議(上)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57章 火船(三)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87章 人材(下)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208章 哭諫(下)第246章 身世第370章 戰術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2章 清廷(下)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167章 雨戰(三)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13章 守關之戰(三)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97章 僱傭兵(上)第84章 開戰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87章 人材(下)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48章 清軍整頓(一)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94章 撤兵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120章 投效(下)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35章 追擊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399章 國事(二)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49章 皇太極(下)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268章 重逢(下)第61章 破局(上)第176章 鹽場(下)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97章 遷移(四)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271章 妙手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