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

商毅的眼中精光一閃, 手槍再次對準了明石姬, 沉聲道:“你們把他怎麼樣了?”

明石姬到一點也不怕,笑吟吟道:“千總大人,你放心吧,她只是昏過了而己,什麼事也沒。其實我們也不是有意要抓這位小妹妹,只是正好碰見她來找你。說實話這個小妹妹可也是個小美人,我們只是想和你好好談一談,怎麼捨得做一些煞風景的事情呢?”

商毅“哼”了一聲,道:“隨你們把她怎麼樣,和我也沒有關係。不過她可是和錦衣衛有很密切的關係,到時間自然有錦衣衛去和找你們的麻煩。”

不過他雖然這樣說,但終於還是走進屋裡。明石姬嫣然一笑,回身款款來到了桌邊,兩人相對坐下。而那兩名黑衣女子把周威放到牀上,然後站在明石姬的身後,以示她們沒有那周威來威脅商毅。

明石姬笑道:“千總大人以一己之力,率數千鄉兵,獨守穆陵關,兩次打敗清軍,又收復了臨朐縣,一共斬首數千,取得了如此大功,就是當年的袁崇煥,恐怕也難以與千總大人相比,說實話小女子對千總大人真是佩服之極呀。”

商毅心裡也有些吃驚,這玄皇教的消息到是十分靈通,不過臉上卻不露聲色,道:“你來見我,不會就是爲了要誇我這麼幾句吧。”

明石姫淡淡道:“當然不是,而是要提醒你,但大難就在你的眼前,如果還不覺察,恐怕連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商毅道:“這話是怎麼說?”

明石姬道:“別看你立下了這麼多的功勞,就以爲能夠得到祟禎的賞識,升官晉級。不要忘記在崇禎手下做事的官員有那一個得到好下場了,袁崇煥、楊鶴、陳新甲不是被殺,就是被崇禎當了替死鬼,你以爲能逃脫得了嗎?你的官升得越快,也就死得越快。”

商毅心裡自然知道,明石姫說的沒有錯,袁崇煥的下場就不用說了,楊鶴是崇禎二年(1629年)的三邊總督,付責平定當時的農民軍,在當時農民軍的叛亂還不大,也僅限於陝西一省,朝廷上下大部份人都主張以招撫爲主,崇禎也是這個態度,說過不少“寇亦我赤子,宜撫之” 之類的話,並在楊鶴上書招降當時的巨寇神一魁時,明確答覆:“剿逆撫順,諭旨屢頒”“楊鶴相機招安,允協朕意”。

但在崇禎四年(1631年),神一魁降而復反之後,崇禎也立刻改變立場,指責楊鶴向招撫政策是“乃聽流寇披猖,不行撲天,塗炭生靈、大負委任” 並將楊鶴革職,如果不是崇禎還想重用他的兒子楊嗣昌,楊鶴可能連命都保不住了。

陳新甲就更倒黴了,在崇禎十五年(1642年),在流寇和滿淸的內外夾攻下,大明江山以岌岌可危了。崇禎在一部份大臣的勸說下,也動了與滿清議和,先集中精力對付農民軍的念頭,但因爲怕擔議和賣國的惡名,因此只是讓當時任兵部尚書的陳新甲暗中與滿淸聯絡,商談議和的事宜。

那知議和的協議被陳新甲的家僮誤爲塘報而發佈出去,這一下自然是引起了羣情洶洶,朝野譁然。而面對羣臣的指責,崇禎只能又一次拿陳新甲當了替罪羊,於當年七月將陳新甲入獄,九月二十二斬於西市。

而這一次事件,也是這次清軍入關奔襲的導火索,皇太極就稱這次出兵是報復明朝拒絕議和。

明石姬見商毅低頭沉思,以爲說得他動心,接着又道:“就算崇禎暫識對你賞識,又當如何?他必會委任你不是出關迎戰韃子,就是去中原平息流寇。我到不是懷疑你的用兵能力,只是那時就不同於你在穆陵關裡,如今朝廷奸邪當道,朋黨相爭,黨同伐異,奸臣在內,豈有能讓名將得立功於外的嗎?洪承疇、孫傳庭、楊嗣昌、盧象升的,那一個領軍督師能有好結果的。”

雖然商毅對明石姬一直防範,但也知道她說得並不錯,事實上從萬曆後期開始,明朝的黨爭就十分激烈、東林黨、浙黨、楚黨、齊黨、閹黨等等,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到了崇禎一朝,更是不可收拾,從開始清洗閹黨,到後來溫體仁和周延儒大斗法,攪得朝廷烏煙瘴氣。

而在這種大環境下,領軍在外的統將也受到過多方面黨爭的影響,從最早駐守遼東的熊廷弼開始、直到孫承宗、袁崇煥,莫不如此,弄得遼東的局勢一壞再壞。再到後來平亂的的洪承疇、孫傳庭、楊嗣昌、盧象升等人,也是幾起幾落,都不能將精力全完用在軍事指揮上,結果流寇一再死裡逃生,反到是越來越壯大,以致於現在的大明朝廷根本就是苟延殘喘,免力維持。

這些道理商毅自然都是知道,不過由明石姬這樣一個女子娓娓道來,致少說明她對目前的大局還是看得十分清楚。但商毅自然有自已的打算,並沒有爲大明朝廷盡忠的思想,因此絲毫也不驚訖,笑道:“照你這麼說,我只有投靠你們玄皇教,纔是最好的出路了嗎?”

明石姫微微一笑,道:“兗州發生的事情只是一個誤會,我教雖然殺了幾個不相干的人,但也是欲成大事者不必拘泥於小節,你也不必對些事情耿耿於懷。而且我教成立至今,以有近二百年時間,一直都在積贊力量,以奪取大明的江山爲目標,目前來說,教衆己有數十萬,眼線遍佈二京一十三省,錢財土地也不計其數,而現在的大明朝廷以無回天之力,只要我教一舉義旗,必然是從者如雲,大事必可成就。而我教教主爲人英明剛毅、寬宏大量,仁義忠厚,禮賢下士必可成爲一代明君。屆時內平流寇之亂,外拒滿復遼,天下安定,百姓樂業,而你也可以成爲開國功臣, 不僅名垂千古, 而且孑孫萬代都可永享富貴。”

說着明石姬輕輕一擊掌,身邊的兩名黑衣女子各自從身上拿出一個小錦盒,放在桌上,明石姫將錦盒打開,只見一隻盒內裝着十顆夜明珠,光彩奪目,閃閃發亮,而另一隻盒子內裝的是一尊翡翠玉玲瓏塔,色彩晶瑩剔透,青翠欲滳。

明石姫笑道:“我們教主對千總大人十分仰慕,而爲原爲上一次誤會向千總大人表示歉意,區區薄禮,算是表示教主的一點心意。”

商毅雖然不是鑑定家,但也能看出這兩件東西價值不非。看來玄皇教爲了招覽自己,到是下了不少血本,不過這種珍奇異寶在亂世中,卻還不如真金白銀有用。臉上卻不動聲色,道:“如果這纔算是薄禮,那麼這世上恐怕就沒有重禮了。”

商毅的反應卻在明石姬的意料之中,她也沒指望靠這十顆夜明珠、一座翡翠塔就能打動商毅,於是又微微一笑道:“我們教主一向仗義疏財,千總大人如果以爲教主相贈僅此而己,可就大錯特錯了。”

說着她又輕輕擊了一下掌,只聽環佩聲響,從內室裡又走出一名宮裝打扮的女子來。

這女子身穿一件織錦月白長裙,腰上纏着鎏金玉帶,上身微緊,巧妙勾勒出優美玲瓏的曲線,袖口微微敞開外翻,上面點綴數顆米粒大小的銀珠彈丸,在燭光照耀下放出幽潤的光芒。裙裾施地,淡淡的疊出幾個褶兒來,簡約中又透出幾分高貴,更顯出她修長窈窕的身材。頭上挽了個宮鬢,如雲的秀髮直垂到腰腹間。臉上肌膚細嫩仿如精瓷一般,一對秋水雙眸,盼顧之間自然流露出一股嫵媚動人的風情。

以商毅的定力,見了這美女,心跳也不覺加快了幾分。想不到玄皇教還對自己使上了美人計。不過想爭奪天下,就少不了攻殺戰守,而自己這段時間表現出來的軍事才能顯然正是玄皇教需要的。因此爲了招覽自己,真是下了血本。

明石姫笑吟吟道:“她名叫夕顏,今年十九歲,教主特意贈送給千總大人。小女子聽說千總大人己經娶妻,而且夫人也是一位絕色美人,但身邊還是需要人照料起居,夕顏不僅學過一些伺奉之術,但卻還是未經人事的完璧,相信一定能夠伺奉千總滿意。”

然後轉頭對那叫夕顏的女子道:“夕顏,來見過千總大人。”

夕顏緩緩向商毅走過來,蓮步輕搖,一雙粉色繡鞋交錯探出裙面,行動之間如同風吹柳,姿態優美之極,看來明石姬說她受過專門的訓練到是不錯。夕顏走到商毅身邊,飄飄下拜,輕吐鶯聲道:“夕顏見過千總大人。”

離近了之後,商毅也看得清楚了夕顏的相貌,確實生的清麗脫俗,眉眼如畫,如同月下仙子,和明石姫相比,竟絲毫也不遜色。也不禁笑了道:“既贈異寶,又送佳人,你們玄皇教出手真大方。”

明石姬也笑道:“該說的都說了,長夜漫漫、良霄苦短,就讓夕顏伺奉千總大人休息。小女子也就不打擾了。告辭。” 說着帶着那兩名黑衣女子起身就要離開。

就在這時,只聽商毅道:“等一等。”

明石姫有些愕然,道:“還有什麼事嗎?”

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2章 喜迅(下)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281章 辭職(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272章 不解(下)第2章 應對第60章 莊妃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86章 人材(上)第13章 雙截棍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197章 困境(上)第156章 奪船(上)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9章 政治平衡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49章 大獲全勝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96章 遷移(三)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63章 烈火焚城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65章 破局(五)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
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2章 喜迅(下)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281章 辭職(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272章 不解(下)第2章 應對第60章 莊妃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86章 人材(上)第13章 雙截棍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197章 困境(上)第156章 奪船(上)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9章 政治平衡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49章 大獲全勝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96章 遷移(三)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63章 烈火焚城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65章 破局(五)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