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計劃

在這一次出使歐州的船隊中,有一批刺繡工藝品,是出自錦繡繡莊的作品。將主要作爲増送給各國君主的禮物。

當然這到也並不奇怪,因爲現在錦繡繡莊在南京的刺繡行業中,己是頗有名氣的,一般的大戶人家,者就連商毅的王府裡,也會定期到這裡來購買她們的最新刺繡品。當然現在誰也不知道,錦繡繡莊己經是清廷在南京的情報網絡碩果僅存的唯一據點。當然現在清廷的情報工作, 也幾乎處於完全的停涉狀態中。

紫玲瓏一回到繡莊,就來到密室裡,見墨經緯還是一付愁眉苦臉的樣子,也忍不住道:“你怎麼還是這樣,臭着那張臉己經有好幾天了,今天真該和我一起去看一看,出訪英國的船隊出發了,搞得到是真熱鬧。出去散散心,心情也就會好一些的。”

墨經緯苦笑了一聲,道:“你到是看得開,這時候還有這份閒心思,大清恐怕就快要完了。”

紫玲瓏坐到他的對面,道:“就是天要塌下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看不開又能怎麼樣?大清亡不亡的,和我們有什麼關糸,大清在,我們依附大清,如果大清不在了,我們就在轉入地下,繼續等待機會,以前幾百年,我們聖門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

墨經緯呆了一呆,道:“話是這麼說,但我可還是不甘心,這一次我們差一點就成功了,要不是出了一個商毅,我們聖門現在就可以徹底揚眉吐氣了。”

紫玲瓏淡淡道:“差一點也好,差幾點也好,但現在的情況就是這個樣子了,你又能有什麼辦扭轉得過來嗎?所以我們現在也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趕緊通知教主,隨時做好撤離清廷,轉入地下的準備。”

墨經緯道:“我們要拋棄清廷嗎?”

紫玲瓏道:“現在的清廷就是一艘破船,馬上就要沉底了,我們還不趕緊撤退,難到還要跟着他們一齊下沉嗎?如果清廷能夠見機得快,放棄北京,逃回關外去,還能夠再支持十幾年,也許就把這一段時間給挺過去,也說不定,但如果清廷還是劣馬戀槽,捨不得離開北京,硬要在北京撐下去,三年之間,清廷必亡,滿族恐怕都要不復存在了。”

墨經緯怔了一怔,道:“清廷連三年都挺不過去嗎?這也太誇大商毅的實力了吧?”

紫玲瓏道:“一點也沒有,三年時間是最長了,假如清廷一年亡國,你也別覺得奇怪。如果我想得沒錯,就在三月份,商毅就會向清廷發動進攻了。”

墨經緯道:“這麼快嗎?商毅去年十一月才從海外回來呀。唉,如果去年清廷能夠抓住商毅遠征海外的機會,那就好了。”

紫玲瓏冷笑了一聲,道:“另在後這個悔了,就算去年淸廷抓住這個機會也沒用。且不說清廷自身準備好了戰爭沒有。商毅遠征海外,出動的也全都是伏波軍,虎賁軍的五個軍區全都沒有動,因此就算清廷進攻過來,也只會碰個頭破血流。而且北京的暴亂,也同樣還會發生,這纔是對清廷最致命的一次打擊。”

聽紫玲瓏提到了北京暴動,墨經緯也不禁搖頭苦笑。

因爲消息閉塞,北京暴動的消息,他們最先是從[杭州時報]上才知道,後來才從國內得知詳細的情況。

等兩人得知了詳細的情況以後,也不禁大爲震驚,一來是沒有想到商毅的報復手段會來得這麼快,而且南京在北京內部,居然滲透了那麼強的力暈,二來這次商毅下手也確實太狠了一點。他們對清廷內部的矛盾局勢比商毅瞭解得更爲透澈,當然知道這一次北京暴動對清廷打擊之大、影響之廣、其實比商毅預想中的,還要大得多。說是致命打擊,一點也不爲過,因此可以說清廷實際沒有任何機會戰勝商毅了。而且連維持現在南北對持的本錢都沒有了。

又過了好一會兒,墨經緯才道:“我們還有最後的辦法,就是刺殺商毅。只要是商毅一死,南京必然大亂,他手下的諸將也去各自爲戰,南北兩方也能趁虛而入,就算清廷還統一不了天下,但守住北方,完全做得到。而只要商毅不在,未來統一天下,還是清廷的機會最大。”

紫玲瓏哼了一聲,道:“你以爲我會想不到這一招嗎?但問題是,商毅就是那麼好刺殺的嗎?這裡是商毅的地盤,守衛有多麼嚴密,要是那麼容易就刺殺得手,商毅現在不知死了多少回了,局勢還會發展到今天這一步嗎?”

墨經緯道:“那又怎麼樣,就算機會再小,我們現在也必須試一試,否則的話,就是坐以待斃,如果等商毅攻進了北京,就算是行刺得手了,也沒有用了。”

紫玲瓏道:“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但我們行刺的機會只有一次,如果一次不得手,商毅的防備就會更加嚴密,我們決不會有第二次機會了。因此這一次機會,我們決不能操之過急,一定要選擇一個有相當把握的機會才行。否則我們就徹底沒有希望了。”

墨經緯也苦笑了一聲,道:“我們現在那還有時間來慢慢等、慢慢選泥?”

紫玲瓏微微一笑,道:“墨經緯,你儘管放心好了,我們一定會等到這個機會的,我己經預感到了,這個機會就快來了。”

――――――――分割線―――――――――分割線――――――――

送走了訪英的船隊和李華梅都離開了南京之後,商毅也終於可以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對清作戰上來。早在開年以後,商毅就下令湖廣、淮南、山東三個軍區,要求他們作好一切準備工作,因此隨時都有可能向清廷發動進攻。而現在需要確定的是,首先應該從那一個地方, 開始發起進攻。

這三個軍區都有可以發起進攻的點,湖廣軍區可以從襄陽出兵,首先進攻南陽,進而進取洛陽、鄭州,直逼開封府,在紹興十年(1141年)岳飛北伐,就是走的這一條路線進攻。這樣一來,可以在河南和陝西兩省的交界之間切入,將這兩省分割開來,然後尋找合適的機會,逐個擊破。

不過當年岳飛北伐的時候,長江上游的四川省是宋將吳璘的駐守地,因此岳飛不用但心自己的側翼受到攻擊,而現在四川在吳三桂的控制之下,雖然這兩年吳三桂和南京一直保持着互不侵犯,但雙方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接觸,而從關條近密程度上來說,吳三桂顯然是和清廷更爲近密一些,那麼執行這個方案的時候,對吳三桂可不能不防。

而在淮南軍區則可以由鳳陽出兵,進取徐州、歸徳一線。這個方案最穩妥,因爲在左右兩翼都有自己的友軍,不必擔心側翼,但獲利也是最小,但面臨的戰場是正面平推,這就需要在正面戰場投入大量的兵力作戰。另外清軍也可以採用逐步退卻的戰術,拉長中華軍的戰線,然後在設法擊破,因此在正面推進時,也需要其他軍區配合作戰。當然如果僅僅只是要奪取徐州這個戰略要點,這個方案到也是可行的。

相比來說,山東軍區的進攻方向選擇性就要大得多,可以選擇向南配合淮南軍區,進攻徐州、歸徳一線。這樣可以減輕淮南正面推進的壓力,只是如果出動兩大軍區的力量,只爲奪取一個徐州,然後再把整個戰線向前平推一步,哪怕徐州確實是一個戰略要點,也未免有些太不划算了。

當然山東軍區還有一個方案,就是選擇向北,進攻濟南府,東昌府、大名府一線。這樣一來就等於是切斷了河南向北的線路,將河南與山西、北直隸分隔開,如果這時湖廣軍區再進取南陽、洛陽,淮南軍區再正面平推,那就等於是把河南省給包了餃子。當然這也是動作雖大的一個方向,不過收益也是最大的,如果能夠就此一舉拿下河南省,那麼南京政府將在全國局面上取得極大的優勢地位,統一全國也是指日可待了。

但收益大也就意味着風險大,因爲這個餃孑也未包得太大了一點,能不能團得了圓,還很難說,另外這就需要出動湖廣、淮南、山東三個軍區的幾乎全力,還很有可能南京軍區都要抽調一部份兵力出來,那麼在南京的南面,就只剩一個江西軍區獨立擋住南方的三個南明朝廷,一但河南這個餃子沒包住,南方再出什麼意外,商毅就將面臨兩面夾擊之中。雖然說南京政府還不致於因此而走向滅亡,但也確實是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中了。

因此選擇怎樣的進攻方式才最妥當,最划算,而且能夠把這次北京暴動取得的成果最大化, 又要降低自己的風險,也確實要讓商毅傷一番腦筋。就在當天晚上,商毅又坐在書房裡,一直工作到很晚,而且不住的在地圖上比劃,計算,希望能設計出一個最理想的方案來。

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章 清廷(下)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33章 餘波第91章 南京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48章 新政(一)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36章 林家會議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28章 許婚第205章 北上第24章 天像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94章 勸降(下)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97章 決議南征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92章 返程第155章 民嘯第28章 立威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148章 新政(二)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185章 襲擊(下)第61章 國事家事第36章 投靠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61章 飛剪船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10章 淸廷聯盟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66章 新法令(上)第84章 開戰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6章 家事! 公事!第166章 雨戰(二)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247章 營救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143章 提案(下)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
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章 清廷(下)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33章 餘波第91章 南京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48章 新政(一)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36章 林家會議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28章 許婚第205章 北上第24章 天像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94章 勸降(下)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97章 決議南征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92章 返程第155章 民嘯第28章 立威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148章 新政(二)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185章 襲擊(下)第61章 國事家事第36章 投靠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61章 飛剪船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10章 淸廷聯盟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66章 新法令(上)第84章 開戰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6章 家事! 公事!第166章 雨戰(二)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247章 營救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143章 提案(下)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