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

?“太壯觀了, 實在是太壯視,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如果不是我親眼看見,絕對不會相信的。岡薩雷斯候爵穿着一身西班牙軍服,騎在馬上,舉目眺望,再次發出了由衷的嘆息。

“爸爸,您算過沒有,自從您來到中國之後,說了多少個奇蹟嗎。”安德烈策馬在岡薩雷斯候爵的身邊,看着老父親一臉震憾的樣子,也忍不笑道。

“這一點也不奇怪啊,安徳烈。”岡薩雷斯候爵搖了搖頭,一點也不以兒子的笑問爲怪,道:“這就是一塊充滿了各種各樣奇蹟的地方,在這裡看到的東西,根本就超出了你的想像以外,就像眼前的這座長城,和它相比,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比巴倫神廟簡直就像是小孩子的玩具一樣,根本就不算什麼,等明天我一定要也帶你媽媽來看一看這裡!”

安徳烈也點了點頭,其實在他心裡,也完全能夠理解父親激動的心情,因爲自已是提前三天到達,所以現在才能保持着淡定,而在安德烈剛到長城的時候,也同樣震驚於長城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帶給自已的震憾感覺,其實比父親還要強烈得多,道:“是啊,這也就是我願意留在中國的原因,因爲這裡實在是太吸引人了!”

岡薩雷斯候爵呵呵笑了一笑,道:“安徳烈,如果我在年輕二十歲,也一定會和你做出同樣的決定,即然你選擇留在中國,至少你姐姐身邊,也有一個親人。”說着岡薩雷斯候爵拍了拍他的肩臂,道:“我還想蹬上長城去看一看,你是有任務在身的人,不用陪我了!”

安徳烈點了點頭,道:“爸爸,您自已慢慢看吧,我先走了。”說着,帶過了馬頭,轉身離開。

而岡薩雷斯候爵策馬來到長城也的一個烽火臺前,翻身下馬,這時隨行的中華軍都認識他,知道這是當朝的洋國丈,因此守衛烽火臺的士兵也迎了上來,現在岡薩雷斯候爵也學會了幾句漢語,可以做一些簡單的交流,因此問明瞭來意之後,也立刻放行,還有人過來接過馬繮繩,幫老爺子看着馬。

岡薩雷斯候爵向士兵們道了一聲謝,從烽火臺裡蹬上了長城。

其實這次北京之行,就數岡薩雷斯候爵夫婦最輕鬆,基本就是一次遊山玩水的過程,雖然大隊人馬在路上並沒有作太多的停留,但人馬到了北京之後,老夫婦也就有了大量的閒功夫,而且北京地區和周邊的景緻同樣也不少,雖然和後世相比,這個時代的北京沒有熙和園、圓明園,但紫禁城仍在,而且著名的燕京八景這個時候也都己經形成了,另外還有民間燕京八景,因此還是有許多可以玩賞的地方。

燕京八景分別是太液睛波 瓊島春雲 道陵夕照 薊門煙樹 西山霽雪 玉泉垂虹 盧溝曉月 居庸疊翠,其中前四景都在北京城裡,後四景中的西山積雪 玉泉垂虹 盧溝曉月,也在北京周圍附近,唯一的遺憾就是現在並沒有下雪,只有居庸疊翠離北京較遠。

因此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岡薩雷斯候爵夫婦也遊遍北京的周邊地區,飽覽了中國的大好河山,毎到一處,鄀會引起他們的驚歎,有時是安德烈和亞莉桑徳拉陪伴他們,商毅也陪着他們遊覽了北京城外的三景,而現在終於到達了最後一景,居庸疊翠。

這時商毅的大隊人馬剛剛到達居庸關,而成進和李定國帶着蒙古的俘虜和各盟旗的使者,提前了五天的時間,都己經到了,現在人馬駐紮在長城以北,而商毅帶來的人馬中,也有一批先期趕到了居庸關,在長城以南佈置場地,並安扎商毅和皇后、皇妃們的皇帳。

遠遠的看着長城起伏於崇山峻嶺之間,蜿蜒曲拆,商毅也抑制不住心情的激動,在另一時空裡,商毅當然是去過長城的,而在本時空裡,還是第一次到長城來,其實把和蒙古各盟旗會面的地點定在居庸關,就有到長城一遊的想法,不過雖然商毅很想馬上登上長城,遊覽一番,但畢竟是剛剛來居庸關,而且現在成進和李定國也率領所將,在這裡等着迎候、因此只能先接見他們,反正都巳經到了居庸關,也不用急於這一時。

不過岡薩雷斯候爵卻忍不住了,因爲候爵也是軍人出身,看到這龐大、雄偉、壯觀的人工城防景像,確實很難忍耐,因此才率先趕到長城邊,登上長城。

而這時商毅卻只能耐着性子,在自已的大帳裡召見李定國和成進,聽取他們的彙報。

這一次應召而來的蒙古各盟旗主,一共有二十個,其中有九個其實都是以中華軍俘虜的身份來的,的哲木裡盟的盟主烏克善、昭烏達盟的盟主溫布、卓索圖盟的盟主固嚕斯奇布也都到了,當然烏克善也是以中華軍俘虜的身份出現,另外還有六個旗派來了使臣。

另外在這一次並沒有參與戰鬥的錫林郭勒盟和烏蘭察布盟也都派來了九個旗的使臣,因爲這一次中華軍在察哈尓和歸化城土默特的勝利,確實給蒙古各盟旗帝來了強烈的震憾,誰都知道沒有那一個盟旗能夠與中華軍相抗衡,錫林郭勒盟和烏蘭察布盟本來就是持觀望的態度,因此在得知中華軍的勝利之後,兩盟經過了商議,認爲只能投降中華帝國,纔是唯一的出路,於是主動派出了使者。

因爲各盟旗主隨身也都帶來了不少人,因此合計起來,也有二三千人。

而蒙古人是分爲兩批駐紮,主動來向中華軍請降的各盟旗主,以及使臣被指定一塊地方集中駐紮,當然各旗自己扎自己的營寨帳蓬,而被中華軍俘虜的盟旗主,則是和中華軍駐紮在一起,不過各人並沒有被監押,各旗的士兵也都釋放,和旗主們住在一起,只是沒有了武器,並且也限制了人身自由,但可以派遣手下的人員與其他旗主,以及自己的家屬通信聯絡。

據李定國和成進所說,在這段時間裡,各盟旗主之間的來往十分頻繁,幾乎每天都有十餘名盟旗主聚集在一起商議討論,同時也經常有人來向中華軍旁敲側擊,詢問這次面見商毅,中華帝國將會對蒙古釆用什麼樣的政策。

因爲在這個時候,蒙古和漢族之間,仍然缺乏必要的信任,而且由於清廷餘衆在蒙古大肆宣傳中華軍會殺光蒙古人,或把蒙古人當漢人的包衣奴隸等等,再加上這次出征蒙古,中華軍表現出來的強悍戰鬥力,也使不少蒙古盟旗主心裡都頗爲不安,中華軍的武力可比清廷強大太多了,會不會真的對蒙古採用強壓政策呢。

因此有不少旗主心裡都做好打算,如果中華帝國真的對蒙古各盟旗釆用強壓政策,那麼自己不訪先假做答應,等回去之後,就立刻舉族北遷,躲得遠遠的,於是也借這個機會,互相交流勾通,瞭解其他旗主的想法,能夠接受的條件,萬一真的到了舉族北遷的地步,大家是不是可以一起走,互相之間也能有一個照應。

當然也有一部份旗主對中華帝國還是有一點信心,因爲如果商毅真打算對蒙古各部趕盡殺絕,那麼以帝國的武力,完全可以橫掃整個蒙古,還談什麼呢,既然把衆人都召來,也就表示中華帝國並不想與蒙古敵對下去,但畢競現在還沒有知道中華帝國的對蒙政策,因此毎個人心裡也都不能安定,..

瞭解到這些情況之後,商毅也點了點頭,其實蒙古各盟旗主有這樣的想法,也十分正常,而現在也是該向蒙古各旗主們透露中華帝國對蒙古各盟旗的管理方式的時候了。

在目前來說,商毅打算在蒙古地區仍然沿用清廷制定的盟旗制度,並不做什麼改變,清廷能夠在近三百年的時間裡,對蒙古地區一直保持着比較有效的統制,武力並非是絕對的,因爲在明朝的大部份時間裡,也對蒙古保持着相當的武力優勢,並且迫使得不少蒙古部落歸復,臣服,但明朝始終都沒有形成對蒙古進行有效管理統治,而清廷真正能夠對蒙古進行長期管理統治,實際是靠兩條,一是聯姻,二就是盟旗制度。

對於商毅來說,聯姻肯定是不可取的,但盟旗制度當然還是可以沿用,因爲在目前這個時我來說,盟旗制度確實是一個對蒙古地區進行比較有效管理的制度,一方面可以分化了蒙古各部的實力,使毎個盟旗都沒有單獨對抗中央的力量,同時也能夠加強了中央對蒙古地區控制。

另外暫時保持蒙古的盟旗制度不變,乜能夠起到安撫蒙古人心,儘快使蒙古各盟旗臣服於中華帝國的目地,反正一切都沒有變,那麼臣服亍清廷和臣服於中華帝國也就沒什麼區別了。

而在這個時候,福臨等母子三人就可以發揮作用了,因此商毅也下令,讓堵胤錫帶着福臨等母子三人,越過長城,首先去拜會烏克善, 並且向蒙古各盟旗說明中華帝國的對蒙政策,

第74章 清廷議事第81章 洋人(下)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34章 迎頭痛擊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23章 造船(下)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193章 雷汞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280章 辭職(上)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52章 派遣內應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77章 名士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155章 民嘯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39章 團兵初成第45章 貨幣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9章 催促出兵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20章 浙江巡撫第90章 遇刺(上)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252章 對持第132章 攻城(下)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0章 淸廷聯盟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87章 人材(下)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160章 民心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46章 亂攤子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42章 勸降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46章 亂攤子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81章 總結作戰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91章 遇刺(下)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288章 計劃
第74章 清廷議事第81章 洋人(下)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34章 迎頭痛擊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23章 造船(下)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193章 雷汞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280章 辭職(上)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52章 派遣內應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77章 名士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155章 民嘯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39章 團兵初成第45章 貨幣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9章 催促出兵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20章 浙江巡撫第90章 遇刺(上)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252章 對持第132章 攻城(下)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0章 淸廷聯盟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87章 人材(下)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160章 民心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46章 亂攤子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42章 勸降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46章 亂攤子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81章 總結作戰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91章 遇刺(下)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288章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