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擂臺比武(上)

明崇禎十五(1642年) 十月初六。

周世奇領着商毅、唐鎮、周少桓等一干人來到沂水河水邊的青魚嘴渡口時,這裡以經聚集了不少看熱鬧的村民。

商毅見河灘上以經搭起了一座一米多高,每邊約十米左右的木臺,這裡就是今天比武的場地了吧。在木臺下的四周各有一面大旗,寫看各村的名字,在大旗下放着幾張桌椅,同時毎個村裡也都有人在這時維持着秩序。看熱鬧的村民也基本各自按自己村子的位置聚集。

清水村在這裡招呼的人叫周杰,是周世奇一個遠房侄子,他一見周世奇等人來了,趕忙仰了上去,道:“二叔,您老來了,快到這裡來坐。” 然後又向商毅、唐鎮等人打招呼。

周世奇等人在周杰的招呼下,都坐了下來,這時其他三個村子的人都還沒有到,幾個人也互相聊天。

不一會兒有人道:“周太公,您到是早到了。”

衆人回頭看時,只見從西邊也來了一隊人,說話的是一個四十五六歲的中年人,也是一身員外長袍,正向着他們這一邊走過來。

周世奇忙起身相迎,道:“黃老弟,你們也來了。”

周少桓在商毅身邊低低道:“他是八角臺村的村長,叫黃東山,聽說他們村的團練教師就是他的兄弟,叫黃東嶺。” 指着那邊隊伍裡一個穿青衣的四十左右歲的壯年漢子,道:“就是這個人,等一會兒可能就是你的對手。”

商毅看了看,點了點頭,並沒有說話。

這時南邊也過來了一隊人,帶頭的人也過來和他們打招呼。周少桓又介紹,這人是十里屯村的村長趙秉義,他們村的團練教師是他的兒子趙英豪和趙英傑。商毅看了看,是兩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

趙秉義道:“王家大屯還沒有來嗎?”

周世奇微微笑道:“大慨也快到了。”

黃東山道:“你們兩位覺得怎麼樣,反正這總團練教師的位置我們村是不做妄想的。只是我可不甘心讓王家大屯搶了去。老王的那四個兒子本來就夠橫的了,去年就搶了我們村一片地,如果再把總團練教師搶去,還不到天上去了嗎?你們村呢?有沒有打得過他們家四個小子的人。”

趙秉義搖了搖頭,道:“反正我那兩個小子也夠嗆的。這幾年我們村也吃了他們不少虧。”又對周世奇道:“周太公,聽說你們村裡新聘了一位教師,不知道有把握嗎?”

周世奇笑道:“這還沒動手比,我怎麼知道呢?”

幾個人正說着,只見沿河道又走過來一羣人,爲首的也是一個五十左右歲的老者,個子到是不小,但一身肥肉,看起來也不顯高。在他身後跟着四個年輕人,年紀都在二十到三十左右,一個個都身材高大,背闊腰圓,挺胸疊肚,橫眉立目的樣子。差一點就把眼睛長到頭頂上了。

商毅看着卻邊,微笑道:“就是這哥四個嗎?”

周少桓點點頭,道:“你看他們兄弟四個,多狂的的樣子。平時在這一帶就是他們家最不講理,由其是老三王家剛,這小子最壞,找機會我要好好教訓他一頓。”

商毅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和他有仇?”

周少桓有些不好意思,道:“今年四月我和他們家的老三打過一架,可惜沒打過他,所以才跑到山裡去找姨夫練功夫。”

商毅笑了笑,道:“今天他會下場嗎?我幫你出這一口氣。”

周少桓道:“那到不用了,不是我自己親自動手,那就不算。練了這幾個月,還有你也教了我幾招,再動起手來,我可不會輸給他。”

商毅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啊,有志氣。把我教給你的那幾招練熟,對付這小子就不成問題了。”

這時周世奇、黃東山、趙秉義三人都過去和王家大屯的村長王興祖打招呼,幾人寒喧了幾句,王興祖才呵呵道:“你們三位到是早到了,咱們也就別多耽擱時間了,這就開始吧。”

爲了這次比武公證,四個村還物意從縣城裡請來了兩名鄉紳做公證人和裁判。在公證人的主持下,四方經過抽箋,首先由淸水村對八角臺村,王家大屯對十里屯,雙方的勝者再決勝負。

隨後,公證人又當衆宣佈了抽籤的結果,並且又申明的比武的規則,每村各出一名代表上臺一對一比試,至於雙方是比挙腳還是比武器,由比武的雙方自行協商而定,不過比武器也只能用木製武器,打下擂臺或倒地不起就算輸了。雙方比武,原則上是點到爲止,但在擂臺上出現傷亡,對手概不負責,不過不能追擊逃下擂臺的人等等。

而這時臺下以經聚集了四五千人觀看,聽完了公證人的宣佈之後,立刻有人不奈煩的大喊道:“都知道了,快開始吧,我們都等得急死了。”

這話立刻引起了一大堆人的響應,公證人也道:“好,比武正式開,首先由淸水村對八角臺村,請兩個村子的代表上場。”

商毅這才起身,向擂臺上走去。而在另一邊,八角臺村的黃東嶺也走上了擂臺。

今天商毅到沒穿他那一套迷彩服,而是換了一身這個時代很常見的緊身箭袖的武士服裝。只是戴了一頂帽子,遮住了他的一頭短髮。而且因爲今天是比武,防彈衣、護臂、護腿都沒有帶,雙截棍和軍刀也都放在桌子上。

兩人各在擂臺的一這站定, 公證人大喝一聲:“開始。”

黃東嶺立刻大吼一聲,向商毅衝了過來,輪拳便打。商毅卻是不慌不忙,沈馬橋手,將這一拳拔開。黃東嶺見這一拳無效,立刻飛起一腳,又向商毅的左太陽穴踢過來。

商毅依然不退不讓,右手舉起,防在左側,又將這一腳擋住。

黃東嶺見兩次攻擊都沒有結果, 雖然對手並沒有就勢反擊,但也不禁暗暗有些吃驚,急忙雙拳搶開,一拳接一拳,向商毅狂攻了過,一時拳腳齊上,使得虎虎生風,也引得擂臺下的觀衆們叫好聲不斷。紛紛爲雙方加油鼓勁。

黃東山握緊了雙拳,時而舉起時而放下,爲兄弟打氣。而在清水村這一邊,周世奇雖然保持着正定,但心裡也在暗暗爲商毅鼓勁。其他的人都站了起來,又崩又跳,只有唐鎮一個人一臉輕鬆。而在擂臺的另一邊,王家大屯的王氏四兄弟一個個叉手抱懷,斜着眼看着臺上,一臉的不屑之色。

這時在擂臺上,黃東嶺以經連攻了七八十下,而商毅卻一下也沒有還擊。看起來黃東嶺好像是佔盡了上風,打得商毅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但黃東嶺自己心裡淸楚,別看自己攻得兇,但所有的攻勢都被商毅十分輕鬆的擋住,這麼看來自己跟本就不是商毅的對手,只不過是因爲商毅並沒有盡全力罷了。對手沒有還擊,是對自己有意相讓,給自已留下足夠的面子。

因此黃東嶺猛然收招後退,停了下來,呼呼直喘。剛纔連攻了七八十下,消耗的體力可不小。而商毅卻還是神色自若,這時臺下的人也都看出了一些門道,在底下議論紛紛。

喘了一會兒,出氣才勻了一些,黃東嶺這才拱手道:“我輸了。商教師武藝高強,佩服、佩服。”

商毅也拱了拱手,道:“黃教師,承讓了。”

而公證人見雖然沒有人被擊倒不起或是被打下擂臺,但有一方主動認輸,那麼這一場比武也就結束了,因此也就當場宣佈清水村獲勝。

這時淸水村這一方的村民才確定是自己蠃了,因此也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而八角臺村那邊的村民也垂頭喪氣,神色也頗爲氣餒。其他兩個村孑的人也都議論紛紛。王家的那四兄弟依然都是一副誰也看不起,天是王大,我是王二的樣子。

不過黃東山和黃東嶺兄弟到沒什麼太多沮喪,反而遙遙向商毅這邊行了一禮,顯然是在感謝他在擂臺上有意相讓,沒有令黃東嶺受傷。

而周世奇也對商毅的處理方法也十分滿意,畢竟曰後都要聯合組團,這樣留有餘地,勝了也不傷和氣是最後的結果。

接下來第二場,由王家大屯對十里屯,公證人宜布之後,臺下的議論也稍稍平靜了一些。

王大家屯的王家老大王家勇一臉傲氣的蹬上了擂臺,而在另一邊,十里屯的村長趙秉義的長子趙英豪也上了臺。

公證人立刻宣佈,比試開始。

這兩個人的年紀都差不多大,都是三十多歲。但王家勇卻是一臉傲氣,把手對趙英豪招了招,輕蔑道:“姓趙的,來吧!爺爺讓你知道知道厲害。”

趙英豪果然沉不氣,大吼了一聲,衝上來照着他的面門就是一拳,王家勇不慌不忙,右腳後退一步,一個大仰身,使的是鐵板橋的功夫,趙英豪這一拳立刻從他臉上掠過,也不禁怔了一怔。

而就在這時,王家勇的身體雖然彎下,但左足卻擡了起來,疾踢出去。

趙英豪沒有防備,立刻被這一腳踢中了下巴,整個人立刻向後仰倒。而王家勇的身體立刻就像彈簧一樣彈起,揮手一拳,又打在趙英豪的小腹上。

趙英豪立刻被打得飛了出去,倒在擂臺上不動彈,口鼻之中浸出了鮮血。

而在臺下,唐鎮也不由吃了一驚,就這一下鐵板橋,沒有五六年的苦功是練不到這一步,換了自己也未必能在王家勇手低下討多少好去。不由爲商毅但心。但看了商毅一眼,見他依然神態自若,才又放心了一點。

第196章 軍校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49章 收復青州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94章 撤兵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90章 金陵風月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280章 辭職(上)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180章 報紙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188章 勸降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184章 襲擊(上)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44章 規則(上)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78章 力挽狂瀾第95章 進攻南京第62章 破局(二)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135章 開業(二)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8章 計劃(上)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49章 大獲全勝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83章 夜襲(一)第35章 南歸(上)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278章 回航第131章 攻城(上)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92章 返航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08章 調兵北返
第196章 軍校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49章 收復青州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94章 撤兵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90章 金陵風月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280章 辭職(上)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180章 報紙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188章 勸降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184章 襲擊(上)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44章 規則(上)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78章 力挽狂瀾第95章 進攻南京第62章 破局(二)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135章 開業(二)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8章 計劃(上)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49章 大獲全勝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83章 夜襲(一)第35章 南歸(上)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278章 回航第131章 攻城(上)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92章 返航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08章 調兵北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