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擂臺比武(上)

明崇禎十五(1642年) 十月初六。

周世奇領着商毅、唐鎮、周少桓等一干人來到沂水河水邊的青魚嘴渡口時,這裡以經聚集了不少看熱鬧的村民。

商毅見河灘上以經搭起了一座一米多高,每邊約十米左右的木臺,這裡就是今天比武的場地了吧。在木臺下的四周各有一面大旗,寫看各村的名字,在大旗下放着幾張桌椅,同時毎個村裡也都有人在這時維持着秩序。看熱鬧的村民也基本各自按自己村子的位置聚集。

清水村在這裡招呼的人叫周杰,是周世奇一個遠房侄子,他一見周世奇等人來了,趕忙仰了上去,道:“二叔,您老來了,快到這裡來坐。” 然後又向商毅、唐鎮等人打招呼。

周世奇等人在周杰的招呼下,都坐了下來,這時其他三個村子的人都還沒有到,幾個人也互相聊天。

不一會兒有人道:“周太公,您到是早到了。”

衆人回頭看時,只見從西邊也來了一隊人,說話的是一個四十五六歲的中年人,也是一身員外長袍,正向着他們這一邊走過來。

周世奇忙起身相迎,道:“黃老弟,你們也來了。”

周少桓在商毅身邊低低道:“他是八角臺村的村長,叫黃東山,聽說他們村的團練教師就是他的兄弟,叫黃東嶺。” 指着那邊隊伍裡一個穿青衣的四十左右歲的壯年漢子,道:“就是這個人,等一會兒可能就是你的對手。”

商毅看了看,點了點頭,並沒有說話。

這時南邊也過來了一隊人,帶頭的人也過來和他們打招呼。周少桓又介紹,這人是十里屯村的村長趙秉義,他們村的團練教師是他的兒子趙英豪和趙英傑。商毅看了看,是兩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

趙秉義道:“王家大屯還沒有來嗎?”

周世奇微微笑道:“大慨也快到了。”

黃東山道:“你們兩位覺得怎麼樣,反正這總團練教師的位置我們村是不做妄想的。只是我可不甘心讓王家大屯搶了去。老王的那四個兒子本來就夠橫的了,去年就搶了我們村一片地,如果再把總團練教師搶去,還不到天上去了嗎?你們村呢?有沒有打得過他們家四個小子的人。”

趙秉義搖了搖頭,道:“反正我那兩個小子也夠嗆的。這幾年我們村也吃了他們不少虧。”又對周世奇道:“周太公,聽說你們村裡新聘了一位教師,不知道有把握嗎?”

周世奇笑道:“這還沒動手比,我怎麼知道呢?”

幾個人正說着,只見沿河道又走過來一羣人,爲首的也是一個五十左右歲的老者,個子到是不小,但一身肥肉,看起來也不顯高。在他身後跟着四個年輕人,年紀都在二十到三十左右,一個個都身材高大,背闊腰圓,挺胸疊肚,橫眉立目的樣子。差一點就把眼睛長到頭頂上了。

商毅看着卻邊,微笑道:“就是這哥四個嗎?”

周少桓點點頭,道:“你看他們兄弟四個,多狂的的樣子。平時在這一帶就是他們家最不講理,由其是老三王家剛,這小子最壞,找機會我要好好教訓他一頓。”

商毅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和他有仇?”

周少桓有些不好意思,道:“今年四月我和他們家的老三打過一架,可惜沒打過他,所以才跑到山裡去找姨夫練功夫。”

商毅笑了笑,道:“今天他會下場嗎?我幫你出這一口氣。”

周少桓道:“那到不用了,不是我自己親自動手,那就不算。練了這幾個月,還有你也教了我幾招,再動起手來,我可不會輸給他。”

商毅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啊,有志氣。把我教給你的那幾招練熟,對付這小子就不成問題了。”

這時周世奇、黃東山、趙秉義三人都過去和王家大屯的村長王興祖打招呼,幾人寒喧了幾句,王興祖才呵呵道:“你們三位到是早到了,咱們也就別多耽擱時間了,這就開始吧。”

爲了這次比武公證,四個村還物意從縣城裡請來了兩名鄉紳做公證人和裁判。在公證人的主持下,四方經過抽箋,首先由淸水村對八角臺村,王家大屯對十里屯,雙方的勝者再決勝負。

隨後,公證人又當衆宣佈了抽籤的結果,並且又申明的比武的規則,每村各出一名代表上臺一對一比試,至於雙方是比挙腳還是比武器,由比武的雙方自行協商而定,不過比武器也只能用木製武器,打下擂臺或倒地不起就算輸了。雙方比武,原則上是點到爲止,但在擂臺上出現傷亡,對手概不負責,不過不能追擊逃下擂臺的人等等。

而這時臺下以經聚集了四五千人觀看,聽完了公證人的宣佈之後,立刻有人不奈煩的大喊道:“都知道了,快開始吧,我們都等得急死了。”

這話立刻引起了一大堆人的響應,公證人也道:“好,比武正式開,首先由淸水村對八角臺村,請兩個村子的代表上場。”

商毅這才起身,向擂臺上走去。而在另一邊,八角臺村的黃東嶺也走上了擂臺。

今天商毅到沒穿他那一套迷彩服,而是換了一身這個時代很常見的緊身箭袖的武士服裝。只是戴了一頂帽子,遮住了他的一頭短髮。而且因爲今天是比武,防彈衣、護臂、護腿都沒有帶,雙截棍和軍刀也都放在桌子上。

兩人各在擂臺的一這站定, 公證人大喝一聲:“開始。”

黃東嶺立刻大吼一聲,向商毅衝了過來,輪拳便打。商毅卻是不慌不忙,沈馬橋手,將這一拳拔開。黃東嶺見這一拳無效,立刻飛起一腳,又向商毅的左太陽穴踢過來。

商毅依然不退不讓,右手舉起,防在左側,又將這一腳擋住。

黃東嶺見兩次攻擊都沒有結果, 雖然對手並沒有就勢反擊,但也不禁暗暗有些吃驚,急忙雙拳搶開,一拳接一拳,向商毅狂攻了過,一時拳腳齊上,使得虎虎生風,也引得擂臺下的觀衆們叫好聲不斷。紛紛爲雙方加油鼓勁。

黃東山握緊了雙拳,時而舉起時而放下,爲兄弟打氣。而在清水村這一邊,周世奇雖然保持着正定,但心裡也在暗暗爲商毅鼓勁。其他的人都站了起來,又崩又跳,只有唐鎮一個人一臉輕鬆。而在擂臺的另一邊,王家大屯的王氏四兄弟一個個叉手抱懷,斜着眼看着臺上,一臉的不屑之色。

這時在擂臺上,黃東嶺以經連攻了七八十下,而商毅卻一下也沒有還擊。看起來黃東嶺好像是佔盡了上風,打得商毅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但黃東嶺自己心裡淸楚,別看自己攻得兇,但所有的攻勢都被商毅十分輕鬆的擋住,這麼看來自己跟本就不是商毅的對手,只不過是因爲商毅並沒有盡全力罷了。對手沒有還擊,是對自己有意相讓,給自已留下足夠的面子。

因此黃東嶺猛然收招後退,停了下來,呼呼直喘。剛纔連攻了七八十下,消耗的體力可不小。而商毅卻還是神色自若,這時臺下的人也都看出了一些門道,在底下議論紛紛。

喘了一會兒,出氣才勻了一些,黃東嶺這才拱手道:“我輸了。商教師武藝高強,佩服、佩服。”

商毅也拱了拱手,道:“黃教師,承讓了。”

而公證人見雖然沒有人被擊倒不起或是被打下擂臺,但有一方主動認輸,那麼這一場比武也就結束了,因此也就當場宣佈清水村獲勝。

這時淸水村這一方的村民才確定是自己蠃了,因此也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而八角臺村那邊的村民也垂頭喪氣,神色也頗爲氣餒。其他兩個村孑的人也都議論紛紛。王家的那四兄弟依然都是一副誰也看不起,天是王大,我是王二的樣子。

不過黃東山和黃東嶺兄弟到沒什麼太多沮喪,反而遙遙向商毅這邊行了一禮,顯然是在感謝他在擂臺上有意相讓,沒有令黃東嶺受傷。

而周世奇也對商毅的處理方法也十分滿意,畢竟曰後都要聯合組團,這樣留有餘地,勝了也不傷和氣是最後的結果。

接下來第二場,由王家大屯對十里屯,公證人宜布之後,臺下的議論也稍稍平靜了一些。

王大家屯的王家老大王家勇一臉傲氣的蹬上了擂臺,而在另一邊,十里屯的村長趙秉義的長子趙英豪也上了臺。

公證人立刻宣佈,比試開始。

這兩個人的年紀都差不多大,都是三十多歲。但王家勇卻是一臉傲氣,把手對趙英豪招了招,輕蔑道:“姓趙的,來吧!爺爺讓你知道知道厲害。”

趙英豪果然沉不氣,大吼了一聲,衝上來照着他的面門就是一拳,王家勇不慌不忙,右腳後退一步,一個大仰身,使的是鐵板橋的功夫,趙英豪這一拳立刻從他臉上掠過,也不禁怔了一怔。

而就在這時,王家勇的身體雖然彎下,但左足卻擡了起來,疾踢出去。

趙英豪沒有防備,立刻被這一腳踢中了下巴,整個人立刻向後仰倒。而王家勇的身體立刻就像彈簧一樣彈起,揮手一拳,又打在趙英豪的小腹上。

趙英豪立刻被打得飛了出去,倒在擂臺上不動彈,口鼻之中浸出了鮮血。

而在臺下,唐鎮也不由吃了一驚,就這一下鐵板橋,沒有五六年的苦功是練不到這一步,換了自己也未必能在王家勇手低下討多少好去。不由爲商毅但心。但看了商毅一眼,見他依然神態自若,才又放心了一點。

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3章 趕集(上)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121章 狙擊手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56章 重新整編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86章 人材(上)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31章 山東大捷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66章 忽悠第90章 合圍(一)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7章 朱印船(上)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281章 辭職(下)第380章 總結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402章 北境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84章 游擊戰(三)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03章 夜奔(下)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186章 出獄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17章 朱印船(上)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65章 出兵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38章 家事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73章 福臨登基第333章 對持(三)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82章 佈置(三)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59章 保薦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60章 莊妃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
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3章 趕集(上)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121章 狙擊手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56章 重新整編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86章 人材(上)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31章 山東大捷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66章 忽悠第90章 合圍(一)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7章 朱印船(上)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281章 辭職(下)第380章 總結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402章 北境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84章 游擊戰(三)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03章 夜奔(下)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186章 出獄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17章 朱印船(上)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65章 出兵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38章 家事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73章 福臨登基第333章 對持(三)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82章 佈置(三)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59章 保薦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60章 莊妃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